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6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5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正确答案:C2、“让一部分人通过老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到达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表达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3、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这说明( )。

正确答案:D4、“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表达的哲理是〔〕。

正确答案:C5、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正确答案:B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正确答案:A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正确答案:B8、否认之否认规律侧重于揭示〔〕。

正确答案:D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正确答案:C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11、“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正确答案:A1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D13、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正确答案:B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正确答案:A1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正确答案:A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正确答案:A1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正确答案:C1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正确答案:C1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是学习策略中的()。

A、检查B、提问C、监控D、矫正【答案】C【解析】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监控"的功能是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故选C。

2、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著名教育学家启功教授曾写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旨在要求教师的所学要成为世人之师,所行要成为世人的典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道德风范将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故选B。

3、()是产生职业道德信念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条件,是职业道德知识和情感转化为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的中介环节。

A、教师职业道德意志B、教师职业道德理想C、教师职业道德知识D、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答案】A【解析】职业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

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只有道德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有力地控制自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是产生职业道德信念和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条4、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答案】B【解析】个体的思维发展遵循由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顺序。

故选B。

2、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

其中,这“三维目标”不包括()。

A、知识与技能B、树立终身学习观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过程与方法【答案】B【解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故选B。

3、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

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之一为思维不守恒性。

本题中小楠还未形成守恒的概念,小董已形成守恒概念,因此小楠处在前运算阶段,小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故选B。

4、“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5、“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出自于()。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有人建议邢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邢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邢老师()。

A、乐于奉献B、因材施教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答案】C【解析】邢老师没有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体现了邢教师能够依法执教。

故选C。

2、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来培养优秀的学生。

老师的做法()。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C、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答案】D【解析】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的好恶、私人关系、学生成绩的优劣等偏袒或是轻视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美丑、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轻视学生。

3、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故选B。

4、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被称为()。

A、校长B、班主任C、教师D、行政干部【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内涵。

故选B。

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答案】C【解析】“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故选C。

6、陈鹤琴“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是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又要与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答案】B【解析】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体现了现实性,又要保持与共产主义方向一致,体现了德育的方向性。

故选B。

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C、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D、教育学生学会生活【答案】A【解析】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故选A。

3、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A、唯一组织形式B、重要组织形式C、基本组织形式D、辅助形式【答案】C【解析】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故选C。

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故选D。

5、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答案】A【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系统知识上效率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

《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作者是巴班斯基。

故选C。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答案】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故选A。

3、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解析】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只强调了某一方面的发展,存在片面性。

故选A。

4、某小学为了创建学校特色,组织本校教师开设了一门动漫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 分,1-30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B.乱罚款、乱收费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的教师职业作风C. 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D.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与教书育人性要求,教师要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责任性与自觉性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 教师资格构成要件包括国籍、品德、业务、学历和认定五个方面缺一不可B.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C.《教育法》在1994 年1月1日起施行D. 教师的考核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B.西文中"教育"一词表示把受教育者内在的东西引导出来C.苏格拉底提出教育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D.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属于广义的教育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是(C)A. 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B. 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C.教育世俗化D.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普通教育学》被普遍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B.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C.亚里士多德肯定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D.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并系统提倡"精神助产术"作为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原则6.(C)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必备】 湖南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 湖南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则( Y )3.课程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

()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的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5.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教育目的强调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6.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儿童文化定向,并使文化结合为一个整体。

()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强调了教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8.可以说,即使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9.儒家学派主张“兼爱”。

()1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观念性。( )二、单项选择题11.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

A 学科课程B 分科课程C 选修课程D 综合课程12.教育的目的是由教育主体制定的,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性别比例D.政治制度13.中国人一般把“TOEFL”称为“托福”。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谐音联想法B.位置记忆法C.视觉联想法D.关键词法1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父母对喜欢取闹的孩子故意采取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6.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A、犯人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集体教育17.(A)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A、保存、传递文化B、传播外来文化C、整合、控制文化D、创造新文化18.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取决于()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1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2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2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
答案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时间:2016-07-20 16:50:18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xuexila888@ 谢君我要投稿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练习能够让你更有把握通过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以下是由整理关于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看到某件物品是常被其惯用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别的方面的用途,此现象被称为( )。

A、习惯
B、定型
C、定向
D、功能固着
3、点头微笑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功能。

A、感染
B、调节
C、替代
D、信号
4、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大
B、保持时间长中公教师网提供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D、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记忆。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6、按照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逻辑思维
E、理论思维
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

(判断题)
8、新学期开始分班,几十个学生在一起上课,这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判断题)
9、接受学习是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化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判断题)
10、教师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学生必定按照他们讲的意义去理解,这属于课堂语言交往障碍。

(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 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因此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用点头表示赞同,用摇头表示否定都是一种信号,属于信号功能。

4、【答案】ABC。

解析:D为短时记忆的特点。

5、【答案】C。

6、【答案】ABD。

7、【答案】。

解析: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

8、【答案】。

解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9、【答案】。

10、【答案】。

解析:影响课堂交往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题干所描述的现象属于影响课堂交往因素中心理因素里的认知障碍。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与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A、孔子
B、墨子C董仲舒D、朱熹
3、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
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教育应培养其(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关于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
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D、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阻力
5、根据心理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不断练习,数学成绩肯定会稳定地直线式上升
B、通过在重要内容下划线能提高学习效率,这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C、在睡前被英语单词效果更好,由于没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
D、学骑自行车,只单纯的反复操作或者机械重复即可,没有技巧可言
6、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A、德育原则
B、教育者
C、德育途径
D、受教育者
7、一个创造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思维的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判断题)
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判断题)
9、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
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个别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

(判断题)
10、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寻求教师帮助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是立足于学习过程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答案】A。

解析:第一个实施启发教育的是孔子。

3、【答案】C。

解析:学生想改掉,有道德认知,但是却总是不能克服赖床毛病,需要我们培养他的意志力。

4、【答案】ACD。

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意志可以调控情绪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阻力。

5、【答案】ABD。

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学习具有一个高原期,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滞的现象,因此,数学成绩不会直线式上升;B选项错误,在重要内容下划线属于复述策略;D选项错误,骑自行车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6、【答案】BD。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题干所述属于全班活动。

10、【答案】。

解析: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寻求教师帮助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