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风热咳嗽的中医中药治疗方剂

合集下载

小儿咳嗽中医推荐偏方大全

小儿咳嗽中医推荐偏方大全

小儿咳嗽偏方大汇总
1、风寒咳嗽:特点: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2、风热咳嗽:特点: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且舌苔是黄、红。

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3、气虚咳嗽:特点: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

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止咳。

4、阴虚咳嗽:特点: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且舌苔是黄、红。

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5、痰温咳嗽:特点: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症。

治宜燥湿化痰。

6、痰热咳嗽:特点:咳嗽,吐黄痰,伴口渴、唇红、尿黄、便干等症。

治宜清热化痰。

医治风寒的中药方

医治风寒的中药方

医治风寒的中药方风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受到风寒的侵袭。

风寒病症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发烧、关节疼痛等。

针对风寒病症,我国传统医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就包括中药方。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款医治风寒的中药方,以供参考。

中药方名称: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柴胡、薄荷、桔梗、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功效:祛风散寒、解表清热、宣肺止咳、解毒止痛这款中药方具有很强的解表散寒作用,能有效地缓解风寒病症。

荆芥、防风、柴胡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薄荷、桔梗能够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茯苓、生姜、大枣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煎药方法:1.将上述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浸泡30分钟;2.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3.煎煮过程中,可适当加入红糖调味,以增加药方的口感;4.煎好后,将药汁倒出,待冷却至适宜温度后服用。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2.服药期间,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其他疾病者,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4.风寒病症伴有高热、严重咳嗽等症状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服用建议:1.一般而言,成年人每日两次,每次一碗;儿童用量减半;2.病情较轻者,可以服用两剂后观察病情;病情较重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适当增加剂量和疗程;3.服药后,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症状未明显改善,请及时就诊。

总之,荆防败毒散是一款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方,适用于风寒病症的治疗。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您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身体健康。

风寒风热咳嗽治疗方法以及偏方

风寒风热咳嗽治疗方法以及偏方

风寒风热咳嗽治疗方法以及偏方★★风寒风热咳嗽治疗方法★★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

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

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

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方四]生姜10克,饴糖适量。

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

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

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鲜橄榄4枚,冰糖15克。

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

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八]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

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九]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

治疗感冒咳嗽中药方有什么

治疗感冒咳嗽中药方有什么

治疗感冒咳嗽中药方有什么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被称为最难治愈的疾病。

我崇尚古人说过的一句话,“疾虽久尤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感冒咳嗽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感冒咳嗽的中药方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克)搞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荆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杏苏散【出典】温病条辨【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

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

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

感冒咳嗽的食疗调理1、红糖姜汤做法:生姜洗净,切丝。

锅中加适量水,放入红糖。

用勺子搅拌几下,防止红糖粘锅。

盖上盖子,煮20分钟,放入姜丝。

再煮5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2、大蒜生姜水做法: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一碗,煎至半碗,睡前一次服下。

服时加适量红糖。

功效:治风寒感冒。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方剂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方剂

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方剂有以下几种:
1. 麻黄汤:麻黄10克,桂枝6克,石膏15克,杏仁10克,草果6克,生姜3片,甘草6克。

适用于发热、寒战、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2. 葛根汤:葛根15克,鱼腥草15克,连翘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适用于咳嗽、发热、鼻塞、咽痛等症状。

3. 荆防颗粒: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桑白皮10克,苍耳子10克,薄荷5克,
麦冬10克。

适用于打喷嚏、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

4. 三妙丸:防风9克,桂枝9克,羌活9克,荆芥9克,薄荷9克,甘草6克,川芎9克。


用于发热、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请在服用中药前,先咨询医生或中药师,根据个人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剂,并按照医生的
建议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中药治疗感冒的常见方剂

中药治疗感冒的常见方剂

中药治疗感冒的常见方剂
主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感冒根据辨证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

常用方剂有荆防达表汤、银翘散、新加香薷饮、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等。

1.荆防达表汤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症见喷嚏,流清涕,怕冷,加衣被但仍怕冷,不发热或低烧,无汗,周身酸痛,咳白痰。

2.银翘散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症见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

3.新加香薷饮主要用于治疗暑湿感冒,症见胸闷呕吐,腹泻便溏(粪便稀不成形),发热不畅,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4.参苏饮主要用于治疗气虚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昏或头痛、肢体酸软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缺少力气,不想说话)等。

4.加减葳蕤汤适用于阴虚感冒,主要用于治疗老人、小孩、孕妇等体质虚弱,经常感冒的患者,既有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头昏等风热感冒的症状,又有口干咽痛、久咳少痰等症状。

如需用药,建议前往医院就诊,在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使用药物。

7味中药,天然止咳方!无论新咳、旧咳、寒咳、热咳、感冒咳嗽、新冠

7味中药,天然止咳方!无论新咳、旧咳、寒咳、热咳、感冒咳嗽、新冠

7味中药,天然止咳方!无论新咳、旧咳、寒咳、热咳、感冒
咳嗽、新冠
止嗽散:荆芥、桔梗、紫菀、百部、白前,还有炙甘草、陈皮
药物分析:
1、荆芥:这味药很轻,轻清的东西,就可以驱散风邪。

我们都知道,这次新冠,要么是风寒,要么是风热,要么是风湿,总之,都跟风邪有关。

而有些人阳转阴之后,之所以依然咳嗽不停,这还是与风邪有关,风邪善于走窜,无孔不入,侵犯到肺脏,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引起咳嗽。

如果肺气不宣发了,肯定是会引起咳嗽的,而如果肺气不肃降了,反而上逆了,也会咳嗽。

2、桔梗、白前:这2味药,其实就是调的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的。

其中,桔梗性升,可以顺应肺脏往外宣发的状态。

而白前味苦,苦能降,就可以顺应肺脏的肃降,这2味药一升一降,让肺气顺畅了,自然也就不会咳嗽了。

3:陈皮,:理气化痰,和桔梗一起,可以把肺脏、咽喉、气管里的痰给消除掉,从而减轻咳嗽。

4:紫菀、百部::专门止咳。

紫菀,古人对它赞誉有加,说它能治疗“新久咳嗽”。

百部,也是治疗咳嗽的药物。

《本草正义》说,“凡有咳嗽,可通用之”。

那么,到这里,整个止嗽散的方子都给大家分享完了,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方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调理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可以说,只要将肺气理顺了,肺自己就会工作,自己就会驱寒就会散热就会化痰,这才是治疗咳嗽的根本之法。

而且这里面本身也有祛痰的药,祛风的药,所以,如果你也咳嗽不止,不管你是新咳、旧咳、还是寒咳、热咳,皆可用之。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寒风热咳嗽的中医中药
治疗方剂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治疗咳嗽中医通常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痰湿、痰热、阴虚燥热五个证型,治疗时根据各证型表现不同,选用成药也有区别。

一、风寒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

一般选购:
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

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解肌宁嗽丸:口服,每日两次,1岁每次服半丸;两岁以上每次服1丸。

适用小风寒咳嗽。

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二、风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

一般选用:
1、川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

服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糖尿病患者禁用。

2、川贝清肺糖浆: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30毫升。

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婴儿最好不用。

寒咳、胃寒呕吐、糖尿病患者禁服。

三、痰湿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间常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

一般选用:
1、橘红片: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6片。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寒咳、虚咳不宜服。

2、苏子降气丸:口服,成人每日1-2次,每次6克。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肥腻食物;避免风寒;热咳、虚咳、干咳无痰患者禁用。

四、痰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声连连,痰少质粘,难以咯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气喘等。

一般选用:
1、二母宁嗽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

风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着不宜服;忌辛辣食物。

2、止嗽定喘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10毫升。

患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

五、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

一般选用:
1、养阴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

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服。

2、百合固金丸:口服,成人每日两次,每次1丸。

服药期间,不宜抽烟喝酒,不宜吃油腻、腥冷、辛辣食物。

脾虚大便溏泻者忌服。

3、秋梨润肺膏:口服,每日两次,成人每次10-20克。

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由咽炎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咽痒干咳少痰或无痰打针输液也不理想甘草片3喉炎丸10扑而敏1板蓝根4阿昔洛韦2 一日三次口服
追风膏一小片外贴咽部
另外口含银黄含片,喷西瓜霜喷剂效果也很好
单纯喉痒咳嗽,干咳很频繁的患者用,
扑尔敏5粒,甘草片10,地米5片研碎成粉加入麻杏止咳糖浆一瓶《100毫升》,摇匀,一次口服15毫升,一定要记住每次服之前要
摇匀,服时缓慢,让药水缓缓流下咽喉,最好能在咽部多停留,服后一小时内不要喝水.机理是糖浆和扑尔敏粘在咽后壁起局部作用。

药物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咽喉部,从而发挥最大药效。

不要忘记喝糖浆的同时也要抗炎治疗。

由此发挥,急支糖浆或者川贝枇把糖浆,都可以用。

除了加扑尔敏外,还可以加地米,加25ml章脑酊.效果更好喝上就止咳对伴咽喉痒的轻中咳嗽效果很好,感冒后较重的咳嗽不建议用。

有痰咽痒咳嗽个人实验以加了药的麻杏止咳糖浆,配合复方甘草合剂共同使用,效果教好.因其组方有甘草,章脑酊等化痰效果好.
在服用止咳药前,应分清楚咳嗽属于哪种类型.如咳嗽声重、痰黄粘稠、咽喉疼痛,应选用急支糠浆;如咳嗽清稀、流鼻涕,应选用风寒咳嗽冲剂;如干咳痰少、喉痒,应选用川贝枇杷露之类;如久咳不止,可选用强力枇杷露等;如反复咳嗽带痰,有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可选择麻杏糖浆,甘草合计等。

慢性咽部不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