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实验10 混合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金属比热容的测量实验报告

六、数据处理:
1.对△t取平均值,△θ=4℃,分别计算100℃附近Fe、Cu、Al的降温速率 .
2.根据公式,计算100℃下Fe、Al的比热容.
七、思考题
八、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预习
(20分)
操作及记录
(40分)
数据处理与结果陈述
(30分)
思考题
(10分)
报告整体
印象
预习20分操作及记录40分数据处理与结果陈述30分思考题10分报告整体印印象总分指导教师签字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金属比热容的测量
学院:
指导教师:
报告人:组号:
学号实验地点
实验时:年月日
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组号:;姓名:
1.记录样品铁、铜、铝的质量以及100℃下铜的比热:
样品铁的质量 =样品铜的质量 =
样品铝的质量 =100℃下铜的比热
2.测量样品温度从102℃(电压表读数4.37mV)下降到98℃(电压表读数4.18mV)所需时间Δt:
次数
时间Δt
(S)
样品
1
2
3
4
5
Δt平均
铁Fe
铜Cu
总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金属的比热容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金属的比热容,并比较不同金属
的热传导性能。
实验器材:热容器、电热器、电子温度计、不同金属样品、水、冰
实验步骤:
1. 在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将电热器置于热容器内。
2. 将电子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以较慢的速率加热,直到水温达
到70℃。
3. 将金属样品逐一加入水中,并记录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变化,
直至温度稳定。
4. 挨个计算出不同金属的比热容,比较不同金属的热传导性能。
实验结果:
样品 | 比热容(J/g·℃)
--- | ---
铝 | 0.900
铁 | 0.449
铜 | 0.385
锌 | 0.388
铅 | 0.130
实验数据表明,比热容的大小不同,不同金属的热传导性能也
不同。
其中,铝的比热容最大,表明铝具有很强的热容性能,能
够迅速吸收热量;而铅的比热容最小,表明铅的热容性能相对较弱,不能迅速吸收热量。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金属的比热容大小及其对应的热传导性能,可以进行合理的金属材料选择和设计。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热力学中的热容公式,并且为之后的实验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理论支持。
混合法测定铝比热容实验报告

混合法测定铝比热容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混合法测定铝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比热容是指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恒定压力条件下,物质的比热容可由以下公式计算:Q = mc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混合法是比热容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原理是将待测物质与已知比热容的物质混合,两者达到热平衡时,可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待测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置于天平上,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铝和已知比热容的物质(如水等)。
2.将待测铝加热到一定温度(如90℃),记录下来。
3.将待测铝迅速转移入已知质量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温度均匀。
4.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温度稳定后,记录下最终温度。
5.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待测铝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数据:已知物质的质量:m1已知物质的初始温度:T1已知物质与待测物质的最终温度:T2待测物质的质量:m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m1c1(T2-T1)=m2c2(T2-T1)其中c1表示已知物质的比热容,c2表示待测物质的比热容。
通过测量已知物质和待测物质的质量和温度,以及已知物质的比热容,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比热容。
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计算,我们得到了待测铝的比热容。
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的。
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测定物质的比热容对于工程和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比热容可以用于计算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传导、热膨胀等性质,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能量平衡计算。
因此,混合法测定比热容的实验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混合法测定了铝的比热容,并讨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尽管实验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但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比热容值。
用混合法测定金属块比热的实验方法

用混合法测定金属块比热的实验方法
嘿,你知道不?混合法测金属块比热超有趣!先准备好一个量热器,就像个魔法盒子。
把已知温度的水倒进量热器里,这水就是小魔法师。
再把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金属块迅速放进量热器,哇塞,这就像一场激烈的魔法碰撞。
然后赶紧盖上盖子,防止热量跑掉,就像给魔法加个盖子。
这时候开始记录水温的变化,通过公式就能算出金属块的比热啦。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那滚烫的金属块可不是好惹的,万一不小心碰到,那可就惨啦!所以得戴手套,像个超级英雄一样保护好自己。
量热器也得放稳喽,不然打翻了可就糟糕啦。
这方法能在好多场景用呢!比如在物理实验室里,同学们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探索神秘的比热世界。
它的优势可不少呢,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就像个实惠又好用的小工具。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一次在实验室,大家用混合法测金属块比热,那场面可热闹啦。
看着水温一点点变化,大家都紧张得不行,最后算出结果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
这方法真的超棒,让我们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混合法测金属块比热就是这么厉害,你还不赶紧试试?。
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金属比热容测量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姓名:于永洋学号:07506015专业:物理学年级:2007级完成日期:2011年5月指导教师:曹猛测量金属比热容实验中误差的来源探讨和修正于永洋(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摘要:金属比热容的测量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但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大,造成测量结果往往有一定偏差。
本研究分析了混合法测量金属比热容实验中可能产生实验误差的各种因素,对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法用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关键词:误差、比热容、混合法Error to explore and fixed in metal specific heat capacitymeasurementYU YONGYANG(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Specific Heat capacity measuring in metal is the classic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Certain deiation often measurement results because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This study analyzes various factors of the error by the cooling method and hybrid method.Analy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rror of the results and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lower the error influence.Keywords:error, specific heat capacity, hybrid method目录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实验仪器与原理 (2)(一)混合法测量物体比热容 (3)三、实验结果与误差讨论 (4)(一)混合法测量结果与误差分析 (7)1.测量数据与结果 (7)2.产生的误差及影响分析 (8)3.散热修正 (8)四、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引言:物理实验过程就是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的过程。
金属比热容的测量实验报告

七、思考题
八、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预习
(20分)
操作及记录
(40分)
数据处理与结果陈述
(30分)
思考题
(10分)
报告整体
印象
总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得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金属比热容的测量
学院:
指导教师:
报告人:组号:
学号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年月日
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组号:;姓名:
1.记录样品铁、铜、铝的质量以及100℃下铜的比热:
样品铁的质量 =样品铜的质量 测量样品温度从102℃(电压表读数4.37mV)下降到98℃(电压表读数4.18mV)所需时间Δt:
次数
时间Δt
(S)
样品
1
2
3
4
5
Δt平均
铁Fe
铜Cu
铝Al
六、数据处理:
1.对△t取平均值,△θ=4℃,分别计算100℃附近Fe、Cu、Al的降温速率 .
混合法测比热容实验报告

混合法测比热容实验报告混合法测比热容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用混合法测定固体比热容的方法。
实验原理: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单位质量物质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质量之比值,这种性质叫做比热容。
所以,可利用此原理来测量某些固态物质的比热容。
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索如何用混合法测量硅酸盐晶体(如食盐)和非金属矿物(如石膏、石英等)的比热容,为学习使用化学分离和提纯技术打下基础。
一、原理用混合法测量物质的比热容,就是把已知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充满其他未知物质,然后根据各组成部分加热前后质量差计算该固体的比热容。
若选择不当,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偏高或偏低。
如欲求木炭的比热容,则应先称量木炭的质量m1,再将其完全烧成灰,并将质量 m2 转化为碳元素的质量,而不能简单地看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减少了 M1,从而由公式:二、仪器水槽:底面直径10厘米,长25厘米,内盛经过充分预热后的空气和酒精灯。
另备有小刀、镊子、橡皮塞、玻璃棒、直尺和滴管。
三、操作步骤1.将大小相同的石蜡块放入水中浸泡数秒钟,目的是让石蜡吸足水分。
2.将固体石蜡块取出,在上面铺一张白纸,再向白纸上撒些食盐粉末,注意撒盐均匀。
3.用手扶住小刀,沿着刻线划切割开石蜡。
4.用玻璃棒轻敲并加热石蜡。
5.冷却后将溶液倒人事先准备好的水槽里,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如有凝结可用玻璃棒稍微搅拌一下。
6.取下白纸和玻璃棒,往水中逐渐加入乙醇,观察比重变化情况,再逐渐增大体积,以达到石蜡完全溶解为止。
7.将上述试样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容器,用干燥滤纸进行过滤。
8.待冷却后,用干燥滤纸将容量瓶中残留的乙醇过滤掉。
9.用分析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记录下来。
10.待试样完全溶解后,用小刀沿着刻痕切割,并仔细除去碎屑,再按照石蜡切割方法切割。
11.将各种规格的硅酸盐晶体分别装入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容量瓶两次,用分析天平测量其质量,记录下来。
12.根据比热容表查出自己所需要晶体的比热容值,算出它的摩尔质量 M1,并换算成克每立方厘米的质量。
金属比热容的测定

实验十 金属比热容的测定比热容是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物质的比热容可归结为,测量一定质量的该物质降低一定温度后所放出的热量。
测量热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利用水的温度升高来测量热量的水量热器和利用冰的溶解来测热量的冰量热器。
一般来说,它们比较适用于测定固体物质(如金属)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精确测量需要很高的实验技巧,一方面由于要避免(和补偿)样品与环境之间的热传递是困难的;另外,这样的测量又极为重要。
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是了解物质分子能量最直接的途径,特别是低温物质,在现代物理学中是非常引人关注的。
【目的】1.掌握基本的量热的方法——混合法。
2.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3.学习散热修正的一种方法——修正温度。
【原理】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之后,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若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将达到一均匀稳定的平衡温度。
将质量为m 、温度为T 1 、比热容为c x的金属块,投入量热器内筒中(设其与搅拌器的热容为C 1 ),量热器内筒中水的质量为m 0,其比热容为c 0,初温度为T 2 ,与金属块混合后的温度为T 3,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设为C 2,根据热平衡原理,可列出mc x(T 3-T 1)=(m 0c 0+C 1+C 2)(T 2-T 3) (3-1)由此可得金属块的比热容()()()13322100T T m T T c c c m c x --++=(3-2)量热器和搅拌器多由相同物质制成,查表可求得其比热容c 1,并计算出C 1=m 1c 1,m 1是量热器内筒和搅拌器的总质量。
而C 2=1.9VJ ·℃-1,V 是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体积,单位是cm 3;1.9V 是浸入到水中的温度计的热容①。
只要测m 0、m 、T 1、T 2、T 3的值,就可由式(3-2)求得待测金属块的比热容c x值。
在上述混合过程中,系统实际上总要与外界交换热量,这就破坏了式(3-1)的成立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测量室温。给量热器内筒注入高出室温约50℃的热水,
达到内筒容积的1/3~2/3。盖好绝热盖,称量此时量热器的总 质量M。
3. 把温度计插入量热器内的水中(记下温度计没入水中的刻
度h),不停地上下拉动搅拌器,注意不要使水溅出内筒。待 温度计示值趋于平稳下降后,启动秒表,每30s测一次温度, 共测10~15次。在读出最后一次温度TB后,立即进行下一步 的操作。
思考题
1.如何由测量数据点绘出最佳曲线? 2.怎样测量才不会损坏二极管?
历史上,曾以水的比热来定义热量,将1 g 水升高1℃所需的热量定义为1 cal。
实验目的
1.学习热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2. 掌握用混合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实验仪器
量热器 温度计 秒表 物理天平 游标卡尺 量筒 烧杯和待测金属块 (实验所需热水由实验室 提供)
量热器示意图
实验原理
比热容的定义为:
4. 测量室温。迅速把温度为室温的(即T1=)的被测金属
粒轻轻放入量热器的内筒,立即盖上绝热盖。继续不停地搅 拌,每隔30s测一次温度。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出现一个很小 的回峰点C后,再继续测10~15次温度。再次测量室温, 在毫米方格坐标上作出T-t图线,用外推法求出TB’ 和T。
5. 取出金属块,放在专用容器中晾干。取出量热器内筒,
倒掉水,用干用物理天平称量内筒的质量m1和搅拌器的质量m2。 b.用游标卡尺测量温度计的直径d和没入水中的深度h,
计算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体积V0 c.把m1、m2、V、C3 m3=1.92V(J/K)和铝的比热 C = C1 =C2 =900(J/kg· K)代入公式计算出。
C lim Q dQ T 0 mT mdT
测量原理:将具有一定温度和质量的物体(待测系 统)与另一些已知温度、质量、比热容的物体(已 知比热容系统)相混合之后,根据热平衡原理进行 测量。
C (C0 m0 )(T0 T ) (T T1 )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称量空量热器(包括搅拌器和温度计)质量M0和被测铜粒
7.从1~4步测得的m0= M−M0、m、TB’ (即T0)、(即T1
)和第6步求得的一起代入公式,计算被测金属 的比热 容C(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 k))。
注意事项
1.滑线变阻器使用前应注意滑动头置于低电 位。 2.电流、电压表连接时注意极性,选择合适 的量程。 3. 实验前先查明待测二极管的相关参数,注 意选取电路的参数,确保电流和电压不会超 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
混合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背景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单 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 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最初是在18世纪,苏格兰的物理学家兼化 学家J.布莱克发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上升 到相同温度所需的热量不同,而提出了比热容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