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金丝猴
动物保护之金丝猴

种群现状: 滇金丝猴仅分布于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
云南云龙一个狭窄的高山深谷地带,猴群数量较少, 一般仅20~60只,很少超过100只大群,估计种群总 数在云南难以逾越1,000只;西藏芒康约1,000只。
致危因素: 主要是滥猎供作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
调查,70年代该区滇金丝猴估计不下1000只,但 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多只,到现在仅剩下 200余只。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 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 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绝灭。
5. 怒江金丝猴(缅甸金丝猴)
2011
和
中
国年
云新
南发
怒现
江的
州第
的 高 黎 贡 山 区 。
5
种 金 丝 猴 , 分 布
在
缅
甸
三、保护措施
保护我国现有金丝猴的栖息地,改善和恢复金丝猴原有的栖 息生境植被是保护我国金丝猴的最重要的措施。在我国金丝猴的 保护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金丝猴种群分布的本地调查,摸清金丝猴现存的数量 和分布区域;重视和加强对金丝猴栖息地的保护,特别是要保护好 金丝猴栖息地的植被和金丝猴喜食的植物种类。
生活习性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 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 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 和鸟蛋。
繁殖特点
每年秋季是金丝猴的发情期,性成熟期雌性早 于雄性,雌约4~5岁,雄猴迟到7岁左右。全年均有 交配,但8~10三个月为交配盛期,孕期6个月左右, 多于3~4月产仔,个别也有在2月或5月产仔的。雌猴 妊娠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一胎一仔,偶产二仔。刚 生下的小猴子脸呈暗蓝,毛色棕褐,叫声如婴儿哭泣, 一个月后体重就达一公斤多。 成年猴群中,雄雌性 比约为1:2。天敌有豺、狼、金猫和豹以及雕、鹫、 鹰等。
金丝猴保护研究进展

黔金丝猴及其自然保护区
黔金丝猴皮毛呈灰色, 在两肩间有一卵圆形白色斑, 故又称 灰仰鼻猴、白肩仰鼻猴。是我国特有的3 种金丝猴中种群数量 最少的一种。 黔金丝猴分布于贵州省, 与保护滇金丝猴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共2 个, 分别在佛顶山(石阡县, 2 .7 万公顷)和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内。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口县、印江县和松桃县境内, 面 积4 .2 万公顷, 是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黔金丝猴、大鲵、珙 桐、梵净山冷杉、丽江铁杉等珍稀动植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 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英国等极少 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 金丝猴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 同属“国宝级动物”,它们毛色艳 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 和,深受人们的喜爱。
黔金丝猴:尾巴最长的金丝猴
学 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 别 名:灰金丝猴、白肩仰鼻猴、牛尾猴、线绒、果然兽、果 然绒
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 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 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
混交林等四个植被类型,随着季节的变
化,它们不向水平方向迁移,只在栖息
的环境中作垂直移动。
群栖生活,每个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为活动单位。最
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偷猎问题时有发生
金丝猴天敌很多,豹、金猫都常偷袭猴群,雕也 伤害幼体。因金丝猴群体心齐,性情机警,行动迅速, 很少被天敌危害。这一点在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 察时已得到证实。金丝猴全身是宝。它的皮毛美观 华丽,质地柔软,制作的皮衣、皮褥不仅保暖,还 有治疗风湿病的特效。它的肉、骨、血及内脏等还 是珍贵的滋补性药物或食物。金丝猴除了具有重要 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多学科的学术科 研价值。 由于存在消费市场,所以非法偷猎的潜在市场依 然存在。
国宝金丝猴简单介绍

与熊猫齐名的国宝——金丝猴提起我国动物中的国宝,人们当然也忘不了金丝猴,尤其国外动物界更是如此。
因为它也是中国独有、世界无二的一种稀有动物。
只产于我国的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的深山密林之中。
它全身毛色金黄如丝,非常美丽,形象可爱,圆圆的脸,嘴唇肥大,嘴角有瘤子样的肉鼓起。
许多国外动物界人士为了一睹它的“庐山真貌”,专程越洋过海来中国考察。
金丝猴这一雅号,顾名思义是源于它那与众不同的金黄色体毛。
然而与其独特的形体特征相关的雅号还有两个:它长着一副蓝色的面孔,因此它又被称为蓝面猴;它那蓝色的脸上又长着一只鼻孔朝天翻着的鼻子,所以它又有了一个仰鼻猴的雅号。
金丝猴的体型在猴类中算是粗壮的了。
它身高在70~80 厘米,母猴稍矮些,也在60 厘米左右。
体重多在10 公斤以上,雄性的体重可超过15 公斤。
它那几乎与身体等长的尾巴,长达60~80 厘米。
它那独具特色、因之而得名的体毛竟长达50~60 厘米。
金丝猴的蓝脸孔上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别有特色、向上翻着的鼻子,鼻梁既小又塌,每当下雨的时候它要不就低着头,要不就用前肢捂着鼻子,或者发挥长尾巴的作用,把尾巴甩过来盖着鼻孔,免得雨水流进去。
它的嘴巴圆圆的,长着两片厚嘴唇。
雄性金丝猴在嘴的两侧各长着一只肉瘤,这肉瘤随着日月的增加越长越大、越长越硬。
它脑袋两侧长着一对不算大而竖起的耳朵。
金丝猴喜欢栖息在林木茂盛的高山上,主要在树上嬉戏、活动、摘取食物。
如果下地活动,那长尾巴就有点碍事了,它们就把长尾巴搭在肩上,这样行动就比较自由了。
金丝猴也有垂直迁徙的活动规律。
它们的活动范围一般在海拔1500 米至3500 米的高度,它们不怕寒冷,但是冬季也要往海拔较低的地方迁徙,为的是便于觅食。
夏季到来时,它们早早地就迁徙到海拔3000 米以上的高度,因为它们非常怕热。
这与满身的长毛不无关系。
迁徙时猴王义不容辞地走在前面带路,幼猴夹在中间,几只成熟母猴殿后,几只在中间照料幼猴。
国宝金丝猴小班科学教案

国宝金丝猴小班科学教案引言金丝猴是中国的珍稀动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国宝”。
它们生活在中国南方的森林中,以华南地区为主要栖息地。
金丝猴的体形灵巧,毛发呈金色,显得十分美丽可爱。
它们是优秀的跳跃者和攀爬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由于开发和砍伐森林的不断增加,金丝猴的生存环境正逐渐受到威胁,为了保护这一国宝级动物,教育和宣传十分必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班科学教学,让幼儿认识金丝猴、了解其生活习性以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一、目标- 让幼儿认识国宝金丝猴,了解它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 探索金丝猴的习性,如攀爬、跳跃、觅食等。
- 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准备工作- 图片或插画展示金丝猴的外貌特征。
- 一段简短的视频,展示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 各种树叶、水果等素材,供幼儿体验觅食过程。
- 枝条和绳子,供幼儿模拟金丝猴攀爬跳跃。
- 大型海报板,供幼儿进行绘画或制作拼贴作品。
三、活动流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插画展示金丝猴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
例如,金丝猴有哪些特点?它们的毛发颜色是什么样的?它们的身体形态是否灵活?2. 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有关金丝猴的短视频,展示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可以让幼儿观看视频,并提醒他们注意金丝猴攀爬和跳跃的技能。
3. 体验觅食(15分钟)准备各种树叶、水果等素材,让幼儿亲手体验金丝猴的觅食过程。
可以将素材摆放在一个小桌子上,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然后用手去摘取或者用小勺子夹取,让他们感受到金丝猴寻找食物的过程。
4. 模拟攀爬跳跃(15分钟)使用枝条和绳子,让幼儿模拟金丝猴的攀爬和跳跃行为。
可以设置一个小型的攀爬场地,让幼儿依次攀爬和跳跃过去。
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大肌肉运动和协调性,并增加他们对金丝猴身体灵活性的理解。
5. 回顾总结(10分钟)回到教室,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活动过程。
询问幼儿在体验觅食和模拟攀爬跳跃中有什么感受,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秦岭和神农架地区,它们面孔呈蓝色,鼻孔上仰,所以也叫"蓝面猴"、"仰鼻猴"。它们毛色金黄柔软,最长可达10厘米,耀眼夺目。
滇金丝猴产于云南西部,体背、体侧、四肢外侧、足和尾呈黑色,因此又叫"黑金丝猴"或"黑仰鼻猴"。其幼猴全身为白色,随年龄增长才能逐渐变成父母的体色。
黔金丝猴分布于贵州梵净山区,其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国内外动物园均未饲养展出过,所以绝大多数人不能见到。其身上没有"金色",体毛主要是灰褐色,身上有许多白斑,当地人又称之为"花猴";因尾巴又黑又细,象牛尾巴,所以又称"牛尾猴"。是金丝猴中最珍贵的一种。
金丝猴主要吃嫩枝、幼芽、鲜叶、竹叶和各种水果,一般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或更高的暗针叶林带,营树而居,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它爬树灵活敏捷,跳跃能力特别强,常几十只结群活动,雌雄老幼一起,由雄中的长者带队,在树上觅食,以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实等素食为主。母猴怀胎五、六月后,多数仅产一仔。据目前调查所知,黔金丝猴尚存数百只,已濒临绝灭。
�
川金丝猴的体形较大,头圆,耳短,眼睛为深褐色,嘴唇厚,吻部肥大,嘴角处有瘤状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和变硬。两颊和额的正中的毛都向脸的中央伸展,露出两个凹陷的天蓝色眼圈和一个突出的天蓝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没有鼻梁,形成了一个鼻孔上翘的朝天的鼻子,更显得格外有趣。
根据古生物的研究结果,川金丝猴早在300多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就已经存在,从我国各种古籍中的记载来分析,历史时期川金丝猴分布的地区包括位于渭河、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岭、陇山地区,原来有近30个县有分布;位于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的大巴山地,原来有6-7个县有分布;位于湖南武陵山北侧的来凤、鹤峰和武陵山南侧的桑植、大庸、慈利、石门等县;位于广东北部从化、龙门、博罗等县境内的九连山、罗浮山;位于四川东南部20多个县境内的大凉山和相邻山区。整个地域跨渭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流域。
金丝猴的保护

⾦丝猴的保护保护滇⾦丝猴的对策滇⾦丝猴虽名为"⾦丝猴",实际并⽆⾦黄⾊的⽑。
⾝体较川⾦丝猴稍⼤,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较粗⼤。
⾝体背⾯、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灰⿊⾊。
在背⾯并具有灰⽩⾊的稀疏长⽑。
颈侧、腹⾯、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虽名为“⾦丝猴”,实际并⽆⾦黄⾊的⽑。
⾝体较川⾦丝猴稍⼤,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较粗⼤。
⾝体背⾯、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灰⿊⾊。
在背⾯并具有灰⽩⾊的稀疏长⽑。
颈侧、腹⾯、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滇⾦丝猴头顶有尖形⿊⾊冠⽑,雌性个体较雄性⼩。
眼周和吻⿐部青灰⾊或⾁粉⾊,⿐端深蓝⾊。
⽑⾊⽐较单调,背、体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棕灰、灰⿊⾊,⽑长达23厘⽶;喉、颈、上肢内侧、臀部为⽩⾊,胸部乳⽩,腹部橘黄⾊。
滇⾦丝猴绝⼤多数现⽣灵长类都⽣活在被⼈们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林之中。
那⾥⽓候温暖、⾷物丰富,⼤⾃然为它们的⽣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
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提到灵长类,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四季常绿的热带⾬林上。
可是,在我国滇藏交界处的雪⼭峻岭之颠的⾼寒森林中,却⽣活着⼀种罕为⼈知的珍稀灵长类。
这就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奇—滇⾦丝猴。
它们具有⼀张最像⼈的脸,⾯宠⽩⾥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追求的美丽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
此外,它是地球上最⼤的猴⼦,体重可达三⼗来公⽄,且⽣态⾏为极为特殊,终年⽣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针叶林带之中,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物短缺等恶劣⾃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也总是“秋毫⽆犯”,因⽽是灵长类中最有趣的物种之⼀。
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属于灵长⽬、猴科、⾦丝猴属。
该属是现⽣灵长类中极为引⼈注⽬的⼀个类群。
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
故⾦丝猴研究对于⼈们认识和了解⼈类⾃⾝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具有极⾼的学术研究价值。
小学三年级语文《国宝金丝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国宝金丝猴》原文专家们比较了200种灵长目动物,一致认为最漂亮的就是金丝猴。
金丝猴的鼻子及其周围是天蓝色,棕红色的面颊周围是淡淡的黄色。
胸部和腹部的毛是乳白色的,越向背部的毛颜色越深。
在深色的毛中,伸展着缕缕金丝。
这些柔软的金色丝样的毛,长的有一二十厘米,披散下来,仿佛是一件光彩夺目的金色斗篷,显得那么高贵。
金丝猴惧怕酷暑而能忍耐严寒。
它们多半时间在树上生活,有时也到地面上找东西吃。
金丝猴常吃嫩枝、树叶、幼芽及花果,有时也吃树皮和树根。
它们吃起东西来,老爱吧唧嘴,好像吃得特别香甜。
金丝猴以家庭方式结群生活。
猴群组织严密,由身强力壮的大雄猴担任猴王。
一旦敌害接近,猴王会立刻带领猴群以惊人的速度逃跑。
金丝猴的天敌很多,如豹、金猫、貂等食肉动物,还有猛禽。
因为它们是群体生活,又很机警,所以遇害的仅仅是少数。
可是由于有些人大量捕捉,使金丝猴的数量大大减少。
还有的地区,人们任意砍伐森林,逼得金丝猴无处安家。
现在,金丝猴已经濒临灭绝。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像大熊猫那样赠送给外国。
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人要想看金丝猴,只能到中国来,我国特别重视对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已经建立了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还设立了专门研究金丝猴的机构。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国宝金丝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指导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指导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词语读一读。
比较金丝猴面颊腹部乳白色缕缕金丝披散赠送设立耀眼夺目高雅华贵惧怕酷暑忍耐拒绝率领机构猛禽逃之夭夭机警大肆砍伐濒临灭绝珍稀动物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流利。
较难度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读书情况。
金丝猴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金丝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金丝猴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金丝猴主要
分布在哪些地区?
【常见问题】金丝猴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金丝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专家解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其余四个物种都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单之中,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物种之一。
这四种金丝猴当中除越南金丝猴仅分布在越南北部外,其余三种均为我国大陆特有分布种。
因此,均应视为中国的“国宝”。
分布范围: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
四川主要分布于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和小凉山,包括南坪、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汶、汶川、理县、安县、绵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市、彭县、崇庆、天全、芦山、宝兴、泸定、康定和马边等22个县境内的部分林区。
甘肃主要分布于文县、舟曲和武都等县部分林区属岷山和邛崃山向北伸延的山地。
陕西分布于秦岭南坡,包括佛坪、洋县、周至、太白、宁陕等县的部分林区。
湖北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山区,包括房县、兴山和巴东等三个县的部分林区,属大巴山东段。
【本人结语】全球共有四种金丝猴,我国分布的三种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文本人为您介绍了金丝猴的品种以及主要分布范围,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的,可以关注我们网站养殖技术频道,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专业性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情感目标: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教学难点: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国宝金丝猴
问:
1.你见过金丝猴吗?它长的什么样?
2.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自学课文,看看书中介绍了关于金丝猴的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二)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
(一)自学提示: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二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金丝猴的那些知识?
3.三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二)自学情况交流。
1.自学字词情况:
腹部乳白色夺目高雅华贵忍耐
惧怕酷暑幼芽拒绝率领
砍伐仅仅赠给逼人逃之夭夭
(三)朗读课文,解答问题。
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四)读一读有关的段落。
四、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
(一)说一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讨论明确:金丝猴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只有在我国才能看到。
(二)补充材料:
(三)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面临灭绝,打算怎样保护它们?
五、总结。
(一)现在大家有什么最想说的话?
(二)选做:设计以金丝猴为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
*16 国宝金丝猴珍稀动物加以保护
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能够基本的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认读本课中的8个认读字以及所带的词语;
2.学生能够通过填表格式学习方式归纳、概括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方式
3.学生能够巩固“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树立布局谋篇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品读和搜集资料感受“金丝猴为什么成为国宝”。
三、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金丝猴以及其它动物的的可爱、珍贵,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难点:通过本课的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提高用简练的语句回答问题的能力。
一、揭示课题,提出质疑:
1.开展小调查:你们去动物园的时候最爱看什么动物?为什么?
2.指名交流,抓住说喜欢猴子的同学出示金丝猴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对猴金丝猴的了解。
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4.结合课题质疑,问题归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通过检查认读字词了解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光彩夺目:课文中写金丝猴的什么光彩夺目。
严寒酷暑:金丝猴在严寒酷暑中的表现怎么样。
忍耐濒临(近义词)担任(造句)
灭绝:什么意思。
砍伐:课文中写的是谁砍伐什么。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对金丝猴有哪些了解。
3.师生共同归纳,设计表格如下:
样子
生活习性
生活方式
三、深入学习,品读全文:
1.交流、分组,对金丝猴的哪一方面感兴趣就分成一小组,最多以四人一组。
2.出示自学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1)读喜欢的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用“——”标出。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课文内外的知识均可)。
(3)练习朗读重点语句,准备全班“交流对抗赛”。
3.全班交流: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1)明确全班共分为两大组,每一大组里包含各个小组。
(2)对抗交流,老师给两组评分:
①要求:结合自选的一个内容,围绕“金丝猴为什么称之为国宝”一话题开展讨论。
②逐一围绕同一个话题(样子、生活习性、生活方式任选一内容均可)开始交流,两大组之间的同学一对一补充交流(先交流课文中的内容,再交流课外资料,由老师调控)。
4.教学预案:
(1)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金丝猴的样子非常漂亮”(略讲)
A.指名结合第一自然段内容介绍金丝猴的样子(要求介绍有顺序,板书:漂亮)。
B.对比哪句话写得好:
①这些柔软的金色丝样的毛,长的有一二十厘米,披散下来,显得那么高贵。
②这些柔软的金色丝样的毛,长的有一二十厘米,披散下来,仿佛是一件光彩夺目的金色斗篷,显得那么高贵。
(板书:高贵)
C.体会读第二句话,感受金丝猴长得是多么漂亮、高贵。
(2)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金丝猴惧怕酷暑而能忍耐严寒”一段。
(略讲)
①指名交流
②师生补充金丝猴生活习性方面的课外资料,了解金丝猴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③理解“惧怕”的意思。
④指导读: A.“金丝猴惧怕酷暑而能忍耐严寒”。
(板书:忍耐严寒)
B.“它们吃起东西来,老爱吧唧嘴,好像吃得特别香甜。
”
(3)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金丝猴以家庭方式结群生活”。
(重点讲)
①指名交流(板书:组织严密、天敌多,遇害少)
②根据学情分别指导读本课重点语句(“组织严密”、“天敌多”、“遇害少”三句),体会金丝猴群因为团结、机警带来的安全生活;
③出示两张图片对比:猴群努力维持的安全生活与人类破坏的危险同在,师读本自然段后半部分,学生交流搜集的保护金丝猴的资料感受金丝猴“无处安家”、“濒临灭绝”的处境。
④指两名学生对比读本自然段:再一次感受金丝猴团结和谐幸福的生活被人破坏。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感情升华:
1.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全文,思考问题:因为(),所以被称为国宝。
4.作业:从“样子、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方面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做好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