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诗词部分(一)《观沧海》(曹操)1.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一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6.《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 曹操《观沧海》中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8.《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日星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10.《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2.盛夏时节,美丽的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树木从生,百草丰茂”这两句诗。

13.《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山水相连景象。

14.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诗句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15.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16.《观沧海》以吞吐日月的气象引发了曹操气壮山河的豪情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常考古诗文默写练习(直接默写+分篇默写+理解默写)(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常考古诗文默写练习(直接默写+分篇默写+理解默写)(附参考答案)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6.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7.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思的句子是:“。”
8.李商隐的《无题》表达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对方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附:参考答案
一、直接默写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4.“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现,他们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7.,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9.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分篇默写
《水调歌头》
1.我欲乘风归去,,。
2.,何似在人间。
3.,,此事古难全。
4.但愿人长久,。
9.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这句话与《无题》中的诗句一致的是:“。”

部编本语文2024年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本语文2024年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诗词部分(一)《行路难》(其一)(李白)1.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作者用夸张的语句写宴席之奢侈的诗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当人生困顿坎坷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劝慰激励自己。

7.习近平在演讲中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8.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继续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心。

9.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正如李白《行路难》中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李白在《行路难》中连用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比喻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XXX的《三峡》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三峡山水的壮美景象。

他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来形容两岸山势壮观。

同时,他也用“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和“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来表现XXX的凶险和江水的流速极快。

他还通过“清荣峻茂”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来描绘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

最后,他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来烘托秋景的凄凉。

二)XXX的《答谢中书书》中,他通过对白XXX流水的描绘,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他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来对偶地表现出XXX和清流的美丽景象。

同时,他也通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XXX,四时俱备。

”来展现一年之美的绚烂辉煌。

他还通过“XXX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来表现一日之美的生命气息。

最后,他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来表达对欲界之美的赞美。

三)XXX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他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庭院月下的美妙景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XXX 交横,盖XXX也。

”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并通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来表露自己复杂而又旷达的心境。

四)与XXX书(XXX)描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另一句比喻江水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描写得十分生动,突出了富春江的异水特点。

例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另外,作者还通过四句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表现出山的壮美:“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野望(王绩)诗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出诗人的彷徨心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九年级上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班级:姓名: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二、现代诗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三、古文背诵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5.《行路难》诗中以””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训练(附参考答案)一、直接性默写1.,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5.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6.,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8.,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9.,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10.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二、理解性默写1.曹操的《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把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两句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7.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含蓄地透露出个人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岑参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_。

10.《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笛声寄托了将士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11.《秋词》(其一)中,刘禹锡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12.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作者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1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两句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想象了团聚后的情景。

部编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衬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纳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衬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完成“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地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古诗文默写(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一、填空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6.,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7.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8.,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0.,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11.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2.,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4.,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6.,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7.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21.满面灰尘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22.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23.大道之行也,。

,。

(《礼记·大道之行也》)24.,,;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虽有嘉肴》)2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2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礼记·虽有嘉肴》)27.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29.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蒹葭》)3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默写33.闭之,则右刻“,”,左刻“,”。

(魏学洢《核舟记》)34.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一、填空35.,蒙络摇缀,。

(柳宗元《小石潭记》)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6.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8.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4.,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9.天之苍苍,??(《庄子·北冥有鱼》)5.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40.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6.,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二、理解性默写7.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一、《回延安》贺敬之8.,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9.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激和热爱之情,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10. ,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情景;夸张句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11. 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描绘了延安新貌。

12.,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二、《桃花源记》陶渊明14.,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15.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6.,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17.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18.,!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19.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5.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21.满面灰尘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 6.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22.是马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7.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23.大道之行也,。

,。

(《礼记·大道之行也》)8.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24.,,;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虽有嘉肴》)9.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2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10.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2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礼记·虽有嘉肴》)11.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27.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北冥有鱼》)12.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28.,。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13.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29.蒹葭萋萋,。

,。

(《诗经·秦风·蒹葭》)3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3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周南·关雎》)三、《小石潭记》柳宗元32.,。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1)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2)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3)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2、“” 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4)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5)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6) 课文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四、《关雎》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1、起兴的句子是:的名句是: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的名句是: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6、 . 《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7、《关雎》中的男子由“”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7、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五、《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1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五、《式微》十、《逍遥游》庄子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六、《子衿》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1、“”,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4.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比的句子是:7、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6.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10.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7、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11.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12.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十一、《虽有佳肴》1、《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十四、《卖炭翁》白居易理的句子是: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 1. 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2.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3. 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十二、《大道之行也》 4. 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1.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5. 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4.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

实行民主选举,即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5.“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6.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7.“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十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十六、《送友人》李白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的诗句是: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十七、《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心的那两句诗是:1、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2、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十八、《卜算子·咏梅》陆游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