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杨永顺 第五章浇注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杨占尧)课件 项目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杨占尧)课件 项目四
(6)排气系统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为了将型腔内的空气排出,常常需要开 设排气系统,通常是在分型面上有目的地开设若干条沟槽,或利 用模具的推杆或型芯与模板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小型塑 件的排气量不大,因此可直接利用分型面排气,而不必另设排气 槽。
(7)支承零部件
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的零部件及前述的各部分机构 的零部件均称为支承零部件。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可以构 成注射模具的基本骨架。
非平衡式布排:非平衡式多型腔布排如图 (d)、(e)、(f)所示。 其特点是从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不相同,因而 不利于均衡进料,但这种方式可以明显缩短分流道的长度,节约 塑件的原材料。
(四)分型面的选择
1. 分型面的形式
模具闭合时动模和定模相配合的接触平面,叫做分型面。 在模具制造不良或锁模力不足的情况下,模内熔融塑料能通过 分型面溅出,在塑件上形成较厚的飞边,经修整后留下明显的 残痕,影响塑件质量。
(4)脱模机构
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装置,又称顶出机构。 其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推杆脱模机构、推板脱模机构和推 管脱模机构等。图4-1中推板13、推杆固定板14、拉料杆15、 推杆18 和复位杆19 组成顶杆脱模机构。
(5)加热和冷却系统
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必须对模具温度进 行控制,所以模具常常设有加热系统并在模具内部或四周安装 加热元件,冷却系统一般在模具上开设冷却水道(图4-1所示冷 却水道3)。
④ 推杆的复位有多种方法,如弹簧复位或复位杆复位等,常 用的是复位杆复位。
(二)注射机与注射模匹配
1. 注射机简介
(1)注射机的基本组成
注射机全称塑料注射成型机,它由注射装置、合模装置、 电气和液压控制系统、润滑系统、水路系统、机身等组成,如 下图所示分别是普通柱塞式和螺杆式注射机的结构示意图。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第一章:塑料成型工艺概述1.1 塑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塑料的定义与特性塑料成型的定义与分类1.2 塑料成型工艺流程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成型设备选择成型工艺参数设定1.3 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不同塑料的成型特点常见塑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塑料材料的性质与选择2.1 塑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电性能2.2 塑料的成型性能流动性能热性能收缩与翘曲性能2.3 塑料材料的选择塑料选材原则常见塑料材料介绍第三章:塑料成型设备3.1 塑料成型设备分类注射成型机挤出成型机压制成型机吹塑成型机3.2 主要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挤出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3.3 塑料成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四章: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4.1 模具的基本结构与分类冷模具热模具4.2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模具设计的原则模具设计的步骤4.3 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模具尺寸与精度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模具的冷却与加热第五章:塑料成型工艺参数设定与调整5.1 成型工艺参数的定义与作用温度压力速度时间5.2 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5.3 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与方法工艺参数的控制与调整技巧第六章:塑料注射成型工艺6.1 注射成型工艺流程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模具的加热和冷却注射成型周期6.2 注射成型参数设定与调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6.3 常见注射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七章:塑料挤出成型工艺7.1 挤出成型工艺流程挤出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挤出机的选择与调整挤出成型参数设定7.2 挤出成型设备与模具挤出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7.3 常见挤出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厚度不均匀表面质量问题产品的强度和韧性不足第八章:塑料压制成型工艺8.1 压制成型工艺流程压制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压制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压制成型参数设定8.2 压制成型模具设计要点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与分类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8.3 常见压制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开裂和变形产品尺寸不准确表面质量问题第九章:塑料吹塑成型工艺9.1 吹塑成型工艺流程吹塑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吹塑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吹塑成型参数设定9.2 吹塑成型设备与模具吹塑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吹塑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9.3 常见吹塑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十章:塑料成型工艺的优化与控制10.1 成型工艺的优化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10.2 成型工艺的控制技巧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工艺参数的调整技巧10.3 成型工艺的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塑料的基本性质、成型性能及选材原则解析: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进行成型加工至关重要。

河南科技大学 塑料模具课件 杨永顺

河南科技大学  塑料模具课件    杨永顺

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1. 性质:主要专业课2. 内容:由于注射成型的用途广泛,所以近年来,注射成型技术无论是在成型物料方面,或者是在成型设备、成型模具和成型工艺方面,均在迅速发展。

本门课主要阐述:注射成型理论;注射成型工艺条件选择与控制;注射模的结构组成与设计方法等。

3. 要求:1)熟悉塑料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2)掌握塑料注射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基本设计方法3)了解塑料挤出成型、压注成型等其他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

4. 教学安排: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课程1)为配合本课程的学习,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试验课,以了解注射机的结构、原理、工艺、模具特点。

2)此外,还有2周的课程设计和约13周的毕业设计。

由此,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与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设计模具的能力。

使用教材:杨永顺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哈尔滨:哈工大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齐晓杰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哈尔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曹洪深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王孝培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任鸿烈、冯良编. 塑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广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王树勋、邓庚厚编. 典型注塑模具结构图册. 长沙:中南工大学出版社,1992 许健南主编. 塑料材料.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1999§1-2 塑料及其应用一、塑料的概念1. 概念:塑料是以高聚物(树脂)为主要组分,在其制造或加工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能流动成型或聚合成型,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固体材料。

2. 性能: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流动性,可以被模塑成型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

3. 组成:1)树脂:又称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合物。

一般相对分子量在一万~数百万之间,分天然与合成两种。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通过模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模具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业的基本素职。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塑件形状:以盖状零件为例设计注塑模具,塑件形状、尺寸、公差等自行拟定。

例如:塑件说明:塑件材料为ABS。

采用注射成型,进行大批量生产,以满足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

技术要求:1、壁厚均匀;2、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3、脱模斜度30'~1°;4、模具结构设计要求:根据塑件大小设计成多型腔或单型腔模具。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塑料制件图一张(A4)(手工绘图,或用计算机绘图)(2)绘制塑料注射模装配图一张(A2及以上,根据塑件尺寸自行选择,及以细节表达清晰为准)(必须手工绘图)(3)绘制模具零件工作图2~3张(手工绘图,或用计算机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设计过程详细,图文并茂)注意:图纸的线形、标注、公差等严格按照机制绘图标准执行。

(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步骤(仅供参考,可自行安排)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材料与能源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题目名称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年7月日摘要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凝固阶段,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轴套的注塑模的设计,依据产品的数量和塑料的工艺性能确定了以1次分型面注塑模的方式进行设计。

模具的型腔采用一模1腔排列,浇注系统采用侧浇口成形,推出形式为推板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

由于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因此在模具设计中也进行了设计。

本次的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还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过程比较完整。

关键词:1次分型面注射模具;侧浇口;推板。

目录摘要 (I)绪论 (1)1 塑料制件的分析 (3)1.1 成型塑料件的工艺性分析 (3)1.2 成型塑件的材料分析 (5)2. 塑件成型的基本过程 (7)3 注塑设备的选择 (8)3.1估算塑件体积质量 (8)3.2 注塑机的选择 (8)4. 成型零件有关尺寸的计算 (10)4.1型腔凹模尺寸的计算 (11)4.2型芯凸模尺寸的计算 (12)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4)5.1 分型面的选取 (14)5.2浇口套的选用 (15)5.3冷料井的设计 (16)5.4分流道的设计 (16)5.5分流道的布置 (17)5.6浇口设计 (17)5.7浇口位置的选择 (18)5.8 模架的选取 (18)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6.1导柱的设计 (20)6.2 导套的设计 (21)7 脱模结构的设计 (23)8 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的设计 (25)8.1抽拔距的计算 (25)8.2斜导柱的尺寸与安装形式 (25)8.3 锁紧楔形式 (26)8.4 斜导柱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6)9 排气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7)9.1排气系统 (27)9.2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7)10 绘制装配图 (29)11注射机的校核 (30)11.1 注射量的校核 (30)11.2 锁模力的校核 (30)11.3 模具合模高度的校核 (30)参考文献 (32)绪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模具)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12 月 21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1、塑件的工艺分析 (5)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5)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 (6)1.3成型工艺 (7)1.4特点 (8)2、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9)2.1确定成型方法 (9)2.2 选择成型设备 (9)2.3 型腔布置 (10)2.4确定分型面 (11)2.5选择浇注系统 (11)2.6 确定推出方式 (11)2.7 模具的结构形式 (12)2.8 模架的结构 (13)2.9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3)3.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3)3.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4)3.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14)3.3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4)3.4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5)3.4.1型腔径向尺寸 (15)3.4.2型腔深度尺寸 (16)3.4.3型芯径向尺寸 (16)3.4.4 型芯高度尺寸 (16)4、模具的装配、试模 (17)4.1模具装配图 (17)4.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8)4.3 试模前的准备 (18)4.4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8)4.5 试模 (19)4.6检验 (20)5、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机电工程学院(系、部)机制专业120116班级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设计题目:小勺注射模设计完成期限:自2015年12月9日至2015年12月22日共2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1、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图1 塑件图产品名称:小勺产品材料:pp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塑件尺寸:如图1所示1.2塑件材料pp的使用性能PP塑料又称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继尼龙之后发展的又一优良树脂品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8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p1astictechno1ogyofmou1danddesignofmou1d课程类型: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

一、课程简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主干课之一。

主要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一般理性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成型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能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能力,对气辅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模具设计、热流道模具设计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组成及特性,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塑料制品结构设计,各种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从事有关模具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与塑料模具的概念;本章难点是模具CAD/CAE/CAM及塑料模标准化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1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课程教学内容:树脂与高聚物、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塑料流变学、塑料粘度的调节、分子定向与定向作用。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影响;本章难点是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树脂与塑料的概念;了解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理解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了解高聚物的加工工艺性能;理解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ppt

▪ 形式: 1)Z字形冷料穴

2)倒锥形冷料穴

3)环形槽形冷料穴

4)球形冷料穴

5)菌形冷料穴

6)分流锥形冷料穴
排溢系统的设计
▪ 作用:排除型腔中的气体 ▪ 方式: ▪ 1)利用配合间隙排气
2)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排气 3)用排气塞排气 4)强制排气
热流道浇注系统

定义: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浇注系统中的塑料一直保持熔融状态,并不
1、由注射机料筒的塑化速率确定型腔数量 n<(KMt/3600-m2)/m1 2、由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量 n<(K m1 -m2)/m1 3、由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 n<(F-pA2 )/ pA1
(二)注射量的校核 nm1+ m2 <80%m (三)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的校核 n A1 + A2 <A (四)注射压力的校核 (n A1 + A2 )p<F (五)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第二节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

一. 主流道的设计
1、主流道的尺寸 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二. 分流道的设计
1、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2、圆形 3、梯形 4、U形 5、半圆形 6、矩形
三. 尺寸的确定:
1、分流道的长度 2、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3、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形式
浇口的设计

第一节压缩模结构及分类

压缩模的结构

压缩模的分类

第二节压缩模与压机的关系

一、压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成型总压力的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排气结构的设计原则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3.排气结构的设计原则
表4-14 常用塑料排气槽深度 塑料名称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苯乙烯(PS) 苯乙烯-丁二烯( SB) ABS AS 排气槽深度 0.02 0.01~0.02 0.02 0.03 0.03 0.03 塑料名称 苯乙烯-丙烯腈 (SAN) 聚甲醛(POM) 聚酰胺(PA) 聚酰胺(含玻璃纤 维)(PA)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含玻璃 纤维)(PC) 排气槽深度 0.03 0.01~0.03 0.01 0.01~0.03 0.01~0.03 0.05~0.07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减少塑件熔接痕增加熔接强度
增加流道, 成型后切除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减少塑件熔接痕增加熔接强度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6)防止料流将型芯或嵌件挤压变形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7)高分子取向对塑件性能的影响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8)保证流动比在允许范围内
Li K i 1 t i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2) 尤其整体结构1.镶拼式侧隙引气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3.气阀式引气Fra bibliotek分流道
作 用:
〈1〉输送流体 〈2〉传递压力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二、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组成 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 四部分组成。 主流道 (一次)分流道
二次分流道 (支流道)
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 考虑塑料的流动性,保证流体流动顺利、快、不紊乱。 〈2〉 避免熔体正面冲击小直径型芯或脆弱的金属镶件。 〈3〉 一模多腔时,防止大小相差悬殊的制件放一模内。
下级分流道的当量半径可 取相邻的上级分流道当量
半径的80%~90% 。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 分流道长度的确定 分流道的长度与塑件的大小,型腔的布置、排列有关。 6.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
分流道的表面不必很光滑,表面粗糙度可设为Ra1.25~2.5 。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7. 分流道与浇口的连接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8. 分流道的布置
(1)平衡式分流道
★ 辐射式
★单排列式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六、浇口的设计
1. 浇口的作用: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 通道,浇口的作用是使从流道流过来的塑料熔体以较快 的速度进入并充满型腔,型腔充满后,浇口部分的熔体 能迅速的凝固而封闭浇口,防止型腔内的熔体倒流。
2. 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1)直接浇口
200~280 100~240
120~180 90~130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 浇口位置选择实例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 浇口位置选择实例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 浇口位置选择实例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1.型腔内气体的来源及危害
型腔内气体的来源: (1)原有的空气 (2)树脂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及水汽 型腔内气体的危害: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公式计算
对于质量小于200g,壁厚在3mm以下的塑件,可用下 列经验公式确定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D 0.2654 m 4 L
D: 是流道的当量直径(mm); m: 是流经分流道的速率熔体的质量(g)
L: 分流道的长度(mm)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公式法2
D (0.8 ~ 0.9)D
主流道尺寸设计
SR1=SR+1~2
总是浇口套大!
d1=d+0.5~1
r=1~3
D1比D小 10~20%

浇口的截面积取分流道 截面积的3~9%
锥度2°~6°, 对流动性差的塑 料可取大一些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主流道衬套(浇口套)的结构
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的装配方式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主流道的两种形式
球头拉料杆分析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球头拉料杆分析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菌头拉料杆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圆锥形拉料杆
圆锥 头形
复式圆 锥头形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圆锥形拉料杆分析
平头锥形 拉料杆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 起拉料作用的冷料井
(1)带推杆推出的冷料穴
倒扣深度 (D-d)/2
塑料名称
硬聚氯乙烯 硬聚氯乙烯 硬聚氯乙烯
注射压力 (MPa) 130 90 70
L/t
130~170 100~140 70~110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酰胺 聚甲醛
70 90
90 100
200~240 280~300
200~360 110~210
软聚氯乙烯 软聚氯乙烯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
90 70
130 90
有机玻璃
ABS 聚甲醛 聚碳酸脂
<1.5
1.5-3 >3 <1.5
简单
复杂 简单 复杂 简单 复杂 简单
0.6-0.8
0.5-0.8 1.2-1.4 0.8-1.2 1.2-1.5 1.0-1.4 0.8-1.2 中、小型塑件(3-10)h 大型塑件>10h 0.7~2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 扇形侧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五、分流道设计
1. 影响分流道的设计因素 (1)制品的几何形状、壁厚、尺寸大小及尺寸的稳定性、 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要求。 (2)塑料的种类,亦即塑料的流动性、熔融温度与熔融
温度区间、固化温度以及收缩率。
(3)注射机的压力、加热温度及注射速度。 (4)主流道及分流道的脱落方式。 (5)型腔的布置、浇口位置及浇口形式的选择。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缩短主流道的方法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四、冷料井设计 冷料穴也称冷料井,冷料井一般设在主流道和分流道 的末端,其作用就是存放两次注射间隔而产生的冷料和料 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形成各种缺 陷。 分流道冷料井 L=1.5D
主流道冷料井 分流道冷料井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冷料井的设计
根据冷料井不同,其构成主流道冷料井底部的零件 也不同,常见的有拉料杆、推杆。 1. 主流道冷料井 (1)钩形(Z形)拉料杆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钩形(Z形)拉料杆
图 与推杆匹配的冷料穴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球头拉料杆
图 与推杆匹配的冷料穴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球头拉料杆分析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 薄片式侧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潜伏式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6)护耳形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侧浇口和点浇口的推荐值
塑件壁厚 (mm) <0.8 0.8~2.4
侧浇口横截面尺寸(mm) d(mm) l(mm)
深度 h
~0.5 0.5~1.5
宽度 b
~1.0 0.8~2.4 0.8~1.3 1.0
第五章 浇注系统与排气系统设计
一、 浇注系统的概念 二、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三、 主流道设计
四、冷料井设计
五、 分流道设计
六、 浇口的类型和设计
七、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一、 浇注系统的概念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
中从注射机喷嘴接触处
到型腔为止的塑料熔体 的流动通道。
主流道 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中心浇口 ★ 盘形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 环形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 轮辐式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 爪形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点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点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侧浇口
★ 矩形侧浇口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矩形侧浇口的基本尺寸
k S l a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 浇口的设计原则
(1)避免引起熔体破裂现象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2)有利于塑料熔体补缩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3)有利于熔体流动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减少塑件熔接痕增加熔接强度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5)减少塑件熔接痕增加熔接强度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2.排气的几种方式
1) .利用模具分型面或配合间隙排气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2). 开设排气槽排气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3). 当型腔最后充填部位不在分型面上,其附近又无可供 排气的推杆或可活动的型芯时,可在型腔相应部位镶嵌 经烧结的金属块(多孔性合金块)以供排气 。
排气及进气结构设计
r
H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3.5
4
(4.5)
5
6
(6.5 )
7
8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4. 分流道横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1)部分塑料常用分流道横截面尺寸推荐范围
塑料名称 ABS、AS 分流道横截面直径 (mm) 4.8~9.5 塑料名称 聚苯乙烯 分流道横截面直径 (mm) 3.5~10
n
L1 L2 L3 L4 L5 L1 L2 L3 K1 2 K1 t1 t 2 t3 t 4 t5 t1 t2
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8)保证流动比在允许范围内
常用塑料的允许流动比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