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教案
完整版关联词教案

关知稳固【定&作用】关是复句中用来分句与分句,明分句与分句之的关系的。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上有密切系的句子合在一起,叫复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来接,因此复句也常称关句。
【复策略】正确使用关,列表整理,;注意关的用,病学会断;多、多、多分析。
【常用关】〔老准八个句子,由学生自行找,看它各属于哪一种型的关,确定关的型以后,再拓展延伸,然后做〕1、因果关系〔分句是原因和果的关系〕如:因本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看。
〔因果句〕常用的关有:因⋯⋯所以⋯⋯、由于⋯⋯因此⋯⋯、⋯⋯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1〕他〔〕睡眠缺乏,〔〕看起来色白。
〔2〕〔〕今天下起了大雨,〔〕我的郊游划没能。
〔3〕今年夏天〔〕么,〔〕降雨太少,很多地方干旱。
2、假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后的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会就不行了。
〔假句〕常用的关有:如果⋯⋯就⋯⋯、即使⋯⋯也⋯⋯:〔1〕〔〕今天他能到火票,明天我〔〕到北京去旅游。
〔2〕〔〕眼前美的景色是一幅画,那画家的本真了不起。
〔3〕〔〕海峡两岸能早日一,那我也〔〕可以早一点看到阿里山和日月潭了,那多好啊!〔4〕〔〕狐狸再狡猾,〔〕斗不好手。
3、条件关系〔一个分句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一条件下生的果〕如:只要我努力,成就会不断提高。
〔条件句〕常用的关有:只要⋯⋯就⋯⋯、无⋯⋯都⋯⋯、只有⋯⋯才⋯⋯、除非⋯⋯才⋯⋯、不管⋯⋯也⋯⋯、不⋯⋯也⋯⋯:〔1〕〔〕孩子的人,〔〕得孩子的。
〔2〕〔〕是刮是下雨,小街的拐角〔〕能看到修鞋老的身影。
〔3〕〔〕你把作写好了,你〔〕看。
4、关系〔分句是一的关系,后面比前面更一〕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丰富。
〔句〕常用的关有:不但⋯⋯而且⋯⋯、不⋯⋯而且⋯⋯、不但⋯⋯也⋯⋯、不⋯⋯⋯⋯、不光⋯⋯⋯⋯、⋯⋯甚至⋯⋯、⋯⋯更〔〕⋯⋯:〔1〕他〔〕会唱歌,〔〕会写歌。
〔2〕她是名秀的运,〔〕得了金牌,〔〕打破了世界。
关联词语复习教案

关联词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使句子、段落表达清晰、连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常用的关联词语: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选择等。
2. 分析句子、段落中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
3. 进行关联词语的填空、改写等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关联词语的基本用法。
2. 讲解:通过例句讲解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白关联词语在句子、段落中的作用。
3. 练习:进行关联词语的填空、改写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练习中的发现和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联词语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关联词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关联词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关联词语PPT:展示关联词语的用法和例句。
2. 练习题:提供有关关联词语的填空、改写等练习题。
3.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讨论结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句子和段落,让学生了解关联词语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任务驱动: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关联词语的用法。
七、教学步骤:1. 关联词语的分类:引导学生对关联词语进行分类,加深他们对不同类型关联词语的理解。
2. 关联词语的应用:通过分析例句,讲解关联词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法。
3. 练习与反馈:让学生进行关联词语的填空、改写等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八、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关联词语的练习任务。
关联词教学设计

关联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类型和用法。
2、能够正确使用关联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通过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关联词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常见关联词的类型,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
(2)理解不同类型关联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2、难点(1)区分容易混淆的关联词,如“尽管……可是……”和“虽然……但是……”等。
(2)能够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关联词的定义、类型和用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2、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关联词的运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使用关联词时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一段有逻辑错误的句子,引出关联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今天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
因为他昨晚熬夜玩游戏,所以早上起不来。
” 引导学生思考句子中“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的作用。
2、知识讲解(1)并列关系展示一些并列关系的句子,如“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小红既会画画,又会书法。
”让学生总结出并列关系关联词的特点,常见的并列关系关联词有“一边……一边……”“既……又……”“不是……而是……”等。
(2)因果关系给出因果关系的例句,如“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们没有去公园。
”“他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努力学习。
”引导学生理解因果关系,认识“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词。
(3)转折关系“虽然今天下雨,但是我还是按时到校了。
”“尽管他很努力,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通过这样的句子,让学生明白转折关系,记住“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等关联词。
(4)条件关系“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从这些句子中,学生能了解条件关系及相关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
小学关联词教案

小学关联词教案【篇一:关联词教案】关联词知识巩固【定义作用】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链接,因此复句也常称为关联句。
【复习策略】1.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列表整理,归类记忆;2.注意关联词的误用,对这类语病学会诊断;3.多练、多读、多分析。
【常用关联词语】(老师准备八个句子,由学生自行寻找,看它们各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关联词语,确定该组关联词语的类型以后,再拓展延伸,然后做对应练习)1、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因果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练习:(1)他()睡眠不足,()看起来脸色苍白。
(2)()今天下起了大雨,()我们的郊游计划没能实现。
(3)今年夏天()这么热,()降雨太少,很多地方干旱。
2、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假设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如果??就??、即使??也??练习:(1)()今天他能买到火车票,明天我们()到北京去旅游。
(2)()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这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3)()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那我们也()可以早一点看到阿里山和日月潭了,那该多好啊!(4)()狐狸再狡猾,()斗不过好猎手。
3、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条件句)常用的关联词有:只要??就??、无论??都??、只有??才??、除非??才??、不管??也??、不论??也??练习:(1)()热爱孩子的人,()赢得孩子的爱。
(2)()是刮风还是下雨,小街的拐角处()能看到修鞋老头的身影。
语文关联词教案及反思

语文关联词教案及反思教案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以下是一份关于语文关联词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关联词的概念、用法和规律。
2. 能够运用关联词进行语言表达,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关联词的定义、用法、常见的例子等。
2. 给学生准备好一些关联词的练习,让他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师需要准备一些课堂用语,包括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练习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概念:介绍关联词的概念、用法和规律,并用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3. 练习应用: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关联词进行语言表达。
4.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和作业。
5. 反思总结: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关联词的概念和用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不仅仅是考试,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的指正和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参与程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3. 课堂表现: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反思,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小学语文关联词语教案5篇

小学语文关联词语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关联词语教案《关联词语的运用》学习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和反复试题训练,让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几种关联词语。
2.通过句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理解关联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
正确运用关联词语。
.......学习准备:ppt 学习过程:一、知识整理: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今晚的月亮又圆又大。
..我们到学校来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玩。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也……;……还……;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小狗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边迎接主人。
.使用这台机器时,首先的接通电源,然后再按下启动键。
....妹妹写完了作业,又去画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便……、……才…….、……跟着……、……从而……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明明不光歌唱得好,舞跳得也好。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不只、不止、不光、不单)……而且……、.不但(不只、不仅、不光)……还(也、又)……、……更(还)……、不但……甚至……、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反倒)……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这个碗是你打碎的,还是你妹妹打碎的?...今天中午爸爸妈妈都出差,你要么去奶奶家,要么去姥姥家。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宁肯)……也不……、与其……不如……、宁愿……不愿……。
二年级关联词教案

二年级关联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联词的概念,知道关联词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如:因为…………、不但……而且……、如果……就……等。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连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关联词,理解关联词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演练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关联词卡片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引出关联词的概念。
2. 讲解关联词:讲解关联词的作用和常见类型,如:因为…………、不但……而且……、如果……就……等。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每组抽取一张关联词卡片,用卡片中的关联词造句,其他组进行评价。
4.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故事,要求故事中使用至少三个不同的关联词,并进行表演。
5. 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鼓励和指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所学关联词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明天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关联词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使用关联词。
但在实践演练环节,部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学习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虽然……但是……”、“……”、“却……”等。
2.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转折关联词的含义,学会在句子中正确使用转折关联词,使句子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理解其用法。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转折关联词的能力,使句子表达自然、流畅。
八、教学方法:例句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演练法九、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转折关联词卡片3. 练习题4. 故事情境素材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行为之间的转折关系,引出转折关联词的概念。
关联词教案教学内容

关联词教案教学内容
1.引入:介绍关联词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关联词在句子和段落中的作用。
2.分类与归纳:介绍常见的关联词分类,并提供相关的例子和用法。
例如,时间关联词(如:首先、其次、最后)、因果关联词(如:因此、所以、因为)、对比关联词(如:然而、但是、与此同时)等。
4.句子和段落写作:给学生提供几个写作任务,让他们根据提示或指导词使用关联词来组织句子和段落。
例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文章,引导他们使用时间关联词来描述节约用水的步骤和顺序。
5.练习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关联词的练习题,如填空、改写句子等,并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情况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
6.小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使用关联词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写作技巧。
7.拓展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和运用更多的关联词,拓展他们的词汇量和写作能力。
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关联词。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关联词的用法和作用,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同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词知识巩固
【定义&作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链接,因此复句也常称为关联句。
【复习策略】
1.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列表整理,归类记忆;
2.注意关联词的误用,对这类语病学会诊断;
3.多练、多读、多分析。
【常用关联词语】
(老师准备八个句子,由学生自行寻找,看它们各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关联词语,确定该组关联词语的类型以后,再拓展延伸,然后做对应练习)
1、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因果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练习:
(1)他()睡眠不足,()看起来脸色苍白。
(2)()今天下起了大雨,()我们的郊游计划没能实现。
(3)今年夏天()这么热,()降雨太少,很多地方干旱。
2、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假设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如果……就……、即使……也……
练习:
(1)()今天他能买到火车票,明天我们()到北京去旅游。
(2)()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这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3)()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那我们也()可以早一点看到阿里山和日月潭了,那该多好啊!
(4)()狐狸再狡猾,()斗不过好猎手。
3、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条件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只要……就……、无论……都……、只有……才……、除非……才……、不管……也……、不论……也……
练习:
(1)()热爱孩子的人,()赢得孩子的爱。
(2)()是刮风还是下雨,小街的拐角处()能看到修鞋老头的身影。
(3)()你把作业写好了,你()看电视。
4、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后面比前面更进一层)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递进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也……、不仅……还……、不光……还……、……甚至……、……更(还)……
练习:
(1)他()会唱歌,()会写歌。
(2)她是名优秀的运动员,()夺得了金牌,()打破了世界纪录。
(3)我们家()我和爸爸妈妈爱唱歌,连八十多岁的奶奶()爱哼几句。
5、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
如:下课了,大家要么踢足球,要么踢毽子。
(选择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练习:
(1)今天是周末,我们()去吃肯德基,()去吃麦当劳。
(2)这个瓶子()你打碎的,()你爸爸打碎的?
(3)每天晚饭后,我们全家()去散步,()在家看看电视。
6、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也就是说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的分句意思往下说,而是拐了个弯,在意思上做了个转折)
如: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专心备课。
(转折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还(可是)……、……但是(可是、却)……、……然而……
练习:
(1)这盆花()名贵,()我不喜欢它。
(2)()他再三解释,()谁也不相信他。
(3)妹妹才两岁半,()已认识好几百个字了。
7、并列关系(各分句的关系是并行并列的)
如:这件衣服即漂亮,又大方。
(并列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不是……而是……、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
练习:
(1)哥哥大学毕业后,()工作,()准备考研究生。
(2)晚上,我在灯下看书,爸爸()看书,()写字。
(3)我们到学校来()为了学习,()为了玩。
(4)我()不会唱歌,()嗓子哑了,唱不出来。
8、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以后,我就照着做。
(承接句)
常用的关联词有:一……就……、……于是……、先……接着……、……又……、……便……
范类院校”之前显然不合适,应该把它放在后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原”之前。
注:在复句中,如果前后的主语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放在每一个主语的前面。
➢错用关联词语
例: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等速度运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
诊断:“不仅是”与“而且是”搭配,构成递进关系是可以的,但此句是并列关系,改为“不是……
而是”。
【相关考题题型】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虽然……但是……即使……也……不仅……而且……
1、文成公主()聪明,()美丽。
2、()你已取得不小的成绩,()眼力还不够。
3、()病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会治好的。
只有……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安静()是个盲童,()她的心中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2、()勤学苦练的人,()能到达胜利的巅峰。
3、()种子的力量是无限的,()它能冲破坚硬的外壳。
无论……都……只要……就……即使……也……不是……而是……
1、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
1、()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灵巧地自由飞行。
2、我们()发现有破坏森林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1、这位年轻的护士()是第一次扎针,()显得特别紧张。
2、这位年轻的护士()两针却没扎进血管里,()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
3、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没有责怪她,()还给予她鼓励。
只要……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即使……也……
1、()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错误,()我们不能忽视它。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稍一伸手()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每分每秒。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有……才……
如果……就……只要……就……既……又……
1、李红是个()聪明,()用功的学生。
她常说:“()不抓紧时间学习,()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2、()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仍然坚持为人民谙写乐曲。
3、()勇敢地去劳动、创造,()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幸福。
二、判断关联词运用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在改正。
1、即使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黄了。
()
2、因为靠近寒冷的西伯利亚,所以北国的冬天来得总要早一些。
()
3、我们尽管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
4、不管天气很冷,广场上参加早锻炼的人总是很多。
()
三、你能填上不同的关联词吗?
()刮风下雨,晓明()不来我家。
()刮风下雨,()晓明没来我家。
()刮风下雨,()晓明还来我家。
()刮风下雨,晓明()会来我家。
()我去晓明家,()晓明来我家。
()我去晓明家,()晓明来我家。
四、运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句。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周恩来同志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周恩来同志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着崇高的地位。
4、我们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
我们要多读课外书,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5、你跟人家约好了。
你不能不去参加。
6、老师教我知识。
老师教我学做人。
7、刘胡兰牺牲自己。
刘胡兰不暴露党的机密。
8、星期天,我去公园玩。
星期天,我在家看书。
9、他的篮球打得好。
他坚持刻苦训练。
五、把一下四句话用关联词链接成一段话。
①张海迪瘫痪了;
②张海迪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学会了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