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精品

合集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454.【乃】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是,就是)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刚,才)C.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如此,这样)D. 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仅)55.【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通“纳”,译为“接纳”“放进”)B. 西宫南内多秋草。

《长恨歌》(里面)C.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国内,内政)D.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内室,里面,内部)56.【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B. 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C.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D.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时期,期限)57.【奇】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特殊的,罕见的)B.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孔雀东南飞》(奇异)C.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单数,零数)D.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佳,美)58.【迁】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迁移,迁徙)B.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六国迁灭。

《六国论》(变动)C.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贬谪,放逐)D. 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升,升官)59.【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子闻之,往请。

《史记》(谒见,拜见)B. 诸将请所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请求)C. 请其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史记》(邀请)D. 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愿意,请允许自己干某事)60.【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阻塞不通,走投无路)B. 而心目耳力俱穷。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青玉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青玉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青玉案》学案新人壮志未酬情归何处──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之夜,花灯无数好像忽来的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煞是绚丽璀璨!天空散落下点点如星星般的烟火,随风飘落。

繁华似景的街道上飞驰着来来往往雕饰华美的车马,美妙欢快的乐曲如凤鸟相鸣不绝于耳,就连夜空那一轮明月都仿佛随之翩然起舞,整个夜晚人们都在舞弄着鱼龙形的元夕灯戏。

好一派流光溢彩、欢歌燕舞的热闹场面!我悠然步行在十里长街上,怀想着我那梦萦于心的情人。

可别离已久的她在何处?只看到那插戴着蛾儿般、雪柳般或黄金缀满头饰的女子,千娇百媚、笑语盈盈地从我眼前飞速来去。

我依然在拥挤的人群中千百次苦苦寻找,无助地踽踽独行在繁华闹市中。

不经意中转过头去,却发现原来她正在灯火阑珊处。

真的是她吗?我不敢相信,但愿吧……这首词历来被称为是辛弃疾词作风格前后期的分水岭,但我认为它更似一个寂寞潦倒英雄悲情迟暮之际所吟唱的徘徊与憧憬的哀歌。

词的上阙写在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之夜,眼前所见的是许许多多的花灯,好像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然踽踽独行的他却无心观灯,流露出的却是吹落满天星雨的感伤。

香车宝马、凤鸣乐奏、悠转月光、鱼龙舞灯……尽收作者的笔端,一派繁华喧闹的盛世之欢。

然而眼前的浮光掠影,磨去的却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情壮志,存留作者内心的只能是“蛾眉曾有人妒”(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怀才不遇的愤懑,即使是繁华盛景也只如转眼即逝的零落“花千树”。

下阙由状物转入到写人,将英雄豪情转化为儿女柔情。

看似追寻梦中的“她”,其实则是追寻内心深处的政治理想。

这与《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如出一辙。

千百度的寻找暗喻着词人人生的几起几落,早年的激情及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让他甘心为风雨飘摇中的南宋小朝廷献计献策,而这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淡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不就流露出他的消极情绪和满腹牢骚。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4月份)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邶风•静女》中:“______ ,______ 。

”朱熹对此评曰:“非此荑之为美,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蜀相》中,杜甫的“______ ,______ ”用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德才,感人至深。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______ ,______ 。

”这是告诫自己的侄子马严、马敦不要妄议别人的长短。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梵隐院①方丈梅晏敦复②亚③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

②晏敦复:南宋诗人、正直大臣。

③亚:同“压”。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彻骨的清寒中傲然绽放,为的是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而这只允许仙人和高士欣赏和品鉴。

梅如人品,人如梅品,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晶莹洁净。

D.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1.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多年来,网络文学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羡林提到,“我国民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

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

“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

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芦种植历史。

同时,历史文献表明,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给予证实。

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

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

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

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

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

众所周知,尽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开放包容的,但沿线涉及许多个国家,且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共同的文化载体作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中国与其他各国在葫芦实体、葫芦工艺造型的爱好,以及葫芦文化内涵的审美习惯等各方面均存在共识,这种依附在葫芦载体上的文化“共通性”非常宝贵。

以葫芦等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民间交流,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扬州慢》学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扬州慢》学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扬州慢》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2、品味词中用典的写作技巧学习重难点: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忧国伤时的情感,“清冷”的意境【学情调查情境导入】一、名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2.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染柳烟浓,___________,。

4.如今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腰缠十万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二分无赖是扬州。

7.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

一生未仕,往来于湘、鄂、皖、苏、浙之间,与范成大、杨万里诸人相酬唱。

精通音律,常作自度曲。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

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

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

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

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

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

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

"(万树《词律》)此词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六年。

当年繁华都会,如今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

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化意为象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当作文的立意是一个抽象的的命题,一种朦胧的情感,一个无形的概念,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围绕话题反复空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怎样打开思路,剖析话题,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至关重要了。

纵观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无论是常规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散文,都有一个化虚为实的构思过程。

题目给我们的是“虚”的概念,我们怎样避免泛泛空谈呢?那就得着眼于生活的“实”。

“实”并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概念,自然万物,人类历史、现实和未来就是我们作文的着眼点。

而自然界又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山水风景;人类社会可分为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历史阶段,也可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生活范畴。

而这些就是我们写作思路拓展的方向,就形成了一棵思维拓展的树状结构。

而在考场中,如果能沿着这棵思维树的方向打开自己的思维,就能迅速地确定自己写作的范围,这样既能避免自己面对话题无从着手的窘态,也能避免文章空洞浮泛的缺陷。

附:化虚为实思路拓展树:话题自然界植物动物山水风景历史人物(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等)虚家庭(亲情,个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学校(学习,个人思想)未来社会(人生感悟,世间百态)话题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创造天地,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唱虫鸣,虎吼熊吟,都可以撷取入文。

自然万物本无情无知,但因为有了我们的想象,它们可以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它们可以成为现实生活的代言人,可以成为人们生存状态的缩影。

将动植物和山水风景赋予人的情感,往往能使文风活泼,使主题含蓄而深刻,使文章灵动而耐人寻味。

下面从语言的角度以“亲情”为话题,采用多种手法,化虚为实,化意为象,使作文语言灵动有文采。

1.用生活细节和比喻使之形象化。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垓下之战》翻译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垓下之战》翻译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垓下之战》翻译新人教版必修4军攻打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

汉王又逃回营垒,掘深壕沟坚守。

汉王问张良道:“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张良回答说:“楚军快被打垮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不来是很自然的。

君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分天下,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前来。

如果不能,形势就难以预料了。

君王如果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穀城的地方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自己而战,楚军就容易打败了。

”汉王说:“好。

”于是派出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你们跟汉王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齐王,睢阳以北至穀城的地方给彭相国。

”使者到达之后,韩信、彭越都说:“我们今天就带兵出发。

”于是韩信从齐国起行,刘贾的部队从寿春和他同时进发,屠戮了城父,到达垓下。

大司马周殷叛离楚王,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发动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王。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

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

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实词专题1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实词专题1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文言实词专题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3、被 1禹,汤被之矣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将军身被坚执锐 4被发行吟泽畔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2盖亦反其本矣3本在冀州之南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 6若止印三二本7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未倒置9抑本其成败之迹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3虽不能察,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10、朝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4是高、曾时为一户5曾益其所不能12、乘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自京师乘风雪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13、诚 1帝感其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2为汉家除残去秽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6扶辇下除15、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7大礼不辞小让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10近者奉辞伐罪16、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4樊哙从良坐5从此道至吾军 6弟走从军阿姨死7其从如云 8欲不可从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7、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18、当 1木兰当户织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3有大石当中流 4北邀当国者相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19、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7臣之所好者,道也 8道不同,不相为谋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10故园谁道有书来11道之以政 12道义20、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未得与项羽相见 4吾得兄事之5所识穷乏者我欤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10此言得之21、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度义而后动 4乃曰“吾忘持度”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 8常有大度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0崔九堂前几度闻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而墨子非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觉今是而昨非23、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山重水复疑无路5王辞而不复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4、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贪,负其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8通家尚负责25、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3覆盖周密无际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 8盖亦反其本矣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6、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3暮去朝来颜色故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5君安与项伯有故 6既克,公问其故7故遣将守关者 8此物故非西产9故臣复取璧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1病故,物故27、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2固请,召有司案图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8.归 1后五年,吾妻来归 2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3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4江表英豪咸归附之5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语文下学期《作文语言训练之化虚为实
化意为象》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
1、请对比下列句子,体会不同
例一:春天快要到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例二:我的生活一贯这样。

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例三:陈明太瘦了。

陈明瘦得像耶稣的一根胡须。

2、请欣赏下面一段文字改文的表达,试谈其好处。

例一:中年是一个繁杂丰富的人生阶段,它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平庸的一面。

中年是一块色彩斑驳的画布,亮丽的色调和平庸的线条在这里交织。

例二:我现在是身兼多职,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中年的行囊中装着一生最多的面具:既要扮演孝顺的儿子,又要扮演慈祥的父亲。

例三:学校里的事要忙,家务事也不能不管,自己还得进修。

中年的目光不能遗漏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既要关心柴米油盐的有无,儿子的分数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又要关心文坛上最近有什么新名字,教育界近来有什么新“动作”。

例四:就是这样有苦有乐的进行着。

生活就是在人民币和粉笔灰之间,在教师节的贺卡和厨房的抹布之间,杂然交织着。

例五:有时候颇为感慨:生命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有时候难免有感慨:生命就随着这日子,在一根根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张少下去的日历中,悄然流逝了。

3、增添文采的方法--化虚为实、化意为象
第一招:化为具体人物
第二招:化为生活细节
第三招:化为自然景观
第四招:化为历史事件
第五招:化为古典诗词
第六招:运用修辞方式
第一招:化为具体的人物(历史名人,文学人物……)
【示例】将下面一句话化为形象表达。

许多古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

改写如下:她们是轻舞团扇的貂蝉,是面对漠漠黄沙的出塞昭君,是在马嵬坡自缢的玉环,是坠湖的西子,是悲吟葬花的黛玉,是一腔怨愤感天动地的窦娥……
【练习】借具体的人物表达你对“语文”丰富内涵的理解。

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
第二招:化为生活细节
【示例】一碗蛋炒饭,平凡,但在我饥饿时能抚慰我辘辘饥肠;一张面巾纸,真实,但在我伤心时能拭干我晶莹的泪水;一杯白开水,无味,但在我口干时能滋润我灼热的喉咙;一块口香糖,甜味由浓变淡,但在要吐掉时,才发现它已伴你那么久长;一团棉花糖,还未全入口,它就融进了你的心田:一块牛排,炖得越久,它就越香气逼人;一瓶老酒,存得越久它就越醇。

--这就是亲情,除了有爱情的坚贞不渝,友情的天长地久,也有它们没有的:蛋炒饭的平凡,面巾纸的真实,白开水的无味,口香糖的持久,棉花糖的温柔。

它是牛排,是老酒,时间是它们的最好的凝固剂。

记住,人可以没有爱情,甚至可以没有友情,但绝对少不了亲情。

【练习一】:将下段化为生活细节。

幼稚的童年时代早已远去,天真的少年时代也快结束了。

当我临近高考的时候,我猛然发现,我已经开始走向青年。

【练习二】:将“亲情”化为生活细节和比喻。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
亲情就是母亲;
亲情就是子女。

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亲情的泉,亲情的星,亲情的花。

【练习三】:依据情景,发挥想象,展开描写,注意生活细节的挖掘。

一个男孩,看见蝴蝶的幼虫要从蛹中钻出,几次努力都没成功。

男孩想用剪刀帮助蝴蝶幼
虫挣脱,于是……
第三招:化为自然景观
【示例】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又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又隽永。

亲情,亲情!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最美丽的彩虹。

【练习】根据提示,将“亲情”用自然景观和比喻使之形象化。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
亲情是。

第四招:化为历史事件
【示例】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慨然身许;自信是陆游“壮心未
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豪情抒发;自信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的心灵高歌!
【练习】将你对“亲情”的理解借历史事件表达出来。


第五招:化为古典诗词
【示例】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世间最无私的,无过于亲情,世间最博大的,无过于亲情。

【练习一】在下句横线上恰当引用诗词,使之表达更有意蕴。

亲情是一封家书,;亲情是一句问候,;亲情是一双泪眼,;亲情是一种情绪, .
【练习二】将你对“骨气”的理解借古典诗词或历史事件表达出来。

【练习三】根据提示,续写下面一段话: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第六招---运用修辞方式
【示例】①我讨厌学习文言文,但喜欢学外语。

我讨厌之乎者也,但喜欢ABC。

②妈妈你一年四季的操劳,头发都白了。

您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妈妈呀,我记得您的长发,春天您在播种,细雨梳理着它;盛夏您在锄田,骄阳炙烤着它;金秋您在收割,秋霜点染着它;隆冬您在挑水,冬雪溅满了它,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岁月的刻刀将它镌刻成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的标志。

【练习】用比喻使下句表达得具体形象。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的喜怒哀乐的处事态度。

达标训练,巩固提升
请以“风度”或“亲情”为话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请回忆增添文采的方法,请总结其他方法。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有人说,失败后的重新振作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

有人说,“跳槽”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

请以“转折点”为话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