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章法布局

合集下载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作品的章法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设定作品的布局和格式,还能够反映出书法家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书法作品的章法。

首先,书法作品的章法要注重整体性。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整体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采用太极图案或者三段式布局来体现整体感。

其中,太极图案是指一组圆形连成的形状,它有两个半黑半白的组成,代表着阴阳相合,万物归一的道理。

而三段式布局则是将作品划分成三部分,分别安排标题、正文和尾声,这种布局方式简洁明了,让作品更加清晰明了。

在章法的整体性上,关键是要注重尺度感和平衡感,使整篇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效果。

其次,书法作品的章法要突出主题。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突出主题和思想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时有所感悟。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通过采用较为简单而明显的排列方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主题。

比如,可以在作品主体上设置比较精致的布局,实现主次分明,突出主题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章法上设置比较有层次感的排列方式,让作品更加符合主题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最后,书法作品的章法要具备创新性。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也不应该停留在古老的范式中。

书法作品的章法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呈现,比如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书写风格、线条形态等等。

在章法的创新性上,关键是要拥抱当代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书法作品更加接地气、生动活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法作品的章法对于整个作品的质量和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写章法时,需要注重整体性、突出主题和具备创新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任何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都应该注重和研究章法的设计,以便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书法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书法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法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古⼈云:“积点以成字。

积字以成篇。

”在⼀幅作品中,字与字并不是⽆关的堆砌,⽽是⽣机联属、息息相关的;⾏与⾏也不是机械排列,⽽是顾盼映带、⾎脉贯通的。

因此积字成篇,就要懂得篇章布局,这就叫章法。

掌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提之⼀。

下⾯,我们综合古⼈作品,归纳出以下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法。

⼀、构思谋篇写⽂章要讲究动笔前的“谋篇”,绘画要事先“构图”。

书法创作前也必须事先进⾏“构思谋篇”。

古⼈说:“意在笔中,笔居⼼后,皆须存⽤笔法,有难书之字,预于⼼中布置,然后下笔,⾃然容易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法,任笔所成。

”所以动笔前,要依据所要书写的内容进⾏⼀番考虑,⽐如位置的安排,留天地的多少,字多⼤为好,⾏距⼤约以多少为宜,有没有难以书写的字,等等。

这样下笔后就不⾄于“临时⽆法,任笔所成”了。

初学者在进⾏构思谋篇时,不妨先⽤⼩纸布置⼀下,犹如作画先构草图⼀样。

遇有不妥当的地⽅,加以调整修改,⼤局基本确定后再下笔。

⼆、⾸字领篇孙过庭《书谱》中说:“⼀点成⼀字之规,⼀字乃终篇之准。

”就是说在布局时,要在通篇之⾸,⽴⼀字为通篇之主,它的轻重疏密、体势意态直接管领了通篇的字体风格、变换起伏、字势斜正及形体⼤⼩等。

所以第⼀个字有很⼤的制约⼒,书写时必须考虑到整篇字的许多变化,认真定夺这个字,不可不假思索,随意下笔,影响整篇字的布局。

因此,章法布局的第⼆个原则是⾸字领篇原则。

学书者只要反复实践摸索,便能谙熟此道。

三、⾏⽓贯通通篇字与字之间妙在互相承应。

如果点画皆有意,字字尽有情,息息相关.⾎脉相通,互相管带,这就可谓上下相承、⾏⽓贯通。

唐代孙敬⽞说:“字体各有管束,⼀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管两⾏,两⾏管三⾏,如此管⼀纸。

”古⼈还说:“真(即楷书)则字终意不终,草则⾏尽势不尽,其得书之趣矣。

”可见,⾏⽓贯通原则是章法布局所不可缺少的。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册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 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 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 存。
匾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 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 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 代感。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 庄重严肃。
纪月方式月令别称:
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 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 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 壮月、大清明、仲商。 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 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 序。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 阳月、小春月。 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 寒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 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 捻、穷纪、嘉平。
纵式
横式
行列布白方法
1、纵有行 横有列
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 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 整齐美。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 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 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 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 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 上正文 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 下款则为单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 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 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 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yǎ shǔ] 、惠存” 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 念”等等; 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 等。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如果作品所剩空 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书法章法知识大全

书法章法知识大全

书法章法知识大全一、书法章法基础知识1. 书法行书的章法原则:皴、点、勒、写、镂、含、发、雾。

2. 书法楷书的章法原则:立、领、开、开、开、开、开、开。

3. 书法草书的章法原则:连、撇、挑、点、结、折、横、竖。

4. 书法行楷结合的章法原则:行得便是楷,楷得忍是行。

5. 书法行楷草结合的章法原则:行、楷、草,变化各有道。

6. 书法章法的平衡与协调:字形平衡、布局协调。

二、字体章法知识1. 隶书章法:大隶、小隶、行隶。

2. 篆书章法:籀文、金文、小篆。

3. 楷书章法:楷书章法的基本布局和笔画构造。

4. 行书章法:洗笔行书和熏衣行书的章法原则。

5. 草书章法:草书的构图和字形变化规律。

三、布局章法知识1. 书法布局的三原则:上苍下地、左联右离、前实后虚。

2. 一行书法作品的布局:首末排法、开本摆法。

3. 多行书法作品的布局:四大四小、五大五小、八法五山。

4. 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气势宏伟、局部精彩。

四、笔画章法知识1. 书法笔画的形态分析:点、横、竖、撇、捺、折、钩、弯。

2. 书法笔画的顺序和力度:先细后粗、先弱后强、盈处用抑。

3. 书法笔画的连结与断续:不拘泥连,有节有序。

4. 书法笔画的遒劲和雅致:运笔慑人、意境深远。

五、笔法章法知识1. 书法的点画结合:点画相互渗透、点画相互呼应。

2. 书法的点画变化:纵向、横向、斜向、交叉点画。

3. 书法的点画衔接:内聚和外展、点画连续而不松散。

4. 书法的点画相互独立:点画各自有力、点画形成对比。

六、章法与创作知识1. 书法章法与创作的关系:约束与创新相结合。

2. 创作中的章法变化:灵活运用传统章法、突破传统章法。

3. 书法章法与个性表现:根据个人特点创造独特的章法。

4. 章法与作品气质:章法体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以上是书法章法知识的大致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书法章法布局教案

书法章法布局教案

书法章法布局教案教案标题:书法章法布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章法布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学习不同书体的章法布局特点;3. 能够运用章法布局原则进行书法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2. 书法作品示例;3. 书法练习纸和毛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著名书法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书法章法布局的兴趣;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书法章法布局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书法章法布局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书法章法布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解释书法章法布局的概念:书法章法布局是指在书法作品中,通过字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因素的安排,使整个作品达到和谐、平衡、美感的一种布局方式;2. 介绍书法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平衡、重心、留白、对称等;3. 利用示例作品详细解释每个原则的具体应用方法。

三、学习不同书体的章法布局特点(20分钟)1. 分别介绍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章法布局特点;2.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的章法布局特点;3.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书体的章法布局与书体风格的关系。

四、实践练习(30分钟)1. 分发书法练习纸和毛笔,让学生根据所学章法布局原则,练习不同书体的书法字体布局;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在章法布局中加入个人创意和表达。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书法章法布局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书法章法布局的应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不同书体的章法布局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2. 鼓励学生在书法创作中运用章法布局原则,并进行反思和改进;3. 组织书法比赛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在章法布局方面的创作成果。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书法的空间结构结体行气和整体的章法布局1、单字的结体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

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

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

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

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

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有三种:
1. 横竖都对齐,即纵有行,横有列。

虽然横竖对齐,也切勿把每个字都写得一样大小,特别是打了格子的,千万不要把格子都写满,上下左右都要留白。

还要根据字形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字是纵向的,就写得瘦长一些,字是横向的,就写的宽扁一些。

一般来说,用这种章法的比较少,因为是比较规整的章法布局,会显得缺少艺术性,大多在佛经或一些正式公文上使用这种布局。

2. 纵有行,横无列,就是竖向是对齐的,但横向不对刘,左右之间的字参差不齐,从而打破了横向格子的束缚,显得比较灵活。

这种布局方式是小楷书法中采用最多的章法技巧。

采用这种章法时要注意左右的字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单一,要适时变化,左边的字可以对着右边的空白,形成一种补气的效果。

但又不可完全这样,那就会陷入另一种刻板单调之中,有时可以通过字距或行距的伸缩来进行巧妙的处理。

3. 纵无行,横无列,很明显就是横竖都不对齐,全篇横竖形成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

典型的作品就是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

这种章法布局完全打破了乌丝栏的约束,彻底解放了横竖之间的束缚,但也就因为太过自由而导致难以驾驭,所以一般是高手才敢采用此种章法技巧。

虽然这种章法看似横竖都不对齐,但也要在不对齐中形成另一种意义的对齐,也就是在曲中求直,其中
必须如交响乐一般有一个主旋律在里面,听从指挥的灵活调遣,否则就会乱成一团,毫无章法可言。

总的来说,小楷书法作品的章法需要灵活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要注意行与列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距与字距的布局以及整体的艺术美感等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的章法布局
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一幅书法作品无论长短大小,都应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既要考虑字与字、行与行以及通篇的相互关系,又要考虑到幅式、题款、用印等的相互配合。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分行布白:
再好的书法作品,也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所谓:“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

”“布白”是研究字体结构组织的方法。

布乃分布,白是空白。

留白太多,字就稀疏散漫,太少则拥挤促迫,乱则失控,匀则平板失势。

如何因势布局,就要看作者布白的技巧了。

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因纸定字或因字定纸
指根据书写内容来选择纸张或根据纸张大小来选择内容,即看字纸何者为先,纸大字小白压黑,有空旷凋零之感,纸小字大而多则拥挤充塞。

好的作品在字纸关系上应黑白相映,虚实相生,疏密相称。

2.格式适当
字数较多的横幅或立幅,不应四角齐平,可以实三虚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角可满而实,以虚实相生,黑白相间。

左下角空字多少无定规,但篆、楷、隶等较规则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否则太显孤单,所谓“单字不成行。


3.首字管领
唐代孙过庭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首字有通领全篇的作用。

一般来说,标准字体求匀,而行书、草书第一字应粗壮凝重,尾字也相应厚重,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4.四边留白,行间透气
在纸上写一幅字,不能安排得顶天立地,拥塞不堪,应四边留白,宽窄适度,行间透气,不犯不离。

在书写之前,先将纸的四边折出,在折框内安排书写内容,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边白,行间也要留出相应的空隙。

5.行列有序,行气贯通
可分为有行有列、有行无列两类:
有行有列适应于篆、隶、楷,讲究横有行,竖有列,每行每列字的中心都应相对并处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布字歪斜,偏离中心线,就会产生左右摇摆、黑白失调的感觉。

由于字体的关系,一般要求楷字行列相等,篆书行宽列窄,隶书行窄列宽。

有行无列一般适应于行、草二体,但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无行无列,也应行气贯通,浑然天成,不宜故作参差错落,曲折蛇行,使全篇行气割裂,杂乱无章。

二章法幅式:
书法作品常用章法式样有:
1、中堂,
中堂:以2×4尺宣纸为基本样式,四尺全纸竖式所写的是标准中堂,四尺横三开竖式是小中堂,另外还有六尺以上的大中堂,日本书道称之为大中小“画仙”。

中国人将中堂一般悬挂于堂屋正中,同时还喜欢配以对联。

2、条幅,
条幅:作纵式窄长状的章法式样,叫条幅。

以四尺纸论,竖式对开或三开、四开的都可以是条幅。

中国人一般称竖式对开为“条幅”,横开为“斗方”,日本书道称为“四尺竖”、“半切”。

3、对联,
对联是汉语所造就的独特的文学体裁。

它分上下两联,上联居右,称首联、出联,下联居左,称对联。

文字不仅要字数相等,而且要词性相对,词意相对,平仄对仗。

以四尺(或五尺、六尺、七尺)竖式对开两条各书一联,书写时首联宜略靠左,对联宜略靠右,以便落上下款(写在中心线亦可)。

落双款时,上款题上联,下款题下联,上款勿太高,下款勿太低,以免使对联的对称美受到损害。

对联上下联书写两行以上者称龙门对,格式要求特殊,上联右起,下联左起,收尾居中,严格轴对称,上款题于上联之左,下联题于下联之右。

4、册页,
顾名思义是一册书。

一页书的形式。

其章法总规律与条幅、中堂大体相同
5、横披,
以条幅比例横式书写的,叫横披或横幅。

字多者可以视为册页、斗方的延长,字数少者可视作榜书。

6、扇面,
分团扇和折扇两种形式。

团扇书写一般是圆中取方,如写册页。

扇面书写则比较复杂,一般依势取形,由于其形似折扇,上宽下窄,成半圆形辐射状,所以无法每行都写满,一般采用隔行长短错落式,如1—2式,3—2式,3—1式,4—2式,4—3式,5—2式,2—2—3式,3—2—2式等。

二是书上虚下式,横向沿上端排列,中下空白。

三是书中虚上下,沿折扇中间弧形排列。

7、长卷,
横幅的延长,可尽兴延长,不宜悬挂,多置案头观览,又称手卷。

8、榜书,
又称“题榜书”、“署书”、“擘窠大字”,招牌、匾额多用此书,字大盈尺至逾丈,如榆林红石峡石刻,字宽9—12米,高2—3米,深2—3寸,神奇、雄伟、瑰丽、厚朴,名山胜迹多有之。

9、信扎,
又称尺牍、书信、函件、手教等,人们来往信件的总称。

好的书信就是好的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等历来被视为书法珍品。

10、屏条,
屏,蔽也。

置于室内庭堂谓之屏风,既可障人眼目,以显其隐幽,又可挡风,以御寒。

屏风上可书可画,于是就成了书画之一种章法样式。

不用于屏风,只用屏的形式作书画,这就成了屏条。

其一般规律是:
四条以上,成双数;
既可自成格局,又可连成一幅;
既可每幅加款,也可最后加总识;
内容或书法形式要有一定关联性。

11、异型,
在应用中,因用途不同,书写所用纸张、器物、材料不同,其章法随形布排变化无穷。

红叶题诗,芭蕉当纸,瓦当文字,简牍书法,器物铭文,因形而变,章法各异。

12、题画。

书法题跋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