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缔组织

合集下载

3.结缔组织

3.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兔皮下组织铺片) 疏松结缔组织(兔皮下组织铺片)台盼蓝活体注射
特殊染色
疏松结缔组织(兔皮下组织铺片):偶氮卡红 碱复红染色 疏松结缔组织(兔皮下组织铺片):偶氮卡红-碱复红染色 ):偶氮卡红
成纤维细胞

← ←
成纤维细胞光镜像(HE染色) 成纤维细胞光镜像(HE染色) (HE染色
成纤维构模式图
脂肪细胞光镜像(HE染色) 染色) 脂肪细胞光镜像(HE染色
脂肪细胞光镜像 (↑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核)
(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
功能: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功能: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 平滑肌细胞 、 胞和脂肪细胞。 胞和脂肪细胞。
(7)白细胞 leukocyte )
2 纤维 (fibers) fibers)
又称白纤维 白纤维) ⑴胶原纤维 Collagenous fiber (又称白纤维) ⑵弹性纤维 Elastic fiber (又称黄纤维 ) 嗜银纤维) ⑶网状纤维 Reticular fiber (又称嗜银纤维)
胶原纤维形成
间充质细胞+基质
间充质立体模式图
5 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血液
固有CT (Proper CT) 一 固有 )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LCT
疏松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DCT
致密结缔组织
疏 松 结 缔 组 织 模 式 图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细 胞 血 管 基 质
嗜酸性 粒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
骨密质
37
骨松质: 针状或片状骨小梁构成

多孔网架结构,网眼充满了红骨髓
内环骨板

环骨板
外环骨板 织
骨密质 骨单位: 10—20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
间骨板:老一代骨单位残余的不规则骨板
编辑版pppt
38
骨干模式图
骨单位
哈弗管— 哈弗骨板—
—骨外膜
内环骨板———
—— 外环骨板 ————间骨板
骨内膜——
•位于骨板内 / 骨板 间的
骨陷窝
•胞体扁椭圆形
•有突起
编辑版pppt
34
骨细胞示 意图
骨小管 骨基质
骨细胞突起 骨细胞胞体
骨陷窝
编辑版pppt
35
二、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
骨组织 骨密质
骨膜: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中,分红骨髓 与黄骨髓两种
编辑版pppt
36
骨干模式图
骨松质
骨内膜—
编辑版pppt
—骨外膜
骨内膜: 富含血管神经,有骨原细胞
编辑版pppt
42
第四节 血液和淋巴
编辑版pppt
43
内容提要
• 血液的组成 • 血细胞的种类及形态结构
编辑版pppt
44
血液和淋巴
• 血液和淋巴是在血管和 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性
结缔组织。由有形的细 胞(血球和淋巴球)和液
体的细胞间质(血浆和 淋巴浆)组成。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49
红细胞
编辑版pppt
50
红细胞
编辑版pppt
51
编辑版pppt
52
红细胞
编辑版pppt
53

组胚第三章结缔组织

组胚第三章结缔组织
松质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两端、扁骨和 短骨的深部。
3、成骨作用与破骨作用
在生命过程中,新的骨组织是在不断地生成, 而陈旧的骨组织也在不断地破坏,并且始终维 持成骨与破骨的动态平衡 。
成骨作用是靠成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新的骨 细胞,并产生骨胶纤维和骨基质,形成新的骨 组织。
破骨作用是靠破骨细胞对陈旧骨组织的破坏吸 收来完成的。
骨膜
骨膜是分布在骨表面和 骨内腔表面的一层致密 结缔组织膜。分别称骨 外膜、骨内膜。 骨膜内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 营养骨质的作用。 骨膜 内侧有成骨细胞,具有 成骨作用。 骨内膜围成 的腔称骨髓腔,其中充
满骨髓。
骨板
骨板是分布在骨外膜与 骨内膜之间的板层状骨 质。骨板由环骨板、哈 佛氏系统和骨间板三部 分组成。 环骨板:环绕 在骨干内、外表面的骨 板,分别称外环骨板和 内环骨板。各层内、外 环骨板间有骨陷窝和骨 细胞。
1、透明软骨 特点:新鲜软骨呈乳白色,均质透明。 分布:幼体全身骨组织、成体肋骨、关
节、 呼吸道、耳、鼻、鱼鳃等处。
纤维成分:胶原纤维。
软骨蛋白多糖(以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 素为主 )
结构和功能 (1)间质
基质:
胶原原纤维:
(2)软骨细胞 分布:位于软骨陷窝(软骨囊) 结构: LM 扁圆形、圆形;核着色浅,核
五、支持组织
支持组织包括软骨组织和骨组织。支持组织的 最大特点是组织质地坚韧,属于一种支撑组织, 在动物体内构成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作用, 并与肌组织共同构成机体的运动系统。
(一)软骨组织(软骨)
组成:由软骨细胞和软骨间质(基质和 纤维)组成。 来源:间充质。
分类:根据其纤维成分的不同,分为透 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三种。

第三节结缔组织

第三节结缔组织

嗜碱性粒细胞
0%~1%
细胞核被颗粒掩盖,抗凝血,参与过敏
淋 巴 细 胞 20%~30% 核大深兰色,占细胞大部分,产生免疫细胞(T、B)
单 核 细 胞
3%~8%
最大,离开血管,变为巨噬细胞,变形运动,吞噬
四、血液 血小板
血小 板
数量:(100~300)X109/L 功能:参与止血 促进凝血
(三)血小板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粘蛋白、 组织液)
细胞 间质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细 胞 血 管 基 质
嗜酸性 粒细胞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成纤维细胞
脂肪细胞
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网状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一、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结构及功能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1、嗜中性粒细胞
分叶核2~5个, 紫红色均匀 颗粒。 功能:变形运动、 吞噬细菌,急性炎 症时,数目明显 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
核多2叶(眼镜状),抗 过敏、杀寄生虫,在过 敏性炎症和寄生虫病时, 数目增多
3、嗜碱性粒细胞:
核不规则,被颗粒所掩 盖,抗凝血,参与过敏 反应 。(类似肥大细胞 功能)
• 白细胞: (4.0~10.0)X10^9/L
临床应用
血RT报告单
结缔组织思考题
• 1.固有结缔组织分哪几种? • 2.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主要有哪三种? • 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有哪五种细 胞? • 4.疏松结缔组织有何特点? • 5.软骨组织主要分哪三类? • 6.血液由什么组成?血细胞分哪几种?

3结缔组织〈3〉

3结缔组织〈3〉

无粒白细胞
血小板
10万--40万/μl
单核细胞
5 1 3 4 6 2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7
4.中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一)红细胞(RBC)
•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呈双凹圆盘状(这 种外形扩大了细胞膜的相对表面积),直径7.5- 8.5μm。 •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细胞质内主要成 分是血红蛋白(Hb),能结合氧气和二氧化碳。 • 红细胞少于3.0×1012/L,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 为贫血。 •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左右,衰老的红细胞在肝、 脾、骨髓中被巨噬细胞吞噬。
造血诱导微环境
• 是造血细胞赖以生存、增殖和分化的场所。 骨髓造血微环境包括骨髓的神经成分、微 血管系统、纤维、细胞外基质及骨髓基质 细胞等。基质细胞包括骨髓中的成纤维细 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网状细胞和载 脂细胞等。除作为造血细胞的支架外,还 可通过细胞间通讯、分泌多种造血调控因 子、产生细胞外基质等多种途径调控血细 胞生成 。
网织红细胞
(二)白细胞
球形,有核细胞,正常值为(4.0-10)109/L 在光镜下,根据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分为 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
中性粒细胞 (50%~70%) 有粒细胞 白细胞 无粒细胞 单核细胞 (3%~8%) 嗜酸性粒细胞 (0.5%~3%) 嗜碱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5%~30%)
红细胞 LM
红细胞 SEM
扫描电镜示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 特征: 稍大,胞质中有残留的核
糖体,煌焦油蓝染色呈蓝
色细网状

3结缔组织〈1〉

3结缔组织〈1〉

各种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血液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结缔组织一般特征
1、细胞少,种类多,散在分布 2、细胞间质多, 包括基质和纤维
3、无极性,含血 管和神经组织 4、起源于胚胎时
期的间充质
结缔组织的起源及间充质
所有的结缔组织都是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变 而来。 间充质是胚胎时期填充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 的散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及基质组 成,无纤维成分。 间充质细胞是一种星形多突起的分化程度较低 的干细胞;间充质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成网。
功能: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 弹性蛋白,从而生成三种纤维。还可合成和 分泌基质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在创伤修复 时,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并形成新的胶原 纤维和基质,使伤口愈合。在合成胶原纤维 时不但需要蛋白还需要维C,注意维C的补充。
成纤维细胞(左)和纤维细胞(右)超微结构模式图
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超微结构
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过程
1.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和颗粒内容物所引起的过 敏反应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当过敏原(抗原) 首次进入机体时,巨噬细胞即对其进行吞噬和处 理,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接受抗原信息的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 2.浆细胞能产生抗体IgE。IgE能与肥大细胞膜上 的IgE受体(receptor),结合。 3.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过敏原便可与 肥大细胞膜上的IgE结合(抗原—抗体结合),启 动肥大细胞释放白三烯和颗粒内容物(脱颗粒), 引起过敏反应。
3.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分化程度较低的干细胞,一般分布在毛细 血管周围,可转化为各种结缔组织细胞 (如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

3结缔组织

3结缔组织

2、细胞 1)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
分布:位于骨外膜内层、骨内膜及中央 管的腔面
结构:胞体小,梭形; 胞质弱嗜碱性 功能: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2)成骨细胞(osteoblast) 分布:位于骨组织表面 形态:矮柱状,有突起 结构:LM 核圆,核仁清楚;胞质嗜碱性, 含丰富碱性磷酸酶(AKP) EM 丰富的RER,发达的Golgi. 功能:形成骨质
(二)细胞间质
❖ 1.基质 蛋白多糖( proteoglycan )
❖ 糖蛋白(glycoprotein) ❖ 组织液(Tissue fluid)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蛋白质
透明质酸(含量最多)
组成
硫酸软骨素A、C
糖胺多糖
glycosaminoglycans 硫酸角质素
硫酸乙酰肝素等
组织液(tissue fluid)
由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基 质,称为组织液, 经毛细血管静脉端或毛细淋巴管回流
利于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
动脉端
组织液
Tissue fluid
静脉端
毛细淋巴管
2.纤维(fiber)
❖ 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1) 胶原纤维

新鲜时白色,又称白纤维。,是细胞
蛋白多糖 糖蛋白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疏松结缔
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
光镜下

光镜下细胞为多突的扁平星形;核大,
椭圆形,着色浅,染色质细小、稀少,核仁
明显;胞质较多,弱嗜碱性。
成纤维细胞
光镜下: A.胞体成扁平的不规 则形,具有突起; B.核较大, 长椭圆形,着色浅,染色质细 小、稀少,核仁明显;C.胞质 较多,弱嗜碱性。

3.结缔组织

3.结缔组织

血小板LM结构
功能:主要是参与止血和 凝血过程。
血小板电镜结构
4、血细胞的发生:
胚胎第3周 卵黄囊血岛 (造血干细胞) 第6周 肝 第12周 脾 第20周 骨髓
(6)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①分布特点: ②形态结构特点: ③主要功能: (7)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
3)细胞间质 (1)纤维(fiber ): ①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 A、数量多,又称白纤维。 B、结构特点: 由胶原原纤维(0.2-0.5μm)组 成。 化学成分: C、物理特性:
胶原纤维光镜结构
②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 A、数量少而细(直径0.2 ~ 1.0微米): 又称黄纤维。 B、化学成分和结构:
C、物理特性:
弹性纤维光镜结构
③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 A、分布特点: B、结构特点: 又称嗜银纤维。 C、物理特性:
网状纤维
胶原原纤维
红细胞光镜图
④平均寿命为120天.
⑤主要功能:
红细胞SEM图
2)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主要机能: 4000~10000/1立方毫米。 (1)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LM结构
①中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50 ~ 70%。 功能:
中性粒细胞TEM结构
②嗜酸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5%~ 5%。 直径10~15微米。 胞核常见2叶。
(4)浆细胞(plasma cell) ①分布特点:
②形态特点:
③主要功能: 免疫球蛋白和多种细胞因子。 ④来源:B淋巴细胞。
浆细胞光镜结构
浆细胞电镜结 构
(5)脂肪细胞(fat cell)
①分布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医学院教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提纲
第三章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概述:
1.特点:
细胞少、排列松散、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包括无定形基质、丝状的纤维无极性(无基底面和游离面之分)
2.来源:
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
作用: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护、修复、防御等功能
3.分类:
固有CT、软骨与骨、血液
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1.特点:
除具备结缔组织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数量少、排列稀
疏,分布广泛、功能多样,血管丰富。

2.组成:细胞cell和细胞间质。

纤维fiber: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基质ground substance:蛋白多糖、糖蛋白、组织液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LM: 细胞大、较扁平、多突、核大而扁、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EM: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2.功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

在合成胶原纤维时需维生素C功能变化:静止时转变为纤维细胞(fibrocyte)。

⒉巨噬细胞 macrophage:
是血液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形成
LM: 形态多样、常有伪足、核较小、色深、胞质丰富、嗜酸性、可含异物和空泡
EM: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等
功能:
⑴吞噬作用:具有特异性吞噬:通过识别因子的介导、非特异性吞噬不需识别因子的介导。

⑵抗原提呈作用(免疫应答):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⒊浆细胞(plasma cell)
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

LM: 胞体圆形、卵圆形、核圆、多偏位,染色质粗块状、钟面状分布、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
EM: 大量平行排列的RER ,集中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
⒋肥大细胞(mast cell)多成群分布于小血管的附近
LM:胞体:大,圆或卵圆胞核:小而圆胞质: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
EM:胞质内粗内、内网器,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有组胺与肝素:抗凝血基质内含:白三烯
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参与免疫应答肥大细胞脱颗粒(图)
⒌脂肪细胞(fat cell)
LM: 胞体:大、圆形或多边形胞核:扁圆、居周边胞质:有脂滴
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⒍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
LM: 细胞小、多为梭形核小、色浅胞质不发达
功能: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二)纤维(fiber)
1.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量多,白色,有光泽。

韧性大,抗拉力强
LM:嗜酸性,粗细不等,波浪状行走,分支交织成网
EM:由胶原原纤维构成,有64nm的周期性横纹
成分: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功能:韧性大,抗拉力
2.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
较少,黄色,又名黄纤维。

弹性大,抗拉力小
LM:嗜酸性,折光性较强。

细而均匀,直行,交织成网,断端常卷曲
EM:低密度核心的弹性蛋白(elastin),高密度外周的微原纤维(microfibril)
3.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
LM:嗜银性,细直,有分支,连接成网
EM:有64nm的周期性横纹,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性能:支架作用
(三)基质(ground substance)
内含可溶性部分: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又称粘多糖,多糖为主,化学性质为氨基己糖,即: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
GAG包括: *硫酸化GAG :A.硫酸软骨素 B.硫酸角质素 C.硫酸皮肤素 D.硫酸肝素;非硫酸化GAG:E.透明质酸(长链分子)。

二、。

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1型: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除CT的共同特点外,还包括:细胞种类单一、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

粗大的纤维顺受力方向平行排列成束,纤维束之间主要有腱细胞,见于肌腱和腱膜,(腱细胞立体横断面图)。

2型: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A、粗大的纤维纵横交织,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等。

B、弹性组织,主要见于项韧带和黄韧带(束状)、大中动脉(膜状),以弹性纤维为主构成。

三、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类型:
1.黄色脂肪组织:细胞内有一个大脂滴
作用:贮能、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填充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有多个小脂滴,核居中,线粒体丰富。

组织中毛细血管丰富,成人极少,新生儿多。

作用:主要是维持体温(寒冷刺激下分解氧化释放大量热能)。

四、网状组织(reticular tissue)
构成: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
网状细胞:星形,有突起、连接成网。

核大、色浅,胞质弱嗜碱性、RER丰富。

产生网状纤维和基质。

功能:参与造血和构成和淋巴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