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固化产业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2023年HDI固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HDI固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HDI固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HDI固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室外建筑用于涂料、防腐、防水、地坪等领域。

随着新型建材的不断涌现,HDI固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产业竞争、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HDI固化剂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
目前,全球HDI固化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国际市场上HDI固
化剂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汽车涂料、木器涂料、船舶涂料、工业涂料等。

而在国内,HDI固化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地坪、防水等行业。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HDI固化剂行业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二、产业竞争
随着HDI固化剂需求的增加,HDI固化剂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HDI固
化剂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产业链条相对较长,因此,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国内市场上,HDI固化剂生产厂家的数量很多,但规模较小。

即使是一些较大规模的HDI固化剂生产企业,在行业内也是属于中小型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技术
门槛相对较高,较难侵入,因此HDI固化剂行业的国际竞争较小。

三、政策环境
目前,HDI固化剂行业的政策环境比较稳定。

国家在环保和合规方面的政策逐步加强,国内制造业也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HDI固化剂行业正是发展绿色化、环保化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政策环境的支持下,行业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总的来说,HDI固化剂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HDI固化剂行业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加强品质、效率等方面的提升,以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辐射固化材料的现状和某些进展

辐射固化材料的现状和某些进展
平 均年增 长率 为 2 %左右 ,00年 的年增 长率 高达 5 % 在辐 射 固化产 品 中值 得一提 的 5 20 4 是 光引发 剂的研 制和 开发 ,9 9年产量 为 37 0吨 ,00年高达 690吨 , 19 6 20 9 已成 为世界 上 主要 光引 发剂生产 大 国和 出口国 , 为辐 射 固化产 品降价作 出了贡献 综上 所述 , 射 固化技 术 和产 品 发展 迅 速并 方兴 末艾 , 是 必 须 清醒 地 看到 它 还存 辐 但
文章编号 :10 —2 12 0 )30 3 9 003 3 0 2 0 2 00 c 中图分类号 : 6 4 0 4 文献标 识码 :A
随着全球 环保 呼声 的 日益高 涨 , 国政府 对大 气有 机 挥发 物 和有 毒 药 品 的控制 日益 各
严格 , 同时 , 信息社会 的发展和高额技术 的广泛应用要求高质量、 高性能和高效化生产 的 产品, 这些对辐射 固化技术 的发展 既是一 种 挑战 , 也是 极 好 的机遇 . 由于 辐射 固化技 术 具
维普资讯
第2卷 0
第3 期

感 光 科 学 与 光 化 学
1 0GRAP C S Ⅱ cE AND HI C N H 了H) cHE I TRY M S
V0 _ 0 No 3 l2 M a .0 2 y20
2[ 0) 2年 5月

要: 介绍 近年 来 UV/ B 固化 材 料 的发展 进 展 , 中包括 北 美 、 E 其 欧洲 、 日本
的发展 概 况和 重大 的新 进 展 :1 ( )稀 释 单 体 和预 聚 体 ;2 ( )水基 UV/ B 固化 ; E
( )阳 离子光 固化 ;4 3 ( )辐射 固化粉末 涂料 ; 5 ( )复合 固化体 系;6 ( )uV 固化 纳 米涂 料 ;7 光 引发 剂 ;8 () ( )计算机 直接 制版 . 关 键 词: 辐射 固化材料 ;光 固化 ; UV/ B固化 E

核技术应用在辐照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

核技术应用在辐照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

核技术应用在辐照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摘要:核技术应用已成为世界大国必争的战略制高点和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目前已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核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全球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年产值近万亿美元。

我国核技术应用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了科研开发的起步阶段、应用开发的产业化阶段以及快速发展三大历史阶段,现已步入高速发展期,本文介绍了核技术应用在辐照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技术应用;辐照领域引言:辐照技术按应用场景可以分为5类:(1)医疗器材辐照消毒灭菌;(2)食品及中草药辐照保鲜保藏;(3)材料改性;(4)环境保护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5)电子元器件考验。

一、医疗器材辐射消毒灭菌(一)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较成熟,市场饱和度较高,随着产业转移以及经济发展,泰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就建成商业化钴-60辐照装置用于医疗用品的辐照灭菌。

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60%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采用辐照灭菌。

据国际辐射联合会(IIA)统计,全球医疗保健产业工业化灭菌市场中,辐射灭菌占比约45%,环氧灭菌占比为50%,其它灭菌方式为5%。

(二)在我国1996年以来辐照灭菌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工业化灭菌市场中辐照灭菌占比不到15%,远低于45%的全球平均水平,未来需求增长潜力大。

我国现有的130余座辐照装置中,50%从事医疗卫生用品辐照灭菌业务,由于钴源辐照装置具有穿透性好、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低、辐照装置操作及维护简单、年运行时间长、辐照工艺成熟等优点,深受广大辐照客户尤其是医疗卫生用品客户的青睐。

在新医改推动和老龄化拉动下,预计我国医疗保健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及国家卫生标准提高,我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将逐渐由化学药剂灭菌方式向安全性、环保性更高的辐照灭菌方式转变。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福利,但与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包括辐射环境的污染问题。

随着核能、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辐射环境监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辐射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稳定造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一、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1.监测体系建设滞后当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存在一定滞后性。

传统的辐射监测手段依靠固定监测点、流动监测车和监测站等设备,但这种监测方式受限于地域和观测点的局限性,无法全面掌握辐射环境的真实情况。

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难以保障。

2.监测数据精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数据精度有待提高。

由于设备和技术的约束,部分监测数据存在偏差和误差,无法真实反映辐射环境的实际情况。

而且,部分监测设备陈旧、维护不力,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或者漏测情况。

3.监测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和完整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和完整。

主要监测点多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域,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监测覆盖不足,导致这些地区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相对滞后。

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如核电站、医疗机构等的辐射监测也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监测盲区。

未来,我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拓展监测手段,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范围和精度。

除了传统的固定监测点外,还将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移动监测站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对于辐射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2.优化监测数据管理和分析未来,将着重优化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密度,实现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和预警。

3.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我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监测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辐射防护材料市场分析报告

辐射防护材料市场分析报告

辐射防护材料市场分析报告辐射防护材料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辐射防护材料是用于防止辐射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材料。

随着核能应用的日益广泛和电子设备的普及,辐射防护材料市场逐渐展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辐射防护材料主要分为可见光防护、紫外线防护、电磁辐射防护和核辐射防护四类。

二、市场规模辐射防护材料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辐射防护材料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在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800亿元人民币。

其中,核辐射防护材料占据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的主要份额,可见光防护和紫外线防护材料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

三、市场驱动因素1. 核能应用的扩大:随着核电站建设和核工业的发展,核辐射防护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的发展。

2. 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的使用逐渐普及,电磁辐射防护材料需求增长迅猛。

3. 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设备中广泛使用的X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推动了核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的增长。

4. 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对环境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紫外线防护材料市场迅速发展。

四、市场竞争格局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3M、Honeywell、Dupont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国内的金盾防护、鑫盾科技等企业。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优势方面。

五、市场趋势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的应用在辐射防护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材料的防护性能。

2. 创新技术的推动:技术创新为辐射防护材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新型纳米材料、光伏材料等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增长。

3. 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个性化防护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可见光防护和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六、市场挑战1. 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以规范市场秩序。

2. 技术门槛的提高:辐射防护材料市场的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各种辐射源(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在环境中的分布、变化和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分析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可以分为设备设施、监测方法以及监测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设备设施方面近年来,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

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辐射环境监测站。

尤其是在核辐射监测方面,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和升级监测设施,使得我国在核辐射监测方面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监测方法方面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主要是在特定的位置建立监测点,定期采集监测数据。

而移动监测则是通过携带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环境中的辐射情况进行即时监测。

两种监测方法相辅相成,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到环境中的辐射情况。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监测体系。

国家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国家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省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省级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地市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地市级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三级监测体系相互协同配合,形成了完整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监测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电离辐射监测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环境中,监测设备设施不足,监测数据不准确,监测能力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虽然我国采用了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方法,但监测方法仍然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准确地监测到环境中的辐射情况。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放射性物质的排放和分布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辐射环境监测是通过对放射性核素浓度、电磁辐射水平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辐射环境的变化,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污染、核能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监测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做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掌握辐射环境的变化,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问题提出在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监测覆盖范围方面,目前我国辐射监测网络仍存在着一些盲区,部分地区监测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完整性。

在监测手段和技术应用方面,部分监测站点还停留在传统的监测方法和设备上,缺乏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监测需求。

在监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方面,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导致不同监测实验室或机构之间的监测结果差异较大,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怎样完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数据质量,是当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字】2. 正文2.1 目前监测情况目前监测情况可以说是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网络覆盖较为完善。

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站点,包括辐射监测站、监测点和监测车辆等,用于监测空气、水体、土壤等不同介质中的辐射水平。

这些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气象局、环保局、卫生部门等单位,以便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我国还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及时掌握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状况,并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

在目前的监测情况下,我国能够有效监测到不同区域的辐射水平变化,为环境保护、健康风险评估等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我国辐照技术服务行业进入壁垒浅析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准入门槛随之提升

我国辐照技术服务行业进入壁垒浅析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准入门槛随之提升

我国辐照技术服务行业进入壁垒浅析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准入门槛随之提升辐照灭菌技术是辐照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也是一种工业化消毒灭菌手段,由于其绿色、环保、无残留的特点被广泛采用。

(1)技术壁垒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辐照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辐照技术服务的下游行业包括医疗保健产品、食品、包装材料、药品等多个领域,由于产品剂量控制要求、材质、包装方式等存在差异,需要经过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通过定制合适的辐照时间和产品装载模式,并通过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辐照剂量的精准度和分布的均匀性,以提供符合标准规范的技术服务。

同时,随着下游行业技术门槛的提高以及行业标准的增多,辐照技术服务将不断产生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需求。

为满足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辐照技术服务企业需要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长期的技术积累,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质壁垒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该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此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辐照技术服务项目建设的审批极为严格,如果环评不能通过,则项目不能开工建设。

随着政府部门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监管措施的逐步到位,对于辐照技术服务业的资质要求必将日益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也将随之提升。

(3)质量控制壁垒技术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是维持高品质服务的关键。

为保证辐照灭菌服务的品质,监管机构及下游企业通常会对灭菌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以确保供应商在装置能力、技术工艺、流程控制、质量监控、安全环保等全方位上能符合监管法规标准的严格要求。

客户通常会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并对辐照吸收剂量和辐照后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随着客户对辐照服务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辐照技术服务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国际、国内各项行业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进入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满足各项行业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的技术工艺,因此,本行业具有一定的质量控制壁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21600
86500
涂层
35400
25400
6500
5000
14500 12000
油墨
粘合剂 塑料涂层
中国2010年:
总产量:164,000 吨
美国 中国
UV市场进展
UV主要企业的产品经济信息
主要生产企业 (116)
原材料 (36)
UV产品 (72)
UV光源/ 设备 (8)
我国UV行业主要生产企业
辐射固化产业现状及发展
江苏三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合成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董荣江
涂料的发展趋势
辐射固化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辐射固化技术的特点
? 高效的生产方法 ? 综合成本优势 ? 广泛的适用性 ? 安全节能 ? “环境友好”
friendly)
(efficient) (economical) (enabling) (energy-saving) (enviro-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SM6121 SSMM66363201 SM6501 SM6202 SSMM66332541 SM6104
耐黄变性好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5
10
15
20
SSMM66362310 SM6121 SM6104 DPHA
分子量
双键密度
官能团


活性
粘度
低高
弹性 硬度
收缩率
耐化学性 收缩率
低高
弹性 活性
收缩率
将配好的样品用15um涂膜棒涂布于竹地板表面-热烘5分钟/60℃-固化-测试
SM6621
SM6324
将配好的样品用25um涂膜棒涂布于白色的瓷砖表面-热烘5分钟/60℃-
固化-测试b1值-放置QUV箱中72小时再测试b2值,△b= b2—b1
? 2、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 3、光产酸剂 ? 4、光产碱剂
UV 涂层主要应用市场分析
国内UV涂料市场的份额
6% 1% 20%
UV树脂、单体
公司名称
江苏三木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树脂厂
国 内
陕西喜莱坞化工
台湾长兴化工
中山千叶化工有限公司
氢特化工
美国沙多玛


Basf
Bayer
日合
公司性质 股份制民营企业
国内企内 股份制
台资股份制 私人企业 外资 外资 外资 外资 外资
产品类型 产品品种齐全
环丙酯 聚氨酯 产品品种齐全 聚氨酯 产品品种齐全 产品品种齐全 产品品种齐全 产品品种齐全 产品品种齐全
光固化树脂介绍
? 1、不饱和聚酯 ? 2、环氧丙烯酸酯 ? 3、聚氨酯丙烯酸酯 ? 4、聚酯丙烯酸酯 ? 5、氨基丙烯酸酯 ? 6、丙烯酸酯化丙烯酸酯 ? 7、其他
光固化单体介绍
? 丙烯酸酯类 ? 1、单官能单体 ? BA HEA HPA ? 2、双官能单体 ? HDDA TPGDA NPGDA PO2NPGDA ? 3、三官能单体 ? TMPTA EO3TMPTA POGPTA ? 4、多官能单体 ? PETA DPHA ? 甲氧端基丙烯酸酯类 ? 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 乙烯基醚类 ? 羟丁基乙烯基醚(HBVE)等
辐射固化技术的特点
90%以上辐射固化材料都是以紫外光为能源 .
一般应用中紫外与近紫外,其又分为UVA(315-400nm)、 UVB(280-315nm)、
UVC(200-280nm )三波段,用得较多的是UVA和UVB。 中压汞灯:80瓦/厘米
UV涂料成膜机理
世界各地区辐射固化产品消耗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UV涂料组成
? 树脂 ? 单体
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 氨基丙烯酸酯等
高官能、三官能、二官能
涂膜主要成膜物 兑稀、参于成膜
? 引发剂 提氢型、裂解型
产生自由基
? 填料
各类粉料
打磨性、填充性、耐磨性
? 助剂
流平、消泡、润湿
表面效果、施工性
我国UV原材料市场分布
2009 单体38%
光引发剂分类
? 1、自由基型光引发剂
?无色体系引发剂 1173/184/500/1000/659 ?表面固化引发剂 BP/BEM/4PBZ/TZT ?有色体系引发剂 907/ITX/CTX/DETX/963/EAQ ?叔胺类助引发剂 EDAB/EHA/DMB/P115 ?白色体系引发剂 TPO/TPOL/918 ?低气味型引发剂 MBB/MBP/659 ?深层固化引发剂 BDK/EMK/BMS ?水性体系引发剂 1173/2959/芳香族PUA
标准双酚A环丙酯10%
10% SM6329
固化完全后用钢丝球在表面试擦50次(负载1kg)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0.5 1 1.5 2 2.5
镀锌板 马口铁 铝板 玻璃
? 与金属基材表面反应形成金属盐 ? 共价键的形式
UV行业主要生产企业
UV树脂、单体
产能( T/ 年) 生产品种
三木 30000
基本 齐全
国内
国外
天骄
利田
宏辉
氢特
长兴、科 宁
6000
8000
3000
15000
8000
基本 齐全
TMPT
A、 TPGD
A、 HDDA 、 NPGD
TMPTA 、 TPGDA 、 HDDA 、 NPGDA
A
基本 齐全
基本 齐全
156000

135000
120000
112000
100000
9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北美
欧洲
亚洲
11000 15500
南美洲
2009 2010
2010年中国与美国UV行业比较(吨)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2010
单体 43%
光引发剂 46%
低聚物 16% 光引发剂 36%
低聚物 21%
2006-2010 年产量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率5.5%
60 原材料
50
配方产品
40 32.9
30
20
10
35.2
11.1
36.5
11.8
37.5
39
16.4 11.7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原材料保持增长 ? UV配方产品稳中有升
提高附着力
UV 设 备 介 绍
UV 设 备 介 绍
UV 设 备 介 绍
UV 设 备 介 绍
我国UV行业主要生产企业
UV光引发剂
生产厂家 华钛化学 扬帆化学 宏泰化学 英力化学 日久化学 蓝盾化学
企业性质 股份制 股份制 股份制 股份制 股份制 股份制
地址 江苏 浙江 江苏 北京 天津 甘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