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与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尤其是氮和磷的富集,导致水中藻类和浮游植物过度繁殖的现象。

通常,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导致的,如农业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会使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以及有机污染物流入水体,从而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和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藻华。

这些藻类和浮游植物会浮在水面上,阻碍光线的透过,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造成水生物养分不足,水生植物死亡。

2. 藻华的过度繁殖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缺氧环境对于水生生物的存活非常不利,鱼类等水生动物会因氧气不足而窒息死亡,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3.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引发其他水质问题,如水体PH值的变化、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积聚以及毒藻的繁殖等。

这些问题都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1.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

农业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合理施肥、科学利用农药等,减少营养物质和农药流失入水体。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排放出的废水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3. 提倡清洁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应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产生。

4. 加大环境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5. 定期监测和评估水体质量。

建立水体监测网络,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6.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技术创新。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加强相关科研力量,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结语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1.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质,以及养殖业排放的饲料残渣和排泄物,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2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重金属离子等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3 都市生活中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磷和氮等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4 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质,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二、危害2.1 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繁殖迅速,导致水体异常浑浊,影响水质,使得水中的透明度下降。

2.2 过多的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2.3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蓝藻等有毒藻类的产生,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4 富营养化还可能引发水华,大量藻类的逝去会导致水体富集有机质,使水体变得更浑浊,极大地影响水的净化和利用。

三、防治措施3.1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和水体的生态修复。

3.2 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重金属排放。

3.3 加强都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污水资源利用率。

3.4 优化城市规划,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体的冲刷,增加湿地等生态设施,净化城市水体。

3.5 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减少大气沉降对水体的影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6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水体保护的重视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减轻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 是指 巾干大量的氮磷等植物 性营养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 , 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 体, 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 , 使有机物 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 , 水体 中有机物积 蓄, 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 后,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往往 现蓝 包,红 色乳白色等 ,这种现象l江河湖泊等淡水中称为 往 水华,而存海水中称为赤潮。目前, 国内外对水体 富营养化的形成 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 但是都未 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远 远落后于实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水体发生富
式 () 1
31 5

0N F
) ㈠ 、二 - ¨
方 面对 水体 富营 养化 成 因进 行 分析 。 目的是 为更 好 地 维持 水体 生 态平 衡 , 制 水体 污 染, 防 水体 控 预 富营养化 的 发生提 供 参 考。
。关键 词 :富营养化{氮磷;铁硅 ; 光照;温
度 ;动 力学
氦、磷在水体牛态系统中是生物生长需 要的 重要元素。水体中氮的含量高不一定产生富营 化, 只有在藻类大量生长的条件下 , 富营养化才有 可能发生。一般认为[】藻类生长需要的氮磷原 『 5, l 比为l 1 6: 。氮和磷在水体循环过程中, 由十反 化作用而损失的氮占全球水体氮的含量的三分之 [】由丁氮的这种损失, 6, 氮磷的比例 a能降低, 此 营养 化的成 因进 行探讨 。 时, 氮可能会成为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冈素。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的两种理论 I于磷在有机质中保持力较 { 富营养化的发生和发展是水体的整个环境系 在氮磷循环的过程中, I 溶解性无机物质对磷有较强的吸附 等原网 统 出现失衡, 导致某种优势藻类大量牛长繁殖的过 氮强, 可能 导致氮磷的比例较高 , 程。因此要研究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和发 条件 , 导致磷的循环较氦慢 , 从而使磷 成 为藻类 生长的 限制 因子 。 实质上是需要了解藻类生长繁衍的过程。 22 .铁硅在水俸富营养化・的作用 p 11 食物链 理沦 . 这是 由荷兰科学家马丁 肖顿于19 年61在 97 ) 铁在营养盐氮的循环过程 是决定性因素【 , l 1 7 】 氮的固定) 、硝酸盐 亚硝酸 “ 磷酸盐技术研讨会”上提出的f 。该理沦队为, 其原因是铁是硝酸盐( 2 ] 硝 重的富营养化, 自然水域中存任水生食物链。如果浮游生物的数 盐还原酶组成成分的重要因子。如累铁含量高, 分析具 可能是长江水流流速较 硝酸盐 亚硝酸 快 , 量减少或捕食能力降低, 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 酸盐 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增强. 水体更新用期矩 , 某些藻类 其它条什较适宜 r 使 情况下, 量, 平衡被打破 , 发生富营养化。该理论 兑明营养 盐氮 被还 原而 损 失 。 ”能 导致 水体 氮 含最 降 低 , 生长尚术达纠高峰时 , 可能破流速较急的 氯成为藻类生长的限制 素,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 水流带到 f 负荷的增加不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唯一原因。 、 ’ , 类生长的条什遭到破坏 ; 游大 藻 与此 可能性减 少 。 12 生命 周期理论 . 卡 反滇池流域内水体流动速度及 他动力学条件 H 水 体 富营 养 化的 产 生是 由鞭毛 虫 主 体还 是 生命 周期 理论 认 为 含氮 和 含磷 的 化合物 过 多 适台藻类的大 最生 }繁殖 , 乇 使水体产生富营养 排入水体, 破坏 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引起藻类大量 硅藻属占主体来决定的 , 如果鞭毛虫 主体水俸产 化。因此 , 水流流态和水体更新周期长短是 一, \} 8。水体巾硅含量的 多少决定 分关谜的 柰。 繁殖 , 过多的消耗水中的氧 , 使鱼类 、浮游生物缺 生富营养化机率大【】

水体富营养化的探究

水体富营养化的探究

水体富营养化的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的探究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硅等)过多,导致水体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排放物质和废水,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文将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养分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首先,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养分过多进入水体。

其次,工业排放和城市污水排放中的化学物质、有机物和废水也会使水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水体本身的自然因素,如河流流域的地理特征、水体的水动力和水环境条件等,也会对富营养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1. 水体生态系统受损: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生物氧化作用难以进行,造成水中的生态环境紊乱。

2. 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刺激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形成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爆发性生长,降低光照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3.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藻华,大量的藻类繁殖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进一步恶化水质。

4. 水产资源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鱼类等水产资源减少,对渔业产生负面影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1.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它们进入水体。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处理体系,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减少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加强水体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防控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制定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措施。

4. 大力推进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水体富营养化危害的认识,倡导公众参与水体保护和富营养化治理。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目录
0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 物防治措施
02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 定义及04 三、生物防治措施
05 四、实例分析
06 五、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 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过度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防治措施逐渐受 到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原因和危害,阐述生物防治措施 的几种方式,并分析具体应用实例。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 化肥、生活污水等。当这些废水、污水排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 和藻类吸收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就会导致水生 植物和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体变得混浊,水中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四、实例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防治措施。例如, 对于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湖泊边缘种植能够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 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2、移植当地或他地的优良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重建水生生物群落, 使水体生态平衡得到恢复。
对于池塘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 减少底部营养物质的释放。
2、移植能够有效吸收营养物质 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3、控制饲料投放量及次数,减少水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避免二次污染。
五、总结
生物防治措施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通过采 取源头控制、生物工程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 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生物防治措施将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环境问题,它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水体中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这些物质会促进水中植物和藻类的生长,极大地改变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下面将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原因、危害及预防控制进行详细分析。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导致水体中植物和藻类生长过度,水质下降,甚至出现断氧、酸化等现象。

富营养化是以过量的营养物质为主要特征的水体污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海洋、湖泊、河流等各种水体都可能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农业、城市化等。

具体原因如下:1.过度的施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一同进入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2.排放废水。

工厂、居民污水直接进入水体,营养物质浓度增加,大量的废水排放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

3.城市化。

城市的人口密度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放置在江河、湖泊边容易导致水质下降。

4.物种引入。

人为引进非本地物种,会对原有物种造成影响,使得某些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水质下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繁殖,砍断光线,使得水中生物短缺氧气,甚至造成断氧现象,严重威胁水生物存活。

2.过多的藻类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种群结构失衡,生态系统演替过程被打乱。

4.水体富营养化会破坏湖泊、海洋风景,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四、预防和控制方法1.合理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化学物质通过雨水入侵水体。

2.加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减少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

3.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形成防止和减轻富营养化的过滤功能。

4.消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环境中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等营养物质过量累积,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蓝藻水华和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给水源、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二、原因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土壤侵蚀等。

这些原因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进而引发富营养化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农业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这些污染物通过农田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4.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进而被径流带入水体。

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土壤侵蚀进入水体,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三、防治措施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1.1 合理利用化肥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减少农田养分的损失和流失。

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调整化肥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养分过剩,减少化肥流失入水体。

1.2 农田水利系统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水利工程,减少农田径流对水体的营养物质输入。

合理排放农田排水,减少养分流失。

1.3 建立农田保护区建立农田保护区,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施肥技术,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

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的管理,减少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

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2.1 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率。

对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城市,要加快建设,确保所有污水都能经过处理再排放。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发生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也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原因,并探讨植物修复的机理,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1. 自然因素水体富营养化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水文条件等。

例如,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容易滋生藻类等生物,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水流缓慢或停滞的水体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其中,农业活动、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

首先,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大量营养物质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

其次,工业排放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最后,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植物修复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方法。

其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吸收与利用营养物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用于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这一过程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从而减轻富营养化程度。

2. 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某些植物能分泌化学物质,对藻类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这些化学物质能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降低其繁殖速度,从而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数量。

3. 植物改善水质环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能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一步改善水质。

四、结论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修复方法,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点。

通过植物的吸收与利用营养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以及改善水质环境等机理,能有效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ce flood"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Duration of impounding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Since impounding of the TGR in June 2003, there were many times of algae bloom in different branches.
%以上。其优点是能去除溶解性与胶体性 磷盐, 适用于胶体状和溶解性无机磷含量 较高的封闭或缓流水体。
1)化学法
• (3)电化学除藻 • 直接电解水溶液获得氧自由基和活性氯等
抑菌成分,对细菌和病毒有较高的灭活率。 • 这种技术具备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优
点,在污水处理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 电化学除藻效率与电极材质、电流强度和
1、富营养化的概念
• “由于人类活动,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加, 引起浮游生物过量生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 衡的改变,因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 象”。
• 淡水——水华 • 咸水/海洋——赤潮
1、富营养化的概念
特征
•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 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 藻类数目迅速增加;
• 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 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 蓝、红、棕、乳白等颜 色
• (3)水体富营养化,常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紊乱, 水生生物种类减少,多样性受到破坏
• ——旅游。
3、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富营养化发生所需的最必要的外力条件 :
(1)总磷、总氮 等营养盐相对 充足;
(2)缓慢的水流;
(3)适宜的气候 条件(包括水温、 光照条件)。
发生富营养化
暴富发营“养水化华”
3、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More far away the Dam, lower of the percentage of forest cover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昼夜间的迁移 水华现象 主要藻类
富营养湖泊与贫营养湖泊比较
富营养湖泊
贫营养湖泊
丰富
稀少
较少
很多
主要在水体表面
可生长至深层
有限
频繁
经常发生
很少出现
蓝藻科鱼腥藻属、囊 绿藻科角星鼓藻属、 丝藻属、微囊藻属等, 片硅藻科平板藻属, 片硅藻科直链藻属、 小环藻属;金藻可 脆杆藻属、冠盘藻属、 锥囊藻属 星干藻属。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 2009年8月16日,在 武汉东湖风光村旁官 桥湖水面上,
• 大量的蓝藻形成一块 漂浮的油布,
• 湖水就像稠稠的绿色 油漆,
• 浑浊还发出腥臭味。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 昆明2007环境状态公报发布:滇池水体富营养化 加重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 太湖夏季水华频繁发生,严重时造成绿色藻细胞覆 盖整个水体,水厂停水;
指标
N>0.2~0.3mg/L, P>0.01~0.02mg/L, 生化需氧量>10mg/L, 细菌总数>105 个, 叶绿素a>10g/L。
1、富营养化的概念
1、富营养化的概念
以总磷年平均浓度进行判断
特征 湖的形态 水色 透明度 溶解氧 营养物
生物群落
1、富营养化的概念
富营养湖泊与贫营养湖泊比较
2、富营养化的危害
• (1) 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影响水中植物 光合作用,同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大量的 氧,使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 ——养殖
2、富营养化的危害
• (2) 富营养化水中含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人畜长 期饮用,会中毒致病等。
• ——供水
2、富营养化的危害
• 经过植物学家观察,发现是由于大量红色 颤藻[Oscillatoria rubencens (D.C.)Gom.]的 生长,而它的大量出现可能与畜牧业中大 量施用肥料有关。
1、富营养化的概念
• 目前认为湖泊中营养物的缓慢增加称为天然富营养化;而
只有突然的、迅速的营养物增加(通常是人为的
原因),才可称为真正的富营养化,或人为富营养化 (cultural 或anthropogenic eutrophication)。 • 对于人为富营养化在湖泊演替中的地位,过去大都认为是 加速了演替过程,使湖泊走向衰老.但现在有人把它看作 是演替过程的逆转,使湖泊由衰老走向“年青化”。 • “人为富营养化”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
3)生物法
• (2)微生物治理 • 很多原生动物可取食藻类,主要有:鞭毛
虫、变形虫和纤毛虫三个大类。 • 现今已分离到取食微囊藻、束丝藻等滇池
优势藻种的原生动物。 • 原生动物具有食量大、抗逆性强、易繁殖
等优点。
3)生物法
• (3)食藻生物防治 • 部分鱼类或贝类等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
从而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控制其危害。 • 巴西一个热带水库试验结果表明鲢能成功
• (2)曝气充氧技术 • 向水中补充氧气,在一定程度可以防止因
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使鱼类死亡,对 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 曝气设备分为鼓风曝气、机械曝气及射流 曝气,在河湖水库中多用机械曝气 。
2)物理法
• (3)物理吸附技术 • 利用多孔介质使水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 • 此方法主要通过分子力而引起的,不发生
第四讲 水体富营养化
2013春
主要内容
• 1、富营养化的概念 • 2、富营养化的危害 • 3、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 5、富营养化的治理
1、富营养化的概念
• 第一个确实的、科学的观察应在19世纪20 年代——
• 瑞士的莫尔登湖湖水变成红褐色。周围
居民认为是二百多年前德瑞战争中法国士 兵血迹的回溯。
贫营养湖泊
富营养湖泊
深、湖岸陡
浅、湖岸较平缓
淡、呈蓝色
浓、呈绿、蓝绿和黄色


浓度高
昼夜相差悬殊
N<0.3mg/L
N>0.3mg/L
P<0.03mg/L
P>0.03mg/L
种类多,数量少, 种类少,数量多,主要是蓝 主要是硅藻,贝 藻,一般缺乏底栖动物。 壳动物
1、富营养化的概念
微生物数 量 品种 分布
• 亚洲南部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适宜的自 然条件和湖中营养盐容易引起水华。
Algae bloom in Mounds Dam impoundment caused by eutrophication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国内现状
• 富营养化湖泊个数占调查湖泊的比例由20世纪70年 代末~80年代后期41%发展到80年代后期61%,至20世 纪90年代后期又上升到77%,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发 展趋势十分严峻。
控制微囊藻水华。 • 武汉东湖鲢鳙的大量放养,是蓝藻水华消
失的决定性因素。
5、富营养化防治
•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5、富营养化防治
• 构建人工湿地,滞留污染物
5、富营养化防治
5、富营养化防治
• 黏土除藻技术的运用,可将藻类迅速沉降, 改善水质
“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地的重力斜筛 自动脱水设备对滇池蓝藻水华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 的藻浆经去毒处理,可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或饲料。
体的透明度,但有些藻细胞破坏后会释放 毒素,造成二次污染。 • 而导致水体铜盐浓度上升,铜离子易在生 物体内蓄积,危害水生生物及人体的健康。
1)化学法
• (2)混凝沉淀除磷 • 加入絮凝剂可钝化沉淀水体中的磷, 使氮
磷比例失调,防止水华发生。 • 常用化学药剂有 3类:石灰、铝盐、铁盐。 • 化学除磷去除磷效率较高,去除率可达85
化学作用,在低温或常温下就能进行。 • 去除对象主要是有机物、无机氮,对封闭
的微污染水体去除率在40%以上。
3)生物法
• (1)遮光除藻 • 遮避光源会显著抑制藻类的光合产氧速率,
并促使藻类消亡。 • 试验结果显示,遮光 9d之后叶绿素a 浓度、
浊度、COD都显著下降,去除率分别达到 80.1%、68.0%、93.8%。 • ——实际应用困难:如太湖湖水面积约 2425平方公里,要遮蔽50~60%的光照面积 来实现除藻,工程巨大。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d to be 5.58 billion t, increasing 17.7% more than last year,
urban sewage 5.93
billion t, 24.1% more than last year.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GR
搅动频率等因素相关,在恰当条件时除藻 率可达到90%以。
2)物理法
• 采取截流、疏浚、 稀释和污水分流等措施。 应用最成功的典型是华盛顿湖,治理花了 17年, 费用1亿3千万美元。
• (1)流体动力方法 • 利用流体动力改变藻类的生存条件和破坏
藻的细胞囊,促使藻细胞死亡,达到去除 目的。
2)物理法
3、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营养物质的来源
(3)内源 是指江河湖库水体内部由于长期污
染的积累产生的污染再排放 。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世界湖泊和水库营养化状况
4、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
全球现状
• 目前欧洲在统计的96个湖泊中有80%的湖泊不同程 度地受到氮、磷的污染,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