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结构与管治报告

公司治理结构与管治报告

公司治理结构与管治报告公司治理结构与管治报告一、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是指组织内部管理结构和决策过程,以确保公司各方利益的合理平衡,维护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公司价值的一系列制度和实践。

公司治理结构与管治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行、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维护公司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基础。

二、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等。

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下:1. 董事会:本公司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批准重要决策和监督公司管理层的工作。

董事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

董事会会议定期召开,讨论重要事项,并通过投票决策。

2. 股东大会:本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股东依法组成。

股东大会负责审议和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如选举董事、审议财务报告、决定利润分配等。

股东大会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召开,根据股东持股比例行使投票权。

3. 监事会:本公司设立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公司运行符合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监事会成员由股东和职工代表选举组成,其中股东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三、公司管治为保证公司的管治效果,本公司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公司制度:本公司建立完善的公司章程和各项制度,明确公司内部各级机构及其权责,对相关岗位和职责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清楚和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2. 强化内部控制:本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确保公司财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影响。

3.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本公司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政策和程序,并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公司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信息透明度:本公司积极推动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公司财务报告、业绩预告等信息,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内部治理结构

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为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信托责任而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

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别履行公司战略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和经营管理职能,在遵循职权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客观、公正、专业地开展公司治理,对股东(大)会负责,以维护和争取公司实现最佳的经营业绩。

二、外部治理机制(★★)
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外部治理机制。

而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指除企业内部的各种监控机制外的各个市场机制对公司的监控和约束。

风险投资组织形式

风险投资组织形式

一、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结构由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者和项目经理直接肩负着筛选、监督投资对象企业等责任,所以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结构是否具备有效的制约与激励机制,是决定风险资本能否有效运作的最基础性环节。

1.有效的风险投资机构治理结构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正如现代委托代理理论所分析的那样,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管理者就会利用信息优势做出有利于自身却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就风险投资机构这种组织形式来讲,因信息不对称而使出资人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风险投资机构管理人员滥用资金的风险。

在成功的创业投资项目中,产出往往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投入。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风险投资机构属于资金丰富而本身并不直接拥有能够带来高额回报投资项目的单位,并且现实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又极为有限。

这样,如果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构的项目管理人就有可能放松对投资项目的筛选和分析,不经过缜密的评估和判断就把资金投入到并不具有可行性的创业投资项目中,从而造成资金的滥用问题。

第二,风险投资机构管理人员滥用权力为己牟利的风险。

如果风险投资机构这种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组织形式的激励机制设计不当,造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不一致问题,管理者就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做出诸如过分追逐风险、为自己确定过高的报酬标准、进行关联交易、甚至违背机构本已确定的方针和投资策略等损害出资人利益的行为。

甚至会发生项目管理人员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与被投资企业串通合谋,在投资前隐匿真实信息、制作与报告虚假信息,在投资后不履行善意管理的义务。

所以,一个合理的风险投资机构治理结构,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人员滥用机构资金及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2.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结构。

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绝大部分都实行有限合伙制(Limited Partnership)的组织形式。

有限合伙机构的合伙人包括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与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两类。

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哪些

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哪些

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哪些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哪些?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

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哪些1、投资前风险规避不足风险投资的操作经验,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

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2、风险投资方和风险企业存在着比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按理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介入了风险企业的管理,使风险投资相比其他投资方式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

但由于中国特殊的环境,风险投资和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是非常严重的。

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仅缺乏完善的制度,更严重是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

例如很多创业人员认为自己是老板,不愿意向风险投资股东公布相关信息。

因此,风险投资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存在很大的障碍。

另外,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创业者、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二、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分布特点1、资金不足严重影响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风险企业资金不足,陷入财务危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是与中国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有关。

中国风险投资初期不太注重联合投资,通常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一家企业。

在投资时,风险投资比较重视进入价格和所占股份,对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往往缺乏细致分析,造成投入资金不足,或者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实际情况与预测发生较大偏离,使投入资金难以支持项目达到投资时所期望的经营目标。

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大纲 ]公司运营是由公司高层以及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所实现的,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也是由各级组织结构依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来实现的。

本文给出了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组成及相应的职责范围,包括股东 (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等,以便确立公司高层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降低因公司治理问题带来的风险。

其中,监事会对所有相关管理层及职能部门的职能推行督查,责任重要。

[ 要点词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中图分类号 ] F840.32 [ 文件表记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 5024(2021)07― 0026―05一、序言近来几年国内外的公司治理出现很多问题,很多都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满,职责不清楚引起的各项有利于公司睁开的政策执行不力、看守不力等造成的。

无论是哪一种公司,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战略方案及最后决议权都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来裁决。

而相关公司治理风险的详尽推行倒是由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参加的,外面利益相关者可是经过公司员工的参加而参加到公司治理风险管应中间的,这样才能够降低公司治理风险。

因此,需要有较好的组织结构细风险管理的方案。

也正由于这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优异的组织结构且各司其职,公司的各项风险管理活动才能够做到有序、信息透明、有效率以及上传下达等,公司治理风险才能够依照风险种类和等级等采用相应的对付措施,使得公司治理风险获得有效的管理。

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一 )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相关介绍公司治理是指协调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样能够在必然程度上保证公司决议的科学合理性、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提高公司绩效,保证公司经营的可连续睁开。

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方案

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方案

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方案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决策过程以及治理机构之间的关系。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下面是一份公司治理结构分析方案,以便引导企业在这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

一、分析目标1.了解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了解其组织架构、决策过程、治理机构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提供依据。

2.评估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估,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保障股东权益、规范公司运作、提升管理层的效能等。

3.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析,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改善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分析方法1.文件资料分析通过查阅公司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治理报告等文件,了解公司治理结构的官方规定和组织架构。

2.个案研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比分析其公司治理结构,并与本公司进行对比,找出优势和不足之处。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公司内部员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了解和认可程度,以便了解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运作情况。

4.访谈选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认识和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建议。

三、分析内容1.组织架构分析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定位。

从公司的业务模式、高层管理架构、部门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2.决策过程分析公司的决策过程是否透明、科学,是否能够确保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是否存在决策权集中或决策环节不清晰的问题。

3.治理机构分析公司的治理机构,如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的组成和运作情况,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履行监督和决策职责。

4.利益相关方关系分析公司与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看是否能够平衡各方利益,保障股东权益,提升员工满意度,保持良好的供应链和客户关系。

我国风险资本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对策

我国风险资本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对策

welcome第1卷第3期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1 No.3 2002年6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anities&Social Sciences)J un.2002我国风险资本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对策窦尔翔1,何 枫2(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摘 要]阐述公司治理结构功能的基本理论和风险资本的不同特点,探讨出现阶段我国风险资本投资治理结构上存在某些制度缺陷,分析了造成这种制度缺陷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资本投资治理结构可供选择的对策及设计方案。

[关键词]治理结构;风险资本;制度缺陷;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F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973(2002)0320032204System Limi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to F ather Frame work of Chinese V enture C apitalDO U Er2xia ng1,H E Fe ng2(1.Economic A dmi nist ration Colle ge,N ort hwest U nive rsit y,Xi’a n710069,na;2.I nte r national B usi ness Sc hool,Sha nxi N or mal U nive rsit y,Xi’a n710062,Chi na)Abstract:This test st udies some s yste m li mitations t o f at he r f ra mew or k of c hi nese ve nt ure ca pi2 tal on t he f oundation of t he st ruct ure a nd f unction of t he com p a ny ma na ge me nt a nd diff e re ntc ha racte ristics of ve nt ure ca pitals.The n it discove rs t he dee p reason w hic h results i n t he s yste mli mitation.Fi nall y t he p ap e r bri ngs f orwa rd t he counte r measures a nd t he desi gne d blue p ri nt t o build Chi nese ve nt ure capital’s f at he r f ra mew or k.K ey w ords:f at he r f ra mew or k;ve nt ure ca pital;syste m li mitation;desi gne d blue p ri nt一、公司治理结构所要实现的功能(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结构(Corp orate Gove r na nce,简称公司治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契约,包括正式契约(f or2 mal cont racts)和非正式契约(i nf or mal cont racts),其核心功能是在公司经理、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权利、责任和义务,以提高经营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完善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完善
2.8 建议三:优化高管激励机制
高管激励是激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激励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经营能力。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机制存在着激励不足的问题。部分公司存在着高管收入不足、激励不明确等情况,导致高管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高管薪酬设置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和透明度。在一些公司中,高管的薪酬由董事会决定,但决策过程缺乏公开透明,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高管薪酬的结构和激励方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激发高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高管薪酬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考量不足。一些公司在设置高管薪酬时过于注重短期业绩和股价表现,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和可持续性。这种短期行为导致高管的行为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对公司长期发展不利。
股东权力过于集中还可能导致董事会失去独立性和监督功能,使得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受到损害。股东权力过于集中也容易导致公司内部决策不够科学、规范,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为解决股东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可以采取措施加强股东权力分散化,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小股东的权益,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加强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让所有股东都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决策过程,从而增强公司内部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4 问题三: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指公司为了激励高管履行其职责而设立的薪酬体系。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管薪酬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脱钩的情况,即使公司业绩不佳,高管的薪酬依然较高。这种情况导致了高管缺乏足够的激励去努力提升公司的绩效,甚至可能出现高管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投资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探讨何国杰近两年来,中国的风险投资无论是投资机构总数、筹集的风险资本金总额、投资项目总量,还是风险投资及基金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等,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据估计:目前中国大陆约有160家风险投资机构,涉及各类风险投资资本金约人民币210亿元,已投资各类创新企业的风险资金大致100亿元人民币。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经济向新生经济转型,由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的急剧变革中。

但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政策支持,以及风险投资引导资金的投入,都会对区域性(指某地区、某城市等)的风险投资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活跃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江苏、广东等地,一是起步时离不开政府前期的引导资本投入,二是当前仍十分重视风险投资对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争相推出各自区域性的“优惠政策”。

如2000年,深圳市推出《深圳市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暂行规定》;2000年,上海市修订颁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200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上述规定与条例,都对风险投资机构扶持创新产业的商业活动,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便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股份制、民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等)出资新建、参股组建新的风险投资公司,达到配套发展当地新经济的目的。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授权经营集团。

如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由地方政府组建及授权经营。

至今集团和下属投资机构已滚动投资73个项目,仍在管理中的项目有42个,投资余额约人民币5亿元。

2、国有独资公司。

如上海市创业投资公司、江苏省高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3、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如深圳创新科技投资公司、北京科技风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是由国有企业,高新科技开发区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筹组的公司,其特点是共同筹组资金、共担风险。

4、上市公司分立机构。

如联想投资公司、红塔创新投资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公司。

5、大学发起设立——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6、民营及外资发起设立--IDG中国投资公司(基金)、时代在线风险集团。

由于当前中国大陆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本资金,约近60%来源于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

而此类风险投资公司又是在中国特定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条件下,尤其在政府需要大力倡导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相继诞生,目前仍然主导着中国风险投资总体的发展。

但近年来,纯民营、中外合资公司、其他所有制公司或自然人,出资创办的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也迅速增长,成为中国大陆风险投资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所以,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规范出资者、经营者、和项目管理者之间权力与义务的需要,也是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针对以地方政府为主,出资组建的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特点进行归纳,并着重对中国大陆普遍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及其相关管理进行探讨。

一.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与管理构架:企业特点:1.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全资或控股出资组建,政府投入资本金一般为一亿元至十亿元(人民币);2.授权经营、委任企业法人代表或聘任经营管理班子;3.通过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促进当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4.通过项目投资及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5.根据风险投资行业特点,可用全额资本进行投资;6.赋予组建区域性“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的功能;7.可用国有风险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各类“风险投资基金”;8.根据发展需要,经批准可在国内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9.接受委托,管理及运作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风险创新项目资金”;10.根据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可分阶段向风险投资机构增加注入“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壮大其风险资本金。

管理构架:1.授权经营公司不设立股东会,由董事会行使出资者职权,;2.参股、控股公司设立股东会;3.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决定公司重大事项;4. 监事会是经营监督机构,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5. 经营班子负责公司资产运营管理及投资事务,对董事会负责;6. 通常设立项目投资部、财务管理部、战略发展部、基金(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工作机构,确保风险投资业务运作畅顺(如图1所示);7. 风险投资机构与独资、控股、参股公司的关系是以产权为纽带的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8. 风险投资机构可聘任独立的专家委员会,为进一步改善经营运作及创新发展,定期提供研究咨询。

图1 结构示意图: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会 监事会 经营班子 财务管理部 战略发展部 基金管理部 项目投资部 综合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一.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运作管理模式及内部治理结构:1、以有限责任公司方式设立,对投资项目以股权管理方式运作。

(其主要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其管理特点有:(1)选择投资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鼓励发展领域的创新科技项目;(2)投资项目评审-由公司内部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董事会,审定投资项目及投资金额;(3)股权方式投资-以风险资金作股权投入,派出人员进入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4)组成项目管理团队—由擅长技术与企业管理、金融财务等3至4名员工,跨越不同的功能管理部门组成,负责投资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以及筹划资本增值退出方案;(5)定期汇报进展-由管理团队定期交流项目管理及进展情况,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研究与跟踪,建立共识。

避免局部管理不善而危及整个项目计划失败;(6)资本运作退出-通过项目股权转让或推荐项目企业上市,作为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7)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管理团队实施“风险投资项目资本增值退出奖励办法”。

以及对因跟踪管理不善的项目人员进行调整直至解聘;(8)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制定包括“廉洁自律”在内的基本管理规定,建立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开拓、求实、严谨、高效”的企业文化。

2.按培养风险投资家的目标,建立员工队伍的聘任与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构关注员工群体的真实工作能力,通常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资本运作经验,同时兼备某项专业技术知识。

因此建立能激发员工队伍(团队)各类知识潜能的管治机制与企业文化,是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竞争力的基础。

(1)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员工大多拥有双学历或多年企管经验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公司有正式员工52名,硕士以上学历(职称)占60%,本科学历占29%;深圳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47名,硕士以上学历占75%,本科学历占21%;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21名,硕士以上学历(职称)占43%,本科学历占48%;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14名,硕士以上学历(职称)占43%,本科学历占43%;(2)采用矩阵式聘任体系,按人才的配备要素进入相应的聘用职务系列公司可按行政管理系列、投资管理系列、财务管理系列、行政辅助系列等聘用划分,每个系列都有近20个档次,并且各系列的档次都有相对应的聘用待遇平衡关系。

以体现公司对每位员工的聘任都进入系统全面考虑。

公司可在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上确定不同员工的任职资格、工作规范、薪酬标准。

这样就构筑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任及工作平台,便于员工对本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公司按投资管理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

此外,配备及优化支持企业运作的办公设备,以保证公司员工的高效运作。

(3)加强典型投资案例分析,加速管理层专业化和项目团队职业化建设中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运作的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大多经历过采用类似信托投资或金融借贷的运作方式。

这种运作方式,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意又有务实操作能力的风险投资队伍。

而部分从海外回国参与中国风险投资的专才,对中国国情(含法律、税务、企管等诸因素)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过程,其对在中国的投资风险运作及项目企业的判断控制能力,有待实践中提高。

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若拥有了较成熟的风险投资人才,拥有了众多的风险投资家团队,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近叁年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警示,中国的风险资本才真正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风险机构的团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决策及市场运作。

因此,真正以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以典型的风险投资案例,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以内部研讨的方式训练业务管理团队,迅速提升风险投资机构整体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

(4)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风险投资项目资本增值退出奖励办法”风险资本运作的核心是企业,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大陆自带巨额资本的风险投资人才相当奇缺。

因此大陆公司拥有的风险投资专才,暂不可能以资本要素参与成功增值退出项目的收益分配。

考虑到风险投资业是中国新生而特殊的行业,其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做法,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实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让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与风险投资机构共担风险,共同构筑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未来,走出风险投资良性循环之路。

所以风险投资机构可试行特殊分配政策,使项目管理团队在参与风险投资中体现知识作为虚拟资本的价值。

即在投资项目实现增值撒出时,给予管理团队按净投资受益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金,以及参与资本运作经营成果的货币或权益分配。

具体提取比例要视不同撤出项目的绝对增值额而定,一般确定在投资项目撤出增值总额冲销全部成本后的5%至15%之间。

通过上述实践,风险投资机构可加速职业化人才培养,留住有独特项目管理能力的专才,并保持较完整的人才梯队,确立与创造风险投资企业品牌。

3.制定投资过程的科学决策程序实施动态管理防范投资风险(1)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参股或企业重组的投资业务操作指引”为加强对拟投资项目评估与决策过程研究与规范,风险投资机构可颁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的“风险投资投资业务操作指引”:A.明确参股或重组项目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企业有整合及吸收新股东的需要与愿望,--市场的需求与产品发展潜力、营销设想,--管理核心人员的协调能力与合作态度,--企业设立法律关系清晰,财务管理较完善。

B.展开参股或重组项目的价值评估主要包括:--以原核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作为评估依据,--对推动主营业务发展有明确的设想与思路,--企业有技术与产品的持续研发能力,--企业有资金需求计划与清晰用途。

C.确定有利于提高参股或重组后企业盈利能力的模式主要包括:--按创造较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原则,--有持续3至5年的发展计划,及分段实施方案,--有可供董事会选择的经营班子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