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课件
合集下载
浙教版2020年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 专题32 实验专题 (共40张PPT)

7
(3)固体药品取用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 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缓缓滑至试管底部,以防打破 试管底。 ②粉末状(或小颗粒):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吗,“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先将试 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再将试管迅速直立。应防止粉末粘 壁。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③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要 随意丢弃,也不要 放回原试剂瓶 ,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 ,应放入指定
容器 。
6
2.(2)药品的存放 ①一般药品存放:固体放置在 广口 瓶内,液体存放在 细口瓶 或滴瓶内,气体存放在 集气 瓶 内。 ②特殊药品存放:白磷存放在 水 中,钠存放在 煤油 中,见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如稀硝 酸等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铵盐及结晶水合 物等需密封保存。注意:盛碱性试剂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或木塞(不能用玻璃塞),易燃易爆物要 远离火源。
【命题重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例如,化学试剂的存放、取用、称量、加 热、过滤、蒸发、集气;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安装和洗涤及溶液配制等一系列操作方法等。 2.化学实验装置的连接主要考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干燥、净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和连接。
实பைடு நூலகம்专题
专题一 声 专题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专题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专题四 运动和力 专题五 压强 专题六 浮力基础(一) 专题七 浮力提高(二) 专题八 浮力液面变化问题(三) 专题九 功能的转化与计算 专题十 杠杆滑轮斜面
目录
专题十一 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综合分析计算 专题十二 欧姆定律 专题十三 电路的分析计算 专题十四 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 专题十五 力学实验探究 专题十六 电路动态分析(一) 专题十七 电路动态分析(二) 专题十八 电热档位与图像分析计算 专题十九 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等分析计算 专题二十 物理说理证明题(一)
(3)固体药品取用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 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缓缓滑至试管底部,以防打破 试管底。 ②粉末状(或小颗粒):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吗,“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先将试 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再将试管迅速直立。应防止粉末粘 壁。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③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要 随意丢弃,也不要 放回原试剂瓶 ,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 ,应放入指定
容器 。
6
2.(2)药品的存放 ①一般药品存放:固体放置在 广口 瓶内,液体存放在 细口瓶 或滴瓶内,气体存放在 集气 瓶 内。 ②特殊药品存放:白磷存放在 水 中,钠存放在 煤油 中,见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如稀硝 酸等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铵盐及结晶水合 物等需密封保存。注意:盛碱性试剂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或木塞(不能用玻璃塞),易燃易爆物要 远离火源。
【命题重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例如,化学试剂的存放、取用、称量、加 热、过滤、蒸发、集气;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安装和洗涤及溶液配制等一系列操作方法等。 2.化学实验装置的连接主要考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干燥、净化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和连接。
实பைடு நூலகம்专题
专题一 声 专题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专题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专题四 运动和力 专题五 压强 专题六 浮力基础(一) 专题七 浮力提高(二) 专题八 浮力液面变化问题(三) 专题九 功能的转化与计算 专题十 杠杆滑轮斜面
目录
专题十一 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综合分析计算 专题十二 欧姆定律 专题十三 电路的分析计算 专题十四 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 专题十五 力学实验探究 专题十六 电路动态分析(一) 专题十七 电路动态分析(二) 专题十八 电热档位与图像分析计算 专题十九 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等分析计算 专题二十 物理说理证明题(一)
2020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4章 实验探究专题 (共32张PPT)

第4章 实验探究专题
一、选择题
1.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 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
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
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C )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mL) 温度上升(℃)
花生仁 2 50
腔静脉和主动脉处分别向猪心注入清水,下列各组血管中,
会流出清水的是( D )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C.肺静脉和主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二、简答题 11.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 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为了测定不 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表是 他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实验记录。
(3)实验数据远远低于课本查到的食物的能量含量,可能的原 因 是 _部__分__热__量__散__失__到__周__围__环__境__中__、__食__物__燃__烧__不__充__分__、__有_____ _些__热__量__没__有__被__释__放__出___来__、__加__热__过__程__中__试__管__也__吸__收__一__部__分__热__ _量__等______,根据你分析的原因,提出改进实验的合理化建 议:___在__试__管__的__外__面__分__别__罩__上__易__拉__罐_____。
Ⅱ、方法步骤:(见下表)
实验材料
对照实验 实验条件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2mL ①______
2mL ② ______
③
④
水浴温度37℃,保温约20~30分钟
Ⅲ、结论分析: (1)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分装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2mL的 实验材料应选择_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____。 (2) 形 成 对 照 实 验 , 上 表 中 ③ 和 ④ 应 分 别 加 入 2mL __胃__液__、__蒸__馏__水____ 。 若 __甲__试__管__中__物__质__发__生__变__化__(_消__失__) __ , 说明了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的作用。 (3)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 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支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____2_m_L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和__2_m_L__的__盐__酸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 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
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
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C )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mL) 温度上升(℃)
花生仁 2 50
腔静脉和主动脉处分别向猪心注入清水,下列各组血管中,
会流出清水的是( D )
A.肺动脉和肺静脉
B.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C.肺静脉和主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二、简答题 11.运动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食物,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 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为了测定不 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表是 他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实验记录。
(3)实验数据远远低于课本查到的食物的能量含量,可能的原 因 是 _部__分__热__量__散__失__到__周__围__环__境__中__、__食__物__燃__烧__不__充__分__、__有_____ _些__热__量__没__有__被__释__放__出___来__、__加__热__过__程__中__试__管__也__吸__收__一__部__分__热__ _量__等______,根据你分析的原因,提出改进实验的合理化建 议:___在__试__管__的__外__面__分__别__罩__上__易__拉__罐_____。
Ⅱ、方法步骤:(见下表)
实验材料
对照实验 实验条件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2mL ①______
2mL ② ______
③
④
水浴温度37℃,保温约20~30分钟
Ⅲ、结论分析: (1)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分装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2mL的 实验材料应选择_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____。 (2) 形 成 对 照 实 验 , 上 表 中 ③ 和 ④ 应 分 别 加 入 2mL __胃__液__、__蒸__馏__水____ 。 若 __甲__试__管__中__物__质__发__生__变__化__(_消__失__) __ , 说明了胃液对蛋白质具有消化的作用。 (3)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而不是盐酸。 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一支试管丙,试管丙内应加入 ____2_m_L__蛋__清__制__成__的__蛋__花__液__和__2_m_L__的__盐__酸__________。
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知识清单科学实验与探究(课件84张)

(2) 上面是通过检测小麦的呼吸作用来了解其目前的生 理状况。如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组,应该将对照组的 小麦种子如何处理? 煮熟 。
(3) 将这些小麦播种后仍能正常萌发,但它们在地下墓
葬内长时间没有萌发或腐烂,其环境原因可能是什么
?(写出一点即可)
环境干燥或隔绝空气 。
5.蒸腾作用实验
1.实验时装置气密性良好的表现:一段时间后U形管 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并保持不变。
装置 水浴温度(℃)
凝乳时间(min)
A
B
C
D
E
F
10
20 30 40 50
60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40℃时凝乳酶活性高,
乳汁凝固时间最短
。
(2) 若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 乳汁 仍不凝固,理由是 高温使酶永久失活,温度即时降低, 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 。
变小;②水透镜,向其中注水,水透镜会变凸,焦距 变小;③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变平,焦 距变大;④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变凸, 焦距变小;⑤将凸透镜前的近视镜片拿走,相当于凸透 镜变凸,焦距变小。
3.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①蜡烛在一倍焦距内, 凸透镜成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②蜡烛在焦点上, 凸透镜没有成像;③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1倍焦 距,成像很远,光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④蜡烛、凸透 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不在光屏上。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
(2)图一中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 可起到 对照 作用。
(3)图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内,隔水加热 而不是直接加热,原因是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 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产生危险 。
浙教版2020年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 专题03凸透镜成像规律(共53张) (共53张PPT

凸透镜成像规律目录?与题一声?与题二光的反射和折射?与题三凸透镜成像规律?与题四运动和力?与题五压强?与题六浮力基础一?与题七浮力提高二?与题八浮力液面变化问题三?与题九功能的转化不计算?与题十杠杆滑轮斜面?与题十一简单机械的综合分析计算?与题十二欧姆定律?与题十三电路的分析计算?与题十四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与题十五力学实验探究?与题十六电路动态分析一?与题十七电路动态分析二?与题十八电热档位不图像分析计算?与题十九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等分析计算?与题二十物理说理证明题一23一透镜及凸透镜成像规律1
故答案为:(1)烛焰;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小于30;光屏;(3)变小;靠近; (4)虚;右;(5)15;
25
题型三:焦距计算
1.物体离凸透镜15厘米处,在凸透镜另一侧40厘米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凸 透镜焦距大约为( ) A.40>f>15 B. 7.5<f<15 C.20>f>15 D.7.5<f<20
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6)若将凸透镜换成和它的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中间更厚的另一凸透镜,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的像将变
模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7)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具座的右端向左观察,能看到
(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17
题型一:常规题
2.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
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故答案为:(1)烛焰;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小于30;光屏;(3)变小;靠近; (4)虚;右;(5)15;
25
题型三:焦距计算
1.物体离凸透镜15厘米处,在凸透镜另一侧40厘米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凸 透镜焦距大约为( ) A.40>f>15 B. 7.5<f<15 C.20>f>15 D.7.5<f<20
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6)若将凸透镜换成和它的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中间更厚的另一凸透镜,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的像将变
模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7)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具座的右端向左观察,能看到
(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17
题型一:常规题
2. 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
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并推算出焦距为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专题五化学实验探究(课件58张)

5.近几年,课本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分析也是常考的点,需要 我们关注实验并对实验特殊现象进行总结分析; 6.高频考点有物质的成分、实验特殊现象分析、化学反应速 率等。
题型一 物质的成分
【例1】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 属为主,其他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 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 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 们的根据是:_没__有__换__用__不__同__浓__度__盐__酸__多__次__实__验__等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 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 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温__度___ 有关。
2 02 2
202X年中考科学 复习
浙教版
专题五 化学实验探究
1.化学探究题往往会出现新情景,考查的却是基础知识,因 此要根据材料联想到对应的化学知识; 2.要从化学的视角解决问题,实验猜想、实验设计、实验结 论等要有科学根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 3.实验的评价往往从反应原理是否合理、实验方案是否完善、 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 面进行思考; 4.当有新情景出现时,往往会给出一些新资料、新信息,通 过仔细阅读、提取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甲
(1)图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 置时A中的__b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 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相__同__时__间___ 内__产__生__气__体__多__少_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ppt公开课-PPT

练一练: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共10ppt) 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 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 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 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人一只健壮的蟑 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 实验。 (1)该实验通过装置内氧气含量降低的反快慢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 (例举一点)排除不同蟑螂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在同一容器内控
科学选择实验材料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 共10ppt )
“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能产生氧气”的实验 如图所示。
科学选择实验材料
• 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 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 共10ppt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 共10ppt )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 共10ppt )
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例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生物探究专题(共10ppt)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并准备好3个带
盖的塑料盒、纱布等。②分别在塑料盒上贴上标签A、B、C,每个
•
6.在物质极大富足的今天,人们 逢节必过,过节必吃。大快朵颐之后, 很少有 人在意 节日的 内涵。 我不禁 大声疾 呼:批 判地继 承传统 风俗习 惯,让 我们自 身变得 更有品 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浙江科学中考专题专题十一-生物实验探究-(共29张)PPT课件

蝌蚪的发育,缩短其发育时间,所以用的是含有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喂蝌蚪
.
28
.
29
.
27
7.某科学家曾做了如下实验: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 ,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 B)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解析】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
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蝌蚪提前发育成小青蛙,说明该激素能够促进
.
10
2.将生命活力正常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 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 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B )
A.甲先发芽 B.同时发芽 C.都不发芽 D.乙先发芽 【解析】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 无关,因此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乙组同时发芽
.
26
【分析】 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 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 的小狗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 ,因此丙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乙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 长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甲状腺激素是由甲 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丙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 ,生长正常。
—有无叶
.
20
.
21
【例6】 (2015,广东)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屑 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对 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试管甲和试管乙可作为对照 B.试管丙在该实验中不变色 C.滴碘液后,变蓝色的是试管乙 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2
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次数 全程 前半程 后半程
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
1.6
5.0
0.32
0.8
2.8
(4)实验注意事项: ①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向下的动力; ②金属片的作用:便于计时;
③斜面角度不能过大,以防小车运动过快不好计时。
(5)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3
5、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重点掌握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成像原理的作图。易错点为:物距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1)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3)实验注意事项: a.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b实验过程中将蜡烛从耳背焦距的位置逐渐移近凸透镜 (4)实验表格: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针对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
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 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 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 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 离.
小石块的 小石块放入量筒前 小石块和水的总 小石块的体积V 石块的密度
质量(g) 水的体积 V1(cm3 ) 体积V2 (cm3 ) (cm3 )
ρ(g/cm3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9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针对训练
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次数 全程 前半程 后半程
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
1.6
5.0
0.32
0.8
2.8
(4)实验注意事项: ①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向下的动力; ②金属片的作用:便于计时;
③斜面角度不能过大,以防小车运动过快不好计时。
(5)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3
5、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重点掌握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成像原理的作图。易错点为:物距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1)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 (3)实验注意事项: a.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b实验过程中将蜡烛从耳背焦距的位置逐渐移近凸透镜 (4)实验表格: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针对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
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 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 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 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 离.
小石块的 小石块放入量筒前 小石块和水的总 小石块的体积V 石块的密度
质量(g) 水的体积 V1(cm3 ) 体积V2 (cm3 ) (cm3 )
ρ(g/cm3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9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针对训练
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