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16页]
合集下载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现象。
这种运动是地球上的热量重新分配的重要方式,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气运动的热力环流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不均匀地受热,从而形成了温度差异。
热量从赤道地区向极地地区传输,形成了热带、中纬度和极地三个大气环流带。
热带地区的阳光直射使得该地区的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
随着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降水,释放出大量的潜热。
这些降水和潜热的释放使得热带地区的空气变得稀薄和冷却,然后向两侧流动,形成高空的东北和西南风。
中纬度地区的空气由于受到热带地区的影响,向两侧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了西风带。
西风带是一个高空急流,它对于气候和天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西风带中,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形成了锋面和气旋,引发了降水和风暴等天气现象。
极地地区的空气由于受到中纬度地区的影响,向两侧流动。
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形成了极地高压。
极地高压使得空气下沉,形成了极地地区的干燥和寒冷气候。
总结起来,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现象。
热带、中纬度和极地三个大气环流带的形成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
了解和研究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对于预测天气变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气候预测。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和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和影响,讲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2.结合案例分析,以我国冬季雾霾现象为例,讲解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运用多媒体课件、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热力环流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如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异常等,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2.强调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大气运动现象,如雾霾、气候变化等。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国冬季的雾霾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异常等时事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热力环流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学习更多地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和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一节“大气环境”,主要内容是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由地球表面冷热不均所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1.介绍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和影响,讲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2.结合案例分析,以我国冬季雾霾现象为例,讲解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运用多媒体课件、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热力环流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如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异常等,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2.强调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大气运动现象,如雾霾、气候变化等。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我国冬季的雾霾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异常等时事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热力环流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学习更多地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优秀教学案例和说课稿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一节“大气环境”,主要内容是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由地球表面冷热不均所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1 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

②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同时作用
实际中,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一旦形成马上 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偏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向
(hpa) (北半球为例)
100 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
风
2
向
100
地转偏向力
4
地转偏向力
1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6
100 8
101
高空中的风 同一平面上
地面
B
C
近 地
冷—空气收缩下,沉气压较 ;高
面 热—空气膨胀上,升气压较 . 低
2、热力环流的形成
低
高
上空
低
同一高度平面
900
1000 1010
高
低
高
1020百帕
冷却
受热
冷却
地面
A
B
C
地面受热不均 ,同一高度平
上
冷--空气 收缩下,沉气压较 ; 低
面气压不同。 空 热--空气 上升聚,积气压较 . 高
北半球近地面
2、风向的确定 (1)在等压线平行的情况下 气压低
①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气压高
风向 : ①与等压水平气压梯度力 一致; ②与等压线 垂直; ③自 高气压指向 气低压。
气压低
气压高
1006百帕 1008百帕 1010百帕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1006百帕 1008百帕 1010百帕 同在一个水平 面上的等压线
7.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
活动2:海风为什么这么吹
“海陆风”
(高压)
(低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低压)
高中地理第一节 热力环流课件(共17张PPT)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1015
地面
高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热
冷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军港之夜
我来找茬
《军港之夜》这首歌中有一处歌词这样说: 军港的夜,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军港的夜晚,是不是吹海风呢?
2.1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气压
思考:在西藏做饭为什么要使用高压锅? 一般情况下, 对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或者说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THANK YOU
海洋
海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揭示真相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陆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生 活 中 的 地热 理力 故环 事流
相传在古时候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 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 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的老翁烧炭 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炭老翁到县衙 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 饭。县令听后感觉很茫然,你知道为什么吗?
烧炭翁家
臭豆腐老汉家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烧炭翁家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1015
地面
高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热
冷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军港之夜
我来找茬
《军港之夜》这首歌中有一处歌词这样说: 军港的夜,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军港的夜晚,是不是吹海风呢?
2.1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基本概念—气压
思考:在西藏做饭为什么要使用高压锅? 一般情况下, 对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或者说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THANK YOU
海洋
海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揭示真相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陆风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生 活 中 的 地热 理力 故环 事流
相传在古时候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 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一 天卖臭豆腐的老汉到县衙控告烧炭的老翁烧炭 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烧炭老翁到县衙 后则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 饭。县令听后感觉很茫然,你知道为什么吗?
烧炭翁家
臭豆腐老汉家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烧炭翁家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1.请学生绘制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标注出主要的气压带和风带,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气象现象,分析其与大气运动的关系,撰写一篇观察报告。
3.设计一道与大气运动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分享解题过程。
4.阅读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气环流影响的科普文章,总结文章要点,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5.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a.大气运动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b.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有何启示?
c.如何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解释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
6.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对错题进行订正和总结。
7.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气象新闻,了解大气运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时事评论。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当堂完成。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答疑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总结解题技巧。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的关系。
2.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
3.学会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气象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等。
4.能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全球大气环流的基本格局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设计实验活动,如制作热力环流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运动的过程,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气象现象,分析其与大气运动的关系,撰写一篇观察报告。
3.设计一道与大气运动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分享解题过程。
4.阅读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全球大气环流影响的科普文章,总结文章要点,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5.分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a.大气运动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b.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有何启示?
c.如何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解释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
6.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对错题进行订正和总结。
7.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气象新闻,了解大气运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时事评论。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当堂完成。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答疑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总结解题技巧。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的关系。
2.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环流、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
3.学会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气象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等。
4.能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全球大气环流的基本格局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设计实验活动,如制作热力环流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运动的过程,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1热力环流(人教版必修1)(31张PPT)

气压分布规律
析学
注:这里的高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上的比较。
气 近地面气压大于对应高空气压
压
气压高低相反
分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
布
等压面弯曲相反
规
律 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广东省东源中学
热力环流
概念: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C’ 风
A’
B’
风
风 C
冷
风 A
热
B
冷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②变冷:
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广东省东源中学
(一)海陆风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 热力环流ຫໍສະໝຸດ 广东省东源中学高压低压
升温快 低压
陆地
高压 升温慢
海洋
白天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广东省东源中学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1015
高
地面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
度空气密度相同吗?气压呢?
广东省东源中学
热力环流的形成
A=B A>A1
A1=B1 B>B1
A=B=C
当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同一水平面气
压相等, 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广东省东源中学
广东省东源中学
新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 释相关现象。
课标解读: 1.大气的热力环流是理解大气运动需要的
2.1.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海陆风的形成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 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 据热力环流的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3)在图a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b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 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陆地:增温快
白天
海洋:增温慢
陆地:降温快
夜晚
海洋:降温慢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 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间来自陆地 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 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 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C'
A'
B'
等压面弯曲规律: 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气压 升高 冷却 受热 气压 降低 冷却 气压 升高
C
A
B
近地面热力环流特点
1.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状态相反, 而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2.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 平运动。 3.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4.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5.上升湿润多阴雨天气,下沉干燥多晴朗天气。
城市风---城市热岛效应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规律总结
地面冷 热不均
低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导 致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2.1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
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 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 起雨来呢?
一、热力环流
1.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质量。 (1)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
热力环流
4.热力环流的规律
同一水平面上温度与气压的关系 温度越低,气压越高
4.热力环流的规律
近地面气压区与高空气压区的关系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类型相反
4.热力环流的规律
等压面与气压区的关系 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4.热力环流的规律
近地面等压线与高空等压线的关系 正好相反
【典型例题1】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风向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Fra bibliotek风的形成
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hPa) 1000
1005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1015
(北半球近地面)
摩擦力 风向
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2)水平方向上(同一水平面):
一般情况下,密度大的气压较 高;
同一平面上,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2.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地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高
3.热力环流过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热
冷
地面冷 热不均
气流垂直 方向运动
同一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气流水平 方向运动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
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 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 起雨来呢?
一、热力环流
1.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质量。 (1)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
热力环流
4.热力环流的规律
同一水平面上温度与气压的关系 温度越低,气压越高
4.热力环流的规律
近地面气压区与高空气压区的关系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类型相反
4.热力环流的规律
等压面与气压区的关系 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4.热力环流的规律
近地面等压线与高空等压线的关系 正好相反
【典型例题1】
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风向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Fra bibliotek风的形成
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hPa) 1000
1005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1015
(北半球近地面)
摩擦力 风向
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
(2)水平方向上(同一水平面):
一般情况下,密度大的气压较 高;
同一平面上,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
2.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地面
1000(百帕) 低
1005 1010
高
3.热力环流过程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热
冷
地面冷 热不均
气流垂直 方向运动
同一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气流水平 方向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孔明灯灯罩内 气体加热,灯罩 内一部分空气因 受热膨胀,而从 灯罩内流出,使 灯罩内空气密度 比外部空气密度 小,从而飞起来。
案例二:
某城市有一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近郊,市民反映工业
区对城市的污染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如果你是该 市规划局局长,你应该如何向市民解释以下问题: 1、为什么工业区会对市中心产生大气污染? 2、针对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将工业区布局在何处?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回答。
4.关于图中四点的气温和气压的叙
述正确的是( D )
A.A点气压最高 B.C点气温最低 C.A点气压高于D点 D.B点气压最低
1、图5所示环流系统中,风向错误的是( D)
2,若B图所示区域出现连续48小时的阴天,那么( C )
A.白天太阳辐射减弱,主要是吸收作用 B.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 C. 昼夜温差变小 D. 图中环流增强
3.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你观察过烧火堆时纸片等灰 烬是怎么运动的吗?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等压面:空间中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 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
860百帕 910百帕 960百帕 1010百帕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
高
低
高空
C’
A’
B’
等
600hpa
c2
a2
b2
压 面
800hpa
高
凸
1000hpa
c1
地面 高
冷却
a1
低
b1
高
低 凹
!
受热
冷却
C
A
B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过程
低
高
低
高空
600hpa
800hpa
1000hpa
地面 高
冷却
C
低
高
受热冷却AFra bibliotekB1、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 要求: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搬到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高压
郊区
低压
市区
高压
郊区
案例三: 歌曲《军港之夜》中“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
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如若不是,则军港之夜的风从哪个方向来?
夜晚陆地降温快 陆
(冷源)
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案例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热力环流的过程
高空
C’
600hpa
800hpa
1000hpa
地面
C
A’
B’
海
拔
越
高,
气
压
越
低
A
B
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
2、热力环流的过程
A把A将、你、如BA把的原如B、、何你、结先果CB运的C的不论三、三动等能结画处C地压,?尝论三在近面,试将画处图地还近着你在的上面能画地的图空并保和出面结上持气加此高和论水并在时以空平高在近加垂解中分地图空以直释的布面中中解方?气吗和画,释向?压高出。同将空将来一作的会。等水何有压运平什面动面么。?的变空化气?
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总结:
课题: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1、定义: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气压差异
热力 环流
3、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 水平运动
巩固练习
D
A
F
a
b
C
B
E
冷
热
冷
(1)画出大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垂直 再形成 水平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表的冷热不均
运动,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C>B>A>D 。
3、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案例一:
你知道孔明灯升 空的原理是什么 吗?
案例二:
某城市有一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近郊,市民反映工业
区对城市的污染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如果你是该 市规划局局长,你应该如何向市民解释以下问题: 1、为什么工业区会对市中心产生大气污染? 2、针对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将工业区布局在何处?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回答。
4.关于图中四点的气温和气压的叙
述正确的是( D )
A.A点气压最高 B.C点气温最低 C.A点气压高于D点 D.B点气压最低
1、图5所示环流系统中,风向错误的是( D)
2,若B图所示区域出现连续48小时的阴天,那么( C )
A.白天太阳辐射减弱,主要是吸收作用 B.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 C. 昼夜温差变小 D. 图中环流增强
3.关于下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你观察过烧火堆时纸片等灰 烬是怎么运动的吗?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等压面:空间中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 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
860百帕 910百帕 960百帕 1010百帕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
高
低
高空
C’
A’
B’
等
600hpa
c2
a2
b2
压 面
800hpa
高
凸
1000hpa
c1
地面 高
冷却
a1
低
b1
高
低 凹
!
受热
冷却
C
A
B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过程
低
高
低
高空
600hpa
800hpa
1000hpa
地面 高
冷却
C
低
高
受热冷却AFra bibliotekB1、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 要求: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搬到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高压
郊区
低压
市区
高压
郊区
案例三: 歌曲《军港之夜》中“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
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如若不是,则军港之夜的风从哪个方向来?
夜晚陆地降温快 陆
(冷源)
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案例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热力环流的过程
高空
C’
600hpa
800hpa
1000hpa
地面
C
A’
B’
海
拔
越
高,
气
压
越
低
A
B
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
2、热力环流的过程
A把A将、你、如BA把的原如B、、何你、结先果CB运的C的不论三、三动等能结画处C地压,?尝论三在近面,试将画处图地还近着你在的上面能画地的图空并保和出面结上持气加此高和论水并在时以空平高在近加垂解中分地图空以直释的布面中中解方?气吗和画,释向?压高出。同将空将来一作的会。等水何有压运平什面动面么。?的变空化气?
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山谷风
谷风
山风
总结:
课题: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1、定义: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气压差异
热力 环流
3、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 水平运动
巩固练习
D
A
F
a
b
C
B
E
冷
热
冷
(1)画出大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垂直 再形成 水平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表的冷热不均
运动,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C>B>A>D 。
3、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案例一:
你知道孔明灯升 空的原理是什么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