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工期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及工程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工程施工期为三年。
1.2 水文、气象条件设计资料
1.2.1 水文气象条件
鸽子洞水电站坝址区处于温湿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
1
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多雷雨天气;秋季天
高气爽,昼暖夜凉;冬季干燥少雪,天气寒冷。据统计,年平均气温 8.0℃,最
四、基坑排水----------------------------------------------------------------------------------- 15 五、工程量计算-------------------------------------------------------------------------------- 16
31.6
190
532
67.6
778 837 898 960 1023 1089 1155
1.2.2 工程地质条件
(1)鸽子洞水电站坝址区河谷两岸不对称,左岸较陡,基岩裸露,右侧有 一、二级阶地存在,以缓坡形式分布于右岸。河床宽 60m,覆盖层为砂卵石,一、 二级阶地表层为砂壤土或含碎石壤土。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名称:水利工程施工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 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现状。
2. 水工结构施工- 水坝、渠道、泵站等水工结构的施工工艺;- 水工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
3.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水泵、水轮发电机等水利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水利机电设备调试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4. 施工管理与组织-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与实践。
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
6. 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施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3. 课程设计:进行专题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六、参考教材: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3. 《水工结构施工与管理》4.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七、实践环节: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施工情况;2. 模拟施工:设置模拟施工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施工设备和工具,培养实践能力;3. 综合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cai

第一部分一、基本资料(一)枢纽建筑物型式与组成某水库挡水建筑物为粘土心墙坝,坝体横断面见附图。
坝顶长1400米,坝高48米,属一级建筑物。
右岸山上设有溢洪道,左岸布置有一个泄洪发电直线隧洞为圆形,直径为8米,长300米,隧洞坡降1:1000,进口底坝高程为100米,隧洞粗率系数n=0.012(二)地形资料枢纽处河谷呈u形,河床宽约400米,右岸有宽达550米的台地,河床比降为千分之一,坝址处地形剖面图见附图。
(三)地质及土壤资料坝址处基岩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层厚10—20米,河床砂砾覆盖层厚5—8米,距址1.5km处有足够的土料司供上坝和修筑围堰。
土料有关性质列于表1表1表2 河流水文特征时段与流量表3 坝址处原河道水位流量关系表4 水库水位容积关系表5 频率为5%洪水过程线(Q~T关系)表6 频率为0.5%洪水过程线(Q~T关系)二、设计要求1、分析基本资料,选择导流方案。
2、各期围堰的设计:确定围堰型式,堰顶高程和断面尺寸,修建及拆除方法。
3、确定坝体拦洪高程(洪水频率f=0.5%)。
4、选择截流方法,确定截流日期和截流设计流量。
5、进行截流水力计算,确定截流过程中龙口各水力参数变化规律和截流材料最大尺寸。
第二部分施工导流一、导流方案的选择与时段划分选择导流方案时,主要考虑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其布置,施工期河流的综合利用,施工进度等。
分析工程条件的水文资料可知:河床较宽且流量大,所以选择围堰法导流,比较所给三种方案,第一种和第三种龙口较宽,在合龙睦增加合龙的工程量,故不合理。
故选择第二种方案。
但又由于先围左岸,进行左岸施工,如果龙口的位置太靠近左岸,则必然要分两段施工,将影工期,且工期变化复杂化。
基于地质条件的施工强度和施工进度的综合考虑,将合龙断向右岸移一定距离。
具体如下页图所示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本枢纽分为两段两期。
其中左岸坝段自成一段,右岸坝段和河床(即合龙)坝段分为一段。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施工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水利工程施工概述1.1 水利工程施工的定义和分类1.2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特点2. 施工准备阶段2.1 工作计划编制2.2 材料设备准备2.3 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过程管理3.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2 施工进度控制3.3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3.4 施工人员和技术队伍管理4. 施工技术4.1 基坑开挖与土方工程施工4.2 混凝土工程施工4.3 钢结构工程施工4.4 土石方工程施工4.5 防渗漏工程施工5. 工程验收与竣工5.1 工程质量验收5.2 工程竣工文件编制5.3 工程竣工和移交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利工程施工案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的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2. 课程作业:布置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期末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实践操作和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编制、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水利工程基础》2. 参考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关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及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工程验收等关键技能。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利⼯程施⼯课程设计前⾔部分⼀.课程设计的⽬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利⽤所学知识,独⽴⼯作、创造性的⼯作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熟悉现⾏⽔利⽔电⼯程建设项⽬实施的基本程序、基本规则和项⽬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应⽤技术规范与规程、查阅⽂献资料、体会协作共事的能⼒。
⼆.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是对⽔利⽔电⼯程专业的学⽣实现培养⽬标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学⽣必须按照本任务的要求独⽴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升华课程所学的知识,培养⼯程实践能⼒,激发学⽣的创新潜能。
三.设计范围:本次课程设计只要求学⽣进⾏倒流施⼯的设计,不要求⼤坝的布置和引⽔发电隧洞的设计。
四.应达到的技术要求:要求确定导流施⼯的设计流量、确定出导流标准、并设计出导流建筑物的各个尺⼨和⾼程、进⾏倒流施⼯的布置。
本论部分⼀.课程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地形、地质及⽔⽂资料,根据所给出的枢纽设计,依据现⾏规范选择导流⽅式,确定导流标准,计算导流设计流量,进⾏导流布置。
2.设计导流建筑物。
⼆.课程设计资料:1.社坞坑电站经济流量表。
2.⼚址⽔位流量表。
3.电站⼯程特性表。
4.历年逐⽉降⽔表。
5.流量历时频率曲线。
6.上中下坝逐⽉径流表。
7.社坞坑可研总报告。
8.社坞坑⽔电站中坝址设计洪⽔过程线表。
9.中坝⽔位流量表。
10.⼚区布置平⾯图。
11.发电洞平⾯图。
12.发电洞纵剖⾯。
13.社污坑⼚房布置。
14.社坞坑隧洞图。
15.社坞坑中坝。
16.枢纽布置图。
17.调洪演算丰⽔期、枯⽔期、较枯⽔期、平⽔期相关资料。
18.社污坑坝址地形图。
三.选择导流⽅式:导流⽅式1.全段围堰导流法:河床主体⼯程上下游各建⼀道断流围堰,将施⼯期间的全部来⽔拦蓄于上游河道中,并在围堰上游修隧洞将⽔流直接导⼊下游河段中。
如下图所⽰:图表 1导流⽅式2.分段围堰导流法:⽤围堰将主体⼯程分为前后两期进⾏施⼯,利⽤束窄明渠进⾏导流;后期将前期横向围堰拆除,保留纵向围堰并在其基础上修建后期横向围堰与之相接,构成后期围堰,⽽使⽤前期所建主体⼯程的坝⾝泄⽔孔进⾏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际工程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施工组织和管理,为将来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2.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布置图、施工细节图等。
3. 施工预算编制: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等。
4. 施工组织和管理:制定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保节能等。
5. 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三、课程设计要求1.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突出实用性。
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注重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
3. 强化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
课程设计应强化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创新和团队合作。
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过程1. 选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2. 资料收集: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等,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水利工程施工教案

水利工程施工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和设备;4.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相关安全措施;5.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教学内容1.水利工程施工的概述1.1 水利工程施工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2.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 施工准备工作:2.1.1 施工方案的制定;2.1.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2.2 施工过程:2.2.1 基坑开挖及土方运输;2.2.2 土石方的处理与运输;2.2.3 砼浇筑工艺;2.2.4 结构施工工艺;2.2.5 水工建筑物施工工艺;2.2.6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
3.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和设备3.1 常用施工材料:3.1.1 水泥、砂、石材等;3.1.2 钢材、木材等。
3.2 常用施工设备:3.2.1 挖掘机、装载机等土方工程设备;3.2.2 混凝土搅拌站、输送泵等砼浇筑设备;3.2.3 起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3.2.4 其他常用设备。
4.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安全:4.1.1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4.1.2 施工现场的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4.1.3 安全教育和培训。
4.2 施工作业安全:4.2.1 基坑和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4.2.2 高空作业和起重作业的安全措施;4.2.3 电气作业和施工机械作业的安全措施。
5.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5.1 施工质量问题:5.1.1 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5.1.2 结构施工偏差和不合格问题的解决办法;5.1.3 渗漏和泄漏问题的解决办法。
5.2 施工安全问题:5.2.1 劳动保护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5.2.2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5.2.3 施工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的解决办法。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1.基坑排水设计根本资料:某水利要津工程拦河坝,采纳一次围堰明渠导流。
该坝的基坑为矩形基坑,长200m、宽100m。
依据导流设计,上游横向围堰为土石混合围堰,粘土铺盖斜墙防渗,粘土渗透系数为0.5m/昼夜,斜墙平均厚度为2m,下游横向围堰为木笼围堰,水泥帷幕灌浆防渗,上下游横向围堰根底均为砂砾覆盖层,平均厚度为4m,渗透系数10m/昼夜。
依据水工模型试验及实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上游最大水深为10m,下游水深为3m。
由于明渠远离基坑,下游围堰防渗效果良好,故明渠及下游围堰的渗透流量不计。
初期排水时,相应时期日最大降雨量为40mm。
依据工期要求,围堰合拢闭气后5天排干基坑。
基坑积水总量为23000m3。
施工单位现有6BA12型及6BH9型水泵各4台。
设计确定总排水能力,是否需增加排水设备,增加水泵型号及数量。
2.井点排水某工程未降低前的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2m,地面下14m为被粘土覆盖层的沙层,其渗透系数为0.0005s/m,故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
基坑开挖要求疏干的基坑,边长为150m和60m,基坑深为6m,基坑底高出降低后的地下水位0.5m,所以基坑中心应下降的深度为〔6-2+0.5〕=4.5m,井点深达不透水层12m。
进行井点降水设计。
3.施工导流隧洞设计某水电站为土石坝要津,其主要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为Ⅳ级建筑物。
经论证,导流标准选定为频率P=1%,采纳全年导流,设计洪水流量Q=16000m3/s,洪水历时为4天,相应下游水位为151m,选定围堰最大高度为50m,这时相应上游水位为179m,要求确定隧洞的结构型式及其尺寸。
鉴于围堰高度较高,故设计中应考虑围堰所形成库容的调蓄作用。
起始库容取为70×106m3,大题对应于计算洪水时期的河道的常水位,围堰拦洪水位179m 对应的拦洪库容为1180×106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一、课设目的: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一)收集基本资料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2.施工导截流工程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2.3 截流(指合龙、闭气)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2.5 基坑排水2.6 隧洞封堵2.7 蓄水2.8 围堰拆除3.大坝工程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3.13 溢洪道堆砌石填方施工3.14 溢洪道砼浇筑3.15 溢洪道接缝止水3.16 右岸土石坝土方开挖3.17 右岸土石坝填筑4.厂房工程4.1 厂房基础石方开挖4.2 厂房基础砼浇筑4.3 1#机组安装4.4 2#、3#机组安装4.5 开关站土石方开挖4.6 开关站砼浇筑4.7 开关站设备安装5.收尾工作(三)草拟各项工程的进度重点说明(1)坝基开挖(ⅰ)特点(2)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ⅱ)固结、帷幕灌浆(ⅲ)接缝灌浆(3)电站、厂房进度(4)发电必备条件一定要抓住关键,合理安排,分清工程主次。
正如前面所提及,应以施工导流为主线,将施工导截流、封堵蓄水、发电等控制性工程的进度安排落实,其中包括相应的准备、收尾工程、辅助工程的进度,构成整个工程进度计划的骨干,再将不直接受控制约束的其他工程项目配合安排,即可构成整个工程枢纽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在进度安排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特别注意:(1)大坝坝基开挖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比较艰巨的项目,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也很大(2)砼浇筑何时进行,大坝砼施工进度,受砼系统投产和基础开挖及处理的速度控制,一般是在开挖完成大部分工程量之后,砼系统已能投产的情况下开始浇筑,尽可能使开挖和浇筑搭接时间不要太多。
(4)发电应具备的条件①大坝全线上升到拦洪高程以上,并能起整体挡水作用,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缝灌浆的时间不能延迟,以免影响坝体拦挡洪水②根据蓄水计划确定底孔封堵时段,最好将底孔封堵安排在枯水期末,并在泄洪建筑物建好后进行。
③机电设备已安装妥当,并进行了试运转,同时输变电系统已经相应完工,可以正式发送电。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工程筹建期:业主单位负责筹建对外交通、用电、通讯、征地、移民、招投标等总 2.工程准备期:承包商进场之日主体工程开工+工 3.主体工程施工期:河床基础开挖第一台机组发电(或工程开始收益)+期 4.工程完建期: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工程竣工工程总工期为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之和 施工总进度一般按指令性工期或合理性工期编制。
(ⅰ)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对于砼坝,一般在地基开挖后并浇筑几层砼后进行,先进行接触灌浆,而后进行固结灌浆,同砼浇筑平行交叉进行。
在编制控制性进度时,可不考虑占用直线工期,但由于灌浆与砼施工有一定干扰,故砼的浇筑速度较正常情况下略有降低。
(ⅱ)帷幕灌浆砼坝(或建在岩基上的粘土心墙坝)一般在廊道或灌浆洞内进行帷幕灌浆,基 本上不受气候和洪水的影响,与大坝施工干扰较小,均可均衡安排其施工进度。
安排帷幕灌浆的进度,应首先分析工作面上可能布置的灌浆机械,根据地质条件和钻灌方法,拟定台班产量定额,再根据设计的灌浆工作量分析所需工期。
所有帷幕灌浆一般均应安排在水库蓄水以前完成。
应妥善安排厂房砼浇筑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避免或减少相互干扰,与第一台机组发电有关的砼应优先安排浇筑。
砼衬砌进度与施工程序有关,当隧洞断面能满足开挖和砼衬砌平行作业时,衬砌占用直线工期较少,一般安排滞后开挖3~4个月,如不能平行作业,则须在开挖完成后进行衬砌。
(2)(ⅰ)砼坝施工进度的特点:①受气温条件的影响(高温、骨料降温、砼散热、寒冷及冬季暖棚)②砼一般用柱状块浇筑,层与层之间,因温控要求严格,应有一定的间歇时间, 特别是基础层,由于基础约束的影响,薄而温控严,成为施工进度制约的一大 因素。
③相邻高差控制严格,坝体的二期冷却和接缝灌浆,是影响砼坝施工进度的一个 重要因素④坝内设置引水系统和泄洪建筑,埋设件多,孔洞多,廊道多,施工干扰大(2)(ⅱ)①封孔前,最迟下一个汛期前,大坝浇筑至溢洪堰顶以上。
②水库蓄水后,一般情况下,库水位不再降至死水位一下,故在底孔封堵后的下 一个汛期到来前,坝体接缝必须灌至死水位以上,接缝灌浆时坝体高程应满足 接缝灌浆的要求。
③设有电站进水口的坝段,应在机组投入发电前3~6个月达到坝顶高程,以便进 行进水口闸门和启闭机的安装。
(2)(ⅲ)坝体接缝灌浆进度大坝在挡水之前,应进行接缝灌浆,使坝结成整体①灌浆时段应选择在冬季或春季的低温时段,同时须待砼温度冷却到设计的灌浆温度时才允许灌浆;②水库蓄水前,至少应将死水位一下的接缝全部灌完;③各时段灌浆高程,应结合施工期坝前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进行研究,每年汛前,灌浆达到的高程,应能满足坝体稳定和应力的要求④灌浆时本层以上至少有9m厚的压重层,压重层也应达到设计要求的温度。
(3)发电厂房和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发电厂房(主厂房,副厂房,开关站)在一般情况下,主厂房是控制直线工期的关键项目,副厂房和开关站可同主厂房同时进行施工。
其施工程序一般如下:★安排施工进度的一般方法:首先,分析控制直线工期的厂房地基开挖,主厂房下部混凝土,上部混凝土和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的工期,而后根据厂房的布置特点和施工的总进度要求,安排全部厂房的控制性进度,使之互相衔接合理。
(四)落实、平衡、调整、修正计划分析论证所拟订进度是否切合实际,各项进度之间是否协调,研究主体工程的工程量,是否大体平衡,进行平衡工作。
在实际编制时,应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经过几次反复调整,大体上依照上述程序来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五)计算时参,绘制网络图前面所得进度,即时参计算中最基本的数据;工序的延续时间,记为t i-j时参计算公式及步骤如下: A..事件(结点)的时间参数A1.事件最早时间(earlist time )TF(i)是以该结点为开始电的个工序最早可能开始的时刻 总开工结点:TE(i)=0其它结点:TE(j)=timax [TE(i)+t i~j ]i ∀(i 和j 相关联);i 是以j 为完工结点的工序开工结点 计算原则:由总开工结点开始由左向右,正向计算。
(t i~j :i~j 工序的持续时间)总完工结点:TE (n )就是工程项目最早可能完成时间 A2.事件的最迟时间(lastest time ):TL (i )是指在保证总工期TE (n )的前提下,以事件i 为完成时间的各个工序最迟必须完成的时刻,由结点n 向结点1逆箭头方向计算。
总完工结点:TL(n)=TE(n) 其它结点:TL (i )=min j[TL (j )-t i ·j]B .工序的时参计算B1 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ESj i ~T 就是它的所有紧前工序全部完成的时刻ES j i ~T =E i t ; ES(i,j)=TE(i)或ES(i,j)=max h∀[ES (h ,i )+t i -j ]h 为工序i -j 的紧前工序的开始结点 B2 工序的最早完成时间:EFj i ~TEF j i ~T =ESj i ~T + t i -j ; EF(i,j)= ES(i,j)+ t i -jB3 工序的最迟完成时间:LFj i ~TLF j i ~T =lj t ;LF(i,j)=TL(j)或LF(i,j)=min k∀[LF (h ,i )+t i -j ]k 为工序i -j 的所以紧后工序的完工结点B4 工序的最迟开始时间S~T L j iS ~T L j i =LFj i ~T -j i ~T ; LS(i,j)=LF(i ,j) -t i -j ★网络计划中各工序间的逻辑关系是根据工程的项目的实施程序、工艺要求和组织结构确定的。
在网络图上形成的相互关系只是在一起的长短不一的线路,为了保证按期完工,有的程序比较缓,有的程序比较紧,工序的时差反映了工序的松紧缓急程度。
★ ★一个工序的完成时间只要不迟于其紧后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就不会影响紧后工序。
C 工序的时差计算C1工序的总时差(total float )Tj i -F 不会影响总工期的最大时间延误值T j i -F =LF j i -T -EF j i -T =L jt -E j t -j i ~TTF(i,j)= LF(i,j)+ EF(i,j)= LS(i,j) -ES(i,j) 在TL (n )= TE (n )的前提下LF(i ,j)≥ EF(i,j) TF(i,j) ≥0C2工序的自由时差(free float )FF j i -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最大时间延误值 Tj i -F =E j t -Et i -j i ~TFF(i,j)= min k∀[ES (j ,k )+t i -j ]-EF(i,j)小结计算步骤: 1.结点时参a )正向计算TE(i)b )逆向计算TL (i ) 2..工序时参 a )求ES(i,j) b )求EF(i,j)c )求LF(i ,j)d )求LS(i,j) 3.工序时差4.找出关键线路,绘制网络图三.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10页左右)要求用图表和文字正确表达设计的依据、方法、意图和成果,文字叙述简练,字迹工整,段句分明,设计说明书中,一般只列出设计计算重要成果和分析结论。
参考:第一节 基本资料第二节 列出工程项目第三节 时间参数计算,工期的确定,时参,网络图2大图一张,网络进度图,计算机出图,规格:50×75cm是否满足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控制条件,以及能否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这就要对初始方案进行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