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诊断:影像学技术的黄金搭档

肺炎诊断:影像学技术的黄金搭档在临床诊断中,肺炎的识别和确认对医生来说是一项挑战。
传统的肺炎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胸部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肺炎诊断的重要工具。
在这里,我想以我的经验来谈谈影像学技术在肺炎诊断中的重要性,它们是如何成为肺炎诊断的“黄金搭档”的。
胸部X线摄影(Chest Xray, CXR)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结果快速等优点。
对于疑似肺炎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CXR检查。
我的经验是,CXR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炎症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接诊了一位发热、咳嗽的患者。
他的临床表现让我怀疑他可能患有肺炎,因此我安排他进行了CXR检查。
结果显示右肺中叶有一个模糊的阴影,这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初步诊断。
除了CXR,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也是肺炎诊断的重要工具。
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鉴别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很大帮助。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位患者反复发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我安排他进行了CT检查,发现左肺有一个空洞,边缘不规则。
结合临床表现和CT 结果,我诊断为肺炎,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胸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肺炎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MRI对于显示肺部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鉴别诊断方面。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他有肺部阴影,但临床表现不典型。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安排他进行了MRI检查。
结果显示病变区域有异常信号强度,这有助于我们确定其为炎性病变。
在实际工作中,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于疑似肺炎的患者,我会优先考虑CXR,因为它更快、更经济。
肺部炎症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炎症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肺部炎症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一、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表现⒈急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⑴显微镜阶段⑵衰退期阶段⑶游离腔阶段⑷合并感染阶段⒉慢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⑴慢性细菌性肺炎⑵慢性真菌性肺炎⑶慢性结核性肺炎⒊隐源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⑴隐源性细菌性肺炎⑵隐源性性肺炎⑶隐源性真菌性肺炎⑷隐源性结核性肺炎二、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⒈肺实变的影像学表现⑴细菌性肺实变⑵性肺实变⑶真菌性肺实变⑷结核性肺实变⒉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⑴慢性间质性肺炎⑵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⑶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⒊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⑴恶性肺结节⑵良性肺结节⑶侵袭性肺结节⑷活动性肺结节⑸炎性肺结节⒋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⑴先天性肺囊肿⑵感染性肺囊肿⑶气道扩张性肺囊肿⒌肺水肿的影像学表现⑴心源性肺水肿⑵高原性肺水肿⑶溺水性肺水肿⒍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⑴良性肺肿瘤⑵恶性肺肿瘤附件:相关病例影像片⒈患者A:急性肺炎病例的CT影像⒉患者B:慢性肺炎病例的X光片影像⒊患者C:隐源性肺炎病例的MRI影像⒋患者D:肺实变病例的CT影像⒌患者E:肺间质纤维化病例的HRCT影像⒍患者F:肺结节病例的PET-CT影像⒎患者G:肺囊肿病例的CT影像⒏患者H:肺水肿病例的X光片影像⒐患者I:肺肿瘤病例的MRI影像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肺炎: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等。
⒉炎症:机体对于损伤的生理反应,表现为组织红、肿、热、痛等症状。
⒊影像学表现: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观察和分析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⒋肺实变:肺部出现浸润性病变,表现为肺实质密度增加,并可见明显实变阴影。
⒌纤维化:组织间质纤维增生,导致器官结构发生改变和功能障碍。
⒍结节:圆形或卵圆形的病变,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
⒎囊肿:器官内含有液体的空腔性肿块。
⒏水肿: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导致的肿胀状态。
⒐肿瘤:指在组织器官中无法控制的细胞异常增生。
医学影像诊断学

14.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力CT表现 答: ①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当支气管水平走行而与CT层面平行时,扩张增厚的支气管壁呈平行排列的轨道状称为“轨道征”。“戒指征”:当支气管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管壁圆形透亮影,称“戒指征” ②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远端呈囊状膨大,成簇的囊状扩张可形成葡萄串状阴影,合并感染时囊内出现液平及囊壁增厚。 ③曲张型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管径呈粗细不均的囊柱状改变,壁不规则,呈念珠状。 扩张的支气管腔内充满黏液栓时,表现为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影,呈“指状征”改变。
46. 空气半月征:是指在肺曲菌球与空洞或空腔之间形似月牙的空气透明区,该新月形空隙总是位于空洞或空腔的最高位置,而曲菌球在洞(腔)内是移动的,总是处于近地位。
47. 干酪性肺炎:是指大量结核杆菌经支气管侵入肺组织而迅速引起的干酪样坏死肺炎,可表现为肺叶和肺段样的实变影,其内可见大小不等不规则透亮区(虫蚀空洞),还可见经支气管播散的病灶。
56.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57.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30. 空气支气管征:又称支气管气象,在X线胸片及CT片上,实变的肺组织中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可见于大叶性肺炎和小肺癌中。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知识点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知识点一、背景介绍肺部疾病是指影响肺部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肺炎、肺癌、阻塞性肺疾病等。
影像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可用于观察和诊断肺部疾病。
本文将介绍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影像学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二、肺部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1. 肺炎:肺炎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它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肺实变,表现为浸润阴影。
在X射线胸片上,肺炎可呈现为片状、结节状或斑点状的浸润阴影,密度较高。
在CT扫描上,肺炎可表现为实变区域周围的肺纹理增厚和肺泡壁增厚。
2. 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肺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肺癌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肺实质结节或肿块、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等。
早期的肺癌较小,可能在X射线或CT扫描上不易检测,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其影像学表现会变得更为明显。
3. 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在影像学上,肺气肿主要表现为肺容积增大、肺组织疏松,可见肺野稀疏、肺纹理增粗。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也可导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4. 肺栓塞:肺栓塞是指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疾病。
在影像学上,肺栓塞的表现为肺动脉阻塞和相应的肺血流减少,可见肺动脉分支树的阻塞或缺损。
三、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X射线:X射线胸片是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检测肺部疾病,并用于初步诊断。
然而,它的分辨率相对较低,无法提供详细的解剖和病变信息。
2.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解剖和病变信息。
它可以检测小的肺结节或肿块,并判断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CT扫描还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3. MRI(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解读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解读近年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医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以及病变情况,从而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解读一些常见疾病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表现和特点。
一、肺部疾病肺部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在医学影像学中,肺部的CT和X线检查是常见的检查方法。
通过肺部CT或X线,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结构、肿块、阴影等。
1. 肺结节肺结节是肺部常见的一种阳性发现,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在医学影像上,良性和恶性结节在形态学上通常有一些差异。
良性结节一般边缘光滑,形状规则,大小较小,CT值较低。
而恶性结节的边缘通常不规则,大小较大,CT值较高。
2. 肺炎肺炎是肺部常见的炎症性疾病,通过医学影像可以观察到患者肺部的炎症灶。
在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中,肺部会出现斑片状阴影,密度较高,周围肺组织会出现炎性浸润。
此外,肺炎常常伴随胸膜炎,医学影像还能观察到胸膜积液的情况。
二、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中也十分常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消化道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壁上出现的溃疡病变,通过胃部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壁的溃疡病变,溃疡区呈现为高密度结节,周围胃壁结构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此外,胃溃疡常常伴随胃黏膜的增厚,医学影像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2. 胆囊结石和胰腺炎胆囊结石是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通过腹部透视或者腹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胆囊内的结石。
而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在医学影像上,胰腺会出现密度增高以及体积增大的情况。
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学影像学中,核磁共振(MRI)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1. 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部血管堵塞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梗死灶通常呈现为T1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以及T2加权图像上的高信号。
放射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诊断

放射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诊断放射科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通过放射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结合实际病例,对放射科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和诊断。
一、胸部X光片影像分析1.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胸部X光片在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胸部X光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心脏增大、纵隔扩大以及肺血管纹理增多。
这些影像的表现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相一致。
根据X光片的表现,我们可以初步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2. 肺炎患者的胸部X光片在肺炎患者的胸部X光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肺炎灶或阴影,表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
具体诊断肺炎的病原菌和病变范围,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二、腹部CT影像分析1. 肝脏肿瘤的CT扫描在肝脏肿瘤的CT扫描中,肿瘤通常呈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结节。
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分布和血供情况,可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2. 胰腺炎的CT扫描在胰腺炎的CT扫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胰腺增大、边缘模糊,以及胰管扩张或狭窄等表现。
这些影像的改变有助于诊断胰腺炎,并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头部MRI影像分析1. 脑卒中患者的头部MRI在脑卒中患者的头部MRI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灶。
根据灶的大小、分布和信号强度,可以判断梗死的范围和出血的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 脑肿瘤的头部MRI在脑肿瘤的头部MRI中,肿瘤呈现为局部异常信号和异常形态,与正常脑组织有明显差异。
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边界和强化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类型,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放射科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为医生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疾病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放射科的诊断结果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影像结果确定诊断。
因此,在放射科诊断中,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综合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

医学影像学中的常见疾病诊断知识点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各种影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科,是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在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医学影像学中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
肺部疾病1. 肺气肿:影像学表现为肺气肿性肺大泡,空气过度充满而破坏性肺实质减少。
2. 肺炎:急性肺炎多数为感染性疾病,X线胸片表现为肺实质密度增高,支气管充气征和肺泡渗出改变。
3. 肺结核:胸片表现为肺内病灶呈斑点状、条索状、球形状,伴有肺纹理增粗、空洞形成等改变。
胃肠道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溃疡,影像学检查可见局部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 胆囊结石:腹部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回声增强区域,有时可并发胆囊壁炎症或胆囊积液。
3. 肠梗阻: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肠腔狭窄、扭曲,肠腔积液不畅等。
脑部疾病1. 脑梗死:脑CT或MRI检查可见脑组织缺血坏死灶形成,密度异常、信号改变。
2. 脑瘤:脑肿瘤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占位效应,CT或MRI检查可见脑内局部占位性病变。
3. 脑出血: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瘤等因素导致,影像学检查可见脑内出血灶及瘀血征象。
骨科疾病1. 关节炎: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骨赘形成等关节炎表现。
2. 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折断端不连续、断端错位,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判断治疗方案。
3. 骨肿瘤:放射学检查可见肿瘤继发性骨质破坏,CT、MRI检查可明确肿瘤范围、侵犯程度。
以上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疾病的诊断知识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全面分析病情,制定科学治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知识点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为患者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放射科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通过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
在日常工作中,放射科医生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本文将针对放射科常见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与诊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放射科学诊断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肺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等。
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肺炎患者表现为受累肺实质感染区域出现模糊的浸润阴影,常见于肺叶或段。
对于疑似肺炎的病例,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二、骨折骨折是骨折裂或完全断裂的病变,常见于各种外伤或骨质疾病。
在X射线检查中,骨折表现为骨折线通过骨骼,呈不连续性。
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部位,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固定复位、手术治疗等。
放射科医生需要准确评估骨折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
三、脑卒中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偏瘫、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
在MRI检查中,脑卒中患者可见脑梗死、脑出血等异常信号灶,结合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及范围。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四、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多种多样,如肠套叠、闭塞等。
在腹部CT检查中,肠梗阻患者可见受阻区域积聚气液平面,腹部肠管扩张。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明确诊断肠梗阻,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改善预后。
五、肝囊肿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肝脏病变,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在B超或MRI检查中,肝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边缘光滑清晰。
对于大多数无症状的肝囊肿患者,无需干预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但对于症状明显或囊肿巨大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在放射科工作中,医生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
通过对放射科常见病例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
女,45岁,咳嗽1年,胸痛3个月
经皮肺穿刺组织病理学--肺癌
非感染性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 影像学特征 • 实验室检查 • 组织病理 • 排除其他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
小结
疾病谱和临床谱广诊断和治疗复杂化
感染性?
非感染性?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
正常?
低下?
传染性PAP/EP/AIP
胸部正位片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诊断:多发性肌炎
• 女性,31岁, • 活动后气短4年、多关节冯痛1年,加重伴痰中带
血半个月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病史10年 • 查体:呼吸急促,双下肺闻及vecrol罗音 • 动脉血气分析:Ⅰ型呼吸衰竭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
辅助检查
• ANA、类风湿因子阴性、 • ANCA阳性 • 结核抗体阴性 • 血沉34mm/h •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
05.12.12
05.12.19
05.12.28
4月9日
4月11日
再 障 合 并 真 菌 感 染 ( 曲 霉 菌 )
肺炎型:显示肺野小片或大片阴影,可累及多个肺段及肺叶,
急 性 白 血 病 并 白 色 念 珠 菌 感 染
男 37岁,反复咳嗽、咳痰、胸闷1月余体温36.8℃ 右下肺新型隐球菌肺炎
WBC 12.5×109/L,中性比例 78.2%
限制性肺疾病 原发性肺疾病
肺部肿瘤 胸膜疾病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IP)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NSIP)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COP)* • A急性间质性肺炎 (AIP) •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 **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 (RB-ILD) • 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88U/L,LDH达587U/L • 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 口咽含漱液及气管吸取液送省疾病中心检测,RTPCR法
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
• 发病后第4日患者胸片显示以右下肺 为主的少量斑片状阴影,至第5日胸 部CT就显示双下肺实变,病情明显 进展。至第8日患者肺部病变达高峰, 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双中下肺实变, 双侧肋膈角消失。
发病后第4天 发病后第8天 发病后第5天
C2 C1
C3
诊断
• 重症肺炎(B型流感病毒) • Ⅰ型呼吸衰竭 • 肺炎旁积液,心包积液 • 多脏器功能损害 • 感染性休克
治疗
• 使用无创BIPAP呼吸机通气,吸氧流量 10L/l
• PB700呼吸机无创鼻面罩通气,PSV+PEEP模 式,压力支持18cmH2O,呼气末正压(PEEP) 4cmH2O
入院检查
• 体温 39.5℃,脉搏10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0/70mmHg。双侧扁桃体1°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 • 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达76U/l,血糖
8.4mmol/L • 心肌酶指标提示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达1240U/L,
。
,
病例
• 叶某某,男,35岁,病案号: D0150676 • 反复发热4天于2006年1月30日入院。 • 于2006年1月26日桑拿浴后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达38℃,次日出现头颈痛,就诊于南昌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给予氨苄西林+双氯西 林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查血常规:白细 胞9.9109/L,中心粒细胞77%,尿常规: 蛋白2+,红细胞3~6个/高倍视野,收入住 院。
* 先前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 ** 先前的肺泡巨噬细胞肺炎( AMP)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原发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
女,31y, 间断咳嗽、咳痰2个月,加重伴活 动后喘憋9天--COP
COP
• 男性,68岁 • 咳嗽、左侧胸痛、痰中带血1个月 •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血常规正常,血沉40mm/H • 结核抗体阴性,肿瘤四项正常
主要内容
。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需有创机械通气 (2)感染性休克需血管收缩剂治疗 次要诊断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min(2)氧合指数(PaO2/FiO2)≤250, (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5)氮质血症(BUN≥20mg/dL),(6)白细胞减少 (WBC<4×109/L), (7)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109/L), (8)低体温(T<36℃),(9)低血压,需要强力的液体复舒
2008-6-4胸部 CT
机化性肺炎(局灶肺炎型)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2006/04/24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2006/05/22
• 女性,50岁, • 四肢肌无力、活动后气短、低热40余天 • 既往史无特殊 • 查体:呼吸急促,双下肺闻及vecrol罗音 • 动脉血气分析:Ⅰ型呼吸衰竭 • ANA阳性 1:320,抗Jo-1抗体阳性 • 类风湿因阳性、ANCA阴性、结核抗体阴性
• 拜复乐0.4 Q12h • 丙种球蛋白20g5天 • 金刚烷胺0.1 每日2次 • 清开灵冻干 1.2 ivgtt qd 10天
• 最高体温:第一天:39.6℃ 第二天: 38.4℃ 第三天:37.2℃
复查胸部CT:肺部实变基本吸收, 只遗留双侧胸腔积液,抽液检验提示 肺炎旁积液
0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