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三视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三视图知识点

七年级三视图知识点

七年级三视图知识点在学习物理时,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三视图,那么什么是三视图呢?三视图是一种展示物体三个面向的图形表现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

在三视图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三种视图: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七年级中的三视图知识点吧!一、俯视图俯视图就是我们站在物体上方往下观察的图形表现方式,如图1所示。

在俯视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体的顶部轮廓线以及从顶部看下来的面部特征。

俯视图也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一个视图,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常使用的就是城市的俯视图。

二、正视图正视图是一种面向物体正面的展示方式,如图2所示。

在正视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体正面的轮廓线和细节信息。

正视图也是我们最常用到的一个视图,例如在制图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物体的正视图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三、侧视图侧视图是一种面向物体侧面的展示方式,如图3所示。

在侧视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体侧面的轮廓线和细节信息。

侧视图在工程制图、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四、三视图的用途通过三视图的展开,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设计、制图等工作。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车辆的三视图来确定车辆的尺寸和造型;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三视图来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掌握三视图的知识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五、总结三视图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同时,三视图也是工程制图、建筑设计和汽车设计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设计和制作。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三视图的知识,掌握好这一技能,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视图的看图方法

第三视图的看图方法

第三视图的看图方法
第三视图的看图方法如下:
1. 了解第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第三视图是指物体的三个视图,包括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正视图和左视图分别显示物体的前部和侧部,而俯视图显示物体的顶部。

2. 确定物体的主体形状。

在绘制第一视图时,使用准确的尺寸和比例,以便在第二视图和第三视图中使用。

3. 使用比例和尺寸绘制正视图。

从物体的正面开始,使用标尺和直尺测量和绘制所有细节。

确保在绘制正视图时使用相应的比例和尺寸。

4. 使用比例和尺寸绘制左视图。

从物体的左边开始,使用标尺和直尺测量和绘制所有细节。

确保在绘制左视图时使用相应的比例和尺寸。

5. 使用比例和尺寸绘制俯视图。

从物体的上面开始,使用标尺和直尺测量和绘制所有细节。

确保在绘制俯视图时使用相应的比例和尺寸。

6. 完成绘图。

将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组合在一起,以呈现物体的三维形状。

可以使用阴影和线条加强深度感和透视感。

7. 检查绘图。

检查绘图以确保所有测量和比例都正确,并检查每个视图之间的一致性。

如果遇到任何错误或不一致之处,则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正。

看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看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看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看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一、三视图是什么三视图是一种常用的零件或整体外形描绘方式,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分别在主轴方向上、仰视方向和俯视方向上,透视展开或者投影一个对象的三面图。

它包括俯视图、仰视图、视比图通常是3D 模型的立体展现,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模型的三维信息。

二、组合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的三视图是构成整个组合体的每一个零件的俯视图、仰视图、正视图和其正确的关系图,它体现了组合体的外形,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组件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它以一张三视图图纸图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化,分割成一个个组件。

三、以看三视图的基本步骤(一)准备若要正确的分析组合体的整体及每个零件的精确的位置,则应先研读组合体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分解组合体,对其中每一个部分及细节要详细扼要,了解图中存在的各种信息,并印制幅尺,准备所需材料。

(二)标注完整性三视图中三维零件全部标注后,应与组合体装配图作对照核对,以保证装配图和三视图的一致性。

(三)测量在掌握准确的标注信息后,需进行尺寸的精确测量工作,如果测量结果与标注信息不一致,就要进行调整,以达到其尺寸精度要求。

(四)图纸绘制根据标注及测量的结果,在组合体三视图中绘制各个投影面、视比面及该零件的各种符号。

(五)定义表示方式正确定义组合体三视图中零件的表示方式,这个表示方式可以是数字表示法,也可以是字母表示法,以及其他形式。

(六)加工设计有了三视图图纸后,大致了解了组合体各个零件尺寸大小,应该合理设计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外,还要计算各个零件的压力、摩擦要求等条件,以便按照安全、可靠的要求设计加工尺寸与连接位置,以保证组合体的稳定性。

(七)组装最后,依据完成的组合体三视图,进行组装,并最终完成组合体的集成工作。

四、总结组合体三视图是构成整个组合体的每一个零件的俯视图、仰视图、正视图和其正确的关系图,以此可以清楚的展现出组合体的各种属性,更好的来获取它的外观信息,而面对组合体的三视图,正确的设计、图纸绘制以及测量等,都是获得精准的数据所必须的步骤。

高考数学中的三视图及相关方法

高考数学中的三视图及相关方法

高考数学中的三视图及相关方法在高考数学中,三视图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三视图是一个物体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所观测到的图形,通过三个视图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尺寸及空间位置。

在学习三视图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一、投影法与投影面在学习三视图之前,需要先掌握投影法和投影面的相关概念。

投影法是指从物体上某一点出发,将光线对着投影面射出,所形成的投影。

投影面是指用来做投影的平面。

在三视图中,通常使用前、上、侧三个平面来进行投影,这三个平面分别称为主平面。

二、主视图主视图是指在三视图中,以物体的正面朝前、上面朝上、左面朝左的方向所形成的视图。

主视图常常是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的主要依据。

三、侧视图侧视图是指在三视图中,以物体左侧面朝上、物体正面朝前、物体下侧面朝下的方向所形成的视图。

侧视图和主视图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整体形状和尺寸。

四、俯视图俯视图是指在三视图中,以物体的上部朝上、物体的前面朝下、物体的左侧面朝左的方向所形成的视图。

俯视图主要用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上部结构,例如天棚、台面等。

五、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在学习三视图时,需要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绘制三视图时,需要确定主平面,然后将物体在主平面上分别绘出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在绘制时,需要按比例绘制,保持各个视图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致。

六、三视图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三视图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三视图来确定一个建筑物或机械设备的形状和尺寸,以便进行制造和施工。

在家具设计方面,通过三视图可以确定家具的形状和尺寸,以便进行制造和销售。

总之,三视图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学习三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空间位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制造和施工。

通过掌握三视图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我们可以在高考数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视图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视图

∴最小为11
考点3: 根据视图求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命题角度: 1.由三视图确定出实物的形状和结构; 2.由部分特殊视图确定出实物的形状和结构.
例 [2013·临沂]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 的侧面积是( C )
A.12π cm2 C.6π cm2
B.8π cm2 D.3π cm2
(4)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而 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考点1. 几何体的三视图
命题角度: 1.已知几何体,判定三视图; 2.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从上面看 俯视图
从 左 面 看 左 视 图
从正面看 主视图
例 [2013·安徽]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为圆台,其主(正) 视图正确的是( A )
主视图和俯视图 ----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 ----高平齐
长对正
俯视图和左视图 ----宽相等
高平齐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宽 俯视图
宽相等
4、三视图的画法:
(1)先画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 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 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三视图
1.三视图
从左面看 主视图
从上面看
正面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如将物右 三体图 个的将: 投一三影张个面三投展视影开图面在.展一开个在从平一正面面个看内平,面得内到,一得张到三这视个图。
2、三视图的位置规定:
主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要在左上边
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

三视图基础知识与识图方法

三视图基础知识与识图方法
三视图基础知识与识图方法
目录
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基本规律
3
简单构件三视图
4
组合体识图方法
5
组合体识图举例
第一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的概念 二、投影法分类 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一、投影的概念
假设光线能够透过物体,将物体各个顶点和各条棱线都 在承影面上投落真实形状,这些点和线的影子将组成一 个能够反映出物体形状的图形,这个图形通常称为物体 的投影。这种光线通过物体,向承影面投射,并在该承 影面上获得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点S称为投影中心,SAa、SBb……称为投射线,承 影面P称为投影面。
S
A aB
投影线
C 投影
投影面
c
P
b
二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称为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都相互平行,称为平行投影法。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

正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四章 组合体识图方法
1 掌握常见组合体投影特点 2 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3 视图中“图线”“线框”的含义 4 要判断出相邻表面间的相对位置
组合体常见的组合形式
简单结构一
简单结构二
简单结构三
简单结构四
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1)
(2)
(3)
(4)
物体的主、俯视图相同,但形状不同
斜投影与正投影。
中心投影法
(1)正投影
当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所得的平行 投影称为正投影。

组合体视图_看组合体三视图

组合体视图_看组合体三视图
1)形体Ⅰ
2)形体Ⅱ
3)形体Ⅲ
4)形体Ⅳ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2.分析投影、分部分、想形状 根据主视图的图形特点及其与俯视图、左视图的投影关系,
将支架分为五部分。根据各部分的三投影,想形状。
1)形体Ⅰ
2)形体Ⅱ
3)形体Ⅲ
4)形体Ⅳ
5)形体Ⅴ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2.分析投影、分部分、想形状 根据主视图的图形特点及其与俯视图、左视图的投影关系,
将支架分为五部分。根据各部分的三投影,想形状。
1)形体Ⅰ
2)形体Ⅱ
3)形体Ⅲ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2.分析投影、分部分、想形状 根据主视图的图形特点及其与俯视图、左视图的投影关系,
将支架分为五部分。根据各部分的三投影,想形状。
1)形体Ⅰ
2)形体Ⅱ
3)形体Ⅲ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将支架分为五部分。根据各部分的三投影,想形状。
1)形体Ⅰ
2)形体Ⅱ
3)形体Ⅲ
4)形体Ⅳ
5)形体Ⅴ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2.分析投影、分部分、想形状

无粗实线 表示相切
Ⅳ Ⅱ

Ⅲ Ⅲ


Ⅱ Ⅴ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3.综合归纳想整体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例 看形体三视图,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1.分析视图
横向并列的是主视图和左视图,纵向排列的主视图和俯视 图;主视图表达出各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俯、左视图表达出 支架的对称性。
例1 看支架的三视图,想象出它的形状

如何读懂三视图

如何读懂三视图

我是如何读懂三视图的对于初学机械制图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的画法是难点,所以在查阅资料后我总结出了如何理解三视图投影和三视图画法的一些规律。

读图的基本要领有两条。

第一是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第二是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视图是由图线和线框组成的,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对读图有很大的帮助。

①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的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者是它们相切形成的结合面)。

②视图中的每条线都可以是积聚性投影。

③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④大的线框内包括小的线框,一般表示大的立体上凸出或者凹下的小立体的投影。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仅凭一个视图时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有时候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恰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所以在读图的,一般应该从反映其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进行对照分析,才能确定物体形状,切忌只看一个视图就下结论。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上下位置关系,俯视图体现了形体的左右前后位置关系,左视图体现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而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要时刻谨记的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也就是: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长度要相等(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应的投影高度相等(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中相对应的投影宽度相等(宽相等)。

在作图和读图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

画三视图是应用分面投影,把空间物体各个方向的形状用三个互相有联系的视图表现出来,是空间到平面的过程。

而阅读三视图正好相反,是根据已知有联系的视图,应用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进行形体分析和方位确定,想象出物体的空间形象,是由平面到空间的过程。

前者要求的是一定的投影表达能力,而后者则要求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看图时画图的逆过程,所以要想先看图识图,就必须先要学会如何画图,在熟悉三视图的画图规律之后才能更好地读懂三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6.1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6.2 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6.3 补视图、补缺线
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5 AutoCAD 2004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6.1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 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组合而成.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主视图相同的五组视图
2. 应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A.视图中每一个封闭线框的含义可能是: (1) (2) (3) 平面 曲面 平面与曲面相切连接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B. 视图中每一图线的含义可能是: (1) 垂直面的投影; (2) 两表面的交线;可能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也可能是 平面与曲面的交线。 (3) 曲面转向轮廓线。 3. 应善于抓住视图中形状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5)画支承板 画支承板之前先用“修剪”和 “擦除”命令擦去多余图线。 在轮廓线层用“直线”命令画 出支承板的主视和左视图。
(6)整理
用“修剪”命令剪去多余图 线,在虚线层用“圆弧”命 令画出虚线圆弧,用“直线” 命令画出支承板后端面的虚 线。
(7)画三角形肋板 在轮廓线层先从左视图画 肋板的视图,然后画出主 视图和俯视图。
2.分解形体对投影 分解形体——参照特征视图,分解形体。 对投影——利用“三等”关系,找出 每一部分的三个投影,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3.综合起来想整体 在看懂每部分形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组合 方式和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想象出整体的形状。 4.面形分析攻难点
一般情况下,形体清晰的零件,用上述形体分析方法看 图就可以解决。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零件,特别是由切 割体组成的零件,单用形体分析法还不够,需采用面形 分析法。
面形分析法举例 倾斜于投影面的截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 1 )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倾斜于投影面的截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 2 )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倾斜于投影面的截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 3 )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倾斜于投影面的截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 4 )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二、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⒈ 叠加 叠加的形式包括: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表面平齐叠加
非对称叠加 表面不平齐叠加
同轴叠加 对称叠加
⒉ 相交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⒊ 截切
三、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⒈ 两形体叠加时的表面过渡关系 无线 虚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实线
(a) 平齐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40
40
×
30 16
30
16
注意: 不能在相贯线上直接注尺寸!
20
四、标注示例:
100 75 85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基准 30 40
105 75
190
30 4×12 16 90
180 基准
50
45°
68
(1)形体分析
110 90
(2)逐个标注每一基本形 体的定形、定位尺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⑵ 基准
基准 基准 基准 ⑶
基准
基准
基准
⑴ 一组孔的定位尺寸 ⑵ 圆柱体的定位尺寸 ⑶ 立方体的定位尺寸
基准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三、组合体表面具有相贯线和截交线时的尺寸标注
20 50 20 50
56
×
20
20
52
×
注意: 不能在截交线上直接注尺寸!
18
56
52
18
25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1)画底版,布图 在轮廓线层先画底版的 三视图。此时应注意:一 是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 二是三个视图用“对象追 踪”,保证三个视图符合 投影关系。
(2)画空心圆柱 首先在中心线层画出中心线, 然后在轮廓线层画出圆的主视 图,再根据投影关系画出俯视 图。在辅助线层做出45º 斜线。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零件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总体尺寸
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可能重合,这时需 作调整,以免出现多余尺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一、组合体尺 寸标注示例
定 形 尺 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定 位 尺 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总 体 尺 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不 标 注 总 体 尺 寸 的 例 子
考虑形状特征标注尺寸示例1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直径尺寸宜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考虑形状特征标注尺寸示例2
例1:求作俯视图
作图过程演示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最后完成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例 2: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侧视图。
方法一
方法二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6.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和简单体,在形体分 析的基础上标注三类尺寸。 ⑴ ⑵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3)画出圆柱的左视图和底版 小圆孔的俯视图 在轮廓线层根据投影关系,利 用45º 斜线和“对象跟踪”画出 圆柱的左视图。 在中心线层确定出小圆孔的位 置,并画出其俯视图。
(4)画出圆孔的其它视图
在虚线层用直线命令和 “对象跟踪”画出小圆孔的 主左视图和大圆孔的俯左视 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 1 ) 想形状
二. 看图的基本方法
看图的方法 形体分析法 面形分析法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看图的步骤:
1.看视图抓特征 看视图——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 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 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 概的了解。
(8)检查整理
查看是否有多余线条,有 线型不符合要求的,要将 其修改到相应的层上,完 成全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小结:
用CAD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与手工绘图基本相 同,关键是作图时要保证尺寸准确,保证视图间 的投影关系正确,特别是俯视图和左视图之间的 宽相等,常用45º 辅助线法。
Hale Waihona Puke 本章小 结(b) 前面平齐 后面不平齐
(c) 不平齐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共面不画线
不共面要画线
共面
不共面
⒉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无线
无线
无线

相切
不画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不相切
要画线
转向轮廓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回转体 水平投影怎样画?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不重合不画线
切线与转向轮廓 线重合要画线
⒊ 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有线
有线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 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 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 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1.画图步骤及要领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2)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3)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 出它们的投影,确定主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4)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5)检查、加深。
例1 :求作轴承座的三视图
凸台 圆筒 支撑板
● ● ●


底 板
肋板
视图渲染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例 2:求作导向块的三视图
6.2 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 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要用投影关系联系起来看
重点:
一、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二、看图与画图的两个基本方法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形体分析法
面形分析法
三、掌握正确的画图和读图步骤 四、掌握尺寸标注的要求和原则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图框为平面 的投影
图线为 交线的 投影
图线为平面 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未封闭的图 框为圆柱面 的投影
图线为圆柱 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未封闭的图框为 平面的投影
视图中线框、图线的含义
4. 善于构思物体的形状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 1 ) 看视图
标注尺寸要排列整齐2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要避免尺寸线、尺寸界线与轮廓线相交
与两视图相关的 尺寸尽量注在两 视图之间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小尺寸在里面, 大尺寸在外面
尺寸数字处轮廓 线断开 空间小时,可将尺 寸引出图外标注
相同尺寸的孔集 中在一处标注
相同尺寸圆弧只 标注一处,但不 写数量
二、一些常见形体的定位尺寸 ⑴
基准
55
(3)标注总体尺寸。
第六章 组合体的 三视图
6.5 AutoCAD2004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以下图所示的三视图为例,说明用CAD画组合体三视图 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