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2课

合集下载

初中九下历史12课教案

初中九下历史12课教案

初中九下历史12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代表性文明;
3. 认识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代表性文明;
2. 认识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材、课件、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入本课主题,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什么是古代文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2. 古代文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三、探究(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了解不同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四、总结(10分钟)
总结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反思古代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掌握古代文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文明,对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程标准: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其次,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再有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

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所以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给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小结。

导入1、导言框: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

2、新闻报道: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被巴拿马收回,这意味着什么?(图片或报纸或视频资料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小组活动:介绍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反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

介绍二战后印度的民族独立介绍印巴分治的由来。

介绍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思维拓展:(教师归纳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印度的独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有什么影响?英国殖民者为什么要印巴分治?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联系现实:印巴问题和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影响和借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小组活动:谈谈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遭受到的殖民灾难。

介绍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说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

介绍苏伊士运河。

课堂讨论: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谈谈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时事溯源:古巴的历史,讲述二战后独立斗争的经历。

思考与讨论: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直击现实: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品教案

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教学难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一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矛盾深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1)图一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这次运动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手工纺织运动”?提示:图一反映了1922年甘地号召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由于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下令停止此运动。

“手工纺织运动”实际上起到了打击殖民者、保护本国资本主义的作用,但是它排斥西方物质文明的做法客观上不利于印度社会的发展进步。

(2)图二与哪一次反英运动有关?“食盐进军”是怎么回事?这次运动结果如何? 提示:图二反映了1930年印度“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况,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评价运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历史十二课教案人教版初中

历史十二课教案人教版初中

历史十二课教案人教版初中
课题:古代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的交流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的交流历史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交流的方式和影响。

3. 能够分析古代文明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的交流方式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古代文明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的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Step 2: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述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交流的历史背景、方式和影响,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Step 3:讨论(20分钟)
分组讨论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交流的具体案例,比如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Step 4: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古代文明交流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交流的作文,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代中国与外国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并有能力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案(教学设计)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关注重要历史人物,概括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用历史唯物观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解读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加深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各民族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教学重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颇具特色。

那么甘地、扎格鲁尔和卡德纳斯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斗争的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教师介绍甘地: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被尊称为“英雄甘地”。

他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

1893年,甘地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

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提问: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哪些?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2.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提问: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什么形式?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初中九年级历史十二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十二课教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十二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共和国的衰亡与帝国的建立-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 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 教学难点:-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 斯巴达克起义的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俗语,引导学生思考罗马的历史发展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3. 课堂讲解:-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讲解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制度,以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扩张。

- 共和国的衰亡与帝国的建立:分析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社会矛盾,讲解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的过程。

- 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讲解罗马和平的背景,以及和平时期罗马的经济、文化、政治状况。

- 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分析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讲解起义的过程,以及起义对罗马社会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斯巴达克起义的历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共和国的衰亡,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以及西罗马的灭亡。

2. 请学生思考罗马和平时期的社会状况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斯巴达克起义在罗马历史中的地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罗马历史的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战影响下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了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引出本课-----亚非拉的奋起。

这节课又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为学习下一单元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教学目标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年,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认识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一“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材料二“亚非拉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或称“第三世界”教师:亚非拉国家为什么相对比较落后?二战前它们有着怎样的相同命运?二战后它们又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学完本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前言:昔日是奴隶,今要做主人!教师:广大亚非拉地区为什么会在二战后掀起民族独立运动?学生: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被大幅度削弱,苏联强势崛起,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摧残严重,无力控制自己的殖民地,给了各殖民国家独立的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课标要求】
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掌握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2.能力:分析得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殖民主义体系虽然已经最终崩溃,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尚未肃清,在当今世界还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学习过程设计】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尼赫鲁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厄运”指什么?(印度遭受英国的殖民奴役。


B.为什么说是“再次发现了自己”?(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二战后独立运动高潮是“再次”出现的。


C.“厄运”怎么结束?(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同意印度独立。

1950年,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


2.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怎样?(印度独立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3.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识图回答)
经济发展情况:韩国、新加坡(1965年从马来西亚退出)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还有盛产石油的西亚各国经济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

4.如何认识印巴问题?(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伊斯兰教徒]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947年,英国公布印巴分治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成以印度教徒为多数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多数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遗留下宗教矛盾、克什米尔归属等严重问题,致使印巴之间的冲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A.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
B.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C.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2.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3.本课史实给了人们什么启示?
A.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

B.殖民主义体系虽然已经最终崩溃,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尚未肃清,在当今世界还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

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