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幼鹅是农村地区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繁殖能力强,备受种植户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幼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适宜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的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旨在帮助饲养者正确照料幼鹅,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适宜的饲养环境1. 温度控制:幼鹅对温度较为敏感,初孵时需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温度控制于摄氏34-35度为最佳,随着鹅龄增长,逐渐降低至摄氏30度以下。

同时,确保鸭舍内洁净、干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病害。

2. 饮水设施:幼鹅对水的需求量大,应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且容器宜浅,以利于幼鹅饮水。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的水,确保饮水卫生与安全。

3. 饲料摆放:将饲料摆在鹅舍内,以供幼鹅采食。

饲料摆放应干净整齐,避免堆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变质。

二、合理的饲养管理1. 合理饲料搭配:幼鹅的饲料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搭配。

刚孵化出的幼鹅可使用渣米或面粉喂养;生长期的幼鹅需提供高蛋白、均衡配制的混合饲料;后期饲喂环节还需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

2. 饲喂次数与量控制:合理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对于幼鹅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每日饲喂3-4次,每日消耗量为幼鹅体重的2-3%。

同时,要确保饲喂的时段固定,不要让幼鹅饿或饱太长时间。

3. 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鹅舍进行清洁与消毒是保持幼鹅健康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幼鹅的粪便清理要及时且彻底。

定期消毒过程中,注意保护鹅群的安全,避免摄入有毒药剂。

三、常见的健康问题预防与处理1. 高温胁迫:夏季气温过高,可能导致幼鹅发生高温胁迫,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应保持鹅舍通风良好、防晒遮阳,并通过短时浸泡或喷淋清水方式,降低幼鹅体温。

2. 营养失衡:错误的饲料搭配可能引起幼鹅的营养失衡,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及时调整配方。

3. 常见病害:幼鹅易患脑炎、感染性肠炎等疾病。

应在饲养过程中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为幼鹅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抗体,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雏鹅自由采食。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1、育雏前的准备。

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选择在有水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鹅舍坐北朝南为好。

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堵死鼠洞、蛇洞。

保证育雏室干燥、通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

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粉刷,地面、天花板用20%漂白粉溶液或0.1%的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自然干燥。

或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

育雏用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可用5%的热烧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所用的垫料应干燥、松软、无霉烂。

2、雏鹅的饲养。

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即可饮水。

饮水可以刺激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饮水后即可开食。

清料可选用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或是煮的半生经水淘过不粘的米饭。

青饲料则要选新鲜幼嫩多汁的菜叶、青草等,青料也应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

喂食时先把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

防止食入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拉稀。

每百只雏鹅1天约3百克精料、5百克青料,分6-8次喂,夜间喂2-3次。

开食后的第二天便可按时饲喂,用1份精料和2份切成丝状的青饲料混合,每次喂食前先给饮水,防止雏鹅暴食。

一般让雏鹅吃7-8成饱即可,这样利于雏鹅的消化和增进食欲。

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的砂砾,有助于消化。

4-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和食欲增强,喂量要逐日增加,饲料搭配一般以精料或配合饲料30%-40%,青绿饲料60%-70%,白天喂5-7次,夜间2-3次。

11-21日龄的雏鹅已有一定的觅食力,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或用配合饲料饲喂。

青料可占日粮的80%-90%,每日喂5-6次。

雏鹅的温度管理方法,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

雏鹅的温度管理方法,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

雏鹅的温度管理方法,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一般来讲,从出雏到4周龄为雏鹅,下面我们谈谈雏鹅的饲养管理,主要是雏鹅的饲喂管理、温度管理和雏鹅如何分群及放牧等问题,供养鹅的朋友们参考。

1、雏鹅的喂料管理雏鹅出壳毛干后,应尽早训练它们采食青饲料,把含水分较少的青菜如苦荬菜等切成丝,撒在地面任其自由采食。

1-2日龄日喂4-5次,10日龄10次,20日龄7次,30日龄6次。

在1-2日龄后,可喂青料与精料混合饲料,青精之比为9:1-12:1,精料以浸湿的碎玉米、碎大米为主。

2、雏鹅的温度管理第一周温度为30-28℃,每周约降2℃,室温不低于18℃,低于15℃就要点火升温。

目前饲养雏鹅采取自温育雏法,10日龄前放人筐中,每次喂料时取出,上盖麻袋或棉被等。

20日龄后放在地面上分为若干栏,也以覆盖物的多少来调节温度。

气温较高时,在6日龄前就可放在地面上,分成若干小格保温。

注意通风与勤换垫草。

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还要积极提高其抗寒性。

雏鹅吃饱后,可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活动,并减少覆盖物,逐渐增强其抗寒性,对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很有好处。

3、雏鹅的放牧管理一般15日龄后可把小鹅赶到牧地吃草。

放牧时应注意的问题:雏鹅养到脱温后才可放牧;放前少喂或不喂料,以促其大量吃草;雏鹅放牧时,应等露水干后再放,以免露水湿腹而感冒或腹泻,等其腹部羽毛长全后就不怕露水草了。

天气较冷时应迟放早收,天热时应早放迟收,中午要防止阳光曝晒。

4、雏鹅的分群饲养管理又叫自温育雏。

即根据日龄分为小群,一般是把5日龄的10只为一群,6-10日龄的8只为一群,11-20日龄的4-5只为一群,30日龄的20--25只为一群。

分群的目的是,避免拥挤、减少死亡。

雏鹅的养殖技术

雏鹅的养殖技术

雏鹅的养殖技术
雏鹅的养殖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活动。

要让雏鹅健
康成长,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一、环境控制:雏鹅需要干燥、卫生、通风、保暖的环境。

应控
制室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50%以上,定期对鸭舍消毒。

二、饲料管理:雏鹅应该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饲料,如黄磨糠、豆粕等。

在开始喂食之前,应先给雏鹅喝的清水。

饲料应每天分几次喂。

开始两周内,要每天喂5-6次;第三周开始减少到3-4次;第六
周开始逐渐增加饲料量。

三、疫病防治:为预防和控制病害,应进行免疫接种和病原菌检查。

在日常养殖中,还应保持鸭舍的清洁卫生,且定期进行大规模消杀。

四、生产计划:雏鹅养殖应根据生长规律制定生产计划,以便及
时调整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

一般情况下,每期养殖应控制在7-8周内,以养成合格肥雏,达到预定目标。

以上就是雏鹅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养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法。

养殖者应加强实践、提高技术,以保证养殖
效益和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

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鹅场选址:选择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鹅场,便于鹅后期运动,并且鹅场中的鹅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性。

2. 雏鹅开食:雏鹅出壳24个小时后,要先饮水开食,准备一个水盆,将鹅嘴捏住,按压到水盆中,调教其自行喝水,然后喂青菜、萝卜、米饭等精细的食物,方便小鹅吞食。

主要喂食的都是切碎蔬菜配米饭,或者是青草也可以。

养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可以喂食玉米粉、草粉、鱼粉之类。

3. 分群管理: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

4. 饲料喂养:每天早、中、晚各饲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每只每天耗青草克,料克。

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

5.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鹅舍,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每天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免感染疫病,并且小鹅的草垫,每隔1个星期要更换一次,防止发霉腐烂。

6. 防疫:定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严格卫生防疫制度。

门前设消毒池和消毒箱,来往人员要消毒(1%火碱水、生石灰等),饮、食用具每天要定时清洗,至少每周消毒1次。

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时清扫。

消毒药品很多,如百毒杀、过氧乙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

7. 配种:鹅大多在水中自然交配。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是种鹅交配最活跃期。

8. 产蛋期管理: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9. 休产期管理:鹅的产蛋期有7个月左右,它会在夏秋季节时进入到休产期,在此期间,要在鹅舍上安装通风设备,使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产生大量细菌,而且可以为鹅群进行人工换羽,缩短鹅的换羽时间,使其产蛋期延长。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养小鹅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咨询养鹅专业户或者查阅养鹅相关书籍。

雏鹅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雏鹅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雏鹅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1.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雏鹅的喂养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环境温暖,通风良好,地面干净,由于雏鹅会不断的在地上捡食,所以地面也要保持
干燥。

2.妥善的食物管理雏鹅准备的食物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以防止污染,以及搭配恰当的水分,给予雏鹅足够的营养,并将食物摆放在适宜的温度
环境中,以免受到食用植物性食物发霉对雏鹅带来的损害。

3.精心的培育
为了提高雏鹅的生长发育,要给它们足够的空间,让它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雏鹅的免疫防护雏鹅的免疫力较弱,所以需要给它们进行免疫防护,包括打疫苗、定期体检等等。

5.定期清洁要定期对雏鹅的笼子和圈地进行
清洁,要注意去除笼中的粪便,避免不良的气味和病原体的滋生。

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

如何饲养小鹅的管理方法技术一、雏鹅的培育雏鹅系指出壳后到4周龄的鹅,又叫小鹅。

雏鹅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是影响到以后生长发育、体质健康、成活率高低的大问题,与养殖者经济效益紧紧连在一起。

1.雏鹅的特点生长发育快,中、小型鹅出壳体重80~120克,大型鹅130克以上,长到20日龄,小型鹅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9~10倍;大型鹅11~12倍。

体温调节能力差,小鹅出壳后全身只覆盖稀薄绒毛,保温能力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育雏要人工给以保温。

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雏鸡快得多,因此喂鹅要少给勤添,喂全价料,充分满足雏鹅生长发育要求;新陈代谢旺盛,需水较多,水槽不可断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压,受捂后易形成"小老鹅"。

公母生长速度不同,同样条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条件的公母鹅要分开饲养,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节省饲料。

个体小,对外界条件极为敏感,抗病力差,必须精心管理,夜间要有人值班看护。

2.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育雏设备进行准备和检修。

育雏室要防止"贼风"(过堂风)进入,彻底灭鼠,防止兽害。

接雏前2~3天,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墙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沟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农福、0.25%抗菌威或0.1%~0.3%过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喷洒消毒,以地面见湿为宜。

喷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敞卉,晾干室内。

最好进行熏蒸消毒,凡进入育雏室的垫料、饲槽、水槽、围栏、装雏筐等用具要与育雏室同步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14毫升福尔马林、7克高锰酸钾,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

容器周围不要有垫料,严防火灾。

事先要关好门窗,堵塞缝隙,室内保温25~27℃,湿度75%~80%,温湿度低消毒效果差。

封闭48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关闭待用。

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喷洒5%来苏儿或2%~3%火碱液或撒生石灰消毒。

小鹅前15天的饲养方法

小鹅前15天的饲养方法

小鹅前15天的饲养方法
1、小鹅禁忌油腻物,用洗净切细而鲜嫩的青绿饲料拌上碎米喂10一15天,青料比例要多。

大美鹅脱温鹅生产基地常年出售8两以上的脱温鹅苗
2、白天喂3—4次,晚上喂1—2次,并供给清洁饮水。

3、15天以后可全喂青料,晚上补喂糠、麸和少量包谷粉等精料。

4、气候温和的地方,雏鹅出壳后3—5天就可在附近草场上放养,吃食嫩草,减少喂饲,并可将小鹅放到户外能晒得到太阳的水里洗澡10多分钟,15—20天后可任其自由下水。

5、冷水田、深水、积水阴沟及泥浆田均不宜放。

6、40天以前小鹅,要谨防雨淋,晚上防止打堆,并勤换窝棚垫草保持厩舍干燥、清洁。

7、60天的雏鹅,以放为主,一般不再补喂糠、麸。

如果天热可用细沙垫栏,以防过热。

如果用抱窝母鹅育雏,i00只左右雏放3一4只母鹅和一只公鹅。

公鹅能防敌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雏鹅自由采食。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1、育雏前的准备。

接雏前首先要选好鹅舍的场地,选择在有水源,草源丰富,草质良好的地方,鹅舍坐北朝南为好。

对育雏室内外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堵死鼠洞、蛇洞。

保证育雏室干燥、通风,有充足的采光面积。

墙壁可用20%的石灰水粉刷,地面、天花板用20%漂白粉溶液或%的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自然干燥。

或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法消毒。

育雏用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可用5%的热烧碱水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所用的垫料应干燥、松软、无霉烂。

2、雏鹅的饲养。

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即可饮水。

饮水可以刺激食欲,促使胎粪的排出,饮水后即可开食。

清料可选用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或是煮的半生经水淘过不粘的米饭。

青饲料则要选新鲜幼嫩多汁的菜叶、青草等,青料也应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细丝。

喂食时先把碎米撒在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

防止食入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拉稀。

每百只雏鹅1天约3百克精料、5百克青料,分6-8次喂,夜间喂2-3次。

开食后的第二天便可按时饲喂,用1份精料和2份切成丝状的青饲料混合,每次喂食前先给饮水,防止雏鹅暴食。

一般让雏鹅吃7-8成饱即可,这样利于雏鹅的消化和增进食欲。

3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入少量的砂砾,有助于消化。

4-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和食欲增强,喂量要逐日增加,饲料搭配一般以精料或配合饲料30%-40%,青绿饲料60%-70%,白天喂5-7次,夜间2-3次。

11-21日龄的雏鹅已有一定的觅食力,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可由熟喂逐步过渡为生喂或用配合饲料饲喂。

青料可占日粮的80%-90%,每日喂5-6次。

3、雏鹅的管理
⑴保温、防湿。

由于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温湿度等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特别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的环境突然变化,所以要给雏鹅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一周龄29℃-27℃,二周龄27℃-25℃,育雏期间最忌温度突然变化,另外,温度是否适宜,还可以观察鹅群的活动及表现。

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挤成一堆,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

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育雏室的保温方法可用电热育雏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

用煤炉加温,需安装烟管通向室外,以排出二氧化碳和烟雾,同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雏鹅一般在20日龄就可以完全脱温。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不利,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育雏室要经常清扫保持干燥、洁净。

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0%-70%。

随着个体的长大,会出现强欺弱、大欺小,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因此要定期按大小、强弱分群,一般每平方米饲养雏鹅为1-5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后8-10只。

⑵放牧和放水。

适时的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骨骼、肌肉、羽毛的生长,增加疾病抵抗力。

春末夏初,雏鹅10日龄左右天气晴朗气温暖和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温度高,雏鹅5-7日龄就可在育雏室外放牧,开始放牧时间要短,以后逐渐延长。

炎热夏季放牧要预防雏鹅中暑,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小雏鹅的饲养方法
一、饲喂
雏鹅的开食以出壳24~30小时为宜,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间加入%高锰酸钾,连用3天。

开食用籼米饭,饭粒要用清水淋过,再搭配一份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放在浅瓷盆内,让
雏鹅自由采食;或先喂料,再喂青料;或把米饭放一处,青菜放另一处,让雏鹅自由挑选。

1周龄以内的雏鹅,白天喂6~7次,晚上加喂2~3次,这是养好雏鹅的重要措施。

除保证向雏鹅提供各种饲料外,还应充分供水,不仅每次都喂青饲料,还要经常喂水,断水会引起雏鹅暴饮,使消化机能紊乱,容易致病。

8~1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5次,晚上喂1~2次;2周龄以上,随放牧时间延长,白天喂3次,夜晚加喂一次,20日龄以上,如放牧场地好,白天可以不喂,夜晚仍要加喂一次。

二、温度和湿度
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抗热能力弱,温度过低过高或变化太大,都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

因此,温度是育好雏鹅的关键环节,育雏温度第一星期为28~30℃,以后每星期降1℃,冬季和夜晚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季和白天温度可稍低些,温度的适宜与否可根据雏鹅的动态**和吃食状况来判断。

温度适宜时,雏鹅均匀散开,安静、活动自如,吃食正常,无异常**;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偏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打堆、不吃食,绒毛直立,躯体卷缩,发出的尖**,严重时造成大量的雏被压死、踩死。

育雏室的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均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温度高时,易感染呼吸疾病或感冒,温度过低时,雏鹅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死亡数增多。

在育雏期间,温度必须平稳下降,切忌忽高忽低急剧变化。

保温的方式有自温育雏,电热育雏,煤炉育雏和火坑育雏等。

湿度与温度同样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引起体热的大量散发而感到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打堆、增加僵鹅、残次鹅和死亡数,这是导致育雏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雏鹅体热的散发受到抑制,体热的积累造成物质代谢和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同时高温高湿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育雏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因此,在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喂水时切匆外溢,常打扫卫生,保持舍内干燥,适宜的相应温度以10日龄以内60%~65%,10日期以上65%~70%。

三、通气与光照
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泄的粪便以及垫草中散发的氨气增多,若不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将影响雏鹅的健康和生长,过量的氨气引起呼吸器官疾病,降低饲料报酬,舍内氨气的浓度保持在10毫升/升以下,二氧碳保持在%以下为宜。

光照能提高鹅的生活力,增进食欲,促进某些内分泌的形成,有助于钙、磷的正常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如果天气比较好,雏鹅从5~10天可逐渐增加舍外活动时间,以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

四、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室内空气的新鲜与否及室内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密度过大,雏鹅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出现喙羽等恶癖;密度过小,则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

随着雏鹅的生长,体重增加,体格加大,在饲养过程中应不断调整饲养密度,小型鹅1周龄每平米15~20羽,2周龄10~15羽,3周龄6~10羽,4周龄以上5~6羽。

鹅有合群的特性,适于群养,雏鹅以每群50羽为宜。

同一群的鹅要日龄相同,以出壳迟早,个体大小,强弱合理分群,饲养一段时间出现差别时再适当调整,以免被调整的雏鹅呜叫,影响采食。

雏鹅要适时放牧游水,有利于增强适应性,提高抗病力,放牧游水的时间随气候季节而定,春末至秋初气温高时,雏鹅出壳后1星期就开始放牧游水,冬季要10日龄左右开始,第一次放牧要选择少风和日暖的晴天进行,先放牧,后游水,放牧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游水的时间约5~10分钟,游水后,将鹅赶回到向阳避风的草地上,让其梳理羽毛,以后随日龄增大,放牧游水的时间可逐渐延长,夏季放牧要避免雨淋和烈日曝晒,冬季要避免大风和下雪等恶劣的气候。

五、雏鹅的卫生与防疫
鹅的抵抗力较强,是比较好养的一种家禽,育雏时间主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垫草要每
天调换,晴天要拿到太阳下晒,使窝内保持干燥软,所以喂料时要少给勤添,以免被粪便污染,窝内一定要防潮。

因此,在此期间尤其应注意做好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

小雏鹅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