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文化名人
岭南历史名人介绍

岭南历史名人介绍1. 概述岭南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地理地区,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这些名人在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岭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岭南历史名人及其事迹。
2. 岭南历史名人介绍2.1.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岭南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思想主张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孔子的学说孔子及其学说儒家思想,被后人称为儒学,对中国影响深远。
2.2. 韩愈韩愈(768年-824年)是岭南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他是唐代儒学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文宗”。
韩愈对文学、教育和政治都有重要贡献。
他提倡经世致用,强调实用主义,主张儒家思想与时俱进。
他的文学作品有雄浑壮丽的风格,独特的思想深受后世文人推崇。
韩愈的诗词散文被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陈炯明陈炯明(1883年-1951年)是岭南地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军事家。
他是中国国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曾担任广东省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务。
陈炯明在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领导广东抵抗英、法侵略,并参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陈炯明的抗日战争事迹和革命精神影响了整个中国人民,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英雄人物。
2.4. 陈省身陈省身(1897年-1991年)是岭南地区近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他是理论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陈省身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科学成就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广东陆河古代名人名单

广东陆河古代名人名单(最新版)目录一、广东陆河简介二、广东陆河古代名人名单1.张威2.陈秀才3.丘逢甲4.黄伯荣5.李庆霖正文一、广东陆河简介广东陆河,位于我国广东省东部,隶属于汕尾市。
陆河县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同时,陆河县也是广东省内的一个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达数百万人。
二、广东陆河古代名人名单1.张威张威,字少武,号铁城,广东陆河人。
清朝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福建福州知府。
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深受百姓爱戴。
在福州知府任上,他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创立了福州东文学堂,培养了一批有才华的人才。
2.陈秀才陈秀才,广东陆河人,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
他热衷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曾任陆河县学堂堂长,为当地培养了许多人才。
在任期间,他积极倡导新学,推动教育改革,为陆河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丘逢甲丘逢甲,广东陆河人,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
他历任广东、福建等地的知县、知府等职,为官清廉,颇有政绩。
他还是一位才子,擅长诗文,著作有《铁城诗钞》等。
4.黄伯荣黄伯荣,广东陆河人,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
他曾任南京户部尚书,为官勤勉,理财有方。
在任期间,他推行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使国库充实,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5.李庆霖李庆霖,广东陆河人,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
他曾任广西柳州知府,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连州市古代名人名单及简介

连州市古代名人名单及简介连州市古代名人名单及简介1. 韦子兴:韦子兴,字叔季,汉族,唐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为连州四大经学家之一。
曾任谥号“太保”。
擅长文论,尤其在诗文方面著述不凡。
北宋时被推为连州“四师”之首,以其杰出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才能闻名于当时。
2. 朱熹:朱熹,字子夏,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是南宋最著名的儒学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主要著述有《易传》、《论语集注》、《四书五经论》。
受到中国科学家的广泛尊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广泛的影响。
3. 陈亚德:陈亚德,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历官至扬州刺史,驻南海(今广东连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死后,朱熹力推陈亚德取代李白为宋朝宗教学家,他主张重教古文求得真理,对后世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 冯唐:冯唐,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宋代著名文学家、象学家,擅长文学理论和象学,主张将儒家学说与象学相结合。
他看重以诚心学习为前提,提出了“诚乃至诚,学乃至学”的观点,并以此诠释“智寿”思想。
5. 钱清溪:钱清溪,字瑞棋,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宋代著名画家,唐代名家钱穆之孙,“钱氏三家”之一,宋代画坛最高境界的代表人物。
“清溪因神仙”,是他最大的绰号。
钱清溪的画被誉为“古典经典”,在古典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6. 唐伯虎:唐伯虎,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宋代著名词人、书法家。
主张“书画同贵”,以书画同贵的思想改变了书画绘制的方法和技法,推动了中国新书画的发展,在书画史上有重大的贡献。
他所书写的《醉翁亭记》更是具有古典文学价值和文化精神。
7. 李正赞:李正赞,字正赞,汉族,宋朝人,南海(今广东连州)人。
宋代著名诗人,以其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文人淡雅理想,在当时达到盛唐诗人的水平,有“四大宋诗派”之一,后世有“李正赞派”之称。
他的诗作不仅有意境深远,而且抒情细腻流畅,语言优美,实乃文学佳作。
列举广东名人及美食

列举广东名人及美食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
广东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名人。
本文将列举一些广东著名的名人和美食。
一、名人1.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广东省的骄傲。
他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
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反对清朝的统治,并于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李小龙:李小龙是一位著名的武术家、电影演员和导演。
他于1940年出生在广东省香港,是一位华裔美国人。
李小龙在武术界和电影界都有着很高的声誉,他的电影《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都是经典之作。
李小龙的武术风格强调速度和力量的结合,对于武术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陈丹青:陈丹青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评论家和学者。
他于1953年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是一位华裔法国人。
陈丹青的艺术风格独特,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启示。
他的画作、评论和学术著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4.赵薇:赵薇是一位著名的演员、导演和制片人。
她于1976年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赵薇曾经主演过《还珠格格》和《花样年华》等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也曾经导演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亲爱的》等优秀作品。
赵薇的演艺事业和电影制作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美食1.广东菜:广东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清淡、鲜美、多变和营养丰富的特点而闻名。
广东菜的代表菜品有:白切鸡、烧鹅、叉烧、潮州炳胜饭、广州煲仔饭、广东粥等。
广东菜的烹饪技巧精湛,讲究原汁原味,注重调味和色香味俱佳的搭配,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广州小吃:广州小吃是广东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小巧玲珑、口感独特、色香味俱佳的特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广东近代名人事迹

广东近代名人事迹广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名人。
现将名人们的事迹简单介绍如下:孙中山香山-中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李光耀梅州-大埔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原新加坡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癸亥年)—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
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
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
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中山市的历史名人

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 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 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 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 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 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政治消沉,后任中 山县县长。上海沦陷后,与各方暧昧不明, 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盛传日敌 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 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于1938年9月30日将 其刺杀于家中。
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的 孙中山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
1916年11月,孙中山 在上海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
1917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 孙中山
1918年 ,孙中山在上海
1920年 ,孙中山在上海
1922年,孙中山在上海
1924年,孙中山在上海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
1924年,孙中山在天津
1919年,杨仙逸奉国父孙中山令往福建 漳州筹备组织我国第一支飞机队,并充任 总指挥。随后率机队投入作战。 1923年2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大元 帅府,任命杨仙逸为航空局长。随后又筹 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杨仙逸兼任厂长, 并亲自领导航空和飞机制造工作。杨仙逸 领导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 1923年9月20日,为攻打军阀陈炯明, 检查水雷时不慎爆炸,壮烈牺牲。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 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 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 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 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等。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 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 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孙姓历史名人简介

孙姓历史名人简介孙中山孙中山,字逸仙,1886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县香山(今中山市)。
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袖,也是中华民国共和国的缔造者。
他创建了三民主义,提出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口号。
他在反对清朝封建专制、推翻满清的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他先后出任过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国民政府主席等职。
孙中山是一位光辉的民族英雄,他不仅倡导了民主、平等思想,而且深知革命道路的艰难,因此,他在创立和领导中华民国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谱写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壮丽篇章。
孙科孙科,字子深,生于河南省西峡县(今属洛阳市)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
他是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地球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孙科于1923年创建了“中央气象学校”,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
他还是“新中国气象服务事业奠基人之一”,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孙科不仅在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上有独树一帜的成就,在哲学、历史和文学上也有深刻贡献。
他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为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孙犁孙犁,原名孙仁梦,生于江苏无锡。
他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祝福》、《荷花淀》、《故都的秋》等。
孙犁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思想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孙犁的小说充满了深情和批判精神,在描写爱情、友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健孙健,生于山西省霍州市,是中国著名的舞蹈家和编舞家。
他曾出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等职务,是中国舞蹈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
孙健的舞蹈作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在国际上也具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融入了现代表现手段的新意。
他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巾帼英雄第一人2004-04-19 07:39:51 南方日报南方网讯冼夫人,高凉郡(今茂名市境内)人,生于梁代(公元512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割据势力;社会的文明进程;协助朝廷治理岭南,惩治贪官暴吏,极大地推动岭南社会、冼夫人青铜雕像。
史功绩,影响力,在广东历史文化版图中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盛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与冼夫人有关的历代文物遗迹,都得到民间自觉的保护。
历代为奉祀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庙,遍及茂名、雷州半岛、海南岛乃至东南亚。
在高州、电白、阳春等市县,保存着冼夫人墓、冼太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些文物遗迹,精神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当地乃至全省文化经济建设的宝贵资源。
江泽民同志2000年视察高州冼太庙。
冼夫人及其历史文化遗迹,长期以来多是靠民间自发的保护、传承,缺乏正确的引导、完整的保护和规模化的开发,大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在省委关于文化大省建设决策的鼓舞下,电白、高州等地都在共同打造冼夫人品牌,深入挖掘冼夫人精神、文化内涵,加速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加大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力度,采用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冼夫人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辞世1400多年的“岭南圣母、巾帼英雄”冼夫人,将为家乡子孙后代再度造福。
记者目击:追寻“岭南圣母”的千年遗迹2003年3月,当记者怀着十分“渺茫”的心情,前往冼夫人的故土电白、高州等地寻觅“圣母”遗迹时,却获得了一连串意外的惊喜:1400多年的风雨尘埃,没有洗去或湮没冼夫人的光华,她至今仍生动地“活”在当地人的心中,让人感到熟悉而亲近。
今天,冼夫人被她曾庇护和恩泽过的黎民的后人,作为神灵进行纪念和信仰,其英灵似乎无处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历史文化名人
廖冰兄
马思聪
红线女
黄俊英
薛觉先
廖冰兄
• 廖冰兄(1915—2006), 广西武宣人。成长于广州 市。1932年开始发表漫画。 其漫画尖锐活泼,针贬时 弊,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 意义。1946年在重庆举办 “猫国春秋”漫画展,轰 动一时。新中国成立后, 曾当选广州市人大代表, 历任中国美协理事、美协 广州分会副主席、广州漫 画学会会长。
薛觉先
• 日本侵占香港,薛觉先未及走避,内 心十分苦闷。五月初,他逃离香港, 到达湛江,立即登报声明:前受日寇 束缚滞留香港,现脱离虎口,将全力 为国家服务。日寇见报大怒,即派便 衣宪兵前往绑架,幸得爱国船员帮助, 转入内地,继续以"觉先声"名义在广 西玉林、梧州、贵县、桂林、柳州等 地演出,将所得除伙食费外,全部捐 作抗战费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因 病寓居香港。
点击此播放黄俊英相声
黄俊英
• 黄俊英是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多年 来,黄俊英和他的同伴在不懈努力下,使 粤语相声在南粤大地深入人心,成为一门 新兴的艺术门类,黄俊英也成为家喻户晓 的著名“笑星”。笑声洒遍城乡千家万户, 黄俊英的表演艺术在不断发展。台前是说、 学、逗、唱,台后则能编会导。黄俊英还 把相声语言、表现手法引入到小品中,成 为别具特色的粤语相声小品。他编演的节 目,题材源于生活,反映百姓心声,把各 种各样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往往人一出台,台下观众就响起了热烈的 掌声。
红线女
红线女
红线女剧照
• 上:红线女与粤剧大师 马思曾合演《关汉卿》
红线女
• 为了表彰红线女对党的文艺事 业的杰出贡献,广州市委、市 政府兴建了“红线女艺术中 心”,1998年12月20日,广州 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红线女 从艺60年庆贺活动”暨“红线 女艺术中心落成典礼”,全国 各地的文艺界要人名流以及美 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 坡及港澳等地的“红派”挚友、 剧界同仁300多人出席了盛会。 73岁的红线女仍参加演唱晚会 的演出,敢于向自己的高龄挑 战。
点击图片播放思乡曲
的祖国和人民。当然,我个 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 当前发生的悲剧比起来,全 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说我 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有什么 越轨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 从中国逃跑了…… 我国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 ——1967年,马思 在为朝鲜友人演奏 聪在纽约公开发表题为《我 为什么离开中国》的讲话。
薛觉先
• 薛觉先(1904年-1956年)男,原名薛作梅,别号平恺,广东顺 德龙江镇十三坊人。著名粤剧老倌,四大天王之一。有“粤剧伶 王”、“万能老倌”、“万能泰斗”的美誉。曾习京剧,取其所 长,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在净化舞台,提高唱、念、 做、打水平,改革剧场陋习,培养后辈等,贡献很大。薛觉先以 文武生见长,又能反串女脚、兼演红生,人称“万能老倌”。做 工干净洒脱,唱腔精练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人 物感情。以梆簧曲调为主,吸收地方小曲,突破唱词格律音调的 局限,创作新腔,世称“薛派”,为粤剧四大流派之首,其成就 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在“文革”中,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 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1967年出走国外,以抗议暴徒罪恶, 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19年的不白 之冤。获得平反的马思聪先生,面对前去采访的大陆记者说 过的话,必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我要把每一个音符 献给祖国。
马思聪
马思聪
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为振兴粤剧,她奔走呼号,身体力行, 重排旧剧,编演新戏,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 团到北京举行了“红线女专场”,独领风韵的“红腔”再以 醇美、委婉的风姿撩拨着观众的心扉;1994年,红线女又在 北京主演《白燕迎春》,成功地塑造厂一个外科医生沈洁的 艺术形象。她不辞劳苦送戏下乡,还到学校演出、讲课,致 力于培养和争取新一代观众,她竭尽心力创办红豆粤剧团, 身教言传,提携新秀,培养粤剧艺术接班人,她率团晋京演 出、出国交流,力振粤剧昔日雄风。
廖冰兄作品
廖冰兄作品
红线女
• 红线女,女,原名邝健廉,开平水 口镇泮村人。生于广州。红线女是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她在艺术舞台上驰骋60多个春秋, 受聆于前辈,浸润于传统,博采众 长,脱颖创新,创造厂独树一帜、 影响深远的“红腔”唱腔艺术和 “红派”表演艺术;她对乙术如痴 如醉,永不停步,矢志追求真、善、 美。她以其出众的才华、杰出的成 就,领风骚于当代粤剧艺坛,她的 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为粤剧发展史 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马思聪
• 经温总理批示促成,2007年12 月14日,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 后骨灰归葬广州,马思聪塑像 揭幕仪式在广州麓湖公园聚芳 园举行,同日《马思聪全集》 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
黄俊英
• 黄俊英,广东音乐曲艺团 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 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 广东省曲协副主席、广东 音乐曲艺团艺术指导。他 从艺四十多年,早年曾师 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 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 后为曲艺演员。
• 《思乡曲》是马思聪所写《内蒙组曲》 (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主 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 《思乡曲》作于70年前的1937年。当年, 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 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广 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 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 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 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 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 音乐不朽的经典。
马思聪
• 马思聪(1912-1987), 中国 伟大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广 东海丰人。1923年赴法国。 1932年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 院并任院长。抗战爆发后曾任 云南中山大学教授、重庆中华 交响乐团指挥。1946年应邀 任台湾交响乐团客席指挥,演 出所作《第一交响曲》。后在 沪穗港等地从事音乐活动。建 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院长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因文革迫害,1966年后长期 旅居美国。1987年5月,病逝 于美国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