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pdf 范本1:章节标题:摘要正文:本文档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实例,主要介绍了该结构的设计方法及相关要素,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章节标题:引言正文:本章介绍了本文档的目的和背景,以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章节标题:设计基础正文:本章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材料性能、荷载计算、结构架构等。
章节标题:结构分析正文: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动力分析方法,包括等效静力法、模态叠加法等。
章节标题:结构设计正文:本章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详细设计过程,包括截面设计、节点设计、筋配设计等。
章节标题:施工要点正文:本章介绍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要点,包括材料选用、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
章节标题:工程实例正文:本章将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展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要点。
章节标题:总结正文:本章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方向。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指由多层钢筋混凝土构件构成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设计方法:指用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工程经验总结而成的方法论,用于指导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
3. 荷载计算:指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和设计要求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受到的各种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4. 结构架构: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总体布置形式和层间结构组织方式,包括柱、梁、板等构件的位置和尺寸。
5. 静力分析:指在假设结构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6. 动力分析:指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7. 截面设计:指根据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个截面处的受力情况,确定其合适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形式。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极为常见且重要的建筑形式。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还展现了人类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钢筋混凝土结构,简单来说,就是由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主要材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而钢筋则具备出色的抗拉性能,两者相互结合,优势互补,使得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复杂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多层建筑,通常指的是层数在四到六层之间的建筑。
这类建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一些住宅小区、学校教学楼以及小型商业楼等。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上相对较为简单,但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
在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结构的布局和构件的尺寸。
例如,在地震频发地区,就需要加强结构的抗震设计,增加抗震构造措施,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超过七层或者高度超过 24 米的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由于高度的增加,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力对结构的影响显著增大,这就要求结构具有更强的抗侧力能力。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常见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由梁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
其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
但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时,需要控制其高度。
剪力墙结构则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墙体来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其侧向刚度大,抗震性能好,但建筑平面布置相对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又有较好的抗侧力性能,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确保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引言 •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与发
展
01
引言
什么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定义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 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建筑结构 形式,通过梁、柱等构件的连接 形成完整的承重体系。
施工方便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现场进行拼装,施工方便, 且构件尺寸较大,减少了湿作业量。
经济性好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且施工周期短,能够 降低工程成本。
缺点
自重大
由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重型 材料,结构的自重较大,对基础要求较
高。
隔音效果不佳
由于混凝土的隔音性能较差,多层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不佳,
抗震性能评估
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确保结 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04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
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
包括土方开挖、垫层浇筑、基 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 土浇筑等。
楼板及楼面层施工
包括楼板钢筋绑扎、模板支设、 混凝土浇筑、地面找平及装修 等。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应用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 于住宅、办公楼、商场等建筑中, 尤其在地震多发地区,其抗震性能 得到充分肯定。
02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分类
框架结构的组成
01
02
03
04
竖向承重构件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包括柱、 墙等。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浇筑钢筋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正确的浇筑顺序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基础、柱子、梁和楼板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
首先是基础的浇筑。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础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的浇筑必须非常坚固。
首先,需要挖掘基础坑,然后在坑底铺设一层砂石,用于加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接下来,在坑底铺设钢筋网格,并使用钢筋支撑将其固定。
最后,将混凝土倒入基础坑中,通过振捣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接下来是柱子的浇筑。
柱子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起承重作用的关键部分。
在浇筑柱子之前,需要先在柱子的位置预留孔洞,用于固定钢筋。
然后,在孔洞中放入钢筋,并用钢筋支撑将其固定。
最后,将混凝土倒入孔洞中,通过振捣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然后是梁的浇筑。
梁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连接柱子和楼板的部分,起到承受水平荷载的作用。
在浇筑梁之前,需要在梁底部设置脚手架,并在脚手架上安装梁模板。
然后,在梁模板中放入钢筋,并用钢筋支撑将其固定。
最后,将混凝土倒入梁模板中,通过振捣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最后是楼板的浇筑。
楼板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各层之间的水平承重板,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在浇筑楼板之前,需要在楼板的位置设置脚手架,并在脚手架上安装楼板模板。
然后,在楼板模板中放入钢筋,并用钢筋支撑将其固定。
最后,将混凝土倒入楼板模板中,通过振捣和养护,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总结起来,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为基础、柱子、梁和楼板。
在每个部分的浇筑中,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此外,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只有合理的浇筑顺序和严格的施工操作,才能保证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在建筑施工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在进行浇筑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1. 地基处理在开始浇筑之前,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地面、挖掘地基坑、进行回填等工作。
地基的处理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认真进行。
2. 基础浇筑接下来是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浇筑。
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部分,需要承受建筑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在进行基础浇筑时,需要使用混凝土将基础板进行填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 立柱浇筑完成基础浇筑后,接下来是对建筑的立柱进行浇筑。
立柱是支撑建筑上部结构的关键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立柱浇筑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并将混凝土逐层浇筑至设计高度。
4. 梁、板浇筑完成立柱浇筑后,接下来是对建筑的梁和板进行浇筑。
梁和板是连接立柱的部分,起到承载荷载和分配荷载的作用。
在进行梁、板浇筑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并将混凝土逐层浇筑至设计厚度。
5. 墙体浇筑完成梁、板浇筑后,接下来是对建筑的墙体进行浇筑。
墙体是建筑的承重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墙体浇筑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并将混凝土逐层浇筑至设计高度。
6. 柱、梁绑扎钢筋完成墙体浇筑后,接下来是对建筑的柱和梁进行绑扎钢筋。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增强材料,能够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钢筋绑扎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正确的布置,并进行牢固的焊接和绑扎。
7. 柱、梁浇筑完成钢筋绑扎后,最后是对建筑的柱和梁进行浇筑。
在进行柱、梁浇筑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同时,需要注意对现有结构的保护,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通过以上的浇筑顺序,可以确保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进行浇筑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同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安全措施。
多层混凝土框架施工流程

多层混凝土框架施工流程
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结构中的主流结构类型。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地基处理
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如压实地基、灌注砂桩、土钉加固等。
使地基具有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能力。
2. 基础施工
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和地基承载力条件,设计基础形式和规模。
常见基础有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群桩基础等。
进行基础开挖,安装钢筋,浇注混凝土,养护混凝土。
3. 下部结构施工
下部结构主要是地下室,需要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如抗浮板墙、矢板墙等。
然后进行地下室底板和墙体的混凝土浇注。
4. 上部结构施工
上部结构主要包括楼板、梁、柱等框架构件。
根据施工图先进行模板安装,然后吊装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
层层递进完成整个框架结构。
5. 后期装修
结构框架完成后,进行墙体砌筑、水电安装、泥作装修等工程。
最后进行清理装饰,完工验收。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确保结构安全。
同时要注意工期控制和质量管理,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某市政府多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市政府多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目录1、开题报告 (1)2、摘要 (6)3、设计概述 (8)3.1、建筑做法……………………………………………………………………………83.2、结构选型……………………………………………………………………………84、荷载计算 (12)4.1、恒载计算 (12)4.2、楼面荷载分配为等效均布荷载 (13)4.3、活载计算 (14)4.4、风载计算 (15)4.5、地震荷载 (16)5、力计算 (19)5.1、恒载作用下力 (19)5.2、竖向活载作用下力 (26)5.3、风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33)5.4、地震作用下计算 (39)6、力组合 (42)6.1、框架梁的力组合 (42)6.2、框架柱配筋计算 (48)7、双向板楼盖设计 (53)7.1、现浇板的配筋计算 (53)7.2、屋面板设计 (53)7.3、楼面板设计 (56)8、楼梯配筋计算 (58)8.1、建筑设计 (58)8.2、楼梯梯段 (58)8.3、平台板计算 (59)8.4、平台梁的计算 (60)9、基础设计 (62)9.1、边柱独立基础 (62)9.2、中柱联合基础 (66)9.3、验算基础高度 (67)9.4、基础板配筋计算 (68)10、纵向框架梁设计 (70)10.1、荷载计算…………………………………………………………………………70 10.2、力计算 (70)10.3、承载力计算………………………………………………………………………7 1 11、电算结果验算 (73)致谢 (74)附录 (75)参考文献 (80)1、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是大学本课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检验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阶段,是综合学习的阶段,是深化、综合、拓宽所学知识的一次实践机会,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我所做的设计题目为 "XX 综合办公楼" ,在设计前,我复习了《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地基基础》,《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大学所学的主要专业课程,以便能够在设计中更好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设计要点,同时阅读了关于抗震,混凝土结构,建筑荷载等若干设计,施工规。
多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横向框 架:一 般取中 间有代 表性的 一榀进 行分析 即可;
➢ 纵向框架 :作 用 于纵 向 框架 上 的荷 载 则各 不 相同,必 要时 应
1.计算单元的确定
2.节点的简化
1 梁柱节点可简化为刚接节点、铰接节点和半铰节点: ➢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刚接节点; ➢装配式框架——铰接节点或半铰节点(预埋钢板
· 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计算时把实际框架结 构看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
· 沿建筑物长向的称为纵向框架,沿建筑物短向的称为横向框 架;
· 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力; · 楼面竖向荷载则依楼盖结构布置方式而按不同的方式传递。
承重框架指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框架。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μN]——柱的轴压比限制值。
3.避免出现短柱
·Hc0/hc≥4
式中: Hc0——柱的净高。 当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高度)之比小于4时(Hc0/hc≤4) ,容
易发生剪切破坏.
4.满足抗剪承载力的要求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V≤0.25βcfcbh0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V≤(0.20βcfcbh0)/γRE
至少比柱宽小50mm。 ·特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况下也可设计宽扁梁,扁梁的宽度不宜大
于柱宽。 (2) 板厚的估计:楼板厚可按表1-8选用。单向板
的最小厚度要求为:屋面板和民用建筑的楼面板 ≥60㎜;工业建筑的楼面板≥70㎜。
表1-7 梁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hb/l) 表1-8 楼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t/l)
粱的种类 单跨梁 连续梁 扁梁 单向密肋梁 双向密肋梁
第一节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
一、柱网布置 二、承重框架的布置 三、结构布置要求 四、截面尺寸的确定 五、结构计算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 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响; ➢ 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应大于 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 ➢ 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取 增设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 梁的水平加腋厚度可取梁截面高度,其水平尺寸宜满足下列 要求: bx/lx≤1/2 ; bx/bb≤2/3 ; bb+bx+x≥bc/2 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须考虑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上布置框架主 梁而在纵向上布置连系梁。
❖ 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横向抗侧刚度; ❖ 纵向布置较小的连系梁。这也有利于房屋
室内的采光与通风。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纵向上布置框架主梁, 在横向上布置连系梁。
❖ 横梁高度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 ❖ 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高; ❖ 可利用纵向框架的刚度来调整房屋的不
❖ 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计算时把实际框架结 构看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
❖ 沿建筑物长向的称为纵向框架,沿建筑物短向的称为横向框 架;
❖ 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力; ❖ 楼面竖向荷载则依楼盖结构布置方式而按不同的方式传递。
承重框架指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框架。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比值(或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 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即
μN=N/(Acfc)≤[μN]
轴压比要求:
μN=N/(Acfc)≤[μN] AC——柱的截面面积,Ac=bc.hc;
bc、•hc——柱的截面高度和宽度;
其中宜bc≥250mm、hc≥400mm;
Ac
❖ 内廊式柱网常为对称三跨,边跨跨度(房间进深)常为6、 6.6、6.9、 7.5、 9、12m,中间 跨为走廊 跨度常为 2.4m, 2.7m、3.0m。
❖ 等跨式柱网适用于厂房、仓库、商店,其进深常为6m, 7.5m、9m、12m等,柱距常为6m。
❖ 对称不等跨柱网常用于建筑平面宽度较大的厂房,常用的 柱网有(5.8+6.2+6.2+5.8)×6.0m、 (7.5+7.5+12.0+7.5+7.5)×6.0m,(8.0+12.0+8.0)×6.0m。
1、最小构造尺寸
➢ 矩形截面柱:hc/bc≤3; ➢ 抗 震 设 计 时 , bc≥300mm ; 非 抗 震 设 计 时 , bc≥250mm ;
bc≥(1/15~1/20)h; ➢ hc≥400mm。hc≥(1/15~1/20)h(h为层高)。 圆形截面柱:dc≥350mm。
2、满足轴压比限制
❖ 轴压比:柱的平均轴向压应力与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的
❖ 梁高也可以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两端无支托的梁,按弯矩(0.6~0.8)M0来估算梁高;
两端有支托的梁,按弯矩(0.4~0.6)M0来估算梁高; M0——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弯按hb=(1/14—1/18)lb确定(lb为连系梁计算跨度)。
(二)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第一节 结构布置与计算简图
一、柱网布置 二、承重框架的布置 三、结构布置要求 四、截面尺寸的确定 五、结构计算简图
一、柱网布置
❖ 架框结构的柱网布置既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 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
1、柱网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
在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中,柱网布置方式可分为内廊式、跨度 组合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
设计时,不应低于C30;按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 低于C20; 9、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框架柱的混凝 土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宜大于C60,抗震设防 烈度为8度时不宜大于C70; 10、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当布置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 结构分析计算应考虑该剪力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
4、柱网布置应使施工方便(对于装配式结构)
❖ 构件的最大长度和最大重量,使之满足吊装,运输条件; ❖ 构件尺寸的模数化,标准化,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现浇框架结构可不受建筑模数和构件标准的限制,但在结构布 置时亦应尽量使梁板布置简单规则,以方便施工。
二、承重框架的布置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N
[N ] fc
N G ...S.w.n
N——竖向静、活(考虑活荷载折减)荷载与地震作用组
合下的轴力;
γG——荷载分项系数,可取γG =1.25; α——计入地震时轴力放大系数,6度设防:α=1.0;
四、截面尺寸的确定
(一)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二)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三)楼盖结构尺寸
(一)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hb=(1/7—1/15)lb (刚度要求)
hb≤lbn/4
(避免短梁)
bb=(1/2—1/3.5)hb bb≥200mm (构造要求)
bb≥bc/2
式中 lb、lbn——分别为主梁的计算跨度和净跨度。
均匀沉降; ❖ 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 ❖ 进深尺寸受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是在两个方向上均需布置框架主 梁 以承受楼面荷载。
❖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 框架柱均为双向偏心受压构件,为空间受力体系,
因此也称为空间框架。
三、结构布置要求
2、柱网布置应满足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 在旅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柱网布置应与建筑分隔墙 布置相协调。
❖ 四行柱三跨框架(15m左右); ❖ 三行柱两跨框架(10m左右); ❖ 开间3.3m~4.5m。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 跨度均匀或边跨略小时较合理; ❖ 三跨框架比两跨框架内力小,较合理。
4、结构应受力明确,构造简单; 5、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
形式;
❖ 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
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6、电梯井贴梁柱布置,不得独立; 7、填充墙应位于框架平面内,并受柱约束; 8、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