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合集下载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也是纳粹大屠杀的重要场所之一。

这个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镇附近,由奥斯维辛一号营、奥斯维辛二号营和奥斯维辛三号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以奥斯维辛一号营最为臭名昭著。

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囚犯们经历了种种难以想象的折磨和痛苦。

他们被迫进行体力劳动,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同时,纳粹医生还对囚犯进行了各种残忍的医学实验,使得许多人丧生。

在这个集中营中,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波兰人、苏联战俘和其他被纳粹认定为“不符合纯种德意志人标准”的人们被残忍地屠杀,成为了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受害者。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是二战期间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和残忍的一页。

在这个地方,人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邪恶的极致。

集中营的囚犯们经历了饥饿、疾病、虐待和死亡,他们的生命被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被踩在脚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疯狂的种族主义者的狂妄野心和对人类的仇恨。

然而,尽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令人心碎,但我们不能忘记它。

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我们需要让这段黑暗的历史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中,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种族歧视和仇恨是多么可怕,多么危险。

只有通过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维护和平与人权,让世界不再有奥斯维辛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因此,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的一次考验。

我们要铭记历史,警醒人心,让这段悲惨的历史永远不会重演。

愿世界和平,愿人类永远珍爱和平与友爱。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 该奖以约瑟夫 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 普利策的名字命名 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 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 路易斯的《电讯报》 纽约世界报》 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 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 创立了编辑写作制 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 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 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 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 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 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 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 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 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 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 1911年去世 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 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 1912年设立了普利 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 策新闻奖。 策新闻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 度不同。 度不同。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 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 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 本文有所不同, 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 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 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 纯主观性的报道。 纯主观性的报道。
请归纳这篇文章的中心。 请归纳这篇文章的中心。
•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 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 行的沉重控诉, 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 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同时, 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 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选文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选文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在布热金卡集中营大门 附近的草地上,有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对此有四种解释, 附近的草地上,有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对此有四种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 文章的开头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 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 B、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孩子 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们竟在此追逐游戏,这是不相配的景象, 们竟在此追逐游戏,这是不相配的景象,是“最可怕的 事情” 像一场噩梦” 事情”,“像一场噩梦”。 C、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 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D、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 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 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 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 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 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 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开始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 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 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 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 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 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 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 灭绝人性的代名词。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 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 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 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 到一丝光明?
合作探究:
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 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 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 后,掷入城郊池塘。
日军把中国人当作“活靶”
记住历史,
不要记住仇恨
——已故南 京大屠杀幸存 者李秀英的遗 言
德国总理
日本首相
勃兰特在波兰下跪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应该怎么做呢?
——







( 列 宁 )
味 着 背 叛
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
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 MACHT FREI)的含义—劳动使人自由。
毒 气 室 中 等 死 的 囚 犯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12汉语言文学邱宇54号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位于波兰距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小城奥斯威辛,有“死亡工厂”之称。

奥斯维辛集中营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亲卫队领导人希姆莱下令建造。

1942年1月20日举行的万湖会议通过“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

1945年1月27日由苏联红军解放,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大的暴动发生于1944年10月7日,当时营内流传着一旦苏联红军逼近集中营纳粹就要杀死所有囚犯的说法。

负责焚尸的二号炉、三号炉和四号炉的特别队员制定了暴动计划。

10月7日一早,四号焚尸炉的特别队长接到通知,命令他下午带人去烧300具尸体。

高度紧张的暴动者认为这是骗杀他们的阴谋,拒绝了命令。

党卫队员愤怒地命令他们集合,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的人们大吼着,掏出暗藏的铁锤和斧头杀死一些军士。

但全副武装的纳粹很快赶来,隔着铁丝网一一射杀暴动者。

走投无路的人们退入棚舍,点燃草垫引燃了整个棚舍,大火蔓延到焚尸炉,点燃了焚尸炉的木顶,随即整个炉子烧了起来。

二号炉的特别队员们看到焚尸炉起火,以为是整个暴动的信号,他们扑向正好赶来的看守,将领头的一个纳粹看守塞进了熊熊燃烧的炉膛。

人们抄起各种家伙结果了三名党卫军看守,并剪断电网向营外奔去。

然而纳粹很快乘着卡车带着警犬追了上来,逃亡者相继被就地处决。

一部分逃亡者躲进一个谷仓,纳粹点燃了谷仓,在外面等待着射杀那些从大火中冲出来的人。

冲出电网的暴动者被枪杀了250名,只有12人逃脱。

纳粹在营内枪杀了二百名参与暴动者。

第二天,12名逃脱者全部被抓住,纳粹枪毙了他们并把尸体拉回营区示众。

幸存者(前苏联尤金拍摄于1945年) 三号炉的特别队员们看见党卫队部队包围了自己的营房,赶紧将准备暴动用的炸药倒进厕所。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大小四十多个集中营的总称,距波兰首都华沙一百多公里,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陆军总司令希姆莱下令建造。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第一集中营占地不足6公顷,1940年6月14日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

第一集中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关押着2万人,它们分别来自欧洲各国,美国以及中国、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其中有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收了进来。

纳粹德国党卫军头目希姆莱视察奥斯维辛后制定了扩展集中营蓝图。

同年10月增设2号集中营,官方称呼是比克瑙,它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

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

不久又增设了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式建筑和生产人造水泥和汽油的大型企业,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负责挖煤和生产水泥。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中心”,有“死亡工厂”之称。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许多用活人进行“医学实验”的专门“病房”和试验室。

他们挑选了许多被关押者进行医学实验,如是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或尸体解剖等。

纳粹分子对被关押者今进行筛选后,将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拍去做苦役,将年老体弱,儿童和母亲杀害。

为此,集中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在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000具尸体。

大部分为犹太人。

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拿到德国出售。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他们设立的各集中营里先后囚禁过1800万人,其中1100多万人死于集中营内,仅在波兰境内设立的集中营里就死了670万人,其中包括80多苏军战俘。

集中营内的波兰吉卜赛人几乎全部被杀害,波兰犹太居民半数死在集中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有7000名幸存者,其中包括130名儿童;集中营内未及运走的头发还有7000多公斤。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地面上的看守开始走向草坪中的小“白 蘑菇”,这些隐蔽在草丛中的白蘑菇雕塑 是毒气室的通气孔,看守们向气孔中投放 “齐克隆B”。 • 人们正仰头望着喷头。突然,所有的 灯全熄了,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叫。跟 着,离喷头最近的人摇晃着倒下了,人们 知道不妙,争相涌向大门口。受尽惊吓的 人们意识到厄运降临,人群中发出阵阵惨 叫。紧接着,所有的喉咙好像都被一只手 卡住了……15分钟后灯亮了,屠杀者通过 窥视孔观察里面的动静,若有人还在挣扎, 就熄灯再等十余分钟。 •
集中营的罪行
• 当“死亡列车”到达奥斯维辛站台时, 人们就被赶出车厢,不许携带财物, 并被强行排成男女两列,党卫军看守 荷枪实弹并且牵着狼狗。包括臭名昭 著的约瑟夫·门格勒医生会将人群分成 可以劳动或进毒气室两类,这些完全 丧失了职业道德的医生必要时还掰开 年长者的嘴巴,观察他们的牙齿,以 断定他们是否能干活。

不能干活的人被送往奥斯维辛二号。 刽子手们知道,屠杀的效率取决于受害人 走上刑场的秩序,所以骗局最好持续到最 后一秒钟。广播里温和地劝告受害者应先 洗个澡,除去身上的虱子。“浴室”门前 的地面上铺着青草皮,栽着令人高兴的时 令鲜花,没进屋就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 觉。走进“浴室”时还可以听到动听的音 乐,一支小乐队在“浴室”前厅为“欢迎” 新来者而演奏一些轻松的乐曲,乐队队员 一律穿着白衫和海军蓝的裙子,俨然是一 群文雅、漂亮的年轻姑娘。

看守们告诉人们在“淋浴”前每人能分 到一个衣橱,还“友善地”提醒人们记住 自己衣橱的号码,免得出来时找不到自己 的东西。随后人们被带到“浴室”的过厅 里,那里不仅有衣橱,还能领到毛巾。墙 上用各种语言写着欢迎人们来奥斯维辛集 中营工作的标语,甚至写着洗浴时间和规 定等等。人们争先恐后地脱掉衣服涌进 “浴室”。 • 但是“浴室”内变得越来越拥挤,以 至于前胸贴着后背,人们感到有点蹊跷, 当还没明白过来时,沉重的大铁门已经关 闭,看守们在门外加上了锁和密封条。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的一个集中营系统,被用作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地方。

该集中营系统始建于1940年,由纳粹德国的武装党卫队负责管理,成为纳粹大屠杀的中心。

在那段黑暗岁月里,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和其他战争受害者在这个集中营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和死亡。

1. 被迫失去自由的地狱之地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建立的一个庞大的集中营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奥斯维辛一号集中营(奥斯维辛I),奥斯维辛二号集中营(奥斯维辛II)和奥斯维辛三号集中营(奥斯维辛III)。

每个集中营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规模,但都以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杀戮而闻名。

2. 灭绝营与劳动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系统中,奥斯维辛二号集中营是灭绝营,也被称为奥斯维辛-比克瑙,是以屠杀犹太人为主要目标的地方。

在这里,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押送到毒气室,毒死后被火化。

而奥斯维辛一号集中营和奥斯维辛三号集中营则起到了劳动营的作用,犹太劳工被迫从事苦力劳动,条件恶劣,饥饿和疾病肆虐。

3. 奥斯维辛的恐怖统治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统治下,纳粹德国对囚犯实施了严酷的压迫和恐怖统治。

犹太人以及其他战争受害者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和尊严。

纳粹士兵对囚犯实施残酷的体罚和酷刑,任意杀戮无辜,使得整个集中营笼罩在死亡和绝望之中。

4. 奥斯维辛的解放与纪念随着盟军逐渐接近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德国于1945年1月解散了该集中营系统。

而在集中营解放时,盟军发现了大量的尸体和生还的囚犯。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令人震惊和令人悲痛的事件之一。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被保留下来,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纪念馆和教育中心,以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段黑暗而残酷的历史。

结束语: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章节之一,是对人类道德的极度亵渎。

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纳粹主义及其暴行给世界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人权和尊严的关注。

高中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7.2奥斯维辛集中营

高中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7.2奥斯维辛集中营

集中营里的罪恶
1942年,从此成为一个计划的 屠杀犹太人的中心
• “必须加快步伐,把他们 迁移到东方去——主要是 波兰……这些被迁居的犹太 人,可以作为劳动力使用 。把有劳动力的犹太人按 性别分开,编队送到波兰 等地去筑路。许多人在这 样的劳动中肯定会受到自 然淘汰。剩下能活下来的 人,可能是犹太人东山再 起的祸根,必须受到相应 的处理。” ——1942年1月20日万 湖会议:最后解决方案
种族灭绝的例证; 揭露罪行,哀悼死者; 牢记历史,汲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反省历史,珍惜和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省 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
一页历史, 是一面镜子;
擦亮了镜子,
我们呼唤着理性与良知。
厄玛•格丽斯
“奥斯威辛女魔”
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人,他的罪的罚……便是他心
中良知的不安,这种不安与人间的一切惩罚相比, 都更加沉重和可怕。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1.为了呼唤人类的良知,波兰政府和联合国针对奥 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分别采取了什么举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三、警惕历史的重演
依据《纽伦堡原则》的规定,如何给厄玛•格丽斯定罪?
1945年12月13日,厄玛•格丽斯 接受审判,最终被处绞刑。
当厄玛•格丽斯被 战犯法庭执行绞刑时, 居然“平静镇定”地 走向绞刑架,一只手 臂竟然还抬起来行着 纳粹礼。
赖因霍尔德·汉宁(94岁)
为何沉默了 71 年才 年还 出来道歉?
1942年 1月至 1944 年6月在奥斯 威辛集中营担任守卫,检察官指控 他胁从谋杀至少17万人。 德国代特莫尔德地方法院 6月 17 日在裁决中说,汉宁“知晓在奥斯 维辛集中营,每天都有无辜的人在 毒气室中被杀害”,协从谋杀的罪 名成立,因此对他判处 5 年有期徒 刑。 “我为我的行为正式道歉。我真 的很抱歉。我为自己袖手旁观…… 没有加以阻止而感到羞耻。……奥 斯维辛是一场噩梦,我希望我从没 到过那里。” ——摘自新华社2019.6.19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西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

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

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

2号集中营,该营建于1941年10月,官方称为比克瑙。

比克瑙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
场所。

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

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

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2005年1月,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历史学家派珀根据其最新研究结果表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共有130多万人被关押,其中110多万人在集中营丧生。

当时欧洲至少有130万犹太人,其中约110万人被
关押到奥斯维辛集中营。

派珀指出,被关押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只有约20万人登记过,其余几乎是一到集中营就被杀害。

此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还有吉卜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

1947年7月2日,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维辛集中
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2005年1月24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特别会议,纪念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解放60周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