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必背篇目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背诵默写

小石潭记背诵默写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石潭记》一、理解性默写1、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表现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4、描写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最独特之处;小石潭成名原因)5、写出文中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鸣佩环。
6、写出描写石奇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7、写鱼静态,表现游鱼恬静的“鱼闲图”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这两句所写对象分别为鱼和水,既写了鱼之态,又写了水之清,这两句正面描写的是鱼,侧面描写的是水。
8、写鱼动态,表现游鱼轻松快活的“鱼乐图”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9、写游鱼时,最能体现水清澈的语句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与上文的水尤清洌相呼应。
写鱼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水时,又采用了虚实、正侧结合的手法。
10、与《与朱元思书》中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1、写出潭上景色给人感受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最能概括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凄凉感受的语句)12、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表现小石潭周围优美景色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3、第一段中,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经过时,用了西行、隔、闻、伐、取、见六个动词表现欣然归往的心情,又用坻、屿、嵁、岩写出石头的不同形态,渗透了作者初来小石潭心乐之的心情。
14、运用比喻修辞,化静为动,写溪水弯曲幽深的特点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5、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岸势峭拔多姿的特点,写出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中心思想:本文按游踪顺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幽静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心情,但全文主要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孤凄悲凉、抑郁忧伤之情。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小石潭记》全文加译文

《小石潭记》全文加译文《小石潭记》全文加译文《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全文加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石潭记(1)》柳宗元(2)从(3)小丘(4)西(5)行百二十步,隔篁竹(6),闻(7)水声,如鸣珮环(8),心乐(9)之。
伐竹取道(10),下(11)见(12)小潭,水尤清冽(13)。
全石以为(14)底,近岸(15),卷石底以出(16),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7)。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18),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19)不动,俶尔(20)远逝,往来翕忽(21)。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2)。
其岸势犬牙差互(23),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4)。
以其境过清(25),不可久居(26),乃记之而去(27)。
【释词】(1)记:是一种文体,可叙述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2)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
永济市)。
柳宗元是中国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3)从:自,从。
(4)小丘:小山岗,在小石潭东面。
(5)西:向西。
(6)篁(hung)竹:成林的竹子。
(7)闻:听见(8)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带的佩环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鸣:发出声响。
佩环:玉佩,玉环,都是玉制装饰品。
(9)乐:以为乐(10)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
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道:路。
(11)下:向下,往下。
(12)见:看见。
(13)水尤清冽(li):潭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特别。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②,闻水声,如鸣佩环③,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④。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⑤,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⑥。
青树翠蔓⑦,蒙络摇缀⑧,参差披拂⑨。
潭中鱼可⑩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1),怡然(12)不动;俶尔远逝(13),往来翕忽(14),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15)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6)。
以其境过清(1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18),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①选自《柳宗元集》。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小石潭在钴潭西,和钴潭隔着一座小丘。
②〔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篁,竹林,竹田。
③〔佩(pèi)环〕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④〔水尤清洌(liè)〕《永州八记》中的《小石潭记》紧连着《钴潭记》,这里说小石潭的水比钴潭的水更清澈。
⑤〔卷石底以出〕“以”在这里用法同“而”,连接“卷”、“出”两个动词。
⑥〔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为,成为。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堪,不平的岩石。
岩,岩石。
⑦〔翠蔓〕翠绿的茎蔓。
蔓,细长而缠绕着的茎。
⑧〔蒙络摇缀〕蒙,遮盖。
络,缠绕。
摇,摇摆。
缀,连结。
⑨〔参差(cēncī)披拂〕参差,不齐的样子。
披拂,随风飘荡。
⑩〔可〕大约。
(1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彻,这里指直透水底。
布,映。
(12)〔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13)〔俶(chù)尔远逝〕俶尔,忽然。
逝,游过去。
(14)〔翕(xī)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15)〔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斗,北斗七星。
折,曲折。
(16)〔悄怆(chuàng)幽邃(suì)〕悄怆,凄惨,这里是说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小石潭记》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
2.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在日光下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6.《小石潭记》中,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句子:,,,,。
,。
7.《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
8.《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
9.《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
10.《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
11.《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
12.《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13.《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
14.《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
1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16.《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17.《小石潭记》中,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18.《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19.《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20.《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
21.《小石潭记》结尾处,记录同游者为:,,,,,,。
22.《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底部特点是:。
23.《小石潭记》中,作者离开小石潭原因是:,。
24.《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25.《小石潭记》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情趣。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全

《小石潭记》柳宗元(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闻水声,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潭中鱼可百许头,象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情趣。
(7)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8) 本文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空竹,水声,小潭,潭边青树、翠蔓。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本文第二段写潭水有清,澄的特点,用到侧面描写,好处是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景物描写潭水;无一字在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潭水,游鱼,用到特写镜头写法。
作者写鱼采用手法,先写鱼“佁然”即静止不动的样子,潭底石头上清晰映着鱼的影子,这是静止的画面。
又写“俶尔远逝”一些鱼一会游到这,一会游到那,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
(9)文中既表现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乐之)。
(12) 本文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摇缀,参差披拂。
(1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快活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6)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伐竹取道。
(17)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8)描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https://img.taocdn.com/s3/m/03f100d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7.png)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 【精品文档】第 1 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性默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体现了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
【精品文档】第 2 页的艰辛。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第 3 页《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5、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精品文档】第 4 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

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时:
水尤清冽
2、《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9、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材必背篇目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模拟实战练习
1.《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小石潭记》中,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是:如鸣珮环。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通过鱼的游动来写潭水清澈的一句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4.《小石潭记》中,作者描写对小石潭的总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8.《小石潭记》中,写潭边植物茂盛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