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集下载

门诊用药不合理处方分析

门诊用药不合理处方分析

门诊用药不合理处方分析[摘要]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0年11月每月随机抽取的30张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审核(共计六个月),将不合格处方从药品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抗生素用药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分析。

结果:我院通过处方分析,处方质量有所提高,但处方用药合理性依然存在问题,仍需不断规范。

[关键词] 处方分析;舍理性;安全用药;归纳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科技的发展,健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合理用药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处方分析成为分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

我院药剂科通过对2010年一月至六月的处方审核,对不合格处方进行上报,并在全院大会进行通报,对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指正,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到2010年11月的处方共计3017张,不合格处方230张,以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权威期刊为评价标准,采用前瞻性方法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在检查出的231张不合理处方中,根据6至11月和年龄段分布,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抗生素用药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处方选用不当及书写不规范等方面.,(见表1,2,)。

表1处方所涉及病人年龄表2不合理用药大的类型分布3.分析3.1抗生素用药不合理。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变态反应及二重感染,使体内某些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给疾病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由(下表可看出)不合理抗生素处方使用占所使用抗生素处方的18.26%,还需进一步规范。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给药方案用药方法不当、毒性增加、药理拮抗、药量过大、剂量不足等方面。

3.2药物配伍禁忌。

当应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就需要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2)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2)

用药等。分类统计结果见表l。
表1不合理用药分类统计结果
不合理
次数
旦堑塞型
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28
用药剂镀不合理
12
药物使用方法不当
15
药物使用时间不当

使用溶媒不当

药物联用不当44
重复用药
13
无适应证用药
17
盒i上
!箜
3讨论
占所查处方 出倒!丝2
2.33 1.00
1.25 0.75 0.58 3.67 1.08
万方数据
维生素B:,前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无 效,后者为两性化合物,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两者同服,将产 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各自的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硫糖铝+雷
尼替丁,前者在pH<4.0时分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吸附在 胃黏膜上起保护作用,而后者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升 高,破坏了硫糖铝所需的酸性环境,使其疗效减弱;复方鱼腥草 合剂+维生素C,鱼腥草属含昔类中药,可与维生素c结合从 而降低了疗效。 3.7重复用药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感冒清片,两药中均含 有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过量服用可致急性肝损害、 肝功能衰竭;格列本脲+消渴丸,消渴丸中每109含有2.5mg 的格列本脲,两药合用会因剂量过大,引起低血糖的不良反应;
张,共计l 200张处方。 1.2方法采用同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门诊处方中不合理
用药情况,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正确用药方法。
2结果
l 2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16张占9.67%,不合理
现象145处占12.0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间隔时间 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当、药物联用不当、重复用药、无适应证
儿童用125mg,每天2次,剂量不足,儿童应每天40—50mg/kg, 分3—4次口服,剂量不足达不到抗菌效果,反而易产生耐药 性。(2)剂量过大:服用缓释制剂和半衰期长的药物随意增多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3)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3)

细胞色素P伽酶的诱导剂,而环孢素是 CYP3A4的底物,利福平与环孢素合
用,能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疗效明 显减弱。故当利福平与环孢素合用时, 须定期检查血中环孢素水平并相应调
整环孢素的剂量13】。 4结论
我院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 用法用量不当、使用药物不当,配伍禁 忌,重复用药,用药问隔不合理,药物产
387—390. pediatric
{筋昊晶晶、邢昌赢,尿路感染研究进
(收稿:20昕一12—03;修曰:∞O泓卿,:
‘立
(上接第52页)
4 to
f2】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多中心合 理用药国际指标对照研究一现场调 查Ⅱ】.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
438—440.
版社,1998,29.
59Ⅲ,我院药房的川足约2∥条,该处方
中川足用量为6条,约12 g,超出常用 量。
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该药15岁以上患者2粒tid,8~15岁用 量减半。但该药禁用于8岁以下婴幼 儿及哺乳期妇女,其对婴幼儿用药的安 全性值得重视。 3.3配伍禁忌 例4 46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发热 查因,咽喉炎”,用药:“0.9%NS 100lIll+ 乳糖酸红霉素针1.8 g静脉滴注bid”。 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可 置换乳糖酸根离子,结合后形成溶解度 比乳糖酸红霉素溶解度小5倍的盐酸
qd和泮立苏(泮妥拉唑钠)
qd·7。”头孢呋辛钠静注或肌注给药的
半衰期为80 min,约89%的药物在给药
8 h内经肾排泄。故对肾功能正常者应
mgbid”。兰索拉唑与泮立苏胶囊(泮
妥拉唑钠)同属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
药,竞争同一作用部位,联用无协同作
用。 例7 15岁男性患者,诊断“急性支 气管炎”。用药:“惠菲宁溶液(美敏伪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作者单位:063700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
常的患者,虽然治疗手段不断地涌现心律失常的药物受到了 很高的重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更趋向科学、合理,而且更强 调个体化的原则在门诊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 11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制定的诊断标准,并且参照卫生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
氧氯普胺,易出现急性张力障碍和运动障碍等锥体外系不良 反应。 2.3.4 fl,JL选用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因小儿肾小管分 泌及重吸收差,肾小管泌酸能力低,尿pH值高,影响碱性药 物排泄,导致肾排泄药物清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因此主要 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应尽量避免在小儿中使用。 3讨论
调查中,除以上情况外,还较多地存在着处方书写不规范 的情况。如处方前记项目不全:科别未写未写临床诊断、地址 不详;处方书写潦草、药物未注明含量、未写剂型、以瓶或盒论 量、处方期限超限等问题。以地址不详和剂型未写占大多数。 原因是一螳临床医生对处方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处方是 医生实施药物治疗和药房配发药品的书面依据,也是处理医 疗纠纷的法律依据。一些医牛因工作繁忙漏写部分内容,一 些医生对药品的规格(如剂型等)不够了解。调查中表现出 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较高,一方面说明部分临床医生对一 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够伞面,合理用药意识不强,有 的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滥用药物;另一方面说明药房调剂人 员对不合格处方的判断能力有限,未能严把处方审查关。为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医 疗单位应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对开具不合理用药处方者与医 疗质量考评挂钩,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加大对合理用药的 宣传力度,举办处方分析知识讲座,开展处方审查及评议,提 高临床医生和药师的素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6)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6)

寿命。
,4、这次抽查发现,药房调剂人员对明
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李少玉650021 用于免疫疗法的药物一般分为免疫增 强(调节)剂、免疫抑制剂两类,目前多 统称为免疫调节剂。本文就免疫调节剂的 种类、作用及应用等作一综述。 一、免疫抑制剂 1、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免疫抑制剂 环孢霉素A:能够有选择地抑制免疫 反应的某一特定环节尤其是TH细胞,而 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能能力,临床应用后 产生了极其显著的效果,使肾移植患者的 移植物体内存活时间延长到10年以上。 可用于器官移植或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血小
青霉素类及部分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部 分头孢菌素类药物在pH<4时分解较快, 甚至有沉淀生成,宜选用生理盐水为溶媒, 稳定性较好。 10、选药不合理:0)12岁以下儿童 使用诺氟沙星。诺氟沙星为含氟药物,对生 长软骨有损害作用,能使未成年人的支重 关节的软骨受到侵蚀,使骨骼生长受到抑 制。国糖尿病患者选用双氢克尿噻(25 mg Xl盒)25mg,qd。双氢克尿噻为 噻嗪类利尿药,能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 糖耐量降抵,血糖升高,降低降糖药的作 用,同时,糖尿病患者多数肾功能已受到 损害,而双氢克尿噻可干扰肾小管排泄尿 酸,少数可诱发痛风,从而加重对糖尿病 患者肾脏的损害作用。 四、结论 l、从以上分析可知,一些医生对药品 规格、用法不够了解,工作责任心不强, 盲目大剂量地使用药品,这不仅给患者带 来经济负担,浪费医药资源,同时也给医 疗安全埋下隐患。 2、通过这次抽查发现,儿科门诊患者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且多数是2种抗茵 药物联用)相当严重。感冒、上呼吸道感 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 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使用抗 菌药。 3、临床部分医生对一些药物的临床应 用指征掌握不够全面,合理用药意识不强, 有的在利益的驱动下违规使用药物,如我 院儿科用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就使用 第四代头孢菌素药物头孢吡肟、头孢匹胺, 这种不负责地使用抗菌药物。不仅造成耐 药菌的产生,同时会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处方药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处方给患者带来了负面效果,如药物不合理搭配、用药剂量不准确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制定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为确保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和执行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开具处方的权限,确保只有合格的医生才能开具处方。

其次,要规定处方填写的要求,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周期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医生处方管理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水平和药学知识是解决处方不合理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生的药学培训,使他们熟悉常见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医生还应该学习合理用药的指南和规范,了解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减少不合理的处方。

三、建立药学团队,开展药物监测和评估药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药剂师可以对处方药品进行解读和评估,并与医生进行交流,提出优化建议。

此外,药学团队还可以通过开展临床药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风险,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

四、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为了提高患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

例如,在医院内发布药品宣传册,提供药品的相关知识和用法用量等信息,帮助患者正确用药。

此外,医生还可以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疑问,帮助其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五、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为了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

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此外,可以加大对违规开具处方的处罚力度,通过惩罚手段来起到震慑作用,减少处方不合理的情况。

结语:处方不合理是影响患者用药效果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患者:男,49岁,急诊科
临床诊断:手指挫伤
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g,3次/日,空腹服用,连用3天。

氯化钠注射液0.045ml+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先皮试)7.5U,1次/日,皮下注射,用1天。

存在问题: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分析:挫伤为闭合性损伤,常规无需选用抗菌药物。

处方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应是存在挫裂伤或裂伤,建议诊断予以完善。

患者:男,31岁,门诊耳鼻咽喉科
临床诊断: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桥本氏病]
处方:维生素B6片20mg,2次/日,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50μg,1次/早,饭前服用;头孢克洛胶囊0.25g,1次/8小时,空腹服用。

均连用14天(慢性病)。

存在问题: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分析: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一种较常见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日本外科医生Hakaru Hashimoto于1912年在德国柏林工作期间首次对该甲状腺炎进行了描述,因此又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m oto’s thyroiditis,HT)或桥本病。

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建议予以体现。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1)2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1)2
摘要: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门诊西药处方。审查每张处方用药情 况,统计不合格处方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占所查处方的 2.82%.主要反映在选药不合理、重复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配 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当、溶媒不合理。 关键词: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 中囝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08).
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中圉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120081.
010.0171.03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 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甚至是有害 的反应测管 理办法>的出台,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广泛而深入地展 开,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通 过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6年12月收到的共238例ADR
010.0170.0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的不断应用,临床上合并用 药已较普遍。对临床药物的合理性应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等进 行审查分析,显得更加重要。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对 我院电子处方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为l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门诊西药处方317609张。从中多时段随机 抽查67549张。占处方总数的21.26%。 2方法 2.1审核标准以“处方管理方法”为质量审核标准。 2.2审核依据 以药品说明书为主,结合查阅相关资料。 2.3审核方法随机抽查每月6天处方.每周1天,选择周1 一周6时段,多时段对各科室门诊处方逐一进行审核。处方 内容审核包括选药不合理、重复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当、溶媒不合理。 3结果
作者简介:刘紫英,女(1945.7.)。1966年毕业于福建卫生学校。职 称:副主任药师。联系电话:139608564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7月-2011年2月门诊处方10000张,按要求进行逐步点评和统计分析。

结果:在1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8张,处方合格率为98.3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及用法用量不合理几个方面。

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应加强处方合理用药审核,以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38-02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通过处方分析与点评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更好地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

现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2月门诊处方评价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2月的门诊处方100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l6版《新编药物学》及药品
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对门诊处方进行审核,判断其用药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查的1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8张,合格率为98.3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及用法用量不合理几个方面,不合理用药处方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类统计
3 分析与讨论
3.1 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3.1.1 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阿莫西林+罗红霉素,青霉素类+阿奇霉素。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均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是繁殖期杀菌剂。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细胞分裂,它使细菌繁殖力下降[1]。

两药联用,快速抑菌剂可拮抗繁殖期杀菌剂的抗菌活性,均无法发挥其抗菌作用而降低药效。

临床上如确属病情需要,应先完成繁殖期杀菌剂的治疗后,再用细菌抑制剂为妥。

3.1.2 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头孢克洛胶囊与双歧三联活菌
胶囊(培菲康)合用:培菲康为活菌制剂,内含双歧杆菌、嗜酸性
乳杆菌和粪链球菌,若与抗生素合用,可因后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而抗生素亦因前者的存在而药效降低。

因此两药亦分开服用[2],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

3.2 选药不合理
3.2.1 溶媒选择不当:注射用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阿昔洛韦等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青霉素类药物水溶液稳定的ph值为6.0~6.5,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霉素可加速青霉素的p-内酰胺环开环水解而使药效降低[3]。

阿昔洛韦注射液碱性高ph10.5~11.6,不宜与酸性的葡萄糖配伍。

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呋塞米(速尿)也最好不要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不宜与ph>7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防止出现结晶。

3.2.2 选用禁忌药物:18岁以下病人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生长软骨有影响,能使未成年人负重关节的软骨受到侵蚀,该类药物不但有潜在致畸和抑制骨骼生长的不良反应,而且更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4]。

其具有的软骨毒性大小与患者的年龄、用药剂量大小、使用时间的长短相关,即年龄越小用药后出现关节损伤越快、越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8岁以下患者应禁用。

3.3 用法用量不合理
3.3.1 剂型选择错误:注射剂用于口服:胃炎患者口服硫酸庆大
霉素注射液,针剂口服,用药不方便,患者依从性差,而片剂、口服液易服用,胃肠内抗菌效果好。

3.3.2 用药频次及剂量不合理:青霉素用法是一天一次800万u。

青霉素g半衰期只有0.5h,日剂量1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产生。

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存在pae,日剂量给药一次即可,既可增强抗菌效果,又避免毒性反应。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与头孢曲松2g,每天2次。

头孢曲松成人常用剂量为每天1g,危重患者可将剂量增至每天2 g。

但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久,不但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头孢曲松是一种长效抗生素,其有效杀菌浓度可维持24h,每天1次已足,没有必要增加用药次数。

3.3.3 用药时间不合理:泼尼松每天口服3次: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规律性,每天上午8:00最高,午夜最低。

因此,泼尼松应采取清晨1次口服给药法,这样既可节省药物,又对肾上腺皮质抑制最少,并提高疗效。

苯磺酸氨氯地平(络合喜)每晚1 次,每次1片。

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压患者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如需晚上服用,应安排在临睡前3~4 小时。

3.3.4 无指征用药:急性胃肠炎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二线药,无应用指征),应首选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临床诊断
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除对症治疗外,还联用抗菌药物或联用抗菌药物再加用地塞米松。

事实上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占80%以上,而抗菌素对病毒治疗是无效的[5],只有当病毒感染损伤了局部黏膜,致使病菌入侵引起的细菌感染,才需使用抗菌药物。

3.4 药物配伍不合理
3.4.1 药物拮抗:维生素c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两药合用,在体液中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失去电子被氧化成去氢抗坏血酸,维生素k1得到电子还原成甲奈己酚,其结构均发生变化,导致作用减退甚至消失。

胰岛素与维生素c合用,后者在体内脱氢,形成可逆性氧化还原系统,导致胰岛素失活,两药应分开使用。

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滴,一天一次,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一天两次。

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两药使用靶部位相同,联用产生药理拮抗作用。

不宜同用,用其一即可。

3.4.2 重复用药:抗菌药物的重复用药现象较严重,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两者同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类。

硝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硝苯地平是属于二氢吡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其作用快而强,但易造成血压的不稳定,而硝苯地平控释片,其长效作用控制药物的峰谷波动,能保持稳态血液浓度,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与维c银翘片合用:复方氨林巴比妥为强效
解热镇痛药,而维c 银翘片含有扑热息痛的作用,二药合用作用过强,退热过快,以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出现虚脱。

4 结论
抽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总体较好。

经过统计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掌握
不够全面,尤其对临床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知识不足。

而不合理用药不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的毒性,还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药物学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力求用药做到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医院管理部门及其有关管理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将合理用药工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指标的范围,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经常抽查处方情况,分析处方存在的问题,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帮助医师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相互协助共同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佳,李应霞,黎莉华.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2):53
[2] 严英,周明慧,陈彬华,等.培菲康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中三
株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3):143
[3] 杨成杰.门诊处方不合理原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4(2):324
[4] 钱之玉.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对策[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4-56
[5] 林燕,陶红慧,严楚顺,等。

药学服务与研究[j].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8年门急诊处方分析,2010,10(3):231-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