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诵读材料之十八(对比专辑之一)
部编版初中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49篇(精美排版带答案)优选全文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1、【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乐在其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②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注释】: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2015福建泉州】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解释加点词。
⑴古来共.谈:________ ⑵夕日欲颓.:________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4.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翻译:【乙】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
不遵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答案:1.B(A项前一个“见”意为“看见”,后一个“意为”了解;B项两个“之”意思均为“的”;C项前一个“于”意为“对于”,后一个“于”意为“比”;D项前一个“自”意为“自从”,后一个“自”意为“如果”。
)2.(1)共同,一起(2)坠落(3)欣赏3.(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彼此起伏地鸣叫。
(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
乙文:(1)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2)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
对比阅读选文一选自课文

对比阅读选文一选自课文
摘要:
1.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的内容
2.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3.总结对比阅读的好处和应用场景
正文:
一、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的内容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它能帮助我们通过比较不同文章的异同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今天我们将以选文一和选自课文为例,进行一次对比阅读。
选文一和选自课文都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文章,但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选文一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这个主题的历史演变过程。
而选自课文则更多地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尽管选文一和选自课文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首先,两篇文章都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两篇文章都引用了一些相关的例子和数据,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然而,两篇文章在论述方式和观点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同。
选文一更注重历史的阐述,它的观点更多地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而选自课文则更注重现
实的分析,它的观点更多地建立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
三、总结对比阅读的好处和应用场景
通过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的历史和现实,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对比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对比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掌握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18 短文两篇课件

生: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 壳一样,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 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 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 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译文】 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 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感悟】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 的看法。自然界有很多奥秘,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索这些奥秘,就 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阅读范题 见第58页,第10题 技法点拨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要紧扣句子,联系上下文进 行分析。“板着小脸”属神态描写,写出了乐乐的严肃;独自一人“搬” 属动作描写,表现了她的倔强,决心种文竹这棵“花”。 智慧锦囊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 肖像描写。 作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 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作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 法。 作用: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 点。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 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 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3.下列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B ) A.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 过要好好地活过。 B.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 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C.并且有人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 的心啊!” D.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人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18 _短文两篇(2)

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它 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不知道同学们对于我 们熟识的“行道树”有怎样的感受呢?学 生回答。
有一个作家留意到了,她就是张晓 风。她不仅留意到马路两旁的这些树 木,而且还从它们身上渗透出一些值 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她给这些种在道 路两旁的树木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做——行道树。
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者 的 光辉形象。
作者通过借用行道树 的 自白, 抒写了 奉献者 的 襟怀,赞美了 奉献者 的崇 高精神。
文 章 采 用 了
言这 志是 的一 象种 征借 手物
什
法喻
么
。人
写
托
法
物
?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 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
他们都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懂 得奉献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味索取 的人。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 快乐,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我们 去思索,我们要仔细观察、感悟, 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像行道树 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 的社会,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奉献 中更加绚丽多。
请用精彩的一句话写下你想对
行道树说的话。
例:行道树,你守得住清贫,忍得
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
样。
行道树,你
。
行道树是一列( ) 而又( )的的树。
文中说“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又快 乐的树”,老师想知道,为什作者 要说它是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呢?
为什么“忧愁”?为什 么“快乐”?(用原文来回 答)
烟尘、繁弦急管、红灯绿酒、污浊, 合起来一句话就是:城市里面严重的 污染了,但是人们却早已习惯于污浊, 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淡忘了绿意(自 然)。
作者简介:
18课 短文两篇

2、《贝壳》中“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 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 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 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 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 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 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 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 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 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
•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 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 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 《承教小记》《不迁》《香港文纵》《日 影行》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 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 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 活动。
5、简析《贝壳》的写作特色
明确:托物言志的写法; 夹叙夹议的写法。
整体感知
比较两篇散文有 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 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 积极、认真。 •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 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美文诵读材料

六年级学生美文诵读材料1 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瀑布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只有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仿佛枯萎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短文两篇》ppt优质课件

•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
了。
——[英]莎士比亚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
阅读理解 《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秋风 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 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 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 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 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简而 丰。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 也不马虎。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心)惊肉跳
②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③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丧失信心,意志消沉,不能振
(
)
灰心丧气
2、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训诫( ji)è屡次( )迂lǚ回( ) yū
啜泣( chu)ò耸立( )s纳ŏ罕ng( )
颤抖( cha)`n瘦骨嶙峋(
)línxún
头晕目眩( x)ua落n`下( )着眼là( )
蝉
小思,原名卢玮銮(wěiluán)。原籍广东番禺, 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 毕业,后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 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 《不迁》、《彤tóng云笺jiān》、《香港文学散文 等。
贝壳
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 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 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 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 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主要作品有诗集《七 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拓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2018高考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8课含解析

2018高考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8课含解析第四单元第18课项羽之死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应和(hè)麾下(huī)乌骓马(zhuī)慷慨悲歌(kǎi)B.田父(fù)瞋目(chēn)歌数阙(què)所向披靡(mǐ)C.创伤(chuāng)叱咤(chì)壁垓下(ɡāi)审时度势(dù)D.骠骑(jì)自刎(wěn)虞美人(yú)声名狼藉(jí)【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溃败骏马漫朔壮士扼腕B.奔逝气慨刈旗泣下沾襟C.嘱托陨落戮力暗然神伤D.凭借莅临愧怍舐犊情深【答案】D【解析】A项,朔—溯;B项,慨—概;C项,暗—黯。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壁:设营驻守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东面C.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D.汉军皆披靡披靡:溃散【答案】B【解析】东:向东(行军)。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B.乃分其骑以为四队C.期山东为三处D.项王瞋目而叱之【答案】D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今卒困于此B.辟易数里C.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D.善刀而藏之【答案】A【解析】B项,辟—避;C项,伏—服;D项,善—缮。
6.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项王乃大惊曰A.于是项王乃上马骑B.汉军乃觉之C.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中的“乃”都是副词,译为“于是、就”;B项,副词,译为“才”;C 项,副词,译为“仅仅”;D项,代词,译为“你的”。
7.对下列各项中文言特殊句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项王则夜起,饮帐中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答案】D【解析】①是定语后置句;②是省略句,“饮”后面省略了“于”;③是判断句;④是宾语前置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多与越少
置身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到莫名的困惑。
确实,这个时代几乎为我们提供了所企求的一切,这实在是前无古人的,但是,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是:食品越来越多,但是食欲却越来越少;药物越来越多,但是健康却越来越少;广告越来越多,但是真诚却越来越少;书籍越来越多,但是智慧却越来越少;知识越来越多,但是思想却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交流却越来越少;伙伴越来越多,但是朋友却越来越少;努力越来越多,但是成功却越来越少;收越来越多,但是乐趣却越来越少。
我们渴望羡慕但却蔑视尊重,物欲横流但却人情淡漠,阅历广阔但却心胸狭隘,日夜奔流但却无所事事。
我们学会了如何生存,但却学不会如何生活。
我们的空调越来越多,但却越来越怕冷怕热。
我们不辞辛苦地拖家带口跑遍旅游胜地,但却不愿抽空去拜访对门的邻居。
我们可以分裂原子,但却不愿冲破偏见。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金钱,但却没有了起码的快乐,因为我们可以买到别墅,但是却买不到睡眠;可以买到美貌,但是却买不到可爱;可以买到羡慕,但是却买不到尊敬;可以买到权势,但是却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服从,但是却买不到忠诚;可以买到器官,但是却买不到灵魂;可以买到婚姻,但是却买不到爱情;可以买到虚名,但是却买不到实学……
难道,人类真的“比他所居住的地球冷却得更快?”(爱因斯坦)难道,人类真的“已经征服了世界,得却在征途中的某个地方失去了灵魂?”(贝塔朗菲)或者,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确实越来越少?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第一位勤于思考的读者。
一念之间的十年
晓白
十年以前听罗大佑的歌,大家说我很前卫;十年以后再听罗大佑的歌,大家说,哦,原来你是这么怀旧的人啊。
罗大佑是谁?邻居家小妹妹问我。
十年以前别人的笑话常常让我捧腹大笑;十年以后只有老板的笑话才能让我捧腹大笑——即使已经听他说过八遍了。
十年以前我以为我的生活至少会有500种可能;十年以后我知道我的生活只有2种可能——晚上回家吃饭和晚上不回家吃饭。
十年以前我是这个城市里被嘲笑的外来者;十年以后我嘲笑这个城市里的外来者——但不嘲笑比我有钱的外来者。
十年以前我常常很傻;十年以后我常常很会装傻。
十年以前明知道那个女生很喜欢自己,也不敢追她——怕被拒绝;十年以后明知道那个女生不喜欢自己,还要去追她——被拒绝也无所谓。
十年以前,别人告诉我一个故事,我假装不信,其实是相信的;十年以后,别人再告诉我一个故事,我假装相信,其实是不信的。
十年以前我以为孩子是一个奇迹;十年以后我知道母亲才是一个奇迹。
十年以前我认为我需要很多人的爱;十年以后我知道很多人需要我的爱。
十年以前交过一个笔友,寄来一张红色的树叶书签;十年以后整理柜子时,忽然掉出这张书签,还有几封信。
信扔了,书签被随手一搁,后来再也找不到了。
——保存了十年的东西,才几秒钟的工夫,就没了!
(摘自2003年《视野》第4期)
名人批判
周洪
说“我是普通读者”的人,多半是审稿的。
说“我也是普通观众”的人,多半是审片的。
说“我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人多半是特殊消费者或者不是普通消费者。
说“我也当过学生”的人一定在教育学生。
说“我也吃过苦”的人,一定在享福。
说“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人多半不是群众而是领导。
说“其实我也是普通一兵”的人多半不是兵而是官。
说“其实我也很平凡”的人多半都以为自己不是人而是神,起码是半人半神。
这是一个公式。
我常常想站在台上说“其实我也是普通老百姓”,终于没敢,一怕传为笑话,二怕造成误会。
富翁爱说钱没意思。
领导爱说权没意思。
从香港美食城出来的人常说山珍海味不过如此。
被鲜花掌声包围的人爱说当名人真累。
这也是公式。
藐视等于炫耀,炫耀已经拥有的。
更当紧的是,藐视不等于放弃。
如果因为人说钱没意思就叫人捐献,如果因为人说权力没意思就叫人放弃,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球星爱球迷,但只是掏钱买门票的球迷。
歌星爱歌迷,但只是掏钱买音像带的歌迷。
影星爱影迷,但只是坚持上电影院的影迷。
上级爱下级,但只是听话的下级。
名人的谦虚多半是虚伪的。
也不得不虚伪。
假如富翁当我们穷人面说钱真好;假如领导当群众面说权力真好;假如明星当观众面说当名人好舒服好舒服哟,我们会不会起鸡皮疙瘩?
职业的虚伪非关人品,也就不叫虚伪。
如同外交官的客套不叫虚伪而叫礼仪。
名人没有真诚的自由。
有同事在电梯里看见了很大的名人,双手本能地在裤兜里擦,准备干干净净地伸出去握手。
但名人没有虚伪的谦虚,而是真诚地骄傲。
他伟岸的身躯直立,昂首向上望着电梯顶棚,看不见这矮小的路人擦干净的手,倒是保镖看见,迅速地伸出手来,但不是要握手,而是要防止这神秘的人从裤兜里掏出凶器来。
这一次邂逅,扫荡了他对那很大的名人的全部敬仰。
假如那名人谦虚地向他点头,亲切地同他握手,会成为永久的甜蜜。
然而,设身处地替名人着想,也难。
他要不望着顶棚,而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见人就得点头,头也会点晕了;他要伸手就握,手也太脏了;不停地洗手,会不会皮肤过敏?
所以,渴望清静也是真话。
当然,真要清静了,又会渴望打搅。
这只是小小的艰难,钱多了怕绑架,权多了怕颠覆,名气大了怕嫉妒,这才是更大的艰难。
所以,同情他们的文章多了,理解他们的呼声也高了,“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就成了时尚。
于是,我们忘了,钱多怕贬值的艰难比起一分钱掰成两半养家糊口的艰难,其实算不上艰难。
胜了的球星进歌厅,败了的球星因为照样有人爱会照样进歌厅,其实是不值得我们去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