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用药]风寒感冒用药处方
医治风寒的中药方

医治风寒的中药方风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受到风寒的侵袭。
风寒病症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发烧、关节疼痛等。
针对风寒病症,我国传统医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就包括中药方。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款医治风寒的中药方,以供参考。
中药方名称: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柴胡、薄荷、桔梗、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功效:祛风散寒、解表清热、宣肺止咳、解毒止痛这款中药方具有很强的解表散寒作用,能有效地缓解风寒病症。
荆芥、防风、柴胡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薄荷、桔梗能够清热解毒、宣肺止咳;茯苓、生姜、大枣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煎药方法:1.将上述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浸泡30分钟;2.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3.煎煮过程中,可适当加入红糖调味,以增加药方的口感;4.煎好后,将药汁倒出,待冷却至适宜温度后服用。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2.服药期间,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3.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其他疾病者,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4.风寒病症伴有高热、严重咳嗽等症状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服用建议:1.一般而言,成年人每日两次,每次一碗;儿童用量减半;2.病情较轻者,可以服用两剂后观察病情;病情较重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适当增加剂量和疗程;3.服药后,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症状未明显改善,请及时就诊。
总之,荆防败毒散是一款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方,适用于风寒病症的治疗。
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您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身体健康。
中药处方治感冒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温服,使其益气,增强补益的功能。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
6.顿服。是指药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淤血等。
[配方]西瓜汁100毫升,芦根30克。
[制法]将芦根加适量水煎,冲西瓜汁服用。
[服法]每日1~2次。
2、治感冒
[配方]西瓜皮100克,白茅根30克,生姜3片。
[制法]将上3味加水煎汤,即可。
[服法]每日2次。
3、治感冒咽干喉痛
[配方]西瓜皮30克。
最佳服药时间
中药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还可分下列10种:
1.饭前服。一般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这时胃是空的,服药后,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后下: 对于含挥发性成份如薄荷、青蒿、藿香等,还有不宜长时间煎煮的如钩藤、杏仁等药,应该在其它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
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药名】风寒感冒颗粒 feng hai gan mao ke li【处方】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制备方法】以上十一味,将紫苏叶、防风、白芷提取挥发油,备用;将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中,加入整个处方总投料重量6~10倍的水,煮沸,投入苦杏仁饮片,再煮沸,投入麻黄、葛根、桂枝、陈皮、桔梗、甘草、干姜七味药,煎煮3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加入总投料重量5~9倍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完成第二次煎煮。
滤渣中再加入总投料重量4~8倍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完成第三次煎煮。
将三次滤液合并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 (60°C)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将甜菊糖苷、羧甲淀粉钠和适量的麦芽糊精辅料加入到浸膏粉,然后投入到干法制粒机内,制成颗粒,喷入挥发油,混合均匀,包装,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由11味药组成。
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主药,发汗解表散寒,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以紫苏叶、防风、白芷辛温疏风,散寒止痛,葛根解肌清热;佐以陈皮、苦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止咳,干姜温肺散寒;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之功。
【剂型规格】颗粒剂。
每袋重8克。
为棕褐色颗粒;气芳香,味香、微苦。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之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服成人1/3量。
【使用禁忌】①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禁用;②服药期间,当避风寒,多饮白开水;③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临床应用】本药为辛温解表剂。
适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者。
临床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吐稀白痰,鼻塞,喷嚏,流涕,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凡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哮喘病人感受风寒表实无汗者,可用此药辨治。
感冒分类及用药

感冒分类及用药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由于感染病毒引起。
感冒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感冒及其相应的药物用途。
第一类感冒: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风寒邪气侵袭导致的。
特点是寒冷、畏寒、头痛、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
此类感冒一般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 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可以缓解头痛和喉咙痛等症状。
但有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双氯芬酸钠颗粒: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处方药,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和疼痛。
使用时请注意剂量和使用频率,遵循医生的建议。
第二类感冒: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侵袭引起的感冒。
特点是发热、嗓子肿痛、流黄鼻涕等症状。
对于这种感冒类型,可以考虑以下药物:1. 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对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但患者应注意遵循正确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3.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属于处方药物,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
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方可使用。
第三类感冒: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由湿气和寒气影响而引起的感冒。
特点是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畏寒等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1.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成药,可缓解湿寒感冒引起的腹泻、咳嗽等症状。
2. 美加凝胶囊:美加凝胶囊属于非处方药,可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发热等症状。
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胶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胶囊属于处方药,适用于湿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等症状。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感冒虽然常见,但根据不同的感冒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风寒感冒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阿司匹林等;风热感冒可考虑银翘解毒丸、对乙酰氨基酚等;湿寒感冒可使用藿香正气水、美加凝胶囊等。
风寒感冒的中药治疗有哪些方案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中药剂量
添加 标题
服药时间:注意中药的服药时间,避免影响药效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避免使用活血化 瘀、清热解毒等药物,
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哺乳期妇女:避免使用 对乳汁有影响的药物,
如大黄、黄连等
老年人:注意药物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
起不良反应
儿童:避免使用对儿童 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0 6 扶 正 : 使 用具有扶正 作用的药 物,如人参、黄芪等
清热解毒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发热、恶寒、 头痛、鼻塞、流涕等
中药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常用中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菊花等
煎煮方法:水煎服,每日1-2次,饭后 服用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 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3
正柴胡饮颗粒: 用于风寒感冒, 发热、恶寒、 头痛、肢体酸
痛等症状
感冒软胶囊: 用于风寒感冒, 发热、恶寒、 头痛、肢体酸
痛等症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药饮片
麻黄:发汗解表,宣散寒湿 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甘草:调和诸药,益气补中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添加 标题
解表化湿:使用解表化湿药物,如藿香、佩兰等,以解表化湿,缓解风寒感冒症状。
添加 标题
调和营卫:使用调和营卫药物,如桂枝、白芍等,以调和营卫,缓解风寒感冒症状。
散寒通络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 恶寒、发热、头痛、鼻
塞、流涕等
中药治疗原则:散寒、 通络、解表
常用中药:麻黄、桂枝、 生姜、大枣等
治疗方法:煎煮中药, 内服或外用,以达散寒
感冒处方

[转] 感冒了吃啥药看这表格(下次感冒,拿着这张纸去药店买药) 分享1.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苦甘冲剂、银翘解毒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冲剂)、金牡感冒片、双黄连颗粒。
2.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风寒感冒颗粒、四季感冒胶囊。
3.治疗胃肠感冒的药物:藿香正气水(片)、龙虎仁丹。
胃肠感冒的症状是头晕恶心、拉肚子等,比如中暑。
尽管西药感冒药的名字不同,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分很可能是一样的。
如果患有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体温不超过37.5℃,以下药物都可以用。
中成药1.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维C银翘片。
2.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感冒清、感冒软胶囊。
3.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羚羊感冒片。
4.抗病毒药物:大青叶。
5.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感特灵胶囊、感冒灵胶囊。
西药1.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快克、泰克、感康、新秀、福克等感冒药中的熟脸都是由这个成分组成的。
主要针对病毒2.氨酚伪麻美芬片、氨麻苯美片。
即白加黑。
3.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这种成分比较独特,新康泰克4.氨咖黄敏胶囊。
即速效感冒胶囊的主要成分。
如果发烧超过37.5℃,则要选(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即扑热息痛。
儿童药西药1.退烧药物:尼美舒利片(颗粒)、泰诺林、百服咛。
2.治疗流行性感冒药物:氨酚黄那敏颗粒(护彤)。
3.治疗普通感冒:复方氨酚烷胺颗粒。
中药1.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热灵。
2.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小儿清感灵片。
消炎药中药复方金银花颗粒、清热消炎宁胶囊、复方鱼腥草片、莲芝消炎胶囊、引黄颗粒(胶囊)、一清颗粒、山香圆片、清热散结片、众生丸、炎热清颗粒。
西药1.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钾、阿莫西林等。
以注射药物为主,口服药物少。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
副作用相对较低。
3.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管炎症。
风寒感冒用药处方

风寒感冒用药处方什么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风寒感冒病因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辨证施治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1.传统方剂: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2.治风寒感冒便方(1)组方薄荷、大蒜、生姜各等份。
用法:将各药共捣烂如膏,取适量敷于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
敷药后可吃热粥,经助药力,得微汗出则佳。
(2)组方葱白3根,白酒、小米适量。
用法: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取汗。
(3)组方葱头3个。
用法:葱头煎汤,临睡时热水烫脚,再趁热服葱头汤。
服后盖被,汗出则佳。
3.风寒感冒食疗(1)姜丝萝卜汤①配方生姜25克,萝卜50克。
②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
③功效祛风散寒解表。
④用法每日1次,热服。
(2)葱豉汤①配方葱白2根,豆豉10克。
②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
③功效解表散寒。
④用法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3)香菜葱白汤①配方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
②制法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
③功效发表散寒。
④用法每日2次,连服2~3日。
(4)姜糖饮①配方生姜10克,红糖15克。
②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
③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
④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
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5)苍耳鸡蛋①配方鸡蛋1个,苍耳子6克。
【感冒平】——风寒与风热感冒的良方

【感冒平】——风寒与风热感冒的良方(2016-03-08 10:22:20)【风寒冲剂】:羌活10g 防风12g 北辛6g 川芎10g 白芷12g 黄芩12g荆芥12g 甘草6g【风热冲剂】:银花20g 连翘15g 桔梗12g 板蓝根30g 荆芥10 g 薄荷10g 甘草6g 大青叶30g用法:可以水煎服,一日一剂,也可加工成冲剂服用功效:风寒冲剂疏风解表散寒,风热冲剂疏风解表清热主治:风寒冲剂主治风寒感冒,风热冲剂主治风热感冒解析:1.风寒冲剂为九味羌活汤之变方,增加荆芥以加强驱散风寒的力量;2.风热冲剂为银翘散之变方,增加板蓝根和大青叶以加强清热解毒对抗感冒病毒的力量。
辩证:治疗外感病关键是辩证准确,一般来说冬季大多为风寒感冒,可选用风寒冲剂治疗,春夏季大多为风热,暑热感冒,可选用风热冲剂治疗,但是要注意两点,第一:患者体质不同,可使邪气寒化或者热化。
体质虚,偏寒的患者,即使感受了风热邪气,也容易寒化,应当按风寒论治;体质实,偏热的患者,即使感受了风寒邪气,也容易热化,应当按风热或者寒包火论治;第二:天气的咋寒咋暖对于邪气的影响。
一年之中3月和10月这两个月应特别注意,师谓:“春天厥阴风木行,阳气升发,本多风热,由于天气的突然转凉,此时的感冒又当按风寒论治”,“十月小阳春,这个月天气会转热,邪气以风热居多,此时的感冒又当按风热论治”。
方源:恩师陈治恒教授手抄本记载备注:此二方只可用于风寒或者风热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对于咳嗽,咯痰等无效。
【转帖】风寒、风热感冒超级实用的对比鉴别方法中医通常把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是受了风寒之邪,应该用辛温之类的药物,若误用了凉药,风寒不能通过汗发出来,会导致病情不易好转。
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应使用清凉之类的药,若用了热药则有帮助热邪的作用,甚至转成其他更多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风热。
风寒感冒,切不可认为冬天是风寒而夏天是风热感冒,分清风寒与风热有利于对症用药,不误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寒感冒用药]风寒感冒用药处方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风寒感冒病因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辨证施治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1.传统方剂: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2.治风寒感冒便方 (1)组方薄荷、大蒜、生姜各等份。
用法:将各药共捣烂如膏,取适量敷于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天换药1次。
敷药后可吃热粥,经助药力,得微汗出则佳。
(2)组方葱白3根,白酒、小米适量。
用法: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取汗。
(3)组方葱头3个。
用法:葱头煎汤,临睡时热水烫脚,再趁热服葱头汤。
服后盖被,汗出则佳。
3.风寒感冒食疗 (1)姜丝萝卜汤
①配方生姜25克,萝卜50克。
②制法生姜切丝,萝卜切片,两者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再加入红糖适置,稍煮1~2分钟即可。
③功效祛风散寒解表。
④用法每日1次,热服。
(2)葱豉汤
①配方葱白2根,豆豉10克。
②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
③功效解表散寒。
④用法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3)香菜葱白汤
①配方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
②制法将香菜、葱白、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
③功效发表散寒。
④用法每日2次,连服2~3日。
(4)姜糖饮
①配方生姜10克,红糖15克。
②制法生姜切丝,以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调入红糖。
③功效疏散风寒,和胃健中。
④用法每日1次,趁热顿服。
服后盖被睡卧取汗。
(5)苍耳鸡蛋①配方鸡蛋1个,苍耳子6克。
②制法将苍耳子去刺炒黄,研成细末,加入鸡蛋中打成蛋浆,炒熟。
③功效散风止痛。
④用法每日1次,趁热食用。
连服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