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主要类别与使用技术

合集下载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茎叶 喷雾
硝基 苯类
氟乐灵
48%乳油
一年生 杂草
杂 环
三氮吡氧乙酸 (盖灌能绿草
定)
24%乳油 61.6乳油
阔叶草本 与木本

百草枯
20%水剂
杂草地上 部分
脂肪 族类
茅草枯 (达拉朋)
87%可湿性 粉剂、60%.
65%钠盐
多年生深 根禾本科
杂草
幼林、杨柳 插条
造林整地、 幼林
幼林、苗圃
针叶树、杨 柳
*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3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土 壤 处 理 法
播前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苗后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法
播前茎叶处理 生育期茎叶处理
*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4 除草剂的药害
造成植物药害的原因
植 物 药 害 的 表 现
药剂用量过大 药剂挥发和飘移药害 施药机具不标准 土壤残留药害 淋溶药害
磺酰 脲类
二苯 醚类
甲嘧磺隆 (森草洋)
乙氧氟 草 醚(果尔、
割地草)
10%水剂 24%乳油
草本与 木本
一年生 草本
三 氮
环嗪酮 (林草净、威尔
柏)
25%可溶性液剂、 灭生性、多种
50%颗粒剂
杂草


莠去津 (阿特拉津)
50%可湿性粉剂
一年生 杂草
*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
幼林 造林整地 针叶林苗圃 幼林、苗圃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1 化学除草剂的分类
根据对植物的选择性分类:
选择性除草剂 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根 据 在 植 物 体 内 的 传 导 方 式 分类:

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常见除草剂类别及其特点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分为:时差、位差、形态、生理生化等;
1、位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物,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这样杀死杂草保护作物;
比如,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喷洒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杂草种子大多集中于土壤表面,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首先发芽,其芽鞘或幼芽幼根一旦接触并吸收到乙草胺后中毒死亡,位于土壤3厘米之下的花生种子发芽后靠位于地表之下的胚轴把幼芽推出地面而不会中毒;
2、时差选择
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出土的时间差异,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例如,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洒百草枯、草甘膦等除治已经出土生长的杂草,但对尚未出土的玉米幼苗无害;
3、形态选择
不同植物的形态差异性在接受到药剂的剂量上有差别,使用除草剂时予以利用;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精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除草剂知识》课件

《除草剂知识》课件
它是一种广谱除草剂,适用于种草坪、园林和庭院 等地方。
马拉硫磷(MCPA)
适用于草坪和细叶子杂草的除草,对植物的杀伤力 较小。
防草隆(Paraquat)
对抗多年生的杂草非常有效。但是该除草剂高毒且
苯酰尿素(Diuron)
适用于深根系的杂草,可以长期控制作物周围的杂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适用条件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取决于它的类别和应用标准。以下是一些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效果和适用条件。
除草剂知识
探究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时机和注意事项,分享使用效果与适用条件。
什么是除草剂?
除草剂是一种防止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原理是通过杀死杂草细胞,随后通过强大的蒸发 力消失。
除草剂的分类
基于作用机制
聚合酶抑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作用抑制剂和吸收转运抑制剂。
基于化学结构
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含氧杂环类化合物和含磷有机类化合物。
安全操作
一定要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保 护皮肤和眼睛,并保持通风良 好的环境。
剂量预防
不要使用过量的除草剂,以避 免对环境和植物的危害。
环境保护
使用除草剂的同时,要保持环 境卫生和防止药剂漏入地下水 或河流中。
常见除草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除草剂,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防赛力(Glyphosate)
定期使用除草剂和草皮修剪等方法,可
以让公园草坪更加整洁美观。
3
农田除草
在整个种植季节中定期使用除草剂,可 以保证庄稼的健康成长,增加农业效益。
城市绿化建设
通过使用除草剂,可以清除道路、广场 和公园等城市绿化建设中的杂草。
植物应用标准
在植物正常生长期使用,使用 前应深入了解目标植物的生长 环境和条件。

除草剂及其使用技术

除草剂及其使用技术
人为因素 环境因素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1)
(一)人为因素 ➢ 用药时期:播后苗前 苗后 叶龄 ➢ 施药量:药剂 喷液量 ➢ 施药方法:喷雾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2)
(二)环境因素 1、土壤因素的影响
(1)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 土壤一般可分为粘土、壤土和砂土。 有机质含量
颗粒 表面积 吸附性 药效 淋溶性 药害
双子叶
平 伸 , 面 积 大 , 叶 表 幼芽裸露,没有叶 面 角 质 层 较 薄 , 药 液 片保护,触杀性药 易于在叶面上沉积。 剂能直接伤害分生
组织。
生理选择性
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 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生物化学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 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1) 活化反应差异 (2) 钝化反应的差异
常见品种: 1、2,4-D类:
2,4-D钠盐、2,4-D丁酯 2、2甲4氯类:
2甲4氯钠盐、2甲4氯丁酸乙酯 3、混剂:
乙草胺+ 2,4-D丁酯 苯达松+ 2甲4氯钠盐
一、苯氧羧酸类(3)
注意事项: ❖易挥发、飘移导致临近作物药害 ❖喷雾器清洗要彻底 ❖适宜的用药期 ❖严格用量
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为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剂,用于
大豆、花生等阔叶作物田防除
O CHCOOCH3 禾本科杂草,75-120克/公顷。R
第二节 除草剂选择性机制
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形态选择性 生理选择性 生物化学选择性 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 择性
火炬为链接
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1. 位差选择性 一些除草剂对作物具有较强 的毒性,施药时可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 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1)土壤位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 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施用除 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 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 保护作物安全。

玉米除草剂种类

玉米除草剂种类

玉米除草剂常用:莠去津(阿特拉津)、乙草胺、都尔、拉索等单剂,或用复合剂:40%阿特拉津胶悬剂+72%都尔乳油,一、玉米除草剂种类(1)、阿特拉津,阿特拉律又称莠去津:在高温下、碱和无机酸可将其水解为无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

在玉米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02×10-6。

市售制剂有50可湿性粉剂和40的胶悬剂。

阿特拉津(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型,苗前、苗后使用的除草剂。

在玉米上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在播后苗前用药:土壤有机质含量l~2的地区每亩用40的胶悬剂175~200毫升,有机质含量3~5和杂草多的地区每亩用40胶悬剂200~250毫升,沙质土用下限,粘质上用上限,播后1~3天,加水30千克用喷雾器喷洒土表。

玉米苗后处理:可在4叶期进行。

要求同苗前处理基本一样。

该除草剂对豆类和桃树敏感,用药时应严加注意。

(2)、2,4-滴丁酯: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遇碱分解。

制剂为72乳油。

该除草剂为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防治禾本科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及某些恶性杂草。

玉米出苗后4~5叶期施药,每亩用45~90克加水15~75干克,喷洒杂草叶面。

如苗前处理,播后3~5天喷药为宜,进行茎、叶处理的不宜超过5叶期,用药量每亩50~100克,加水l5~75千克。

一般有效期为3~6星期,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

对棉花大豆等作物有害,使用时要有一定的隔离区。

(3)、甲草胺又名拉索:在强酸和碱性条件下水解。

玉米允许残留量0.0510。

对眼睛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市售商品有43和48的乳油以及10、15的颗粒剂。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苗前使用的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玉米田播后苗前或定植后杂草萌芽前用药,43乳油每亩175~300克,对水50~60千克,均匀喷雾于表土(干旱地区药后浅混土2~4厘米)。

若溅入眼睛和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从速就医、若误服,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催吐或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水稻封闭除草剂有哪些,什么时候用合适

水稻封闭除草剂有哪些,什么时候用合适

水稻封闭除草剂有哪些,什么时候用合适水稻封闭除草剂有丙草胺、丁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乙氧氟草醚等。

封闭除草的效果好不好跟整地是否平整有关,田面平整,水层管理好的地块,适宜使用药效比较长的除草剂。

使用时要注意,一定不能滥用除草剂,乙草胺在北方寒地水稻区尽量不要使用,丁草胺、乙氧氟草醚在土地不平的地块不要使用。

一、水稻封闭除草剂有哪些1、水稻封闭除草剂有丙草胺、丁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每一种药剂的使用方法都不同。

丙草胺:持效期为30-50天,单独使用时一般是用于移栽田,加安全剂后可以用于秧田、直播田。

丁草胺:残效期为60天左右,主要作用于杂草幼芽和幼根。

吡嘧磺隆:可以迅速被杂草幼芽、根及茎叶吸收,主要用于移栽田和直播田。

苄嘧磺隆:在水中能迅速扩散后被杂草根部吸收,主要作用于杂草幼芽。

2、如果想要提升封闭除草剂的效果,一定要将土地整平,一般田面平整,水层管理好的地块,可以使用药效长的除草剂。

不平的地块或洼地可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比如丙草胺,噁草吡嘧磺隆等。

3、使用时要注意,一定不能滥用,乙草胺在北方寒地水稻区不能使用,丁草胺、乙氧氟草醚在整地不平的地块不能使用。

使用时不能随便加减药剂,如果药剂浓度比较高就会导致秧苗不扎根,特别在低温的气候时,不扎根的苗会出现发黄甚至大片死苗的现象。

二、水稻封闭除草剂什么时候用合适1、封闭式除草剂如果要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渗入到杂草发芽圈的土壤中,在杂草发芽后对其进行灭杀。

打药时间一般在雨后或露水较大的早晨比较适宜,使用时还要注意温度,温度一般达到10-24°C左右即可打药。

2、打药时一定要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期进行,中午温度过高,如果人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工作就会容易中暑。

并且温度高会导致农药蒸发扩散速度变快,空气中的农药浓度也会比平时高,这样会增加中毒的风险。

下雨天也不能进行打药,因为药水和雨水相结合会造成农药二次稀释,导致农药的相应浓度降低,使药效变差。

水稻田除草剂应用要点

水稻田除草剂应用要点

水稻田除草剂应用要点
正确使用除草剂能及时、有效地杀灭田间杂草,具有省工、高效等优点。

但是,如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药害,轻则伤苗,抑制生长:重则死苗,颗粒无收。

临翔区常见稻田杂草有牛毛毡、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异型莎草、眼子菜、千金子、水苋菜、田字苹、茨藻、黑藻、陌上菜等。

为及时防除杂草,根据育秧方式采用不同除草剂。

1.湿润育秧移栽田除草。

栽后施药。

以稗草、莎草、阔叶草混生的移栽田,在移栽后5-7天,用5%的丁草胺乳油、18%的克草威可湿性粉剂、14%的稻草畏可湿性粉剂、22%乙□苄(野老)可湿性粉剂、15%的乐草隆可湿性粉剂、96%的禾大壮乳油等几种,施药时应有浅水层保持5-7天,勿使用药水外流,注意小苗移栽田、沙性田、漏水田慎用。

2.旱育秧、抛秧田除草,每亩用25%丁□苄细粒剂100-150克或20%苄□乙可湿性粉剂10克于抛秧后7天,秧苗扎根立苗后,拌细土10?K或尿素10?K+氯化钾7.5?K 均匀撒施。

施药后保持3?M浅水层5-7天,注意水不可淹没秧心;或在抛栽后10-16天(稗草2叶期),排干水,使杂草露出水面,用36%二氯□苄40-50克喷雾,一天后复水,保持水层3-5?M。

- 1 -。

除草剂(Herbicides)类别及各类特点

除草剂(Herbicides)类别及各类特点

除草剂(Herbicides)类别及各类特点1概述1.1定义1.1.1何为杂草?狭义:在人工栽培的植物生态环境中和所需要的植物争水、肥、光的植物种类。

但是,路基、机场、公共场地、林中防火道、国境线等处的一切植物均为不需要的。

另外,胶园、植物园(有些植物园以种草代替除草)、牧场(牲畜不喜食甚至有毒的植物)等处的其它不必要的植物均可称其为杂草。

“草”,在人们的印象中,专指那些“草本”植物及那些野生的、不知名的草本植物。

其实,“草”代表一类植物,甚至整个植物界--故“广义的杂草”:生长在不应生长的地方的植物。

因“草”在早先指粮食作物田中一年生或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现沿用至今,且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词。

全世界有记录的狭义的野生杂草3000多种,经常危害农作物的有200多种。

我国1982-1985年对27省市农田调查,共有杂草580种,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

1.1.2何为除草剂?用来防除杂草的化学药品即为除草剂。

1.1.3杂草的特征与危害①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竞争性、适应性强。

一穴稻中有一株稗草,可减产20-30%;燕麦一般可致减产30%以上;玉米在杂草严重、不去管理的情况下,可造成颗粒无收。

②繁殖量大,种子寿命长。

Hitcheock(原西德,1897)调查了几十种杂草的种子量,发现每株少则1800粒,多则可达95万粒。

Beal(1899年)将20种杂草种子埋入土中,20年后,有11种可以成活;70年后,还有2种可以成活。

香附子,有“回头青”之称,一昼夜可长2cm。

③对作物危害性大。

A与作物顽强竞争,使其减产减量:野燕麦,14万株/亩,减产48%;1.34万株/亩,减产15%。

B降低农作物收获物的质量:使蛋白质、淀粉含量降低;混入草籽,毒麦。

C可助长病虫害蔓延,有的本身即为中间寄主。

④增加劳动强度,影响机械化生产。

1.2除草剂的发展历史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正式发展起来的,但其历史可追溯至:1850 欧洲:用食盐、硫酸、盐酸来烧毁杂草,但仅可用于非耕地;1895 欧洲:Bordeaux mixture防霜霉时,偶然发现(误倒入麦田),可杀死(选择)部分阔叶杂草(主要为某些十字花科),从而导致了“化学除草”的概念,且逐步开展了此项研究;1906 美国:用CS2土壤熏蒸除草;1914 美国:用石油产物在排灌渠除草,还用于胡萝卜地进行选择性除草;1923 法国:首先使用氯酸钠灭生性除草,且可除多年生深根杂草;1933 法国:第一个有机化合物“二硝基邻甲酚”用于除草,但由于用量很大,而难以实际应用;以上仅为经验性或探索性的,由于各种原因,而致杀草“剂”的概念未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二)灭生性除草剂及其特点
1、概念:
灭生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用量、一定条件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 物的除草剂。
2、特点:
1)杀草谱宽。正常情况下能够杀死绝大多数植物。 2)灭生性除草剂也可根据其除草特性、杂草及作物发生特点,利用人 工选择性将其应用于(时差选择性、位差选择性)农田中。 3)抗灭生性除草剂的作物品种,已经通过作物育种手段培育出来且已 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所以灭生性除草剂对某些作物品种来说可能 是具有选择性。
用量过大,抗性植物也会被杀死。
11
2、生理选择性: 植物之间吸收和传导相同一种除草剂的能力是不同 的,吸收和传导能力越强,被杀死的可能性就越大。
用药方法改变、用药时期改变、环境条件变化、 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性植物有受害的可能。
12
3、生化选择性:
植物吸收除草剂后,除草剂在不同植物体内的命运是不同的, 有些植物能够将其迅速转化成对植物没有害的物质,这些植 物则不受害。而有些植物不能将除草剂转化成无害的物质或 转
1)具有封、杀双重作用。 2)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特点、作物种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灵活。气候、土壤条件不利于土壤处理剂药效发挥 时做茎叶处理;小粒种子的作物田选择茎叶处理;利用垂直 位差选择性时做封闭处理;利用水平位差选择性时做茎叶处 理。 3)单从除草效果上考虑,最佳的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早期。 4)兼有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的优点。
这种转化速度受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植物品种、 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13
4、人为选择性:
是通过人为应用技术来有针对性杀死杂草保护作物,而不 是除草剂本身对某种植物具有选择性。
垂直位差:封闭处理 位差选择 水平位差:行间处理
人工选择性
时差选择:作物出苗前施用除草剂防除 已经出苗的杂草
14
1)位差选择性
9
三、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形态差异选择性 生理选择性 生化选择性 人工选择性
除草剂 选择性原理
10
(三)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1、形态差异选择性:
植物的外部长相不同,接触或粘着除草剂的机会或数量 就不同,接触机会大、粘着数量多的植物被杀死的可能 性大,表现为是敏感性植物。反之表现为是抗性植物。根据植物外 观长相选择杀死的植物一般为双子叶植物 (大多数阔叶杂草为双子叶植物),如2,4—D丁酯、 二甲四氯等。
4
1、茎叶处理剂的特点:
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 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但天气 过于干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 关闭、角质层和蜡制成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 除草效果降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 于土壤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 效,需要重喷。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最佳施药时期为离乳前。 一般禾本科杂草3叶期离乳,阔叶杂草“离乳期”为株高5厘米 左右。可以认为是杂草出苗后越早越好。
5
2、土壤处理剂的特点:
1)持效期较长,能够长期控制杂草。但残效期太长会造成后茬敏感作物的药。 2)在杂草发生之前用药,能够早期控制杂草。 3)不能够因草施药,选择除草剂有一定的盲目性。 4)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较大,药效不稳定。影响混土处理剂药效的主要 因素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墒情、整地质量、 土壤温度等;影响封闭处理剂药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墒情、整地质量、 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的影响。 5)毒土处理时,水层深度对药效及药害的影响很大。水层深易发生药害,水 层浅药效会降低。 6)封闭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 7)封闭处理剂用药后降大雨及在沙土地、低洼地上应用易发生药害。 8)封闭处理剂单从除草效果考虑,用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前越晚越好。
7
二、根据除草剂作用方式分类
(一)选择性除草剂及特点
1、概念:
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用量、一定条件下只能够杀死某些 植物,而对其它植物没有危害的除草剂。
2、特点:
1)杀草谱窄。一般情况下杀草谱越宽对作物的安全性越差。由于 农田中杂草种类较多,所以一般需要两种或几种杀草谱不同的除草 剂混合或搭配应用。 2)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用药量、环境条件、用药方法、用 药时期、杂草及作物的发育状况等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3)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对某一种或几种作物而言,不可能对所有的 作物都具有选择性。一般适用作物种类越多的除草剂,杀草谱越窄。
• 根据杂草与作物生长的位置不同,将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施到杂 草生长的地方来杀死杂草,而作物由于接触不到除草剂而不受 害。这种位置差异有垂直位差和水平位差。 • 垂直位差的利用主要是在大粒种子的作物田防除拱土能力差、 发生深度浅的小粒种子的杂草,在小粒种子的作物田不能用, 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效果不好,用药后降大雨或在 沙土地上应用易初药害,如乙草胺、嗪草酮、2,4—D丁酯等绝 大多数封闭处理的除草剂主要是利用垂直位差来实现草死苗活 的。 • 导致淋溶的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 质地、土壤含水量、除草剂分子结构等。
15
水平位差的利用主要是茎叶处理剂防除作物行间的杂 草,挥发性强的除草剂、传导性除草剂易造成作物药 害,如百草枯在玉米行间除草安全,草甘膦不安全。 注意飘移! 导致药剂飘移的因素:风速、风向、除草剂的挥发性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
除草剂主要类别 与使用技术
01
除草剂的分类
一、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分类
茎叶处理 将除草剂施到杂草的茎叶上,杂草通 过茎叶吸收除草剂 土壤处理 将除草剂施到土壤或土表水层中, 杂草在土壤或土表水层中通过根 系或幼芽吸收除草剂
除草剂的 使用方法
3
茎叶处理剂的效果受药剂、杂草、环境条件三方面的影响。 药剂因素主要是除草剂本身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加工剂型 及质量等; 杂草因素主要是叶片形态、表皮构造、叶片的老嫩等; 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 •施用土壤处理剂注意问题 •药剂的施入部位要与杂草吸收药剂的部位一致。 •土壤特性及水层深度影响药效。 •地表覆盖物多影响药剂落到土壤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