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课件)
合集下载
第3单元第4章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

实验结果分析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 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活动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目的要求: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并推测植物光合 作用的场所。
材料器具 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小烧杯,大烧杯,三脚架,培
叶片和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 2.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 构特点。 3.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实质、意 义及其应用。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形态多 种多样, 基本结 构大致 相同的。
叶片除了肉眼可见的结构外还有哪些结构呢? 请看视频《观察叶片的结构》
显微镜下叶片的结构
光合作用的实质: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叶_绿体_,利用_光能_,把 _二_氧_化碳_和_水_转变成贮存_能_量_的有机物(主要是 淀粉),并且释放_氧_气 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 能→化学能
瑞士的瑟纳比埃
绿色植物在放出( 氧 )同时吸收( 二氧化碳 )气体
瑞士的索绪尔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 水 )
德国的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 淀粉 )
活动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目的要求: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材料器具 盆栽的天竺葵,不透光纸,烧杯,三脚架,培养皿,
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酒精,碘液,水,等等。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PPT课件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
1
雄 花药 芯 花丝
花托
一、花 的 结 构
柱头 雌
花柱 芯 子房 花瓣 花 花萼 冠
花柄 2
珠被 极核
子房壁
卵细胞 珠孔
胚囊
被子植物子房的结构
胚珠的结构
3
4
二、开花和传粉
当花蕊发育成熟后,花冠 和花萼张开,露出雄蕊和雌
蕊,这一过程叫开花
花开放后,雄蕊的花 药破裂,花粉散出,落到 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
3:子房、胚珠、种子、精子或花粉粒的数量关系 一朵花只有一个子房,但一个子房可能有多个胚珠。
一个胚珠就能形成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的形成需两个精子或 一个花粉粒。
4:胚、胚乳、种皮、果实的染色体 就二倍体生物而言,胚的染色体数目为2N、胚乳则为
3N、种皮2N、果实2N。 5、植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以
胚芽
茎、叶
胚 胚轴 胚根
茎 幼苗
根
子叶:供养或运输营养
35
36
3、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果 受精极核 种 实
胚乳 子 受精卵 胚
37
子 房
外果皮 中果皮
壁 内果皮
珠被 种皮
38
果实各结构的染色体数目及基因型:
正交: ♀ 2N × ♂(2N)
AA
aa
子房壁(2N) AA
受精卵(2N) Aa
Aaa
子
珠被(2N) aa
种皮(2N) aa
40
胚来源于受精卵,胚乳来源于受精极核,二者含有 双亲的遗传物质。从基因型上看:除了受精卵和受 精极核含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外,其余细胞的基因型 都和母体相同。
1
雄 花药 芯 花丝
花托
一、花 的 结 构
柱头 雌
花柱 芯 子房 花瓣 花 花萼 冠
花柄 2
珠被 极核
子房壁
卵细胞 珠孔
胚囊
被子植物子房的结构
胚珠的结构
3
4
二、开花和传粉
当花蕊发育成熟后,花冠 和花萼张开,露出雄蕊和雌
蕊,这一过程叫开花
花开放后,雄蕊的花 药破裂,花粉散出,落到 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
3:子房、胚珠、种子、精子或花粉粒的数量关系 一朵花只有一个子房,但一个子房可能有多个胚珠。
一个胚珠就能形成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的形成需两个精子或 一个花粉粒。
4:胚、胚乳、种皮、果实的染色体 就二倍体生物而言,胚的染色体数目为2N、胚乳则为
3N、种皮2N、果实2N。 5、植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以
胚芽
茎、叶
胚 胚轴 胚根
茎 幼苗
根
子叶:供养或运输营养
35
36
3、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果 受精极核 种 实
胚乳 子 受精卵 胚
37
子 房
外果皮 中果皮
壁 内果皮
珠被 种皮
38
果实各结构的染色体数目及基因型:
正交: ♀ 2N × ♂(2N)
AA
aa
子房壁(2N) AA
受精卵(2N) Aa
Aaa
子
珠被(2N) aa
种皮(2N) aa
40
胚来源于受精卵,胚乳来源于受精极核,二者含有 双亲的遗传物质。从基因型上看:除了受精卵和受 精极核含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外,其余细胞的基因型 都和母体相同。
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生》PPT课件

实
发育成胚乳
受精完成以后雌蕊的变化:
子房壁 胚珠 子房 受精卵 珠被
果皮 种子 果实 胚 种皮
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胚轴 胚芽
胚根 胚
子叶 ---两片
种皮
玉米种子
1果皮与种皮 2胚乳 3子叶 ---一片
4胚芽 胚
5胚轴 6胚根
菜豆
种皮
相
同 点
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不
子叶(2片)
同 无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
点 藏在子叶里。
玉米
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 胚芽
胚轴
胚
胚根
子叶
子叶(1片)
有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 藏在胚乳里。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完整的、有活力的胚、有供胚 发育的营养物质、渡过了休眠 期的种子。
胚不完整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休眠的种子
图。 (1)图中__①_④_构⑤成雌蕊;
花粉在____中②。 (2)此桃花授粉后,
_⑥___能发育成种子; _⑤___被害虫吃掉后将不 能结出果实。
再见!
粉 发 育 和 受 精
用
受精的过程
柱头黏液 花粉粒 的刺激
长出花 粉管
穿过花柱 花粉管不 断伸长 进入子房
到达 释放出两 胚珠 个精子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 形成 受精卵 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 形成 受精中央
细胞
受精 ------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
注意!
1.传粉易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阴雨天,昆虫少)从而降低了 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缺粒和 空瘪现象。 2.人工授粉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4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光合作用(第二课时)课件

3.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 叶绿体 , 叶绿体中含有 叶绿素 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肉属于
营养 组织。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排列得 比较紧密和整齐,好像栅栏一样,叫作 栅栏 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
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比较疏松,叫作 海绵 组织。
6.阵雨过后,许多植物的宽大叶片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
内部,其原因是叶片具有下列哪种结构( C )
A.气孔
B.叶脉
C.角质层
D.保卫细胞
7.叶片的下列结构中,不. 能. 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
8.(2023·赤峰)小齐同学把新摘的向日葵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叶片表 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对这种现象 解释合理的是( B ) A.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少 B.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 C.叶片下表面叶绿体多 D.叶片下表面线粒体少
4.叶脉成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之间,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 支持 作用。
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能运输 水和无机盐 ;筛管能运输叶肉细胞制
造的有机物
,它们属输于导
组织。
1.临潼板栗红薯面糯甘甜,红薯中的淀粉主要是在哪个器官中合成的( D )
A.根
B.茎
C.果实 D.叶
2.下列不. 是. 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是 ( D ) A.表皮上有气孔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叶片的表皮细胞和角质层是无色透明的,这种结构有利于阳光照射到 叶片的内部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只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就能制造所需要的所有物质 D.无论光合作用是否进行,植物细胞中总有C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角质层细胞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4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光合作用(第三课时)课件

1.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表明光合作
用需要( B )
A.阳光 B.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2.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D )
A.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B.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C.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D.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C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1)自然界中,淀粉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填 生 理 过 程 ) 合 成 的。
(2)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器相当于绿色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 (填结构名称), 合成原料必须有 二氧化碳 和水。
(3)人工合成淀粉比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有更多的优势,其合成速率 更快
(选填“更快”或“更慢”)。对于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请分析这一研究成果的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合理施肥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
7.下面的反应式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D )
①+水 ③(贮存能量)+氧气
A.反应式中的①②③分别是二氧化碳、叶绿体、有机物 B.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 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3.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 叶总面积, 以 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 立体种植 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实例之一,就 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 增产、增收的目的。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PPT课件

6、种子的结构
(1)大豆种子的结构
胚根—根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2)玉米种子的结构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连接茎和根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只有一片)
胚乳提供营养物质
7、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条件: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2)外界条件: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根冠 保护分生区
10、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 功能 促进细胞分裂和 生长,使枝叶繁茂 缺乏症 叶片发黄,植株 瘦弱矮小
含磷的无机盐
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 叶片出现紫红 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色斑块 叶片发黄, 尖端焦枯
含钾的无机盐 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 合成与运输
11、无土栽培 根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 将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 养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 意义: 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 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4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本章知识归纳课件

重难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在藻类繁盛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出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 D ) A.水温较低 B.水温较高 C.水中氧气较多 D.水中氧气较少 典例精析:池塘中的藻类在白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夜晚没 有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任何时候任何活细胞都能进行,消耗 水中的氧气。由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和藻类进行了一夜的呼吸消耗,会导 致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较低,使鱼的呼吸受影响。
(3)蒸腾作用的意义: A.降低叶面28 温度 ,防止被阳光灼伤。 B.增大空气29 湿度 ,增加降水;降低环境30 温度 。 C.促进根对水的31 吸收 。 D.产生拉力,促进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E.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4)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移栽植物时,常采取32 去掉部分枝叶 、选择33 阴雨天或傍晚 移 栽等措施。 10.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 (2)植物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3)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吸收作用 根毛细胞吸水、失水原理: 吸水:根毛细胞液浓度18 大于 土壤溶液浓度。 失水:根毛细胞液浓度19 小于 土壤溶液浓度。
7.运输作用
项目
导管
运输物质
20 水、无机盐
运输方向 自21 下 而22 上
位置
木质有机物 自23 上 而24 下 25 韧皮部 活细胞
8.蒸腾作用 (1)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26 水蒸气 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通过叶片上的27 气孔 散失,叶柄和幼嫩的 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本章知识归纳
1.探索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3.5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复习课件(共43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正常枝条
稀释的红墨水
枝条纵切
枝条横切
实验现象: 茎中的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叶中的叶脉也被染成了红色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观察枝瘤
一个月后
筛管
筛管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环剥主干过重,植株死亡(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适当环剥,可增产。
木质部 韧皮部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1.872kg 0.92% 0.25kg 0.12% 202.106kg 98.96%
想一想: 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植物的蒸腾失水
植 物 油
甲Hale Waihona Puke 植 物 油乙光照数小时后......
散失
结构:叶片的气孔 蒸腾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运输: 木质部——导管
吸收
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例题分析
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下结构与这一过程
无关的是( B )
A.根毛
B.筛管
C.导管
D.气孔
1. 树木移栽过程中因根毛大量被破坏,导致根的 作用下降;为
水和无机盐 下 有机物 上
上 死细胞 下 活细胞
联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环剥枝条 (保花保果)
疏花 花果 太密
疏果
联系生活——给植物输液(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针头深入的部位?
资料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稀释的红墨水
枝条纵切
枝条横切
实验现象: 茎中的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叶中的叶脉也被染成了红色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位于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观察枝瘤
一个月后
筛管
筛管位于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环剥主干过重,植株死亡(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适当环剥,可增产。
木质部 韧皮部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1.872kg 0.92% 0.25kg 0.12% 202.106kg 98.96%
想一想: 植物体从土壤里不断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 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植物的蒸腾失水
植 物 油
甲Hale Waihona Puke 植 物 油乙光照数小时后......
散失
结构:叶片的气孔 蒸腾作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运输: 木质部——导管
吸收
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原理: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例题分析
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下结构与这一过程
无关的是( B )
A.根毛
B.筛管
C.导管
D.气孔
1. 树木移栽过程中因根毛大量被破坏,导致根的 作用下降;为
水和无机盐 下 有机物 上
上 死细胞 下 活细胞
联系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环剥枝条 (保花保果)
疏花 花果 太密
疏果
联系生活——给植物输液(水和无机盐)
木质部
针头深入的部位?
资料分析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植物的光合利用率很低,约为5%,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 产量相差甚远,所以增产的潜力很大。你的办法是什么? ①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 ②立体高效种植; ③加强光合效率,如:通过调节温室中的光照(延长光照)、 温度、水、肥料和二氧化碳(空中肥料)等。
二、呼吸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吸收 氧气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 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 有机物 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 的过程,叫做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线粒体 。 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 特征 。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一、光合作用 二、呼吸作用 三、吸收作用 四、蒸腾作用 五、运输作用
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1、植物体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叶 ,场所是 叶绿体 。
气孔是气 体交换的 窗口和水 分蒸发的 “门户”
太阳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提供的能量, 叶片 (器官)中,把 二氧化碳 水 在 和 转化成储 有机物 (主要是 淀粉 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氧气 光合作用 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
3.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的同 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 氮 的是含 、 磷 、 钾 的无机盐。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
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请说明理由。
第一句农谚具有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肥对于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时 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绿 色 开 花 植 物 的 生 活 方 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吸收作用 蒸腾作用 运输作用
1、叶片的结构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光合作用的应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呼吸作用的应用 1、根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的蒸腾作用 2、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木质部(导管) 2、有机物的运输——韧皮部(筛管)
湿度
为什么说“大树 底下好乘凉”?
森林附近地区往 往降雨较多,为 什么?
五、运输作用
1.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导管 ,它位于茎的 木质部(树心) 里。 运输方向是: 自下而上 。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筛管 ,它位于茎的 韧皮部(树皮)
运输方向是: 自上而下 3.植物运输水的动力是 。
思考:植物体吸收
的大部分水分到哪
里去了呢?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 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
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
外,蒸腾作用则是植物散 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
四、蒸腾作用
1.概念:在 温暖 、有 阳光 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体 内的水分以 水蒸气 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 叫做 蒸腾作用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 的 气孔 来完成的。 2.意义: ①促进根对 水分 和 无机盐 的吸收; ②是把 水分 和 无机盐 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动力; ③降低植物的 ,避免灼伤 ; ④增加空气的 温度 。
①储存食物粮食,可采用的方法有: 低温保存 , 晒干 , 真空包装 ,充二氧化碳或氮气 等。 ②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采用的方法有: 松土 , 排涝 , 降低夜间温度 等。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生 活 中 的 现 象
浇 水 一段时间后
盐 渍
一段时间后
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植物体
里。
蒸腾 作用提供的,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
量是通就怕剥皮”,分 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 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 是为什么?
这是从橡胶树上收 集橡胶的情景,你能发 现橡胶是从哪里流淌出 来的吗?
树皮的韧皮部(筛管)
本章小结
线粒体 氧气 + 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2.反应式:
。
3.实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 4.意义: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
生命活动
,一部分转化成 热量散失 。因此,植物的呼 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 动力 。
5、呼吸作用的应用
思考:贮存蔬菜、水果为什么要保持低温?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
3. 反应式 4.实质 物质转变: 能量转变:
简单的有机物 → → 光能
复杂的有机物 化学能
。 。
5.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 的生长发育提供 营养物质 ;而且使动物和人的 食物来源 ; 也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 能量来源 ;在生物圈中,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大气中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吸水和失水与植物体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三、吸收作用
1.植物主要是通过
根 在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
成熟区
根尖:是根 吸收水分的 主要部位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外部溶液浓度 大于 (大于或小于)细胞浓度时,植 物细胞 失水 (吸水或失水);当外部溶液浓度 小于(大 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 吸水 (吸水或失水)。 一般情况下,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 大于 (大于或 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的,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
二、呼吸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吸收 氧气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 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 有机物 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 的过程,叫做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线粒体 。 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 特征 。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一、光合作用 二、呼吸作用 三、吸收作用 四、蒸腾作用 五、运输作用
一、叶片与光合作用
1、植物体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叶 ,场所是 叶绿体 。
气孔是气 体交换的 窗口和水 分蒸发的 “门户”
太阳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提供的能量, 叶片 (器官)中,把 二氧化碳 水 在 和 转化成储 有机物 (主要是 淀粉 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氧气 光合作用 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
3.无机盐的吸收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的同 时,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 氮 的是含 、 磷 、 钾 的无机盐。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
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请说明理由。
第一句农谚具有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肥对于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时 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绿 色 开 花 植 物 的 生 活 方 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吸收作用 蒸腾作用 运输作用
1、叶片的结构 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光合作用的应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呼吸作用的应用 1、根的结构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的蒸腾作用 2、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木质部(导管) 2、有机物的运输——韧皮部(筛管)
湿度
为什么说“大树 底下好乘凉”?
森林附近地区往 往降雨较多,为 什么?
五、运输作用
1.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导管 ,它位于茎的 木质部(树心) 里。 运输方向是: 自下而上 。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筛管 ,它位于茎的 韧皮部(树皮)
运输方向是: 自上而下 3.植物运输水的动力是 。
思考:植物体吸收
的大部分水分到哪
里去了呢?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 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
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
外,蒸腾作用则是植物散 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
四、蒸腾作用
1.概念:在 温暖 、有 阳光 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体 内的水分以 水蒸气 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 叫做 蒸腾作用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 的 气孔 来完成的。 2.意义: ①促进根对 水分 和 无机盐 的吸收; ②是把 水分 和 无机盐 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动力; ③降低植物的 ,避免灼伤 ; ④增加空气的 温度 。
①储存食物粮食,可采用的方法有: 低温保存 , 晒干 , 真空包装 ,充二氧化碳或氮气 等。 ②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采用的方法有: 松土 , 排涝 , 降低夜间温度 等。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生 活 中 的 现 象
浇 水 一段时间后
盐 渍
一段时间后
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植物体
里。
蒸腾 作用提供的,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
量是通就怕剥皮”,分 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 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 是为什么?
这是从橡胶树上收 集橡胶的情景,你能发 现橡胶是从哪里流淌出 来的吗?
树皮的韧皮部(筛管)
本章小结
线粒体 氧气 + 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2.反应式:
。
3.实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 4.意义: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
生命活动
,一部分转化成 热量散失 。因此,植物的呼 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了 动力 。
5、呼吸作用的应用
思考:贮存蔬菜、水果为什么要保持低温?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
3. 反应式 4.实质 物质转变: 能量转变:
简单的有机物 → → 光能
复杂的有机物 化学能
。 。
5.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 的生长发育提供 营养物质 ;而且使动物和人的 食物来源 ; 也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 能量来源 ;在生物圈中,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大气中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吸水和失水与植物体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三、吸收作用
1.植物主要是通过
根 在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
成熟区
根尖:是根 吸收水分的 主要部位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外部溶液浓度 大于 (大于或小于)细胞浓度时,植 物细胞 失水 (吸水或失水);当外部溶液浓度 小于(大 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 吸水 (吸水或失水)。 一般情况下,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 大于 (大于或 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的,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