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实验五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m×50 mm×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mm。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5-2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

缝隙。 3.试样数量: 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 d ,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四.1. 0.5Ω2.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等弱面。 3.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涂胶→贴电阻应变片→固化处理→焊接导线→防潮处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岩石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 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测量试样尺寸,一般在试样中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量直径计算平均值。 3. 电阻应变仪接通电源并预热数分钟后, 连接测试导线,接线方式采用公共补偿半桥连接方式。 4. 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机的承压板中心,然后对纵向、横向应变片分别进行反复预调平衡。 5. 施加初载荷,检查试验机和应变片工作情况,正常后以1.0~2.0 kN/s 的加载速度均匀加载,按估计破坏载荷的十分之一间隔读数,纪录相应载荷下的纵向、横向应变,均匀加载直至试样完全破坏。每个测试过程读数不得少于7个点,同一试样的纵向、横应变尽可能同时读出。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图5-3 电阻应变片粘贴

三轴压缩试验的步骤(正式)

TSZ-3应变控制式三轴仪 (无级调速) 中国水电十局中心试验室 2012-7-20编写操作步骤 一:不固结不排水剪切: 1.1:打开反压排水阀(向右,确保加压帽畅通)→固定土样→上升压力室直到与测力环接触 1.2:注水:打开压力室上面的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水阀→开动水泵开始注水→待排气塞有水溢出时关闭水泵、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水阀 1.3:根据规程设定围压数值→打开围压注水阀→逆时针旋转手轮到底→关闭围压注水阀→打开围压阀→顺时针旋转手轮至围压设定值→拧紧手轮上的螺帽→点击控制器上的稳压→调整两个百分表归零→根据规程设置速率→点击控制器上的上升、开始剪切→记录位移计每走2mm对应测力计的读数→点击控制器上的停止速率、停止稳压. 1.4:卸压排水:打开压力室阀(排水)→轻轻打开压力室排水阀→关闭围压阀→打开压力室上的排气塞→开动水泵开始排水→下降主机压力室→取出土样 二:固结不排水剪切: 2.1:打开反压排水阀(向右,确保加压帽畅通)→固定土样→上升压力室直到与测力环接触 2.2:注水:打开压力室上面的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

水阀→开动水泵开始注水→待排气塞有水溢出时关闭水泵、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水阀 2.3:固结:调整反压力管的水位和土样中心线相齐平,读取反压力管的初始水位→打开反压排水阀,开始固结→当孔压值消散到围压的5%左右时(孔压值在固结过程中读取),固结结束→记录反压力管的刻度,关闭反压排水阀 2.4:剪切:根据规程设定围压数值→打开围压注水阀→逆时针旋转手轮到底→关闭围压注水阀→打开围压阀→顺时针旋转手轮至围压设定值→拧紧手轮上的螺帽→点击控制器上的稳压→调整两个百分表归零→根据规程设置速率→点击控制器上的上升、开始剪切→记录位移计每走2mm对应测力计的读数→点击控制器上的停止速率、停止稳压 2.5:卸压排水:打开压力室阀(排水)→轻轻打开压力室排水阀→关闭围压阀→打开压力室上的排气塞→开动水泵开始排水→下降主机压力室→取出土样 三:固结排水剪切: 3.1:打开反压排水阀(向右,确保加压帽畅通)→固定土样→上升压力室直到与测力环接触 3.2:注水:打开压力室上面的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水阀→开动水泵开始注水→待排气塞有水溢出时关闭水泵、排气塞、压力室阀(注水)、压力室注水阀. 3.3:固结:调整反压力管的水位和土样中心线相齐平,读取反压力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名称: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FPA软件,熟悉软件界面,了解软件用途。 2.掌握软件RFPA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了解岩石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的破碎情况。 4.掌握RFPA软件模拟岩石单轴压缩的过程。 二实验步骤: 1、熟悉RFPA软件界面,了解软件个部分的作用。见图1-1: 图1-1 2、运用软件进行相关试验 (1)试验模型 试样模型尺寸100mm×50mm ,网个划分为100×100个基元。采用平面应力问题,整个加载过程通过位移加载方式。力学性质参数如下表: 表2-1

(2)网格划分和参数赋值 网格的划分以及其他参数的赋值见下图2-1,2-2: 图2-1 岩石试件及参数设定值 图2-2 岩石试件参数设定 (3)边界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选定 点击主面板上的控制键Boundary conditions,进行设置边界条件,其具体数据如

图2-3: 图2-3 加载力的数值设置 打开主面板上的Built,选择Control Information进行完成这个实验的步骤设置,具体数据如图2-4: 图2-4 加载步数设定 (4)计算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压缩破裂过程见图2-5:

图2-5压缩破裂过程

结果曲线分析,N-S曲线见图2-6 图2-6N-S曲线 从数值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再现了如下基本的岩石力学性质 ○1.线性变形阶段。在加载的初期,载荷-位移曲线几乎是线性的。 ○2.非线性变形阶段。当载荷达到试件最大承载能力的50%左右时,试件的变形开始偏离线性,部分基元破坏。 ○3.软化阶段。当达到最大载荷之后,使试件进一步变形的载荷越来越小,进入弱化阶段,直至试件产生宏观破坏。 三实验结论及体会 试验数值表明,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开始出现许多小裂纹,再进一步加载的条件下,试件中突发性地出现了由一系列小张裂纹汇集成的一个剪切带。载荷的宏观破裂带是由宏观剪切应力带中的大量细观拉伸微破裂汇聚形成的。同时,试件的宏观破坏并非发生在试件达到峰值应力的瞬间,而是在试件所受的载荷达到峰值应力以后的某个应力降之后。这个结果表明,岩石介质在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之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

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 【摘要】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地基土抵抗外荷载破坏的能力。抗剪强度指标是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关键指标,在地基与基础设计及办坡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主要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得。试验方法主要有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和固结不排水剪。本文通过在室内对同一土体进行固结快剪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探研两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关键词】抗剪强度;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 为了确定建筑物地基承载力、预测边坡的稳定性、确定渠道和基抗的坡角等,都需要研究土的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指标是工程计算中需要的直接计算指标。 土在外力作用下在剪切面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由颗粒间的内摩擦力以及胶结物和水膜的分子引力所产生的粘聚力共同组成。 1. 土的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1773年,库仑根据砂土的摩擦试验,砂土的抗剪强度决定于砂土的内摩擦角,即决定于砂土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它与压应力成正比。砂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可用τf=σtgφ表示。 后来又提出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为: τf=c+σtgφ

式中:τ f ——土的抗剪强度,kpa; σ——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粘聚力,kpa。 据库伦定律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很简单。但由于土的抗剪强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试验时的排水条件、试样的受压历史、剪切的速度、仪器的类型和操作方法等,所以c、φ值随着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异,实际上,它是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抗剪强度。 2. 试验方法对比 2.1 固结快剪。 试验仪器采用直接剪刀切仪。首先将制备好的3~4个高2cm面积30cm2的圆柱形土体分别置于剪切盒内,使其承受一定的竖向压力σ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其剪破,在剪应力施加过程中记录下剪应力的峰值强度,若未出现峰值取剪位移为4mm相对应的剪应力作为它的抗剪强度(一般最大位移为试样直径的1/15~1/10。对于直径61.8mm的试样,其最大剪切位移为4~6mm,所以规定取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值。同时要求试验的剪切位移达6mm)。 2.2 固结不排水剪。 试验仪器采用三轴压缩仪。首先将3~4个制备好的高8cm面积12cm2的圆柱形土体在周围压力σ3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开始剪切,过程中按一定变形量测记测力计、轴向变形和孔隙水压

实验

实验3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 马 杭 编写 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3-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 三、试样 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

三轴剪切试验

实验十 三轴剪切试验 一、概述 三轴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围压下施加轴向压力对试样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φ和c 。根据排水条件的不同,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和固结排水剪(CD)三种试验方法。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σ3和轴向偏应力(σ1-σ3),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均不允许试样排水固结,即不让孔隙水压力消散。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时,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在施加偏应力时,不允许排水至试样剪坏。固结排水剪试验,在施加周围压力和轴向偏应力,直至试样剪坏的整个过程中,使试样充分排水固结。这里只介绍饱和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二、试验原理 三轴试验采用圆柱形试样,对试样在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施加压力。试验时先通过压力室有压液体,使试样在三个轴向受到相同的周围压力σ3,并维持整个试验过程不变。然后通过活塞杆向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到试样剪坏。 若由活塞杆所加的试样破坏时的压力强度为q =σ1-σ3,小主应力是周围压力 σ3。由一个试样所得的σ1和σ3,可以绘制 一个极限应力圆。若干个试样,可得在不同周围压力作用下,试样剪坏时的最大主应力,从而可绘制若干个极限应力圆,作这些应力圆的公切线,便是土的抗剪强度包线,由此包线可求得强度指标c 和φ,附图10.1所示。 三、仪器设备 1、常用的三轴剪切仪,按施加轴向压力方式的不同,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2、应变控制式三轴仪见附图10.9所示。包括压力室、轴向加压设备、施加周围压力系统、体积变化和孔隙压力量测系统等。 3、附属设备:击实筒、饱和器、切土盘、切土器和切土架、分样器、承膜筒、天平、 附图10.1 抗剪强度包线

三轴压缩实验

三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原理: 三轴试验采用圆柱形试样,可以对试样的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施加压力。试验时先通过压力室内的有压液体,使试样在三个轴向受到相同的周围压力 (其大小由压力计测 3 定),并维持整个试验过程不变。然后通过活塞向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到试样剪坏。 二、实验过程 1、仪器准备 (1)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包括压力室、轴向位移计等装备 (2)天平、其他:击实筒、饱和器、承膜筒、橡皮膜等 2、操作步骤 试样安装:(1)检查排水管路是否通畅;活塞在套内滑动是否正常;连接处有无漏水、漏气现象。检查完成后关闭周围压力阀、孔隙压力阀和排水阀,以备使用。 (2)组件击样筒:将三瓣膜拼装好,夹板拧紧,并放置好透水石,在击样筒内部涂抹油 (3)制作土样:(本实验才去的土样为沿海淤泥土),将淤泥土分层放入击样土中并击实,每层击实至相同高度,击实用力均匀,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将击样筒中的式样两端整平,去除称其质量。 (4)将橡皮膜套在承膜筒内,两端翻出膜外,从吸嘴稀奇,使膜紧贴承膜筒内壁,然后要在式样外,放弃,翻起橡皮膜取出承膜筒。将包裹着土样的橡皮膜分别扎紧放在一起底座和试样帽上。 (5)装上压力室外罩。装是应将活塞提高,以防碰撞试样,然后将活塞你试样帽中心,病均匀地旋紧螺丝,再将轴向测力计对准活塞 (6)开排气孔,向压力室冲水,当压力室快注满水时,降低进水速度,水从排气孔溢出时,关闭排气孔 (7)开周围压力阀,施加所需的周围压力。周围压力应与工程的实际荷重相适应,并尽可能使最大周围压力与土体的最大实际荷重大致相等。 (8)旋转手轮,当量力环的量表微动时表示活塞已与试样帽接触,然后将量力环的量表和变形量表的指针调整到零位。 试样剪切:(1)打开周围压力阀,关闭体变管阀、排水管阀、孔隙压力阀、量管阀。

三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四 三轴压缩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一、概述 1910年摩尔(Mohr )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并指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是为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即 ()f f τσ= 这个函数在f τ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如图4-1实线所示。摩尔包线表示材料受到不同应力作用达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法向应力σ与剪应力f τ的关系。土的摩尔包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直线表示,如图4-1虚线所示,该直线方程就是库仑定律所表示的方程(c tg τσ?=+)。由库仑公式表示摩尔包线的 土体强度理论可称为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图4-1 摩尔包线 当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就发生剪切破坏,该点也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设某一土体单元上作用着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σ和3σ,则在土体内与大主应力1σ作用面成任意角α的平面a a -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可用 τσ-坐标系中直径为13()σσ-的摩尔应力圆上的一点(逆时针旋转2α,如图4-2 中之A 点)的坐标大小来表示,即 13131311 ()()cos 2221 ()sin 22 σσσσσα τσσα =++-=- 将抗剪强度包线与摩尔应力画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图4-3所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①整个摩尔应力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Ⅰ),说明通过该点的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发生剪切破坏;②摩尔压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圆Ⅲ),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事实上该应力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是不存在的;③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Ⅱ),切点为A 点,说明在A 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三轴压缩实验

三轴压缩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一、概述 1910年摩尔(Mohr )提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并指出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τ是为该面上法向应力σ的函数,即 ()f f τσ= 这个函数在f τσ-坐标中是一条曲线,称为摩尔包线,如图4-1实线所示。摩尔包线表示材料受到不同应力作用达到极限状态时,滑动面上法向应力σ与剪应力f τ的关系。土的摩尔包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直线表示,如图4-1虚线所示,该直线方程就是库仑定律所表示的方程(c tg τσ?=+)。由库仑公式表示摩尔包线的 土体强度理论可称为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图4-1 摩尔包线 当土体中任意一点在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就发生剪切破坏,该点也即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设某一土体单元上作用着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σ和3σ,则在土体内与大主应力1σ作用面成任意角α的平面a a -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可用 τσ-坐标系中直径为13()σσ-的摩尔应力圆上的一点(逆时针旋转2α,如图4-2 中之A 点)的坐标大小来表示,即 13131311 ()()cos 2221 ()sin 22 σσσσσα τσσα =++-=- 将抗剪强度包线与摩尔应力画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如图4-3所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情况:①整个摩尔应力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圆Ⅰ),说明通过该点的任意平面上的剪应力都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发生剪切破坏;②摩尔压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圆Ⅲ),表明该点某些平面上的剪应力已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事实上该应力圆所代表的应力状态是不存在的;③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圆Ⅱ),切点为A 点,说明在A 点所代表的平面上,剪应力正好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压缩实验、扭转实验

实验1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 马 杭 编写 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1-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 三、试样 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完整版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六土三轴压缩试验 实验人:学号: (一)、试验目的 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 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二)、试验原理 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UCU;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和CUCCU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和C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dCd。(三)、试验仪器设备 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8-1): 图8-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 1-调压桶;2-周围压力表;3-周围压力阀;4-排水阀;5-体变管;6-排水管;7-变形量表;8-测力环;9-排气孔;10-轴向加压设备;11-压力室;12-量管阀;13-零位指标器;14-孔隙压力表;15-量管;16-孔隙压力阀;17-离合器;18-手轮;19-马达;20-变速箱。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 (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5)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由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得。 (6)轴向应变(位移)测量装置轴向距离采用大量程百分表(0~30mm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得。 (7)反压力体变系统由体变管和反压力稳定控制系统组成,以模拟土体的实际应力状态或提高试件的饱和度以及测量试件的体积变化。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实验5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一、基本原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MPa) 一般简称抗压强度。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二、仪器设备 1、制样设备:钻岩机、切石机及磨片机; 2、测量平台、卡尺、放大镜等; 3、烘箱、干燥箱; 4、水槽、煮沸设备或真空抽气设备; 5、压力机。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1)样品可用钻孔岩芯或在坑槽中采取的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人为裂隙。 (2)试样规格:一般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园柱体,以及断面边长为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每组试样必须制备3块。 (3)试样制备的精度应満足如下要求: a沿试样高度,直径的误差不超过0.03cm; b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05cm; c端面应垂直于轴线,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d 方柱体试样的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最大偏差不超过0.25°。 2、试样描述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加荷方向与岩石试样内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及试样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3、试样烘干或饱和处理 根据试验要求需对试样进行烘干或饱和处理。 烘干试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h。 自由浸水法饱和试样:将试样放入水槽,先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中自由吸水48h。 煮沸法饱和试样:煮沸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煮沸时间不少于6h。 真空抽气法饱和试样:饱和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直至无气泡逸出为止,但总抽气时间不应少于4h。 4、测量试样尺寸 按试验二量积法中的要求,量测试样断面的边长,求取其断面面积(A)。 5、安装试样、加荷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有球形座,使之均匀受载,然后以每秒0.5~1.0MPa的加载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下破坏荷载(P)。 6、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态,并记录有关情况。 7、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式中:σ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垂直于加荷方向试样断面积(mm2)。 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单轴压缩

单轴压缩 单轴压缩软件包提供圆柱形岩石和混凝土试件的压缩和变形试验运行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附件。该压缩软件包包括: 力传感器 对低载荷试验--一个661型力传感器。一个把该力传感器附着 到载荷框架上的附着件。对高载荷试验-一个660.23P型元件。 直接安装到作动缸口。一个信号调节器-供每个力传感器用。2 档标定。一个从力传感器到调节器的电缆0到10个间隔片-取 决于载荷序列的构形和附带的硬件。 一个643型压盘夹具 应变传感器 ?一个轴向应变测量元件一个周向应变测量元件一个信号调节器和各传感器的电缆 790.61型岩石力学软件 ?按照ASTM D2938-86, D-3148-86, 4341-84 和4405-84的岩石单轴压缩试验ISRM建议的确定岩石单轴压缩强度和单轴压缩中岩石材料的变形能力的方法。

子。设计高刚度载荷力链,以使脆性 材料试验时贮存在框架和载荷力链 部分的变形能量减到最小。在进行关 于试件破坏后性状的试验时,这特别 关键。对于要求大于1000 kN (220 kip)的压缩试验,可以卸除载荷传感 器,并可用适合框架载荷的差压(P) 传感器测量力。由于作动器摩擦力, 要求的力小于1000 kN (220 kip) 的试验,应当使用一个力传感器。请 注意,315型载荷框架试用的载荷, 超过了该力传感器的范围。该试验区 域前、后的Lexan板(未示出),在 进行单轴压缩强度试验时,确保防护 试件碎片伤人。除了单轴压缩试验的 机械夹具外,提供了790.61型单轴 岩石力学软件,以便执行某些最普通 的压缩试验,并分析得到的数据。这 软件包通过一系列预定步骤,指导你 进行标准的ASTM试验和TSRM建 议的试验方法。该软件在鼠标驱动和点击环境中运行,并使用下拉菜单和图标,提供方便和直观的操作界面。该软件也包括:运行时间率控制(它使你在试验期间增加或减少加载率或应变率,以更好地控制破坏后试验,并充分改进)和实时显示所选择的反馈的运行时间图(使你在运行时监控试验进程)。该分析特 征自动地分析收集的数据,并产生一个完整的专业试验报告。

土三轴压缩试验报告.

实验六土三轴压缩试验 实验人:学号: (一)、试验目的 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 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二)、试验原理 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固结不排水试验(CU)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UCU; 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和CUCCU 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和C及孔隙水压力系数; 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和dCd。 (三)、试验仪器设备 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图8-1):

图8-1 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 1-调压桶;2-周围压力表;3-周围压力阀;4-排水阀;5-体变管;6-排水管;7-变形量表;8-测力环;9-排气孔;10-轴向加压设备;11-压力室;12-量管阀;13-零位指标器;14-孔隙压力表;15-量管;16-孔隙压力阀;17-离合器;18-手轮;19-马达;20-变速箱。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5)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由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测得。

土力学试验报告(教学参考)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 土力学实验的目的 (1) 一、颗粒分析试验 (1) [附1-1]筛析法 (1) [附1-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2) 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4) 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5) 四、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6) 五、界限含水率试验 (8)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 (8) 六、击实试验 (10) 七、渗透试验 (12) [附7-1]常水头试验(70型渗透仪) (12) [附7-2]变水头试验(南55型渗透仪) (14) 八、固结试验(快速法) (16) 九、直接剪切试验 (18) 十、相对密度试验 (20) 十一、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2) 十二、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24) 十三、三轴压缩试验 (25)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的目的 土力学试验是在学习了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配合土力学课程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课。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安排试验内容,以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试验课的目的:一、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土力学的理论知识;二、是增强实践操作的技能;三、是结合工程实际,让学生掌握土工试验的全过程和运用实验成果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土力学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规范编写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下列实验项目。 一、颗粒分析试验 [附1-1] 筛析法(筛分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试验原理 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孔径10、5、2、1.0、0.5、0.25、0.075mm; 2.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0.1g; 3.台称:称量5kg,分度值1g; 4.其它:毛刷、木碾等。 (四)操作步骤 1.备土:从大于粒径0.075mm的风干松散的无粘性土中,用四分对角法取出代表性 的试样。 2.取土:取干砂500g称量准确至0.2g。 3.摇筛:将称好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然后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筛析。振摇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4.称量:逐级称取留在各筛上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 1.将土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子中进行筛析。 2.筛析法采用振筛机,在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振动,水平转动。

单轴抗压试验

实验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是研究岩石性质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本实验, 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掌握岩石单向抗压强 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试件加工机械。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检验工具。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 (3)材料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

垂直或平行岩层层理方向对试块进行加载,试件的破坏载荷与试件的横载面积之比即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应在试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其直径,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材料实验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 0.2P0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 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 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 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nrK 50 mnrK 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 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 0.1mm 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 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 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 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 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 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 5-2所示,将试样放 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3. 试样数量: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 3个。 4. 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 1?2 d ,以保持 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T”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 理等弱面。 3. 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一涂胶一贴电阻应变片一固化处理一焊接导线一防潮 四.电阻应变片 1.阻值 检查- 克电 阻丝平 阻值一般选用 120欧姆, 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 0.5 Q o 1—百分表2-百分表架3-试样4 1—直角尺2-试样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 的粘贴 F 直,间距均匀,无黄斑, 3-水平检测台

单轴压缩计算原理2

单轴压缩计算原理2 单轴压缩试验的目的:建立e-p曲线试验数据:压强p-试样高H

基本公式推导简化说法: H e-p 基本公式复杂说法 一. 基本关系式1 2 11211e e e H H H +-= -是怎么证来的? 颗粒体积等于颗粒高乘长宽ab h V s s = 令底宽a=1,底长b=1则s s h V = 得以下相对量 s s s s s s s V V V H h h H ab h ab h H V V e -= -=-== 11111)( 令1=s V

111-=H e 同理 122-=H e 11 111 1)1(1111-=????-== H H V V e s V 同理 122-=H e 2121H H e e -=- 注意:在令a=b=1;1=s V 后得的都是相对量.但其比值是绝对量(同比例的比值相等) 非零的等量除以等量仍然相等, 得 1 2 11211e e e H H H +-= - 三e-p 曲线是如何建立的,它有什么用? 单轴试验成果 试验次数 荷载 kpa 试样高 cm 孔隙比 1 1p 1H 1e 2 2p 2H 2e 3 3p 3H 3e 4 4p 4H 4e 可见由试验成果可绘制e-p 曲线 2可计算最终沉降量

1.由广义虎克定律 ε?=?s E p 土的压缩模量是一个割线的斜率,对于p ?荷载区间有: i i p p p -=?+1 i i i H H H 1+-= ?ε=i H H ? 1 1)(++--= ??=??=??= i i i i i i s H Hi p p H H p H H H p p E ε 2 由上面二中建立的基本公式 1 2 11211e e e H H H +-= - 可求最终沉降量s 11 2 1211H e e e H H H s ?+-= -=?= 写成一般形式,在i-i+1这一段有 i i i i i i H e e e H H H s ?+-= -=?=++11 1 在这个公式里就需要由i H 去查i p ;再由i p 经过e-p 曲线去查i e 四压缩系数a 是什么?怎么求? 答压缩系数是e-p 曲线(横e;竖p)切线的斜率 i i i i p p e e p e tg a --= ??= =++11 β 五s E 与a 有甚么关系? 由

三轴实验报告

三轴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试验土力学 授课老师陈立宏(教授)学生姓名王硕 学号 15125885 专业岩土工程

目录 1.试验目的 (1) 2.仪器设备 (1) 3.试样制备步骤 (1) 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 5.数据处理 (2) 6.注意事项 (3) 7.总结 (3)

1.试验目的 (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 );固结不排水剪(CU 或CU )和固结排水剪(CD )等3种试验类型。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不排水剪(CU )。 2.仪器设备 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 (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 ,试样高度80mm 。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4层击实。各层土料质量相等。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6g/cm 3,试样的含水率为15%饱和器容积为96cm 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 (1)(10.15) 1.696176.64m w v ρ=+=+??=(g) 分4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44.16g 。 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1).开孔隙压力阀及量管阀,使压力室底座充水排气,并关阀。将透水板滑入压力室底座上。然后放上滤纸和试样,试样上端亦放一湿滤纸及透水板。 (2).将橡皮膜套在承膜筒内,两端翻出筒外,从吸气孔吸气,使膜紧贴承膜筒内壁,然后套在试样外,放气翻起橡皮膜的两端,取出承膜筒。用橡皮圈将橡皮膜下端扎紧在压力室底座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