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算法

合集下载

时间与经度的关系

时间与经度的关系

时间与经度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一条由北而南通过某地的线叫做该地的子午圈。

更确切些说,地球表面上的子午圈便是由北极至南极之间所作的半圆。

这种半圆从北极向各方散开,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线画到任何地方去。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at Greenwich)的子午圈是当今国际公认的经度计算的起点,而欧美大部分的钟表时间也是依此标准而定的。

相对于某地地上子午圈的还有天上的子午圈(即地上的子午圈在天球上的投影),从天的北极起始通过天顶,在最南一点与地平相交,再往南直达南极。

既然地球绕着轴旋转,它也就把地上的跟天上的子午圈一起连带着旋转,因此,天上的子午圈在一日之内经过整个天球。

在我们看来的现象却是天球上的每一点在一日之内都要经过子午圈。

中午便是太阳通过子午圈的时刻。

在现代计时工具出现以前,大家都依照太阳定钟表。

可是因为黄道的倾斜角与地球绕日轨道的偏心率,太阳每次经过同一条子午圈前后所间隔的时间是不完全相等的。

结果,假如钟的时间准确,太阳便有时在正午12点钟以前,有时又在以后通过子午圈。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难区分视时(apparent time)与平时(mean time)了。

视时是依太阳而定的每日长短不等的时间,平时是依钟表定的每日之内完全不差的时间。

两者之间的差别便叫做时差(equation of time)。

它们相差最多的时候约发生在每年11月初和2月中。

11月初,太阳在12点前16分钟经过子午圈;在2月中,却又在12点以后14分钟经过子午圈。

为了定出平时,天文学家想象出一个平太阳(mean sun)的概念。

平太阳是永远顺着天球赤道运行,因此每次经过同一子午圈间隔的时间完全一致,也因此有时在真太阳之前,有时又落后了。

这个想象出的平太阳就可以确定每天的时间。

如果不管真实情形,只按照眼见的景象说起来也许更为明了,那么我们先想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平太阳绕着地球转,陆续经过各地的子午圈。

四柱起法

四柱起法

四柱起法一、起年柱将出生日期对照《万年历》,看此日期处于哪一年,即以其年之干支作为年柱,但应注意的是,年的开始必须严格以立春时刻为起点,而不是通常以农历正月初一或公历元旦作为一年的开始。

如某人1994年2月5日生,查万年历为癸酉年阴历十二月廿五日,但再查立春却是在癸酉年阴历十二月廿四日酉时交节,那么其年柱就应该是甲戌而不是癸酉。

同理若某人生于癸酉年阴历正月十二,查万年历得知癸酉年立春在正月十三辰时交节,那么其年柱应该算作壬申年而不能作癸酉,余仿此。

年柱是四柱之根,在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命书上常说某人是大溪水命,某人是霹雳火命,都是指年柱的纳音属性而言。

二、起月柱月柱的起法,是以节气为交界,每交一节气(注意是节气而不是中气),则交替月柱,是即按太阳黄经之运行轨道,将一回归年分成十二分,用以标示四季寒暑之变化、五行盈亏之消息,命局十神之旺哀,在月令一字之分,故为四柱之提纲。

同年柱理,月份也是严格以节气交替时刻为标准的,而不论其阴历阳历平闰与否。

参照《基础知识》篇中的节气与干支对照表,可知从立春到惊蛰为寅月,从惊蛰到清明为卯月等,如某人生于1993年3月3日即农历二月十一日,察万年历得知二月十一日位于立春和惊蛰之间,乃作寅月,知道了月柱的地支,再按下列“五虎遁年起月”表对照求出月干,如上例寅月对照表中年干癸查得月干为甲,即月柱为甲寅,余仿此。

五虎遁年起月表(以生月地支对照年干查月干)三、起日柱日夜交替,是由地球之自转形成的,在命理学中,以夜子时之初为新的一天开始,那么子时是如何确定的呢,在天文历法中,以太阳过某地上中天为正午时,太阳过某地下中天(所谓下中天即太阳过相对的另一半球的上中天)为正子时,所谓“正”即表示是子时的中间点,按古历一个时辰为二个小时,那么子时之初即为正子时之前一小时,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即某地区当地时间夜晚23时为子时之初(历法上称初子时),即为该地新的一天开始。

但是到了近代,受西方历法的影响,一些命理学家对日柱的起讫点有了新的看法,认为新的一天并非是从初子时开始的,而应该是从正子时起算,如近代著名的命理学家袁树珊先生,在其名作《命理探源》之中,就专文讨论过这个问题,袁氏认为在夜晚初子时之后正子时之前,日柱仍然按当天算,时柱却要算作下一天的子时(因为时辰已经交递)。

地理时区换算

地理时区换算

地理时区换算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建立了区时制度,根据地球自转一周(360°)为24小时,即一小时转过经度15°,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东1~12区和西1~12区,其中,东12区和西12区跨经度7.5°,合为一时区)。

因此,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整整一个小时。

整体两个时区之间,中间有几根时区界线,它们的区时之差就几个小时。

以因为太阳的周日运动是自西向东,其中较东的时区较早,而东12区比西12区早24小时,所以,东12区比西12区的日期要快一天,但是钟点一样。

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的联系,必须进行区时的换算。

区时换算方法很多。

如何选择适宜初中生学习的简便法,值得地理老师探讨。

我们常用的公式(以下称“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数╳1小时(求东则加,求西则减,穿越日界线要进行日期变更,即自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日期要加一天)运用该“公式”区时换算,显然有如下3处较为繁杂且易弄错的地方:其一,用加还是用减容易混淆。

其二,两地的时区差数,因两地所在时区不同,而存在如下几种不同的情况须分辨。

1.两地同在东或西时区时,时区差数是时区序数的大数减去小数;2.两地路过中时区时,时区差数等于两时区序数之和;3.时区差数=(12-已知时区序数)+(12-所示时区序数)其三,把时区差数代入“公式”换算时区后,还要注意是否要进行日期变易换算,且日期变更的换算又容易发生差错。

由以上三点可见该算法把时区的换算引向繁杂难记了。

时区知识是初中中国地理地球知识内容之一,要使初中生对这部分知识深得易懂、换算方法又简单,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他们在代数中过的有理数、数轴等知识来换算,这样不仅使时区换算简便,而且能加深地理和数学的渗透和联系。

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都增加1个小时的量变规律,我们可以在数轴上以两个时区中央经线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以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原点,则东时区为正,西为负,把24时区数轴表示出来:这样,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要示任何一个时的区时,都可以将已知时区减去产已知区时的时区序数与所求时区序数之差乘以等差系数。

时间的计算和日期变更线

时间的计算和日期变更线

2、其他形式给出已知时间 、
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 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 点开市,下午5点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 点开市,下午5点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 点在法兰克福(东经8.5 8.5度 市场买进欧元, 点在法兰克福(东经8.5度)市场买进欧元, 12小时后欧元上涨 小时后欧元上涨, 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办法卖出欧 元,选择金融市场应于 D
例题1 例题
例题2 北京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 点,此 日的2点 例题2 北京时间为 年 月 日的 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 的 ( ) C 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东十二区 线东到线西 日期要加 日期要加一 天
西十二区
日界线
线西到线 东日期要 减一天
问题: 问题: 填出A 1、填出A、B时 区数 2、如A点的区时 为1月1日9时,B 点的区时为几月 几日几时? 几日几时?C点 呢?
180o
A.

C. .
人为日期变换中要注意的问题
A、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 、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 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向西加一天。 向东减一天 向西加一天。 B、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但日期上相差一天, 、 区时相同, 西十二区 区时相同 但日期上相差一天, C、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 、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 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 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 D、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180度经线并 、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 度经线并 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 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 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125°E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算法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算法

国际日期变更线(英语: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国际日界线、国际换日线或国际日期线,这条子午线由于穿越陆地,而在陆地变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实际使用的国际换日线是一条基本上只经过海洋表面的折线。

为了解决日期紊乱问题,大体以180度经线为日界线;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的子午线划分,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到达新西兰的东边。

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须注意的是,是由东向西越过此线,(从0hr到24hr)日期需加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此线,(从24hr到0hr)日期需减一天;如:于2011年4月8日15:45向东航行跨过此线,时间应变为2011年4月7日15:45。

原理是从零度经线所在时区向东每跨1 个区间时钟就拨快1 小时, 而向西每跨1 个区间时钟就拨慢1 小时, 如此一来, 到了另一端经线180 度附近, 就会有24 小时的落差。

为了平衡此一误差, 人们因而订定了国际换日线。

国际换日线图解红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同颜色代表连续的日期位置变更1995年1月1日,太平洋中部岛国基里巴斯当局修订国际日期变更线到其水域东边界限,令划在UTC-11时区的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和UTC-10时区的莱恩群岛(Line Islands)分别改用UTC+13和UTC+14时间,即比夏威夷时间早一整天,以消除与首都塔拉瓦慢22至23小时的不便。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和托克劳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

变动的结果使两国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从12月29日(星期四)进入12月31日(星期六)。

变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经济交流,与这些地区时间同步。

当地居民自12月31日零时起展开庆祝活动,迎接“提早”到来的新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讲 时间的计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讲  时间的计算

日期判断的简便算法:由已知时间推知180 ° 日界线的时间,则180 °为几点,进入今天的 范围就占几小时. 北京时间20点,全球都在同一天; 北京时间8点,全球今天昨天各占一半。
例: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13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是 2014年1月1日14时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2、日界线的判断
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该线进入今天; 180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该线进入昨天。
3、今天、 今天——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 昨天的 范围 昨天——从180°经线向东至0时经线
时区
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7.5°W

7.5°E
180°
2005年辽宁卷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保( 60°N , 30°E)起飞,向 西南经过 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 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 18日15时。据此回答 1~2题。 1.飞机到达哈瓦那里,当地时间是 ( D)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对点演练】 1.如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 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且所在弧线两 侧的日期不同;B、C两点永远昼
答案:13点56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 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算 具体指什么

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算 具体指什么

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算具体指什么
学习地理时很多同学都想知道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幺应该,怎幺计算,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1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计算方法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避开国际日期变更线,因为很多同学在这里都会出错,记住所有时差运算都在180度之间进行,遵循“东加西减”原则就可以了,是由东向西越过此线,(从0hr到24hr)日期需加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此线,(从24hr到0hr)日期需减一天。

例如:如果东经165是14:00,那幺西经165是几点?
1.考虑日界线,这样需要判断东西方向,165E在165W的西面,过日界线向东时间减一天,那幺此时165W应为前一天,两地相差2个时区,则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14:00+2=16:00。

2.不考虑日界线,这样也就不需判断东西方向,一律按照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的原则,此时两地相差22个时差(165+165)/15,则西边时间=东边时间-时差=14:00-22=前一天的16:00。

1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
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

“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

一百八十度经线。

初中地理国际日期变更教案

初中地理国际日期变更教案

初中地理国际日期变更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成因及其地理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成因。

2.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经度的关系。

2. 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变化。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经线和纬线的作用吗?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成因(15分钟)1. 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2. 引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差不同,从而产生日期差异。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的变化规律。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基本规律和应用(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解其分布特点和规律。

2. 讲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与经度的关系:每相差15度经度,日期相差一天。

3. 分析国际日期变更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时间计算、航班安排等。

4. 举例说明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地球仪或地图,找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不同经度上的位置。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时间计算、航班安排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成因、基本规律和应用。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如国际日期变更线对全球化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成因及其地理意义,掌握了基本规律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清晰,语言简练,便于学生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算法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太阳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之后,晨线自东向西移动(注意理解),也就是说,国际日期变更线上时间最领先,向西依次递减,递减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那里时间最滞后。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

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1995年1月1日,太平洋中部岛国基里巴斯当局修订国际日期变更线到其水域东边界限,令划在UTC-11时区的凤凰群岛(Phoenix Islands)和UTC-10时区的莱恩群岛(Line Islands)分别改用UTC+13和UTC+14时间,即比夏威夷时间早一整天,以消除与首都塔拉瓦慢22小时至23小时的不便。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和托克劳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

变动的结果使两国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从12月29日(星期四)进入12月31日(星期六)。

变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经济交流,与这些地
区时间同步。

当地居民自12月31日零时起展开庆祝活动,迎接"提早"到来的新年。

西萨摩亚的酒店顾客毋须缴付12月30日房租,惟当天工资仍须发出。

但此举扰乱居民生活,西萨摩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以后须在星期日进行礼拜,而非星期六。

萨摩亚群岛在1892年7月4日前设定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与西太平洋地区同步。

在执行日光节约时间期间,西萨摩亚时间更较协调世界时快14小时,但由于美属萨摩亚却未有跟随,此举将导致萨摩亚群岛出现一整日时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