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范文
徐州概况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
为华夏九州之一。
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外文名称: Xuzhou别名: 彭城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电话区号: 0516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目录展开概述简介徐州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简称:徐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时间:北京时间UTC+8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徐州导游词范文(12篇)

徐州导游词范文(12篇)徐州导游词范文(精选12篇)徐州导游词范文篇1徐州汉文化景区为中国西汉物质文化的杰出代表,徐州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自成功发掘并对外开放以来,以其 " 粗犷、雄浑、博大、超越 " 的汉文化精神享誉海内外,成为 " 两汉文化看徐州 " 的窗口。
徐州汉文化景区位于徐州市区东部,风景优美,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主要包括楚王陵、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主题的三个博物馆,以及解忧公主纪念馆、贵族陪葬墓、骑兵俑坑等景点。
徐州汉文化景区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
历史文化胜迹与山水美景交相辉映,创造了人文自然并举,历史现代共生的现代精品旅游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
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及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当前已经建成部分是景区一期工程,该工程占地660亩,总投资2.2亿元,分核心区和外延区两个层次建设。
核心区主要以"两汉文化"——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汉文化交流中心三个博物馆、羊鬼山展亭(王后陵)、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通过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修复和保护,重现汉文化精髓;外延区包括汉文化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棋茶园、考古模拟基地、划草场等,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景点和配套设施,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的参观游览路线和休闲娱乐场所。
景区内的园艺绿化也堪称一绝,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在景区栽植银杏、国槐、栾树等大型乔木40余种、2.6万棵,桂花、梅花等灌木2.8万株,草坪13万平方米,营造出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季相交替的景观群落,将山园融为一体。
景区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解忧公主纪念园、刘氏宗祠、竹林寺、仿古文化街等项目。
我的家乡徐州

2.徐州锅贴:锅贴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煎饺。它以猪肉馅为主要原料,外酥里嫩,
味道鲜美
3.徐州板面:板面是徐州的另一种特色小吃,是 一种用面条和特制调料制成的美食。面条筋道有 弹性,汤汁香辣可口,配以牛肉、豆芽等配料,
味道十分美味
-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事情也不会在一成不变的,想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必须能够洞察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
这要求我必须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我在平时自己学习和研究 人生之路必须经历挫折才能看到幸福之花的盛放,我将一点点成长,变得勇敢,果断,坚强!
自然资源
A
徐州自然资 源丰富,尤 其是矿产资
源
B
其中以煤炭、 石膏、岩盐 最为丰富
C
同时,徐州也 是著名的农副 产品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等
农作物
经济概况
PART 5
经济概况
1
2
3
4
徐州经济实力雄厚,是 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
之一
主要以工业、服务业和 农业为主导产业
其中,煤炭、机械、电 子、化工、食品等产业
我的家乡徐州
-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徐州概述
02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04
自然资源
05
经济概况
06
旅游景点
07
美食特产
徐州概述
PART 1
徐州概述
历史沿革
PART 2
历史沿革
01
徐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 5700多年前
自古以来,徐州便是中原文化和南
02
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深厚的文
旅游景点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1.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7.8万人,是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产要素齐备,在硬件方面已达到了“七通一平”标准。
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可提供“九通一平”条件,现已成为江苏苏北地区最大的产业集聚地。
200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加快振兴苏北、加快沿东陇海产业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龙头载体,徐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加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会议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环境。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位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徐州市区东郊,距离市中心彭城广场5.8公里,距离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编组站1.8公里,距离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京沪高铁徐州站就座落在区内,京杭大运河、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310国道等均从区内穿过。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及地质条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山东丘陵南缘,地形平坦,为河流相冲、洪积地貌单元。
基岩为中下寒武纪石灰岩,上部为第四纪所覆盖,覆盖层上部为0.15-0.8米植被层,下部为冲积的亚粘土、粘土。
地基深1.5米时,地耐力大于10吨/平方米,适宜建设。
地形、地貌:本场区地质条件:本场区土层上部0-4米为粉土,松散-稍密,承载力为100-120KPA,以下为粘性土,可塑-硬塑,承载力为150-200KPA。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条件开发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依托城区。
年平均气温14度,年平均日照2445小时,无霜期216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季风,最大冻土深度24厘米,无建筑物基础及地下管线冰冻影响,年平均降雨量为853.1毫米,水体基本维持3类标准,大气环境容量大,可保持二级标准,非常适宜进行各种高科技产业的开发。
100个产业园区介绍

五十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创建于1992年7月的徐州经济开发区,区划面积152.8平方公里,已开发4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3000余家,是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分别为: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东环街道办事处、金山桥街道办事处和徐庄镇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徐州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规划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临徐州市主城区东侧,距市中心5.8公里,距新城区4公里,与老城区、新城区呈“金三角”之势。
陇海铁路、京沪铁路、连霍高速、京福高速、104国道、206国道、310国道、京杭运河贯通全区,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和即将开工的徐兰高铁客运专线在开发区交汇设站。
距中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徐州铁路编组站1.8公里,距国家一类口岸——徐州观音国际机场30公里,距连云港港口2小时车程。
到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后,从开发区到北京和上海均只需2小时。
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在超前编制一流规划的前提下,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近五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多亿元,仅新建道路就达130多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骨干路网框架,新增拆迁面积300多万平方米。
五大功能园区进展顺利,依托区内的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规划建设约12平方公里的高铁国际商务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软件及服务外包、科技研发、金融证券等高端服务业。
目前,4平方公里起步区初具规模;依托清华大学,与清华控股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一期面积达3平方公里、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循环经济、软件系统等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国内首家清洁技术产业园,已具备“九通一平”条件,并有一批项目进园建设;意大利工业园、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光电微电产业园等园区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徐州市情简介

徐州市情简介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570年的建城史,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
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07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321万,现辖两市(新沂、邳州)、三县(丰县、沛县、睢宁县)、五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1个国家开发区、1个国家高新区。
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加速崛起的区域中心城市。
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是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中集聚辐射力最强的中心城市。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徐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有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经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京沪高铁、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高铁开通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也让徐州拥有了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
徐州是华东地区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
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质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
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到2010年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经开区 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做法

徐州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做法徐州经开区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其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注重政府职能转变,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力度,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引导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注重培育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四、完善市场机制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致力于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强法治建设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注重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执行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通过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人才来徐州经开区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七、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合作,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吸引外资和外国企业进入徐州经开区,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总结起来,徐州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主要包括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法治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
这些做法为徐州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产业发展研究

处于 能源 需求快速 增长 阶段 的中国 为
应 对 环 境 的 恶 化 与 经 济 发 展 矛 盾 ,提
出 了走 中国特色 的低碳 发展之 路 ,中
国 低 碳 产 业 在 传 统 能 源 、 工 业 交 通
提 高产 业布局 的合理 性 ,降低产 业发 展 成本 .达到 节能减 排 、发展经 济的 目标 ,实 现低碳 建设 .为徐 州低碳 城 市建设奠定基 础 。
常江 张金翠
李亚博
李达
CHANG Jin Z ag HANG n ui L Ya o L Da Ji-c I -b l
摘要: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 运用库 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 ,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 据进行分析 。试图通过优化开发 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达 到节能减排 ,发展经济的目标 ,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 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 低碳 产业发展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徐州
a he e , h rb a i gt ewa o ec n tu t no lw -a b n Xu h u c iv d te e yp v n yf r h o s ci f o c r o z o . h t r o
K e r s lw -a b n i d sr ; o o i a e h oo i a e e o me t n ; z o ywo d : o c r o ; n u ty Ec n m c n T c n lg c l v lp n d D Zo e Xu h 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1.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7.8万人,是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产要素齐备,在硬件方面已达到了“七通一平”标准。
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可提供“九通一平”条件,现已成为江苏苏北地区最大的产业集聚地。
200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加快振兴苏北、加快沿东陇海产业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龙头载体,徐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加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会议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环境。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位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徐州市区东郊,距离市中心彭城广场5.8公里,距离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编组站1.8公里,距离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京沪高铁徐州站就座落在区内,京杭大运河、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310国道等均从区内穿过。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及地质条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山东丘陵南缘,地形平坦,为河流相冲、洪积地貌单元。
基岩为中下寒武纪石灰岩,上部为第四纪所覆盖,覆盖层上部为0.15-0.8米植被层,下部为冲积的亚粘土、粘土。
地基深1.5米时,地耐力大于10吨/平方米,适宜建设。
地形、地貌:本场区地质条件:本场区土层上部0-4米为粉土,松散-稍密,承载力为100-120KPA,以下为粘性土,可塑-硬塑,承载力为150-200KPA。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条件开发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依托城区。
年平均气温14度,年平均日照2445小时,无霜期216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季风,最大冻土深度24厘米,无建筑物基础及地下管线冰冻影响,年平均降雨量为853.1毫米,水体基本维持3类标准,大气环境容量大,可保持二级标准,非常适宜进行各种高科技产业的开发。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区按“七通一平”的标准规划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实现雨污分流。
供水现有自来水厂三座,日供水能力60万吨,水源充足,水硬度313、浊度0.82、细菌含量无、泥沙不含、PH值7.43 供电拥有220KVA变电所四座,可实行双回路、双电源供电,可完全保障企业的生产需要供气使用西气东输天然气,热值每立方米4000大卡以上供热拥有二座热电厂,小时供热能力200吨污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可为区内企业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在建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道路80公里高标准骨干道路网,主干道路宽60米,支干道路宽25-40米,支路宽12米通讯接入3万门程控电话和中国电信10/100M光纤宽带,可高速接入国际互联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正投入试运行。
同时,开发区还构筑了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人力配置等中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达的产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徐州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最主要载体。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现有企业21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200余家,培育发展了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产品。
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45家,产值910.5亿元,同比增长29.2%;利税120亿元,同比增长25%。
2010年全年业务总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工业销售收入为931.4亿元,同比增长28.8%。
地区生产总值2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增加值247.6亿元,同比增长33.5%。
财政收入达到37.4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长41.2%。
进出口总额达到22.1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10.3亿美元,自营进口额11.8亿美元。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圣戈班、伟世通、利勃海尔、上好佳、正大集团、拉姆齐、劳特斯、旺旺、青岛啤酒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包括多家世界500强)在这里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就座落在开发区。
区内已培育形成了工程机械、工业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一批优势产业板块。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规划五大新的经济区块未来几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规划建设五大新的经济区块。
一是以高速铁路徐州站为中心,规划一个4平方公里左右的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国际商务、研发经济、大型购物、高级酒店、房地产以及休闲娱乐等产业。
二是风能风电产业。
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设立了徐州力士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该公司一期、二期主要生产工业用回转支承,现已建成投产,目前正在建设第三期风电回转支承生产项目已于2009年投产,产品为兆瓦级风电回转支承。
我区计划建设一个风力发电项目的集中区域,丹麦维斯塔斯公司风电设备铸造项目总投资5400万欧元,建筑总面积约43800平方米,2009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将为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全球的装配工厂配套,规模水平将领先国内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是维斯塔斯风电全球配套系统的新基地。
三是依托徐工和卡特彼勒建设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产业基地。
全区现有5个整机产品位居中国第一,20多项产品位列国内前5名,并有一批核心技术全国领先。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产业的综合实力连续16年稳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级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核心园区。
四是光伏产业,开发区万吨多晶硅工程一、二期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已经投产,三期年产1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正在设备调试,其中3000吨生产线已投产。
四期将采用硫化床法投资建设15000吨多晶硅项目。
到2011年争取多晶硅产能达到4.5万吨。
五是依托运河、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重点建设运河物流和铁路物流基地。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一是徐州市政府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并对为开发区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开发区专门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各界人士积极为开发区介绍朋友、引进项目。
二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了按国家规定给予进区企业应有的优惠政策外,还制定了对企业的具体扶持政策。
根据投资项目的不同情况,在土地价格、财政补贴、减免费用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质服务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把亲商服务作为第一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诺千金的服务品牌,对区内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和“绿卡”制度,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对重大项目予以特事特办、一事一议。
1、服务方式全程式服务:从项目立项到领取营业执照,全部手续均由开发区管委会专人帮助办理。
封闭式管理:未经管委会安排,严禁来自区外的检查和收费,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负担。
行政零收费:对引进的企业在申报、审批、建设和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取消所有行政性收费。
创新性支持:主要有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金信担保公司、科技三项扶持基金。
2、服务结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享有徐州市级管理权限。
设有海关、国检、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国税、地税、公安等管理服务机构。
3、服务设施高标准别墅、商住楼、高档住宅、外国专家居住区、双语学校、医院、生态园区、超市、酒店以及休闲、娱乐、健身等生活辅助设施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2、徐州市交通优势铁路徐州铁路枢纽为全国第二大编组站铁路,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形成二纵一横格局,铁路可达全国各大城市。
1、陇海线欧亚大陆桥主干线、脊梁线路,连接国内7个省会城市和62个较大城市2、京沪线徐州粮食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主要通道3、新长线铁路是连接胶东沟通浙干线的粮食通道4、编组和装卸作业能力徐州铁路枢纽编组能力22 000辆/日,最高编组量达到28 0 00辆/日。
徐州郊区8个车站运输粮油的农产品为车站运输第一重要物资,不受计划车皮限制,货运作业(装卸)能力400万吨,近五年平均装卸货车70000辆,每年粮油食品发运量12000辆。
已批准立项的京沪高铁徐州站就建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竣工通车后,届时徐州至北京、上海仅需2.5小时。
水路徐州全市水路通航里程为639.5公里,为国家二级航道,社会运输船只5500艘,运力资源丰富。
运输区间主要是京杭大运河计分支水路,北到济宁,南到长江、杭州,沿江顺逆而行到达上海、苏州、无锡、南京、芜湖、九江、武汉、汉江共计三十八个较大城市和内河航运枢纽。
目前是西煤、北煤南下,北粮南运的黄金水道,也是徐州粮食基地南下长江三角洲的主要粮食通道,而且可以逐步解散装运的运粮通道。
1、京杭运河水深3.8—4.5米2、京杭运河现在每年总吞吐量为2000万吨3、最大单驳船载重吨位为2500吨,目前最佳运输船只为1000吨,最大拖拉能力为10000吨拖队公路徐州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全国十三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已经被纳入长三角半日交通圈。
境内有省道2 0条,国道5条(104、206、2 05、310、311),京沪(北京一一上海)高速公路、连霍(连云港一一郑州一一西安一一兰州一一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徐宿宁(徐州一一宿迁一一南京)高速公路、京福(北京一福州)高速公路均已通车,使徐州与周边四省会城市及2 1个地区级市之间均实现全程高速,路程均在3小时以内。
徐州公路运输设施和条件不仅是全国区域公里运输网络最现代的地区之一,而且公路运输能量也是全国最大的地区之一。
省道加省际道路、市县级一级公路,县镇二级公路,构成了区域内核心八方辐射蛛网型局域物流枢纽。
汽车运输最佳运输半径是200公里,辅以八方辐射型公路网,是组织粮源和分销产品成本最低的公路运输模式。
航空徐州观音机场是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之一,为国际机场,现已开通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大连、张家界、成都等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今年年底开通日本、韩国的航线。
3、徐州市资源优势煤炭徐州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而且也是煤电主要生产基地,徐州及周边地区含煤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 86亿吨,年开采量9500万吨,占全国的1/10。
京杭运河徐州境内有四大煤炭港口,市区有万寨港、孟家沟港,下游有方楼煤港和邳州港。
四港为国家投资建设,以转西煤和本地煤炭南下为主,今年国家加大了对万寨港建设。
电力作为华东电网的主要供电基地,徐州是目前江苏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唯一不缺电、不限电的城市。
徐州的电源装机容量近600万千瓦,占江苏省装机总容量的1 6%。
供电系统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 29座,其中500千伏1座,220千伏8座,110千伏44座,主变压器容量5 06.6千伏安;拥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 39条,共3438.7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