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抗滑桩工程1资料
抗滑桩工程施工方案

抗滑桩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地区,主要为治理一处滑坡病害。
滑坡前缘宽约100米,纵向长度100米,平均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原始地面标高290-320米。
滑坡终端为斜坡,坡度一般为5到15度,地势总体北低南高,后缘为陡坎边坡,边坡高度约5-20米,滑坡在平面上整体呈扇形。
本工程采用一排抗滑桩将滑坡体锁住,并设置反压回压的方式将滑坡体固定,同时使用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全部引走,以达到治理边坡病害的目的。
二、施工准备1. 施工道路:为保证材料和设备能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修建施工便道至施工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确保施工道路的畅通。
2. 施工用水、电: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施工期间的水、电供应充足。
3. 施工临时设施:搭建施工工棚、办公室、宿舍等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 施工材料:提前采购并堆放抗滑桩、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5. 施工设备: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
6. 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法1. 桩基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测定桩位,平整场地,修建截排水设施。
雨季施工孔口搭设雨棚。
2. 桩身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为减轻开挖时对孔壁的震动,以风镐开挖为主,局部可配合风枪。
石质较坚硬地段,采用风枪钻浅眼松动爆破。
开挖顺序为先开挖桩身下部,再逐步向上开挖。
3. 护壁施工:桩身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施工,确保孔壁稳定。
护壁高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为1米。
4.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
5. 混凝土浇筑:桩身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6. 桩顶连接:抗滑桩顶部设置连接梁,连接梁采用现浇混凝土,确保抗滑桩的整体稳定性。
《抗滑桩施工》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抗滑桩施工的相关知识,从定义、作用到施工步骤、质量控 制,以及实践案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逐一展开,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抗 滑桩技术。
抗滑桩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抗滑桩是一种用于增加桩基抗滑稳定性的地基处理技术。
作用
抗滑桩可以有效防止土体倾斜和下滑,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抗滑桩的施工进行验收。
2 质量检测
通过检测手段对抗滑桩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抗滑桩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安全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 识。
安全设施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抗滑桩的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
应用领域
• 高速公路 • 桥梁工程 • 建筑物
抗滑桩的施工条件和影响因素
1 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包括土质、地下水位、施工空间等 因素。
2 影响因素
影响抗滑桩施工的因素主要有土体的稳定性、 桩身材料和外部荷载等。
抗滑桩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
常用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锚杆等。
设备
抗滑桩施工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如打桩机、钢筋剪 切机、混凝土泵等。
抗滑桩的施工步骤
实践案例
• 某高速公路抗滑桩工程 • 某大型桥梁抗滑桩工程 • 某高层建筑抗滑桩工程
1
打桩施工
2
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桩身的打入,确保
桩的稳定性。
3
确定桩位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抗滑桩的位置和间距。
注浆加固
在打入的桩身中注入浆液,增加桩的抗 剪强度。
抗滑桩的监测和评价
监测
通过各种测滑桩的施工效果和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价。
抗滑桩的质量控制
1 施工验收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抗滑桩施工位于_____地段,旨在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该抗滑桩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明确抗滑桩的位置、尺寸、数量、桩间距等设计参数。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情况。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2、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设备准备配备钻孔机、搅拌机、起重机、电焊机等施工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对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4、现场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确保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通行。
按照设计要求,测设抗滑桩的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1、桩孔开挖采用人工挖孔或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桩孔开挖。
人工挖孔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 10m;机械钻孔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参数和钻头。
在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孔壁,防止坍塌。
支护方式可采用混凝土护壁、钢护壁等。
挖至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清理,确保孔底平整、无杂物。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的主筋、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采用起重机将钢筋笼吊起,缓慢放入桩孔内,并确保其位置准确、垂直。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检查钢筋笼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振捣要密实,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浇筑至桩顶时,应高出设计标高 50cm 左右,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1. 前言抗滑桩一般指钢管桩抗滑桩,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抗滑桩施工是一个十分细致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施工前需要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使其明确施工计划和要点,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抗滑桩施工技术及相关要点,以供施工人员参考。
2. 工具材料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材料:•钻孔机•弯管机•板材•钢管•砂土或碎石等填充物•电焊机•桩头连接件•桩侧连接件•金属切割工具3. 施工流程3.1 钢管制作首先是钢管制作环节。
需要将直径为300mm左右的钢管切断成适当的长度,并在管身上打上洞眼,方便后期加固。
在钢管末端需制作桩头和连接件。
3.2 钢管弯曲将制作好的钢管放置于弯管机中,按照施工设计中要求的弯曲角度加工。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管子的均匀和规范。
3.3 钻孔施工之后开始进行钻孔施工。
需要将制作好的钢管倒入预先开挖好的土坑中,并在地面固定住。
然后在钢管上打上三个对称的钻孔,孔口要与桩侧连接件配合。
不同钢管长度和直径的钻孔数量也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4 倒填填充物在钻孔施工完成后,需要在钢管和土壤之间倒填砂土或碎石等填充物,以便固定钢管和增加地基承载力。
填充物的质量和填充高度需要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3.5 焊接钢管钻孔施工和填充物加固结束后,需要进行钢管的电焊制作。
首先是接头预埋和桩头连接件预埋工作,然后进行接头焊接和桩头连接件制作。
需要注意保证焊接的强度和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接头数量,以确保桩的整体牢固度。
3.6 完成施工各项工作完成后,需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和验收。
包括钢管的直度、鼻子端的接头质量、接头的钻孔位置和相互间距等方面的检查。
验收合格后,可以进入下一步的抗滑桩施工和调试工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抗滑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钢管弯曲过程中,要保护好工人手部,避免受伤。
•钢管倒入土孔后,要注意防止钢管的滑动和倾倒。
[最新]抗滑桩施工资料
![[最新]抗滑桩施工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9efa4da76e58fafab003bc.png)
§2 抗滑桩的施工
§2.1 施工一般程序
抗滑桩施工多采用机械成孔或人工成孔,现场 灌注混凝土施工。
灌注桩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较多,并 须在一个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因此, 施工应按程序进行。备齐技术资料,编制施工组织 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应按设计要求、有关规范、 规程及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各工序的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监理、设计和业主各方管理到位、监控到位、 技术服务和技术跟踪到位。保证施工有序、快速、 高质地进行。
③挖桩:在粘土层用短柄铁锹锄头挖土施工;进入 砂岩层用风镐施工;如遇坚石风镐难以施工的,采 用钻眼爆破施工。
④运输:在桩孔上架立垂直运输支架,用卷扬机 作为提升运土设备,提升上来的渣土及时运输到指 定的弃土场,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⑤护壁施工:护 壁混凝土采用机械拌合,人工浇筑,振动棒捣实的 方法。塌落度控制在8~10cm。采取开挖一节支护 一节原则,其下挖深度不得超过2m,往下施工以 每一节为一施工循环。护壁C20钢筋混凝土,厚度 为20cm。在节与节之间插竖直钢筋(入下节 25cm),以提高护壁的整体性。模板之间用卡具、 扣件连接固定,确保刚度。护壁砼灌注8小才可进 行拆模工作。
单桩是抗滑桩的基本型式,也是常用的结构型 式,其特点是简单,受力和作用明确。当边坡的推 力较大,用单桩不足以承担其推力或使用单桩不经 济时,可采用排桩。排架桩的特点是转动惯量大, 抗弯能力强,桩壁阻力较小,桩身应力较小,在软 弱地层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有锚桩的锚可用钢筋锚 杆或预应力锚索,锚杆(索)和桩共同工作,改变桩 的悬臂受力状况和桩完全靠侧向地基反力抵抗滑坡 推力的机理,使桩身的应力状态和桩顶变位大大改 善,是一种较为合理、经济的抗滑结构。但锚杆或 锚索的锚固端需要有较好的地层或岩层,对锚索而 言,更需要有较好的岩层以提供可靠的锚固力。
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

交底
复核
接收
⑵桩基开挖断面检查。人工开挖桩基至1m<指已经浇筑好的锁口或者混凝土护壁下部1m)深度后,利用桩基顶部测放的点线垂吊线锤进行检查,要求满足护壁混凝土厚度要求。首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合格后,由中队复检,最后,由安质部委托测量队进行终检。
⑶钢筋绑扎。开挖断面测量合格后,立即进行钢筋绑扎施工,绑扎铅丝采用20#,梅花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和规格进行绑扎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直径超过28的使用闪光对焊,并同一截面,焊接接头面积不能超过50%。上下两节护壁间图纸中带弯钩的钢筋搭接绑扎长度不小于12cm。钢筋安装完毕,经质检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编号:
工程名称
丽江市苹果园‾鸣音‾阿海进场公路工程
分部工程
抗滑桩
工序(分项工程>名称
人工挖孔桩
交底内容
一、桩基开挖主要施工方法
<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①桩顶覆盖层开挖→②测量放线→③桩身土石方开挖→④锁口、护壁混凝土施工→重复③、④步骤→⑤基岩开挖、护壁→⑥直至满足设计开挖深度。
<二)主要工艺控制措施
6、桩基钢筋混凝土施工
<1)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桩孔验收→钢筋安装→验收→下入溜筒<或者导管)→混凝土浇筑→浇筑结束。
7、注意事项
<1)桩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部实验室的配合比施工。
<2)现场地质含水量较大,桩间距较小,必须跳桩开挖,严禁同时开挖。
<3)做好灌注桩上、下交通爬梯,严禁利用提升辘轳上下作业人员。
1、桩顶覆盖层开挖
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

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抗滑桩工程技术交底抗滑桩是为了逆转期滑整个或局部降低。
(一般,抗滑桩多用于深基础及大型桥梁工程中)桩身埋入土层后,周围土壤的依靠力,会对桩发生水平荷载,进而引起滑移,钻孔灌注桩,连续壁桩,基桩等常常抗滑处理。
一、设计要求因地质环境的不同所设计的抗滑桩方案也不同,完整的桥梁施工和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到下列因素:1. 沉降2. 侧向滑移设计抗滑桩需要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设计方案中加进人为因素的控制,以确保设计内外的平衡。
二、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和技术创新因素。
如下: 1. 确保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防止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 最小化施工对当地环境、居民使用和交通的影响。
3. 最大限度地保护施工安全。
三、变形控制变形控制是抗滑桩的核心要素,需要通过基础工程实现对于桥梁变形的最佳控制。
实施方法为:1. 加强施工监控和检测。
2. 使用工程平衡技术以实现基础的变形控制。
3. 选用高质量及可实现技术的建筑材料。
四、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施工期间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质量下降。
1. 施工预处理:包括了地质勘探以及相关的方案选择。
2. 桩身钻孔: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包括与周围土的摩擦力量等技术要素。
3. 加固桩身: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浇注技术保证充分固化。
五、桩身回注桩身回注是抗滑桩关键工艺中的一个部分,需要在施工过程结束后进行专业性检查并确保回注状态与相关标准一致。
总结抗滑桩是大型桥梁建设及深基础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实现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强大的质量控制和变形控制,抗滑桩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抗滑桩工程概述

抗滑桩目录1.工程概述 (1)1.1任务由来 (1)1.2滑坡体灾害总体情况 (1)1.3滑坡群治理工程等级 (1)2.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 (1)2.1地理位置与交通情况 (1)2.2气象水文 (1)2.3地形地貌 (2)2.4地层岩性 (2)2.5地质构造与地震 (3)2.6人类工程活动 (3)3.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4)3.1滑坡体基本特征 (4)3.2滑坡稳定性分析 (4)3.2.1变形破坏模式 (4)3.2.2计算工况 (4)3.2.3计算公式选取 (4)3.2.4计算参数选取 (4)3.3危岩稳定性评价 (8)4.危岩防治方案设计 (8)5.工程监测设计 (15)5.1监测工作任务和目的 (13)5.2监测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和原则 (15)5.3监测工作设计 (13)5.4监测工程量 (14)5.5运行监测年限及次数 (14)6.施工组织设计 (14)6.1施工条件 (14)6.2天然建筑材料 (14)6.3施工交通运输 (14)6.4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14)6.5施工管理与监理 (1)6.6注意事项及工程工期 (17)1.工程概述1.1 任务由来祝家河滑坡位于位于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川主移民新村一带,地处巫山县、巫溪县交界位置大宁河北岸,与巫山县隔河相望巫溪县在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上属于杨子准地台,位于大巴山台缘坳陷之大巴山陷褶束,构造形迹复杂。
滑坡区位于芹菜坝向斜的北翼、朝阳—官阳背斜的南翼。
产状为15~20°∠7~15°。
1.2 危岩灾害总体情况祝家河滑坡地貌:⑴其前缘沿河岸地形较陡,有一高约为5.00~8.00m的陡坎,为滑坡剪出口,该处形成的滑坡土体较厚;⑵中前部地带地形较缓,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5~15°,有农田,呈梯级分布;⑶后缘部分地形较陡,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30~60°,崩塌形成的滑坡体较厚;⑷在滑坡体后缘的外侧,地形较陡,一般自然坡度角约为50~85°,部分地段基岩直接出露;⑸东侧边界外为一小山脊,山脊纵坡坡度角约为10~20°;山脊北东侧发育一条近南北向河沟,常年有水,在大宁河入口段,河沟明显向大宁河的下游弯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1
ji
(一)基本公式
Ei-1
θ i-1
Pwi
αi
Qi
Wi
Ei
Ri
θi
Ni
n1
n1
(Ri j ) Rn
Fs
i 1 n1
ji n1
(Ti j ) Tn
i 1
ji
n1
j i i1 i2 n1 j i
传递系数: j cos(i i1 ) sin(i i1 ) tani1 j=i
第i条块滑体抗滑力(kN/m):Ri Ni tani cili 第i条块滑体下滑力(kN/m):
Ti Wi sini PWi cosi i Qi cosi
(一)基本公式
Ri Ni tani cili
Ei-1
θ i-1
Pwi
αi
Qi
Wi
Ei
Ti Wi sini PWi cosi i Qi cosi
综合影 响系数
水平地 震系数
(一)基本公式
基本烈度
7
水平地震
系数
0.1
综合影响系数 取0.25
8
9
0.2 0.4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设计技术要求
地震荷载一般只考虑沿滑动主滑轴线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整体稳定分析一般不计入地震 动水压力。
作用于质点 i 的水平地震惯性力 pi 按下式计算:
结构形式
排式单桩 承台桩 排架桩 ……
尺寸
常规桩 微型桩
(二)抗滑桩类型
(二)抗滑桩类型
(二)抗滑桩类型
抗滑桩形式及其布置 ①圆桩②矩形桩③板桩
(三)抗滑桩特点
1、抗滑能力强,在滑坡推力大、滑动带深的情况下,能够 克服抗滑挡土墙难以克服的困难。
2、桩位灵活,可以设在滑坡体中最有利抗滑的部位,可 以单独使用,也能与其它建筑物配合使用。
三峡库区新滩滑坡(1985.06.12)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 2003.07.13)
清江水布垭库区大堰塘滑坡(2007.06.15)
防治措施
主要防治措施的思路分为两方面: (1)提高抗滑力; (2)减小下滑力。
主要的防治措施可分为: (1)改变边坡几何形态; (2)排水 (3)设置支挡结构; (4)斜坡内部加固。
a 第i块 Ei-1
θ e i-1 W i1
ha
W i2 α i
d
L 滑面
Ti θ i
Ni
b
i+1
f θ i Ei
hb
c
(一)基本公式
静力平衡:
Ei-1
Pwi
αi
θ i-1
Wi
Ei
Ri
θi
Ni
n1
n1
(Ri j ) Rn
Fs
i 1 n1
ji n1
(Ti j ) Tn
Ni Wi cos i PWi sini i Qi sin i
PWi W iVid Wi Viu Vid Fi
三、平面滑动法
对土质滑坡和岩体破碎的岩质滑坡,按下式计算: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桩身中预埋2~4根声测管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一)抗滑桩概念
(二)抗滑桩类型
施工方式
打入桩 钻孔桩 挖孔桩
截面形态
圆形桩 管形桩 矩形桩
材料
木桩 钢桩 钢混桩
刚度
刚性桩 弹性桩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
2004
2005
2006
2007
中国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和各类型的分布数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地质灾 害总数
875 17751 102804 2536
滑坡
572 9359 88523 15478
崩塌
181 7654 13160 7722
3、可以沿桩长根据弯矩大小合理地布置钢筋(优于管形桩、 打入桩)。
4、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采用混凝土或少量钢筋混凝土护 壁,安全、可靠。
5、间隔开挖桩孔,不易恶化滑坡状态,利于整治在活动中 的滑坡,利于抢修工程。
6、通过开挖桩孔,能够直接校核地质情况,进而可以检验 和修改原来的设计,使之更切合实际,发现问题,易于补救。
Ei-1
θ i-1
Pwi α i
Qi
Wi
Ei
岩土体的天然 容重 (kN/m3)
Ri
θi
Ni
Wi Viu Vid Fi
第i条块所受地 面荷载 (kN)
浸润线以下 体积 (m3/m)
岩土体的浮容 重 (kN/m3)
(二)受力分析
Ei-1
θ i-1
Pwi
αi
Qi Wi
Ri
θi
Ni
对整体 k Ri Ti
根据上述设计要求,抗滑桩的设计内容一般为:
(1)进行桩群的平面布置,确定桩位、桩间距等平面尺度; (2)拟定桩型、桩埋深、桩长、桩断面尺寸; (3)根据拟定的结构确定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 (4)确定桩的计算宽度,选定地基反力系数,进行桩的受 力和变形计算;
(5)进行桩截面的配筋计算和一般的构造设计; (6)提出施工技术要求,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编 制概(预)算等。
Ri
θi
Ni
第i条块单宽渗透压力(kN/m) ,作用方向倾角为 i:
PWi W iVid
第i条块滑体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
Ni Wi cos i PWi sini i Qi sin i
第i条块自重与建筑等地面荷载之和(kN/m): Wi Viu Vid Fi
根据 En 0
n1 n1
n1
n1
k[ (Ti j ) Tn ] (Ri j ) Rn
i1
j i
i1
j i
n1
n1
(Ri j ) Rn
k
i 1 n1
j i n1
(Ti j ) Tn
i 1
j i
二、圆弧滑动法
抗滑桩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
性,即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相应规范规定的安全系 数或可靠指标,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 出;
(2)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 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变形满足规定要求;
(3)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 (4)抗滑桩的埋深及锚固深度、桩问距、桩结构尺度和桩 断面尺寸都比较适当,安全可靠,施工可行、方便,造价 较经济。
pi k H CZ iWi
式中 kH 水平地震系数。烈度为Ⅶ度时 k H =0.1;烈度为Ⅷ度时 k H =0.2;
CZ
综合影响系数,取 1 ; 4
i 地震加速度分布系数,对崩塌、滑坡体取 1.0;
Wi 集中在 i 质点的重量。
(一)基本公式
Ri Ni tani cili
Ei-1
一般土质滑坡、部分堆积层 滑坡、节理发育呈破裂结构的 岩质滑坡,滑移时产生旋转破 坏,滑面呈圆弧面。滑坡有明 显滑面,稳定性主要与滑面抗 剪强度有关,采用一般条分法 与毕绍普法的计算结果很接近
力矩平衡:
Fs
Ri Ti
Fs
Ri Ti
Ri Ni tani cili Ti Wi sini PWi cosi i Qi cosi
E2 kT2 R2 E1cos(1 2 ) sin(1 2 ) tan2
令 1 cos(1 2 ) sin(1 2 ) tan2
E2 kT2 R2 E11
认为条块间的作用力合 力(剩余下滑力)方向 与滑动面倾角一致
第3条块
Ei-1
(一)基本公式
Ri Ni tani cili
Ei-1
θ i-1
Pwi
αi
Qi
Wi
Ei
Ti Wi sini PWi cosi i Qi cosiBiblioteka RiθiNi
第i条块所受地震力(kN/m):
Qi c1cz khGs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结构重 要性修 正系数
抗滑桩工程
李德营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人数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
中国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
160
140
120
100
亿元
80
60
40
20
0 1998
i 第i条块底面倾角,反倾时取负值
(一)基本公式
Ei-1
θ i-1
Pwi
αi
Qi
Wi
Ei
Ri
θi
Ni
i为地下水渗透坡降: i sin i
PWi W iVid
第i条块单位宽度岩 土体的浸润线以下 体积 (m3/m)
水的容重 (kN/m3)
(一)基本公式
浸润线以上 体积 (m3/m)
泥石流
77 566 417 1215
地面塌 陷 25 137 398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