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检测技术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检测技术导则 - 电力标准化

附件2:国家标准《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67号)要求制定。
2014年12月,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线路运行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广州组织召开了《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国家标准起草小组第一次会议。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和标委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针对标准编制提纲及标准草稿进行讨论,并对下阶段标准编写工作进行部署。
2015年4月,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线路运行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武汉组织召开了《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国家标准起草小组第二次会议。
会上回顾了上一次会议纪要情况和标准第一次修订稿的改动内容,并讨论了标准第一次修订稿的具体细节。
于6月1日提出了征求意见稿,提交秘书处,由秘书处初审后发送标委会委员和在中电联网站广泛征求意见。
2 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 编制原则编写该标准遵循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与设计规范和运行规程方面的相关标准没有矛盾。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取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大量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应用实际经验制定的。
编写组提前了解到,目前国家标准中尚缺乏关于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的技术标准,存在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产品组成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没有统一、规范的依据。
编写组在收集整理了相关基层单位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系统应用情况和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后,结合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明确了标准编制的内容大纲、相关的章节及各部分分支条目及顺序安排。
组织编制了标准的各项内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以进一步规范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一、前言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时有发生。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故障,需要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巡视。
本文将介绍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包括巡视的目的、时间和频率、巡视方法、巡视记录等方面内容。
二、目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旨在发现和解决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确保其正常运行。
具体目的如下:1. 及时发现和排除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2. 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保证供电质量;4. 降低维护成本。
三、时间和频率1. 时间:巡视应在白天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2. 频率: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巡视频率。
一般来说,高压主干网每月至少巡视一次;中低压网每季度至少巡视一次。
四、巡视方法1. 巡视线路:应按照线路规划图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记录;2. 巡视设备:应对输电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3. 巡视环境:应对输电线路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发现违规行为及时记录;4. 巡视技术:应采用高清摄像机、红外测温仪等技术手段辅助巡视。
五、巡视记录1. 记录内容:巡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个杆塔的编号、位置、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信息;2. 记录方式:可以采用手写或电子记录方式,保存至数据库中;3. 记录保留期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需要保留一定时间的巡视记录。
六、总结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其目的、时间和频率、巡视方法以及巡视记录等方面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巡视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存在的问题。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规程(定稿)

5、公司属各县级供电公司从事输电线路专业的各级领导、各级技术人员及运行、检修人员等。
6、
十、本规程各项条文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公司总工程师。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本规程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十五、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章
因线路中心与杆中心的距离有限,在实际中经纬仪支在线路中心上,很难看到杆中心位置,另外近距离测量,相对误差较大,所以定铁塔中心桩之前,应在线路中心延内角平分线在较远距离处定一横担方向桩,再将经纬仪支在该方向桩上看线路中心桩,根据S定出杆中心桩。
图3
注:S是杆塔中心距离线路中心的位移值。
S的计算方法如下:
5.1.3杆坑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50mm,+100 mm。砼杆坑深如果无设计要求时,可按砼杆全高的1/10+700mm计算坑深。
5.1.4挖掘基坑时,坑壁应垂直,坑底应平整。杆坑底规格应为底盘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调整底盘。一般铁塔基坑开挖时,按照最下层基础面宽加200~300mm的裕度以便支模。一般情况下,若无设计同意,不得使用土模。特殊铁塔(高低腿铁塔、全方位不等高铁塔等)的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
1由于杆塔横担有一定的宽度,造成线路中心与杆塔中心不吻合,产生位移S1。如图4。
2
图4
设横担宽为D,
S1=D·tan(θ/2)/2
3当转角杆塔为不等长横担时,其中心与线路中心产生位移S2。如图5。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计技术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计技术导则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的需求,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定期巡检方式对于大规模的电网来说效率较低,并且无法实时监测线路的状态和性能。
因此,通过使用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输电线路的全面监测和故障预警,从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网运营商、电力系统设计师和监测设备厂商提供设计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通过按照本导则进行设计和实施,可以确保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运营和监测需求。
具体而言,本导则将涵盖以下内容: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测量参数和监测指标的选择;监测设备的选型和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故障诊断与预警机制;线路状态评估和操作决策支持。
通过遵循本导则的指导原则,可以有效提高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水平,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同时,本导则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促进了在线监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和应用。
1.安全性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安全性。
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测和识别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可靠性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系统应设计合理的冗余机制,以防止单点故障导致监测系统失效。
3.实时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实时性需求,使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响应线路异常情况,并通过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实现实时监测与预警。
4.精确性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精确性,能够确切地判断并定位线路异常情况,避免误报或漏报现象的发生。
相关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具备足够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5.兼容性在线监测系统应考虑与现有输电线路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
确保监测系统能够与现有设备无缝集成,不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干扰或影响。
6.灵活性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输电线路、监测需求和环境条件。
1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245 — 2008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2887—2000 电子计算站场地通用规范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 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 12632—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 2317.2—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高温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 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 GB/T 15844.1—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 提供 OSI 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7179.1-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 第 1 部分:协议规范 GB/T 17626.2—1998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1998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1998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5092—1999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1. 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危险性高、成本堪忧等问题。
为此,无人机巡检技术应运而生,具备高效、安全、精准的优势成为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新选择。
2. 无人机巡检技术的优势2.1 高效性无人机巡检作业可以大幅提高巡检速度,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快速全面检测。
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无人机具备更高的飞行速度和更大的航程,可以更快地完成对整个输电线路的巡视。
2.2 安全性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可以有效减少人员在高空和危险环境工作的风险。
无人机能够精确飞行在导线附近,通过高清相机和传感器获取图像和数据,避免了人员直接近距离接触高压电线的危险。
2.3 精准性无人机配备先进的遥感设备和高清相机,能够拍摄到细节丰富的高清图像,实时显示和评估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
无人机巡检技术能够检测到绝缘子、导线、杆塔等部件的异常情况,提高了故障隐患的发现和定位准确性。
3. 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为了保证无人机巡检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技术导则需要遵循:3.1 适当的机型选择根据巡检任务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无人机机型。
考虑到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可以选择具备稳定飞行能力和长续航时间的多旋翼无人机。
3.2 高清相机与传感器配置无人机需要配备高清相机和传感器,以获取清晰的图像和准确的数据。
高清相机可以拍摄到细节丰富的图像,传感器能够监测到各种环境参数。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无人机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关键的一步。
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分类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
3.4 安全操作与应急预案无人机巡检作业需要遵循相关的飞行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飞行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力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技术导则》

电力行业标准《电容型验电器》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10]320号)的任务而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10kV~750kV的工频交流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便携式验电器。
适用于与被测部件相接触的电容型验电器,不适用于非接触式验电器。
规定了用于10kV~750kV电力系统的电容型验电器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共分七章,第1章是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第2章是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是术语和定义;第4章是验电器的分类;第5章是验电器梯的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功能要求、电气性能要求、机械性能要求、标志及使用说明等;第6章是试验项目方法和性能要求,主要包括试验的一般要求、功能试验、电气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环境试验、标志耐久性试验等;第7章是包装、贮存及运输。
本标准替代DL740-2000《电容型验电器》,与DL740-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750kV电压等级;
——验电器启动电压范围调整为0.10Unmax≤Ut≤0.45Unmin;
——增加了干扰电压影响试验;
——增加了抗振动试验。
本标准引用了相关技术标准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1243-1:2003《带电作业用验电器-第1部分:交流1kV及以上电容型》。
与IEC61243-1:2003相比,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按照我国电网的各电压等级作为验电器的标称电压或标称
电压范围,而未按照IEC中的验电器标准电压范围;
——增加了第4章对验电器的分类。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1. 简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巡视是确保其运行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的技术导则,包括巡视内容、巡视方法和巡视频率等,以帮助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巡视内容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杆塔检查杆塔是架空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其稳固性和安全性对线路运行至关重要。
巡视人员需要检查杆塔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裂缝或倾斜现象。
同时,还需要检查杆塔与地基的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外力破坏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报告上级。
2.2 导线状态检查导线是输电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能力和安全性。
巡视人员需要检查导线的张力是否适当,是否有腐蚀、断裂或磨损现象。
同时,还需要检查导线与绝缘子的连接是否正常,绝缘子是否完整。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3 绝缘子检查绝缘子是防止导线与杆塔或地面接触的关键设备,其状态对线路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巡视人员需要检查绝缘子的破损、污秽程度以及绝缘子串上负荷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清洗、更换。
2.4 张力计检测导线的张力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过高或过低的张力都会对线路造成影响。
巡视人员可以使用张力计对导线的张力进行检测,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5 移动巡视除了定期的巡视,还应进行移动巡视来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
巡视人员可以通过驱车、步行或无人机等方式对线路进行巡视,检查是否有树木、广告牌等与导线接触的情况,以及悬挂物品是否与导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 巡视方法3.1 定期巡视定期巡视是指根据预定的巡视计划和频率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巡视。
巡视人员可以按照巡视内容的要求,采用步行、驱车等方式进行巡视,同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上报。
3.2 定向巡视定向巡视是指针对特定的故障类型或高风险区域进行的巡视活动。
巡视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故障数据、气象条件等因素,选择性地进行巡视,以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
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7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7】52号)的安排进行编制起草的。
2017年9月,成立了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为负责起草单位的标准编制工作组,参加单位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等单位。
并在济南召开了该标准的启动会,讨论该标准的主要章节及进度安排,起草小组根据会上的讨论意见整理出该标准讨论初稿。
2017年9月至12 月,收集各生产厂家的产品技术资料,结合起草小组讨论意见,对标准初稿进一步完善修改,于2018年元月26日在武汉召开讨论稿研讨会,对主要起草单位提出的讨论稿讨论,统一思想,进一步完善章节及主要内容,要求主要起草单位根据会议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和完善,于2018年3月日前完成征求意见初稿,提交到秘书处,由秘书处初审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发送标委会委员和在中电联网站广泛征求意见。
2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编制原则
编写该标准遵循与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和吸取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作业工作基础上,结合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应用实际经验制定的。
编写组首先了解了国内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作业单位的运用情况,收集整理了相关基层单位对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配置与应用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明确了标准编制的内容大纲、相关的章节及各部分分支条目及顺序安排。
组织编制了标准的各项内容,形成标准初稿。
在技术先进的同时,对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科学分析,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巡检效果,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2.2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设8章及1个资料性附录,即: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5技术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包装;附录A(资料性附录)随箱文件资料。
3目的及意义
3.1目的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常态化人工巡检已不能满足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要求,固定翼无人机可对线路通道、周边环境、施工作业、沿线交叉跨越等情况进行巡检,在电力巡检中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但对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产品制造、性能质量检测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
因此,制定《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对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系统组成、功能、技术指标及所需进行的检测试验等进行规定,用以指导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研发、制造、安全巡检及规范检测,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3.2意义
固定翼无人机已经在电力巡线领域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应用需求不断提高,提出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将进一步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系统技术,促进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
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无人机巡检作业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为现阶段各行业民用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试验检测工作献力献策,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4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引用了相关技术标准的部分内容,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5结束语
经标准起草小组的努力工作,现提出电力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以便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本标准。
建议在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后,由中电联或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召开标准宣贯会,请标准主要起草人介绍和解释该标准条文,宣传贯彻,为电力系统经济合理与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