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至关重要的结构形式。
它为建筑物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可靠的空间布局,使得各种功能的建筑得以拔地而起。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构成包括钢筋、混凝土以及梁柱节点等部分。
钢筋就像是骨架中的骨骼,具有出色的抗拉性能。
混凝土则如同肌肉,抗压能力强。
两者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坚固耐用的结构体。
先来说说钢筋。
钢筋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性能要求,有热轧钢筋、冷轧钢筋等。
这些钢筋在框架结构中承担着拉力的作用,特别是在梁和柱的受拉区域。
它们的直径、强度和布置方式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以确保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度的拉伸变形甚至断裂。
混凝土在框架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由水泥、骨料(如砂、石子)、水以及外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在凝固后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有效地承受建筑物的竖向荷载。
同时,混凝土还能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钢筋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在这里,梁和柱的钢筋相互连接,混凝土也在此处交汇。
节点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一个良好的梁柱节点应该能够有效地传递内力,使得梁和柱协同工作,共同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荷载。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首先,它提供了较大的内部空间,使得建筑的平面布局更加灵活。
无论是商场、办公楼还是住宅,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自由分割和布置房间,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其次,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能量,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框架结构在地震中保持整体的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再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相对较为方便。
混凝土可以在现场浇筑,钢筋也可以在现场进行绑扎和安装。
这种施工方式便于控制质量,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条件。
第四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下部纵向钢 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此时,其 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O.71a;下部纵向钢筋也可伸过节点 或支座范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 (2)中间层端节点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 1)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 不小于5d,如图6-4-3(a)所示。 2)当柱截面尺寸较小时,可采用弯折锚固形式,应将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弯折前的水 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弯折后的垂直技影长度为15d ,如图6-4-3(b)所示。 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点范围内的锚固要求与中间层 节点相同。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框架抗震的一般概念 (1)震害及其特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震害主要发生在梁端、柱端和梁 柱节点处。一般来说,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 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 框架梁由于梁端处的弯矩、剪力均为较大,并且是 反复受力,故破坏常发生在梁端。梁端可能会由于纵筋 配筋不足、钢筋端部锚固不好、箍筋配置不足等原因而 引起破坏。 框架柱由于柱两端弯矩大,破坏一般发生在柱的两 端,多发生于柱顶,且角柱震害比中柱和边柱严重。 梁柱节点多由于节点内未设箍筋或箍筋不足以及核 心区的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破坏。
(二)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一般构造措施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 和节点核心区,不应低于C30,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 C20;并且在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2)钢筋选择:框架梁、柱中的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 级和HRB335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和HPB235 级钢筋。 3)钢筋锚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的取 用: 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四级抗震等级 laE=1.Ola 式中la──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按规定要求 取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资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资料在现代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较大的空间灵活性以及较高的承载能力,为各种建筑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支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组成,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
其中,钢筋起着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重要作用,而混凝土则提供了抗压能力。
这种组合使得框架结构能够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荷载,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人员和设备的重量,以及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对于结构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常用的钢筋类型有热轧钢筋和冷轧钢筋,其强度等级也有所不同。
在选择钢筋时,需要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荷载情况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钢筋的加工和连接也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混凝土作为框架结构中的主要受压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同样不容忽视。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在制备混凝土时,要合理控制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的比例,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此外,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也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环节。
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养护则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硬化,从而达到设计强度。
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
这包括确定结构的荷载取值、计算梁和柱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以及节点设计等。
荷载取值要考虑恒载(如结构自重)、活载(如人员和设备重量)以及偶然荷载(如地震、风灾等)。
内力计算通常采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如弯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等。
截面设计则是根据内力计算结果,确定梁和柱的截面尺寸以及配筋数量,以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
节点设计要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有效地传递梁和柱之间的内力。
施工过程是将设计转化为实际建筑的重要环节。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框架与框架-抗震墙房屋§4-1概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指由钢筋混凝土纵梁、横梁和柱的构件所组成的承重体系的房屋,直接承受重力荷载,也可以承受各个方向的水平荷载。
§特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任意分割房间,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
所以适用于要求有大空间的商场、工业生产车间、礼堂以及住宅和办公楼以及医院等建筑。
§框架结构由于侧向刚度较小,当高度较大时,侧向变形会很大。
所以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
§当高度增加时,在水平力作用下,靠近房屋底层的承重构件的内力以及房屋侧移会随高度增加而急剧增大。
§这样,在采用框架结构,会使构件截面增大,提高结构造价,减小使用面积。
一般情况下,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
§框架-抗震墙结构:是指在框架结构纵、横向适当位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而成。
§特点是:侧向刚度明显增大,在水平作用下,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力,而框架结构承受小部分水平力。
§这样结合了框架与剪力墙两种类型结构,所以具有平面布置灵活,获得大空间,立面处理易于变化的优点,同时也具有较强刚度,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小,所以在我国地震区以及非地震区广泛应用。
§总体上讲,钢筋混凝土建筑有较高的承载力,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烈度地区广泛使用。
§4-2 震害及其分析§一、框架梁、柱震害从以前的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一般发生在梁柱节点处,有梁震害、柱顶、柱端震害,且一般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
二、抗震墙以及连梁的破坏三、填充墙的震害四、地基和其他因素发生的震害主要包括地基破坏以及如建筑碰撞等破坏状态。
软弱层破坏剪力墙连梁破坏剪切破坏§4-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一、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根据国内、外震害调查和工程设计经验,为使建筑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它为我们的建筑物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支撑,让我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建造出安全、舒适的空间。
要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先得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简单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以及梁柱等构件构成。
钢筋就像是骨架,赋予了结构抗拉的能力;混凝土则如同肌肉,提供抗压的力量。
梁柱则是框架的主要承载部分,它们协同工作,共同承受着建筑物的各种荷载。
这种结构的优点那可是相当多。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框架结构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和耗能,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它的空间布局非常灵活。
因为框架结构的墙体多数是非承重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划分房间和空间,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
再者,施工相对较为方便。
钢筋和混凝土都是常见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也比较成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
然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并非十全十美。
它存在着自重大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高的基础承载能力。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特性,可能会导致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裂缝,影响其耐久性。
但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它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商场、学校等。
对于多层和小高层的建筑,框架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和灵活的空间布局。
比如说在住宅建筑中,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的需求,灵活地设计卧室、客厅、厨房等空间;在办公楼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办公功能划分出独立的办公室、会议室、开放式工作区等。
设计一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地理位置、抗震要求等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精确计算各种荷载,如恒载、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以确定梁柱的尺寸、钢筋的配置以及节点的连接方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探讨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它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实现了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围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高读者对该结构形式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组成的承重和抗侧力体系。
其优点在于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空间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等。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 结构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环保。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 荷载取值荷载取值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规范要求进行取值,并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构件设计构件设计包括梁、柱、板等承重构件的设计。
设计师应根据荷载取值和规范要求进行截面设计,确定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构件之间的连接和整体性,确保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4. 节点设计节点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设计师应根据节点类型和荷载要求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常见的节点类型包括梁柱节点、楼板节点和剪力墙节点等。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同时,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搭设临时设施、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等。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垫层浇筑和钢筋绑扎等工作。
请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体系特点

请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体系特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其体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刚性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是钢筋混凝土柱和梁,这些构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变形。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适应性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设计要求进行灵活组合,适应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功能需求。
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可以进行预制加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耐久性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可以进行防火处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4.施工难度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需要进行大量的浇筑和模板工作,施
工难度较大。
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和钢筋加工等工序,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
5.维护成本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加固。
总的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具有较高刚性和适应性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抵抗外力的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介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介绍一、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组成。
混凝土是一种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而钢筋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承受各种外力的作用。
二、材料特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材料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性: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可以作为结构的承重部分。
2. 抗拉性: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3. 耐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保证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4. 防火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抵抗火灾对结构的影响。
三、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风载、地震等,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 稳定性: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结构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或失稳。
3. 抗震性能: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构的设计需要进行抗震分析,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 经济性: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尽量控制工程的造价和维护成本。
四、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施工前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制作和安装,确保钢筋的位置和间距符合要求。
3. 模板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制作和安装,确保模板的尺寸和位置准确。
4. 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并振捣密实。
5. 养护和拆模: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和拆模,保证结构的强度和质量。
五、优缺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 材料来源广泛:钢筋和混凝土的原材料丰富,来源广泛,易于采购。
2. 抗压性能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3. 抗拉强度高:钢筋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结构体系及布置
13.1.1.3 框架结构的布置 按照承重方案的不同划分为三种 : 横向承重、纵向 承重和纵横向双向承重。
13.1.2 变形缝 (自学) 13.1.3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13.1.3.1 梁柱截面形状
13.1.3.2 梁柱截面尺寸 (1) 梁截面尺寸 一般尺寸: h=(1/8-1/12)L, L为梁的跨度; 悬臂梁: h=(1/6-1/8)L. h不易大于净跨的四分之一; 截面宽度:b=(1/2-1/3)h, 且不宜小于0.5柱宽, 且不应小于 250mm
13.3.1.5 框架梁柱内力计算
柱的内力根据柱间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确定, 梁端 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h d (1)柱端弯矩: M ik y Vik yh h
下
M Vik (1 y)h
u ik
(2)梁端弯矩:
l ib M (M M ) l r ib ib l b u c d c r ib M (M M ) l r ib ib r b u c d c
第十三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高层建筑:8层及8层以上的房屋; 多层建筑:一般认为8层以下的建筑为多层建筑。 多层、高层结构体系一般采用框架、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等。 13.1.1 框架结构体系 13.1.1.1 框架结构组成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 13.1.1.2 框架结构的种类 按照施工方法划分: 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三种。
(3) 梁端剪力 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出.
l r ( M M l r b b) Vb Vv l
(4) 柱的轴力 结点左右梁端剪力之和求出:
l r N ik (Vib Vib ) i n
13.3.2 改进反弯点法 两点改进 : 柱的侧移刚度和柱反弯点的位置;
12ic D c 2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i层的相对侧移 和顶点位移:
Vi i Dik
v i
i 1
m
13.3.3.2 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轴力是使柱产生轴向变形 , 两边受力较大, 中柱受 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边柱产生的轴力为
当采用扁梁时,h=(1/15-1/18)L 当采用迭合梁时,后浇部分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120毫米; (2)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高度h=(1/15-1/20)H, H为层高; 柱截面宽度b=(1-2/3)h; N h=(1/8-1/12)L 应注意的问题: Af c 轴压比的概念: N-柱轴压力;A-柱的全截面面积; -柱的轴压比;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 350mm;
b c
13.3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有两种近 似计算方法: 反弯点法和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 13.3.1 反弯点法 使用条件: 结构比较均匀,层数不多, 梁的线刚度ib 比柱的线刚度ic大较多时。 13.3.1.1 基本假定 (1)在剪力分配时, 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 之比为无限大,两端无转角; (2) 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时,认为除底层外其余 各层柱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3) 不考虑柱的轴向变形,同一层各节点的水平位 移相等.
13.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分析的近似计算方 法
13.2.1 分层法
13.2.1.1 计算假定 (1) 框架的侧移和侧移力矩忽略不计; (2) 每层梁荷载对其它层梁和柱的影响忽略不计. 13.2.1.2 计算要点 柱的侧移刚度乘以0.9; 传递系数为1/3;
i / i 3 分层法适用于节点梁柱线刚度比 分层法的适用条件: 13.2.2 弯矩二次分配法 是一种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一 种近似方法; 假定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值对于该节点相交的各 杆件的远端有影响,对其余各杆件的影响忽略 不计; 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一次分配,并 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1/2); 在将传递弯矩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 次分配, 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结束.
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应起的框架变 形;由于它的侧移曲线和悬臂梁的剪切变形曲 线曲线相似,称为剪切变形。总体弯曲变形是 由框架两侧柱的轴向变形导致的框架变形,它 的侧移曲线与悬臂梁的弯曲变形相似,称为弯 曲变形。 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结构,只考虑剪切变形; 对于较高的框架(H>50米)或较柔的框架 (H/B>4),考虑框架的弯曲变形. 13.3.3.1 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13.3.2.1 柱的侧移刚度
13.3.2.2 yh 柱反弯点的位置 ( y0 y1 y2 y3 )h
(1) (2) (3)
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 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 系数y1 上下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系数y2, y3
13.3.3 框架结构侧移近似计算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总体剪切变 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
c
表13.1 柱轴压比限值 类别 框架柱 抗震等级 一 0.7 二 0.8 三 0.9
13.1.4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3.1.4.1 平面计算单元 将框架结构的空间形式,简化成平面形式,如图
13.1.4.2 计算简图
框架杆件用其轴线表示; 杆件之间用节点表示; 杆件长度用节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计算跨度取框架之间轴线距离; 柱的计算高度可以取层高, 底层柱一般渠道基 础顶面的距离; 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计算内力; 屋面斜梁坡度不超过1/8时,按水平梁计算.
13.3.1.2 同层柱的剪力分配
柱的侧移刚度: 第i层的总剪力:
d ik
12ic h2
Vi
V
k 1
m
ik
Vik dik i
i
1
d
k 1
m
Vi
ik
Vik
d ik
d
k 1
m
Vi
ik
13.3.1.4 柱中反弯点的位置 对于上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的中点;
对于下柱,反弯点的位置位于柱距上部2/3h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