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学

合集下载

脉管学

脉管学

系统解剖学脉管学主要内容概括侧支吻合:发自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称侧支吻合,当主干阻塞时通过侧支建立的循环叫侧支循环。

保证器官病理状态下的血供。

终动脉:动脉与相邻动脉间无吻合,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阑尾动脉较典型。

心的位置: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面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心的毗邻:前:胸骨体和2~6肋软骨;后:平第5~8胸椎;上:连入心大血管;下:邻膈。

周围裹以心包。

心内注射位置: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可避免损伤胸膜)。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界处。

卵圆窝: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隔缘肉柱(节制索):由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内,有心传导系纤维通过。

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构成,防止血液逆流。

二尖瓣复合体:由功能结构系切关连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构成。

肉柱:较右心室的细小。

心纤维骨骼定义:心肌和瓣膜附着处的纤维性支架。

房间隔:两层心内膜间夹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组成,卵圆窝处最薄。

室间隔:上方中部为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下方为肌部。

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

:窦房结:为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深面。

房室结:位于右心房koch三角心内膜深面。

房室束(His束):穿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前行。

右、右束支:房室束至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分别入左、右侧心内膜深面。

蒲肯野氏(Purkinje)纤维:在心内膜下交织成网进入心肌。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

主要分支:后室间支;左室后支;动脉圆锥支;右缘支;窦房结支;房室结支。

分布范围:右半心、室间膈后1/3、部分左室后壁、窦房结、房室结。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

主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左缘支;圆锥支(由左、右冠状动脉发出并形成吻合);窦房结支;房室结支。

脉管学

脉管学

血液循环方式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及其分支
全身各部毛细血管网 静脉(前、后腔静脉)
小、中、大 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毛
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猪循环系统的模式图
第一节 心脏
一、心的位置和形态 心是中空的肌质器官,呈左、石稍扁的倒圆锥
形,其前缘凸,后缘直。上部称心基,连进出心 的大血管,下部称为心尖。 心表面有一环行的冠状沟和两条纵沟。冠状沟是 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上为心房,下为心室。 左纵沟又称锥旁室间沟位于心的左前方;右纵沟 又称窦下室间沟,位于心的右后方,伸达心尖。 两纵沟是心室的外表分界,前部为右心室,后部 为左心室。 沟内有营养心脏的血管和脂肪。
吻合支:相邻血管之间的连结支称吻合
支。如主干阻塞时,吻合支可代偿性供血。 动脉吻合可分为动脉弓(交通支呈弓状,如 空肠动脉弓)、动脉网 (呈网状吻合,如腕背 侧动脉网)、脉络丛 (呈丛状吻合,如脑室的 脉络丛)、异网(两端均为动脉的动脉网。如 肾小球、硬膜外异网) 动静脉吻合 (小动脉与小静脉直接相连的 支,为动、静脉间的短路,开放 或关闭可
荐中动脉 号脉
(六)头颈部动脉
在枕动脉(牛)或颈内动脉(马)的起始血管 稍膨大,称颈动脉窦,壁内含有压力感受器,对血 压的变化敏感。马的颈总动脉分支处的角内,有一 小结节包于纤维鞘内,称颈动脉球或颈动脉体,内 有化学感受器,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变
(七)前肢的动脉
(八)后肢的动脉
三、体循环的静脉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 (动脉、毛细血管和 静脉)和血液组成。
•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 节下,有节律收缩和舒张,使血液流动。动 脉输送血液到全身,沿途分支,移行为毛细 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微 细血管,具通透性,利于血液和周围组织进 行物质交换。静脉收集血液回心脏,从毛细 血管起始逐渐汇集成小、中、大静脉,最后 通入心脏。

脉管学概述-精品医学课件

脉管学概述-精品医学课件
第三篇 脉管学 脉管系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三篇 脉管学
组成
功能

心血管系统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一 套 连 续 密

的 管 道
系 统
运 输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免疫系统
免 疫

静 淋脉
血液 循环
动 脉


毛细血管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 第三节 肺循环的血管 第四节 体循环的动脉 第五节 体循环的静脉
逐级分支 分大A、中A、小A、微A 壁厚 富有弹性
随心的舒缩而搏动―脉搏 大A弹性大 中小A壁平滑肌为主
(三)静脉 vein V
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起自毛细血管
流入心房 逐级汇合 属支
分微V、小V、中V、大V 腔大 壁薄 弹性小
(四)毛细血管 连于微A
与微V之间 物质交换场所
网状 面积大
壁薄 通透性大 细 6~9µm 血流缓慢


4.动静脉吻合 动脉
AV吻合
静脉
毛细血管
终动脉
心血管系统概述复习题
1.心血管系统由什么组成? 2.心腔之间借何分隔?借何口相通? 3.何谓动、静脉?各与何心腔相连? 4.叙述血液循的大致途径。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二、血液循环途径 三、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一)心 (二)动脉 (三)静脉 (四)毛细血管
(一)心
空 房间隔
腔 器 官
右 房 室
右 心 房
左 心 房
左 房 室

中医学 脉管学

中医学  脉管学

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颈总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左右颈总 动脉均在胸锁关节后方,经胸廓上口至颈部,沿气
管、喉和食管的外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分为颈
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两个终支。
颈内动脉——分布于脑和视器
甲状腺上动脉——分布于甲状腺上部,喉腔粘膜、喉肌
颈总
舌动脉——分布于舌、舌下腺、腭扁桃体。
胸主动脉在第四胸椎体下缘续于主动脉弓,沿脊
柱左侧下行,经膈肌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沿
途发出壁支和脏支二类营养胸、腹壁软组织及胸腔脏
器(心脏除外)
肋间动脉(3——11对)
胸 壁支 营养胸壁及腹壁肌肉、皮肤,还分支至脊髓

肋下动脉

心包支——营养心包
脉 脏支 支气管支——营养肺、支气管
食管支——营养胸段食管
面以上)
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主要分布于左上肢及头颈部
壁支——分布于胸壁及腹前外侧壁
胸主动脉
外)
脏支——分布于胸腔脏器(心除
降主动脉
(胸骨角平面
壁支——分布于胸壁及腰肌
至第四胸椎 腹主动脉
下缘)
脏支——分布于腹腔脏器
髂内动脉——主要分布于盆部
左、右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主要分布于下肢
一、头颈部的动脉
四、腹部的动脉
腹主动脉在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续自胸主 动脉,在脊柱前面下行,至第四腰椎下缘分 成左右髂总动脉,沿途发出壁支和脏支二 类,分别营养腹壁、膈肌和腹部脏器。
胃左动脉 胃右动脉
左肝动脉
囊动脉
肝总动脉 肝固有动脉
右肝动脉 胆
腹腔动脉 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网膜右动

10-03-脉管学总论、心动脉

10-03-脉管学总论、心动脉
动脉: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 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右旋支 静脉: 冠状窦及其属支 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搭桥
扩张
支架
冠心病的治疗新技术
六 、心包 Pericardium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心包腔
心包横窦
心包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心包前下窦 直立位心包积液最低点 心包穿刺的安全部位
旋股外侧动脉 股深动脉 穿动脉
78
小腿的动脉 腘动脉
胫 前 动 脉
胫 后 动 脉
足 腓 背 动 动 脉 脉
腘动脉
胫后动脉
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左心室
左冠状动脉
升主动脉
主动脉 主动脉弓
心脏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头颈部 上肢
右冠状动脉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降主动脉
胸部
盆部 会阴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下肢
: 胸肋面 膈面 ◇三缘:下缘、左缘、 右缘 ◇四沟:前后室间沟、 冠状沟(房室沟)、 后房间沟
房室交点 心尖切迹
二、心腔
(一)右心房
固有心房 Right atrium RA
梳状肌
右房室口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腔静脉窦
卵圆窝
Koch三角
(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RV)
第一节 概
组成Composition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功能 Function
物质运输 内分泌功能 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 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 天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 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

第九章 脉管系统(学习图谱)

第九章  脉管系统(学习图谱)

1
1-网状细胞 2-髓索 3-巨噬细胞 4-髓窦
2
3 4
淋巴结髓质
HE染色
×400
三、淋巴器官 脾的形态
1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一)
2
1-被膜 2-红髓 3-白髓 4-小梁
3
4

HE染色
×25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二)
1
2
1-中央动脉分支 2-淋巴小结 3-边缘区 4-巨噬细胞
第九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一、概述 血管分布模式图
一、概述 大、小循环模式图
一、概述
血管吻合与侧支循环
一、概述 大动脉的微细结构
一、概述
中动脉的微细结构(一)
1 2
1-内膜 2-中膜 3-外膜
3
中动脉
HE染色 ×100
1
一、概述
中动脉的微细结构(二)
2
1-内皮 2-内弹性膜 3-中膜 4-外弹性膜 5-外膜
3
4 5
淋巴结
HE染色
×3
1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皮质微细结构
2
1-被膜 2-皮质淋巴窦(被膜下窦) 3-副皮质区 4-淋巴小结
3
4
5
淋巴结皮质
HE染色
×100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髓质微细结构 (一)
1
2
1-髓窦 2-髓索 3-小梁
3
淋巴结髓质
HE染色 ×100
三、淋巴器官
淋巴结髓质微细结构 (二)
3 4

HE染色
×400
三、淋巴器官 脾的微细结构 (三)
1
1-脾索 2-脾血窦 3-长杆状内皮 细胞

第三篇 脉 管 学

第三篇 脉 管 学

怀化医专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案编号12第七章脉管学概述一、组成:心脏(heart)心血管系统动脉(artery)血管静脉(vein)毛细血管(capillary)淋巴管道淋巴系统淋巴器官(中枢性、周围性)淋巴组织二、功能:第一节心血管系统一、概述(一)组成心脏血管☆注意: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二)血液循环:1.定义:2.分类:3.大、小循环的比较:⑴定义:⑵径路:⑶功能;(三)血管吻合及侧枝循环:1.血管吻合:⑴定义:⑵种类:2.侧枝循环:⑴侧副管:⑵侧枝循环:①定义:②意义:二、心脏(Heart)(一)位置居胸腔前下部、中纵隔内、外裹心包,约2/3在正中矢状面的左侧、1/3在右侧。

上方—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方—膈两侧—纵隔胸膜、肺后方—左支气管、食管、左迷走N、胸主A、T5-8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腺所覆盖,只有左肺心切迹内侧的部分与胸骨体下部左半部及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

☆心内注射常在左侧第4肋间近胸骨左缘处进针。

(二)外形: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形、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分: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四)条沟(三)心腔结构:1.右心房(right atrium)右心耳、梳状肌、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卵圆窝(卵圆孔一般在出生后1岁左右闭合)2.右心室(right ventrile)流入道(窦部)—入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内含心传导系统)流出道(漏斗部/动脉圆锥)—出口、肺A瓣3.左心房(left atrium)左心耳、梳状肌、四个入口、一个出口4.左心室(left ventricle)流入道(窦部)—入口、二尖瓣、二尖瓣功能复合体流出道(主A前庭)—出口、主A瓣(四)构造:心内膜心壁心肌层心外膜(外斜、中环、内纵)房间隔最薄处—卵圆窝(☆)为房间隔缺损的好发处室间隔前2/3—肌部后1/3—膜部(☆)为室间隔缺损的好发处(五)传导系统: 1.定义: 2.组成:3.传导途径: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nje 纤维(六)血管:一)连结心脏的血管——八大血管 二)营养心脏的血管: 1.营养心脏的动脉: 窦房结A 动脉圆锥支 A 右室前支 (1) 右缘支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左室前支 右室前支 室间隔支 左缘支 左室后支 窦房结支 2.营养心脏的静脉: 心大、中、小静脉右冠状A 的分布范围: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部分左心室膈壁、窦房结、房室结。

脉管学

脉管学

脉管学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的深面心尖的部位: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在活体此处可触到心尖搏动)右心房的入口、出口:右心房的入口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是右房室口二尖瓣复合体组成和功能:它包括左房室口纤维环、左房室瓣(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为了防止左心室入口血液反流三尖瓣复合体组成和功能:它包括右房室口纤维环、右房室瓣(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防止右心室入口血液反流主动脉弓的分支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房间隔的位置及其最薄弱部位: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卵圆窝脾的位置、是哪个系统的器官:脾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脾的位置可因体位、呼吸等而改变,上下移动范围为2-3cm,正常情况下在左肋弓下不能触摸上肢的浅静脉有哪些: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腹主动脉不成对的三大分支名称: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成对: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和睾丸(卵巢)动脉)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出口及其瓣膜名称:主动脉口、主动脉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哪些: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动脉韧带的位置与形成:左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在分叉处的稍左侧有一纤维性的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称动脉韧带;为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形成的遗迹主动脉起始与分段:起自左心室,先斜向右上前方,达右侧第2胸肋关节的高度转向左右,呈弓形跨越左肺根后,弯向后下行,至脊柱第4胸椎体;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部冠状动脉的起始部位:肱动脉位置:肠系膜下动脉的三大分支名称: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大、小隐静脉起始、位置、注入大: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伴随隐神经上行,过膝关节内后方再沿大腿内侧上行,并逐渐转至前面,智耻骨结节外下3-4cm处,穿隐静脉孔注入股静脉;小: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中线上行至腘窝,穿腘窝筋膜注入腘静脉胸导管手机的淋巴干:收纳全身约3/4部位的淋巴,即头颈部左半、左上肢、左半胸壁、左半心、左肺、腹部、盆部和双下肢的淋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脉管学一、名词解释1、动脉韧带2、颈动脉窦3、颈动脉小球4、静脉角5、乳糜池二、填空题(一)总论1.脉管学是由心血管系统和_____两部分组成的。

心血管系统又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动脉是由心脏的_____、_____发出的;而全身各部的静脉血最后都汇入_____、_____和_____。

2.当心脏收缩时,体循环的血液由_____射出,进入_____,再经_____的各级分支,最终到达_____网,于此,动脉血中的营养成分和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而组织间隙中的代谢产物和_____则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血液经过物质、气体交换后,再经小静脉_____和_____最后经_____、_____及冠状窦等汇入右心房。

3.当心脏收缩时,肺循环的血液由_____射出,进入_____,再经_____的各级分支最终到达肺泡壁的_____网,于此,血液中的_____通过_____、_____进入肺泡,而肺泡内的_____再通过上述结构进入_____,再依次经过肺静脉的各级属支,最后汇合成四条_____,注入_____。

(二)心1.心脏位于胸腔的_____纵隔内;其毗邻是:上方有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方是_____;后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前方直接与_____和_____相贴。

2.临床上进行心内注射时,选择左侧_____肋间隙,并紧贴_____左缘进针,才不致于损伤胸膜腔。

3.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即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是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标志;而_____与_____则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

4.淋巴系统是由淋巴器官、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人体内的主要淋巴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心脏的位置偏左,心尖朝向_____、_____、_____方;心底朝向_____、_____、_____方。

心脏的长轴与身体的正中矢状面呈_____度角。

6.心脏的膈面大部分是由_____、小部分是由_____组成的;心尖是由_____构成的。

7.右心房的三个入口是_____、_____和_____;出口是_____。

8.固有心房与腔静脉窦的表面分界线是_____,两者的主要形态学的区别是:固有心房内表面有发达的_____。

9.左、右心室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是分别以_____、_____分界的;流入道室壁不光滑有_____,在右心室内有一由室间隔连至前乳头肌根部的肌束叫做_____,是_____通过的桥梁。

10.左、右房室口处分别有防止血液逆流的_____、_____附着;而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处也分别有防止血液逆流的_____和_____附着。

11.三尖瓣复合体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构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结构的功能异常,都会导致血液逆流。

12.室间隔由膜部和_____构成,前者将左心室与_____和_____分隔开;后者只分隔_____和_____;当室间隔膜部的上、下部缺损时,左心室的血液可分别流入_____、_____。

13.左心房向前突出盖于肺动脉干根部的部分叫做_____,其内壁不光滑有纵、横交错的_____,此处血流缓慢,易形成_____。

14.窦房结呈_____形,位于_____与_____结合处的心外膜下,是_____的起博点,其血液供应主要来自_____。

15.房室结位于室间隔膜部右房侧的_____下,_____的前上方,呈_____形,血供主要来自_____。

16.自房室结前端发出_____,至室间隔_____的上缘分为_____和_____,到达左、右心室的心内膜下反复分支形成_____网,最后连于普通心肌细胞,房室结的主要功能是将_____传来的兴奋发生短暂延搁、再传向_____。

17.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_____窦,在_____和_____之间左行,随即分为_____和_____。

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的_____窦,在_____与_____之间进入冠状沟,沿冠状沟绕向后方,于_____处分为_____和_____两终支。

18.心的静脉除借冠状窦回流以外,还有两条途径,即借_____和_____回流。

19.冠状窦的属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0.心包分浆膜性心包和_____心包,前者又分脏、壁两层,脏层覆盖于_____和_____,壁层则贴于_____的内面;脏、壁两层互相转折、移行而形成的腔叫做_____。

21.心包横窦位于_____、_____后方与_____、_____前方之间的间隙;心包斜窦则是位于_____后壁、_____、_____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三)动脉1.起于右心室的动脉短干叫做_____,在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的下方分为_____、_____,在分叉处与主动脉弓下壁之间有一_____,是_____闭锁后形成的遗迹。

2.主动脉由_____发出,先斜向右上,再弯向左、后、下,勾绕左肺根形成_____弓,至_____下缘水平,沿脊柱的左前方下降,穿膈肌的_____孔入腹腔,继续下降至_____下缘分为_____、_____,该二动脉至骶髂关节的前方又各自分为_____和_____。

3.在主动脉弓的下方,靠近动脉韧带处有2~3个粟粒状的小体叫做_____;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也有一个粟粒状的小体叫做_____,均为_____感受器。

4.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叫做_____,是_____感受器。

5.颈外动脉上行至下颌颈的高度分为_____和_____两终支。

6.上颌动脉经_____的深面入_____,沿途分支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外耳道等部位。

7.甲状腺上、下动脉分别发自_____和_____。

8.颈内动脉发自_____,沿食管、气管的两侧上行最后经_____进入颅腔。

9.由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_____、_____和_____三条动脉。

10.椎动脉自_____发出后,穿经_____的横突孔,最后经_____进入颅腔。

11.在椎动脉起始部的对侧发出_____动脉,进入胸腔后,沿_____的后面下降,约在第六肋软骨下缘附近分为_____和_____两终支。

12.腋动脉由_____延续而来,两者以_____为界,其主要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3.肩胛下动脉由_____发出,至肩胛下肌下缘分为_____和_____两终支。

14.肱动脉走行于_____沟内,平_____高度分为_____和_____两终支。

15.桡动脉穿经第一掌骨间隙到达手掌后立即分出_____动脉,该动脉又复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条动脉,分布于拇指掌侧的两侧缘和示指的桡侧缘。

16.掌浅弓是由_____的末端与_____动脉的_____支吻合而成。

17.掌深弓由_____的末端和_____动脉的_____支吻合而成,发出三条_____动脉并注入_____。

18.骨间总动脉发自于_____,于前臂骨间膜上缘处分为_____和_____。

19.掌浅弓自桡侧向尺侧依次发出三条_____和_____动脉。

20.腹主动脉的壁支除单一的骶正中动脉外,还有成对的_____和_____。

21.腹主动脉成对的脏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不成对的脏支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2.腹腔干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和_____。

23.胃右动脉通常是由_____动脉发出的,而胃网膜右动脉则是由_____动脉发出的。

24.升结肠、横结肠是由_____、_____、_____供血的;回肠末段、回盲部及阑尾的血供则来自_____。

25.胰和十二指肠的血供来自_____、_____和_____动脉。

26.肠系膜下动脉自_____动脉发出,其主要分支有_____、_____和_____动脉;到达直肠的动脉又与_____在_____壁内吻合。

27.膀胱上、下动脉分别来自_____和_____动脉。

28.在女性,髂内动脉的脏支除了脐动脉和膀胱下动脉以外,还发出_____、_____和_____。

29.阴部内动脉从_____出盆腔,经坐骨小孔入_____,于此发出_____、_____和_____动脉。

其中阴茎动脉又分为_____和_____。

30.髂内动脉的壁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31.股深动脉除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外,还发出_____动脉。

足底动脉弓是由_____和_____吻合而成的(四)静脉1.下肢深静脉与_____伴行,一般为_____条,静脉内有_____可防止血液逆流。

2.头臂静脉是由同侧的_____和_____静脉,在_____的后方合成;而两侧的头臂静脉又在_____的后方合成上腔静脉。

3.面静脉起自_____,伴随_____行至下颌角下方与_____的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

4.下颌后静脉是由_____和_____在_____内汇合而成的,下行至腮腺下缘时,分为前、后两支,后支与_____和_____汇合成颈外静脉,颈外静脉于_____的表面下行,最后注入_____。

5.头静脉起自_____的桡侧,沿前臂桡侧前面的皮下上行至肘窝,再沿_____外侧沟上行,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_____;在肘窝处还可通过_____与_____相交通。

6.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前面的皮下上行,至肘窝处接受_____后,继沿_____内侧沟上行,至臂中点稍下方,穿过深筋膜注入_____,或伴随_____注入_____。

7.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分别起自_____和_____;奇静脉沿途收集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血液;半奇静脉则收集_____、_____和_____的血液。

8.面静脉与颅内硬脑膜窦的交通途径是:①借面深静脉→_____→_____→海绵窦;②借内眦静脉→_____和_____→海绵窦。

9.髂总静脉是由_____和_____在_____的前方汇合而成,该静脉行向内上方,至_____的右前方与对侧的_____汇合成_____。

10.髂内静脉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收集盆腔脏器的血液。

11.各趾背静脉在向心回流的过程中,于足背皮下形成足背静脉弓,该静脉弓的胫侧汇聚成一条_____,此静脉沿_____的前方,沿小腿的内侧伴_____上行,经膝关节的内侧、大腿的内侧上行,于耻骨结节外下方4~5厘米处,穿_____的隐静脉裂孔注入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