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一、本文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及其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福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深入分析水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以期为国家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我们将首先梳理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及特点,阐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从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灾害频发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的不足之处。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却呈现出复杂且严峻的局面。

尽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名第六,但由于人口众多、地理分布不均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使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统计,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此。

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特别是黄淮海流域,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其水资源却严重短缺,年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这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从时空分布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季节性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时空分布导致了许多地方在旱季时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在雨季时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水资源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杭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精品范文

杭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精品范文

杭州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精品范文杭州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浙江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江南水乡,杭州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且优质,因此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对于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杭州市水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其次,杭州市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虽然杭州市整体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以西湖为例,西湖作为杭州市的标志性水域,水量较大且水质较好。

但在城市的东部和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供水能力相对较弱。

这种不均衡的水资源分布可能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杭州市水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

通过建设水资源调配设施,实现城市内外水资源的互通互联,以满足城市水资源紧张地区的需求,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河流湖泊保护体系,加强水域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水质,预防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位下降过快。

最后,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水资源研究与开发项目,推动水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杭州市水资源调查分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杭州市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杭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这也为其他城市的水资源调查和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嘉兴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原创实用版1篇)目录(篇1)1.嘉兴水资源的现状2.嘉兴水资源问题的原因3.嘉兴水资源的解决方案4.对嘉兴水资源的建议正文(篇1)一、嘉兴水资源的现状嘉兴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嘉兴水资源面临着许多挑战。

1.水资源总量逐渐减少:近年来,嘉兴地区降雨量偏少,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

2.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染使得嘉兴地区水质状况日益恶化,许多水体出现超标现象。

二、嘉兴水资源问题的原因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分布不均,嘉兴地区降雨量减少,干旱程度加剧。

2.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

3.污染治理不到位: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三、嘉兴水资源的解决方案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加强水污染防治:对企业排污进行严格监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水环境质量。

3.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跨流域调水、雨水收集利用等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

四、对嘉兴水资源的建议1.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2.推广水资源保护理念: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形成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3.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投入,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

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以下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

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

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

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

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11~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110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³/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m³/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m³/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见图1-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 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浙江省水资源公报

浙江省水资源公报

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这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钱塘江、瓯江、苕溪、京杭大运河等众多水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问题逐渐显现,如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浙江省政府每年发布《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旨在公开水资源管理情况,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

2022年的《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显示,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7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70.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3.2亿立方米。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369.5毫米,平均径流深为460.9毫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661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用水方面,2022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08.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为74.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61.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54.6亿立方米。

与上年相比,总用水量略有下降。

同时,《浙江省水资源公报》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北部地区则相对较为匮乏。

其次,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水资源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需要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提出了多项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质标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减少用水量和浪费现象。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总之,《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是公开水资源管理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发布公报,公众可以了解水资源现状和管理情况,提高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度。

《浙江省水资源公报》也提出了多项措施来管理和利用好水资源,为保障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这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钱塘江、瓯江、苕溪、京杭大运河等众多水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

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以下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

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
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

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

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

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

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

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

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

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

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

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

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

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缺什么,反倒浪费什么‟的尴尬现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消费特大型城市将消耗掉自己发展的未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用水,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由此可大概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

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

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

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

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

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
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

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

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

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

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比我国西部的许多地方更为恶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

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

我国近年来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区领导人去以色列访问,但除了进口一些以色列的节水设备以外并无大的收益。

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价过低,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无利可图。

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偏低,成本和水价偏离,政府实行亏损补贴。

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至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至6厘,300吨黄河水的价格顶不上一瓶矿泉水。

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水费涨价,刻不容缓,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大事。

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节水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