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法测定棱镜折射率

合集下载

物理《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

物理《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

物理《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三棱镜的折射现象。

2.了解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3.掌握利用角度测量和折射定律测定三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操作方法。

4.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实验器材:三棱镜、调节盒、经纬仪、三脚架、光源、尺子、直角尺、卡尺等。

实验原理:当光线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两种现象。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为$n=\frac{\sin i}{\sin r}$,其中$n$为折射率,$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根据实验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可以计算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1.将三棱镜固定在调节盒上,并将调节盒安装在经纬仪上,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2.将经纬仪与调节盒一起安装在三脚架上,确保经纬仪的刻度盘可读,并能顺利旋转。

3.使用光源放置在三棱镜的一侧,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射入的光线水平地射入到三棱镜中。

4.用尺子测量垂直于经纬仪旋转轴线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数值,分别记录下来。

5.根据折射定律的公式$n=\frac{\sin i}{\sin r}$计算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6.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多次测量,得到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如下所示:实验次数,入射角(度),折射角(度)--------,-------------,-------------1,50.2,32.42,49.8,32.23,49.6,32.34,50.0,32.65,50.1,32.5根据折射定律的公式$n=\frac{\sin i}{\sin r}$计算出的折射率为:$n=\frac{\sin 50.2}{\sin 32.4}=1.480$$n=\frac{\sin 49.8}{\sin 32.2}=1.488$$n=\frac{\sin 49.6}{\sin 32.3}=1.486$$n=\frac{\sin 50.0}{\sin 32.6}=1.499$$n=\frac{\sin 50.1}{\sin 32.5}=1.496$取这五次实验的平均值为最终的实验结果:$\bar{n}=1.490$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包括:1.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误差,由于经纬仪的刻度限制以及实验者读数时的误差。

玻璃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原理

玻璃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原理

玻璃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原理
测定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通常使用折射仪或其他光学仪器进行。

下面是通过折射仪测定玻璃三棱镜折射率的基本原理:
1.原理概述: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定义为光在
真空中的速度与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可
以通过将其放置在折射仪中,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来测定。

2.装置:折射仪是一个用于测定透明物质折射率的仪器,通常包
括一个光源、一个望远镜、一个可移动的支架和一个用于容纳
玻璃三棱镜的夹具。

3.步骤:
•将光源对准折射仪,使光线垂直射向折射仪的底边。

•将玻璃三棱镜固定在仪器的夹具上,确保底边与光线垂直,使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底边。

•通过旋转支架,观察通过折射仪后的光线在望远镜中的位置,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其对准光线。

•记录望远镜的刻度位置,然后移动支架,使光线通过玻璃三棱镜的两个斜边。

•再次调整望远镜,记录其刻度位置。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

4.计算:
•利用折射率的定义,通过记录的数据和仪器的特性,可以使用折射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空气的折射率,通常在计算时需要校正。

此外,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确保准确测量。

这只是一种测量折射率的方法,实际上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测量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来计算折射率。

测量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棱镜折射率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用分光计测量玻璃棱镜的折射率:[实验仪器]分光计、玻璃棱镜、钠灯。

【实验原理】x小偏角法是测量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10,三角形& amp#8197;ABC & amp#8197;表示玻璃棱镜的横截面,AB和AC为透明光学面,也称折射面,夹角A称为棱镜顶角;BC & amp#8197;磨砂玻璃表面被称为棱镜的底面。

假设某种波长的光。

#8197;LD & amp#8197;入射到棱镜和。

#8197;AB & amp#8197;在表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边缘和。

#8197;急诊室和。

#8197;方向,入射光线和。

#8197;LD & amp#8197;和即将离开的雷& amp#8197;急诊室和。

#8197;夹角和。

#8197;和。

#8197;这叫偏转角。

图10棱镜的折射从图10中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偏转角。

(3)因为顶角满足,那么(4)对于给定的棱镜,角度是固定的、易变的。

其中,又与,有关,所以实际上是一个函数,偏转角只随其变化。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当偏角变化时,存在一个最小值,称为X小偏角。

理论上可以证明当时有一个很小的x值。

显然,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方向相对于棱镜是对称的,如图11所示。

您正在浏览的文章由First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图11x小偏转角如果x的小偏转角用表示,它将被代入方程(4)(5)或者(6)因为& amp#8197;so & amp#8197;因为& amp#8197;那么(7)根据折射定律,(8)将等式(6)和(7)代入等式(8)得到:(9)从公式(9)可以看出,对于该波长的入射光,棱镜的折射率n可以通过测量入射光的小偏角x和棱镜的顶角来获得。

【实验内容和步骤】1.调节分光计按照实验24-1的要求和步骤调整光谱仪。

2.调整准直器(1)取下双面反射镜,打开钠光源。

测三棱镜折射率的方法

测三棱镜折射率的方法

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方法
三棱镜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元件,它的折射率是指光线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率。

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倒折射法
倒折射法是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束直射光线在三棱镜上,使其发生折射,然后用一个光源和一个接收器来测量折射光线的强度,从而计算出折射率。

二、折射率测量仪法
折射率测量仪法是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束直射光线在三棱镜上,使其发生折射,然后用一台折射率测量仪来测量折射光线的强度,从而计算出折射率。

三、量子级法
量子级法是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另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一台量子级仪器来测量折射光线的强度,从而计算出折射率。

四、综合法
综合法是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最常用方法,它结合了上述几种方法的优点,能够更准确地测量折射率。

以上就是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总结
以上是关于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几种方法的介绍。

倒折射法、折射率测量仪法、量子级法和综合法都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棱镜玻璃是一种特殊玻璃,是折射率高的传统玻璃。

折射率测量是测定棱镜玻璃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它可以用来衡量光的强度。

测定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步骤如下:
1.准备需要的材料:棱镜玻璃片、折射角量角器、参照折射介质(如水、苯等);
2.经过精确切割,将棱镜玻璃片切割成规定的尺寸,并确保其整体尺寸精确;
3.将棱镜玻璃片放置在折射介质中,并用量角器测量其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
4.测量多次,进行数据取平均,测出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的平均值;
5.用来参考的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以及上述量出的平均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来计算棱镜玻璃片的折射率;
6.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来判断棱镜玻璃片的折射率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介绍了测定棱镜玻璃折射率的实验程序,传统的折射率测量是应用量角器的方法。

通过对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可以评估棱镜玻璃的性能。

但是,平均值的不稳定也使测量的结果可能不准确,因此在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折射率是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相对值,是光学实验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棱镜玻璃的折射率,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原理: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满足折射定律的数学关系式:n1sinθ1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光源、棱镜和屏幕依次放置在同一直线上,确保光线能够顺利通过棱镜,并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光斑。

2. 测量入射角: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通过棱镜后在屏幕上形成尽可能直的光斑。

使用直尺测量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θ1。

3. 测量折射角:调整屏幕位置,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θ2尽可能直。

使用直尺测量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θ2。

4. 计算折射率:根据折射定律的数学关系式n1sinθ1 = n2sinθ2,利用测得的θ1和θ2计算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2。

实验数据与结果: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我们得到入射角θ1为30°,折射角θ2为20°。

代入折射定律的数学关系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2 = n1sinθ1 / sinθ2 =sin30° / sin20° ≈ 1.732。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得了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散射等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实验中使用的棱镜玻璃可能存在制造误差,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测量精度: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如光电测量仪等,来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以减小测量误差。

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3. 选择合适的光源:使用稳定的光源,如激光等,来减小光源本身的不稳定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学习使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的折射率。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棱镜的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空气进入棱镜时,由于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的能力。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i和折射角r之间满足关系式:n1 sin(i) = n2 sin(r),其中n1和n2分别是光在空气和棱镜中的折射率。

最小偏向角法是测定棱镜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

当光线入射到棱镜的折射面时,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的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线发生改变,形成偏向角θ。

当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相对于棱镜的底面垂直时,偏向角θ达到最小值。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折射率n的计算公式:n = tan(θ/2)。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玻璃三棱镜3. 钠光灯4. 双面平面镜5. 秒表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调整分光计(1)将分光计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望远镜和载物台垂直于中心转轴。

(2)打开钠光灯,调整狭缝装置,使狭缝成像清晰。

(3)调整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中心转轴。

2. 测量棱镜的顶角(1)将玻璃三棱镜置于载物台上,使棱镜的底面与载物台平面平行。

(2)调节望远镜,使分划板与棱镜的顶角对齐。

(3)记录望远镜的读数,计算棱镜的顶角a。

3. 测量最小偏向角(1)调整钠光灯和棱镜的位置,使光线从棱镜的折射面入射。

(2)观察望远镜中的光线,调整棱镜的角度,使偏向角θ达到最小值。

(3)记录望远镜的读数,计算偏向角θ。

4. 计算棱镜的折射率根据公式n = tan(θ/2)和实验数据,计算棱镜的折射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棱镜顶角a (°) | 最小偏向角θ (°) | 折射率n ||----------------|------------------|----------|| | |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棱镜的折射率n。

[棱镜折射率的测定试验报告]物理试验报告《测定棱镜折射率》(一)

[棱镜折射率的测定试验报告]物理试验报告《测定棱镜折射率》(一)

[棱镜折射率的测定试验报告]物理试验报告《测定棱镜折射率》(一)报告题目:测定棱镜折射率一、实验目的:1.了解折射的概念和折射率的定义。

2.了解棱镜的结构和使用。

3.掌握利用棱镜测量折射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大的另一种介质时,光线通常会产生折射。

这是由于光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导致光线弯曲的现象。

折射率用于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棱镜是一种可以把光线分散成彩虹色的透明物体。

当光线垂直射入棱镜时,光线将被分割成不同颜色的光,这是由于光的波长不同造成的。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光源,棱镜,光屏,卡尺,角度尺。

四、实验步骤:1. 将棱镜固定在光源前,调整光源方向,使得光线正好射到棱镜上。

2. 调整棱镜,使得光线通过棱镜后正好落在光屏上。

3. 使用卡尺和角度尺测量棱镜的折射角和入射角,并计算出角度的平均值。

4. 记录下光线的颜色,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

5. 利用公式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并计算出平均折射率。

五、实验结果:1. 测量结果如下:颜色入射角度(°)折射角度(°)sin i s in r 折射率红色 52 37 0.789 0.548 1.44橙色 52 37 0.789 0.548 1.44黄色 52 37 0.789 0.548 1.44绿色 52 37 0.789 0.548 1.44蓝色 52 37 0.789 0.548 1.44靛色 52 37 0.789 0.548 1.44紫色 52 37 0.789 0.548 1.44平均折射率:1.442. 折射率的误差:由于实验中测量精度的不足,导致计算出的折射率存在误差。

同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之间的反射和散射也会对折射率的精度产生影响。

误差的改进方法:增加试验次数,减小误差;选用更精确的仪器测量;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准确的控制。

六、实验结论:1. 对常见颜色光使用棱镜进行分光实验,得到的平均折射率为1.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
2、测定棱镜的折射率
根据棱镜折射的光路图,放置好三棱镜, 旋转载物台去寻找最小偏向角的位置并 记录 (1 ,1' ) ,移动望远镜对准入射光的 位置并记录 ( 2 , 2' ) ,即可以计算棱镜的 最小偏向角:
min
1 | ( 2 1 ) ( 2' 1' ) | 2
sin
则,棱镜的折射率为: n
min
sin

2 2
实验步骤:
一.调节分光计。
二.寻找最小偏向角。 三.记录最小偏向角的方位角。
四.记录入射光的方位角
五.计算最小偏向角。 六.计算待测棱镜的折射率。
一、 调节分光计
1.粗调 (1)目测粗调使望远镜光轴大致水平,并 粗调平行光管使其与望远镜大致共轴。 (2)调节载物台水平度调节螺丝使载物台 台面大致水平。
n sin sin

2 2
实验内容:
1.调节分光计 (1)把望远镜目镜分划板上的叉丝调节清晰; (2)把望远镜调节到适合观察平行光; (3)把望远镜的光轴调节到与仪器的主轴垂直; (4)把平行光管调节到能够出射平行光; (5)把平行光管的光轴调节到与望远镜共轴; (6)把狭缝调节成竖直状态且宽度适中。
图4 双面反射镜的放置
图5 双面反射镜反射 回来的绿十字
一、 调节分光计
2、调节望远镜
(3)应用各半调节法调节望远镜的光轴 与仪器的主轴垂直。
a、望远镜内出现清晰的绿十字叉丝像,而与 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有一定的高度差 h(图6 a)。 b、调节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使高度差 h 减小一半 (图6b)。 c、再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b 或c,使高度差全 部消除(图6c)。
图6 各半调 节法示意图
一、 调节分光计
d、旋转载物台,使双面反射镜转过180°, 重复各调一半法,使绿十字叉丝像如图 6(c)所示。
e、重复上述步骤,使经双面反射镜两个面反 射的的绿十字叉丝像均如图 6(c)所示。
一、 调节分光计
3、调节平行光管
(1)调节平行光管,使其适合观察平行光
调节平行光管上的狭缝装置在平行光 管轴线上的位置,直到狭缝的像最清 晰,此时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如图 7所示。
遮光窗
图3 目镜分划板
一、 调节分光计
2、调节望远镜
(2)应用自准法对望远镜调焦,使其适合观察平行光
a、 接上电源,将分划板照亮。
b、将双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 (如图4)。 c、调节望远镜府仰角螺钉,寻 找经过平面镜反射回来的的 绿十字,并前后移动目镜装 置对望远镜调焦,使绿十字 叉丝成像清晰(如图5)。
实验目的:
1.
熟悉分光计的构造以及调节和使用。
2.
学习确定最小偏向角的方法。 学习测定棱镜折射率的方法。
3.
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介绍:
折射率是描述物质光学性质 的物理量,折射率的大小与物 质的状态有关,还与光的波长 有关。对于不同的物质状态, 折射率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 而最小偏向角法是测定三棱镜 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 。
二、寻找最小偏向角
3、观察偏向角的变化
慢慢转动载物台,同时注意谱线的移动情况, 观察偏向角的变化。顺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缓 慢转动载物台,使偏向角继续减小,直 至看到谱线移至某一位置后将反向移动 ,即 为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三、测定最小偏向角的方向
转动望远镜支架,使绿色谱线位于分 划板的中央,调节望远镜微调螺丝,使望 远镜内的分划板十字刻度线的中央竖线对 准该绿色谱线中央,从游标“1”和游标 “2”读出该折射光线的角度 (1 ,1' ) 。
四、测定入射光方向
移动望远镜支架,将望远 镜对准平行光管,微调望远 镜,将狭缝像准确地位于分 划板的中央竖直刻度线上, 从两游标读出入射光线的角 ' ( , 度 2 2 ) ,重复测量8次。
五、计算最小偏向角
根据最小偏向角的方向 (1 ,1' ) , 以及入射光的方向 ( 2, 2' ) ,即 可计算最小偏向角:
一、 调节分光计
2、调节望远镜
(1)目镜调焦 目镜调焦的目的是使眼睛通过目镜能 很清楚地看到目镜中分划板上的刻线 和叉丝。调焦办法:接通仪器电源, 把目镜调焦手轮旋出,然后一边旋进 一边从目镜中观察,直到分划板刻线 成像清晰,再慢慢地旋出手轮,至目 镜中刻线的清晰度将被破坏而未被破 坏时为止(如图3)。
旋转狭缝90o,使其与目镜分 划板竖直刻线平行,调节狭缝 宽度调节手轮,使狭缝宽度适 中,如图9所示。
图9 狭缝宽度
调节示意图
二、 寻找最小偏向角
1、按照棱镜折射光路图放置好三棱镜:
图 棱镜折射光路图,BC为三棱镜的底面 δ 为折射光线的偏向角
二、寻找最小偏向角
2、寻找折射光
用光源照亮狭缝,根据折射定律判断折射光的出 射方向,同时移动望远镜观察,可看到几条平行的 彩色谱线,即为折射光。
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介绍:
三棱镜是由折射平面组成的光学系统。具体 说来,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平行的折射平 面围成的透明介质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使通过 它的光线的行进方向相对与原来的方向发生偏折。 所以偏向角是它的主要特征量。
如图1 入射光线SD与出射光线 ES’之间的夹角δ ,称 为光在三棱镜截面内的 偏向角。
i1 i4
图1 棱镜折射示意图
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介绍:
随 i1 而 对于给定顶角 的三棱镜, 变。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当i1 变化时, 有一个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min 。 这时入射光的方向和出射光的方向是 关于三棱镜对称的。
当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则三棱镜的折 射率为: min
1 | ( 2 1 ) ( 2' 1' ) | 2
min
min
六、计算待测棱镜的折射率n
对于已知顶角 的三棱镜, 测量出某种谱线的最小偏向 角,即可计算该待测棱镜对 这种谱线的折射率为:
图7 平行光 管出射平行光
一、 调节分光计
3、调节平行光管
(2)调节平行光管,使其与望远镜共轴
旋转狭缝90o,使其与目镜分 划板水平刻线平行,调节平行 光管水平调节螺钉,使狭缝与 目镜视场中心的水平刻线重合, 如图8所示。
图8 平行光管与 望远镜共轴示意图
一、 调节分光计
3、调节平行光管
(3)调节缝宽适中(0.5m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