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理
南通地理概况简介

项目
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北纬32.1°,在五带中属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濒江临海,东临黄海,南濒长江,与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
◇行政区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行政区划
辖如皋、海门、启东3市(县级),海安、如东2县,崇川、港闸、通州3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
所属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
地形特征—地势低平
气候
温度带—亚热带;干湿地区—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资源
与农业
交通干线—高速公路有沿海高速G15、沪陕高速G40;铁路有新长铁路、宁启铁路;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的建成,沟通了南通与苏南、上海的联系。
旅游
濠河风景区、狼山风景区;
市树—广玉兰;市花—菊花
◇土地资源:水热丰沛,雨热同期,耕地广大,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菜等作物。
◇水产资源:内河水域和沿海滩涂广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
自然灾害
台风、伏旱等天气导致的旱、涝、风等灾害。
交通
区位优势—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交通便利,河运、海运、铁路、公路交通发达。
南通自然地理

我家乡——南通的人文地理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现辖四市、二县、三区,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万。
南通,素有“博物馆之城”之称。
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简称“通”,别称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辛亥革命后为与河北通州相区别,始称南通。
南通属亚洲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这里土地肥沃,沟河纵横,雨水充沛,是适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江海平原,全市拥有耕地707万亩,耕地产出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里以粮棉为主,盛产棉花和特种经济作物,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和轶闻逸事。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近代,南通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博物苑、纺织学校、刺绣学校、戏剧学校、盲哑学校和农业气象站等"七个第一",为中国文化科教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蛇药专家季德胜以及数学家杨乐等20多位两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体育事业备受瞩目,先后为国家输送了林莉、赵剑华、张洁云、周天华、葛菲、李菊、黄旭等一批体育名将,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
南通如皋被国际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之乡之一。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偏僻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
如皋人长寿得益于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得益于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态,得益于优美怡人的人居环境,更得益于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美食文化。
南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
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南通介绍与分析

绿色发展策略
南通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03
南通文化
文化特色
江海文化
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拥 有丰富的江海文化资源, 包括江海美食、江海风情 等。
建筑文化
南通拥有许多具有特色的 建筑,如南通博物苑、南 通钟楼等,这些建筑反映 了南通的建筑文化。
南通介绍与分析
目录
• 南通概况 • 南通经济 • 南通文化 • 南通环境 • 南通发展前景
01
南通概况
地理位置
南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北翼,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 相望,北接盐城,西连泰州,南临长 江,与上海、南京等城市隔江相望。
南通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经济带 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得天独 厚的区位优势。
政府支持
南通市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 优惠的税收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降低企业成 本,激发市场活力。
金融支持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 资渠道和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3
创新驱动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 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通的民间故事、民间音乐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通的宝贵精神财富。
04
南通环境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黄海,南濒长江, 与上海市隔江相望。
气候条件
南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光照充足。
自然资源
南通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石油、 天然气等,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地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图示意地球局部地区某时刻昼夜分布,其中深颜色表示夜,其余为昼。
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a地的夜长约为()A.4小时B.5小时C.6小时D.7小时2.图示时刻,a、b、c三地()A.三地太阳高度相同B.b地出现极昼现象C.c地地方时为12时D.a地即将日出东北3.该日,南通(32°N,121°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A.23.5°B.34.5°C.38.5°D.27.5°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
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A.2月B.5月C.7月D.10月5.“当天北京局部为零星小雪”是因为北京当天()A.受较强的反气旋控制B.基本处于大风天气C.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D.冷气团势力较弱小6.下列对图示时刻天气描述正确的是()①湘赣两省天气晴好②河套平原微风不燥③黄海北部风急浪高④我国大部雨雪飘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和爪哇海及印度洋水体和热量交换的通道。
科学家在数值诊断实验中用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以研究卡里马塔海峡不同季节对爪哇海的影响及对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的影响。
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洋流()A.全年向南流B.7月向南流,1月向北流C.全年向北流D.7月向北流,1月向南流8.若拦水坝关闭卡里马塔海峡,则1月()A.爪哇海水温上升,水位下降B.望加锡海峡南下洋流流速减慢C.爪哇海水温下降,水位上升D.望加锡海峡北上洋流流速加快9.图示区域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显著。
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图示区域()A.海水蒸发减弱B.生物多样性骤减C.洪涝灾害多发D.涌升补偿流强盛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带南缘。
南通乡村地理人文资料介绍

南通乡村地理人文资料介绍南通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拥有丰富多样的乡村地理人文资源。
以下是对南通乡村地理人文资料的介绍。
一、地理特点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东濒黄海,水网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乡村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山脉、湖泊、河流和农田等元素。
南通的乡村地理环境适宜农业发展,使得乡村有着独特的生态和景观。
1. 山脉南通地区有苏北平原的余杭山脉和天生桥山脉。
这些山脉自然分隔了南通的各个乡村地区,并且提供了徒步旅行和登山的机会。
2. 湖泊南通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如丹阳湖和如皋市白蒲镇陈头园等。
湖泊水域辽阔,景色优美,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在此欣赏风景、放松身心。
3. 河流沿江的南通地区有着许多河流,如青河和如东县境内的抚真河。
河流不仅为乡村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还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4. 农田南通乡村地区广袤的农田是南通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稻田、菜园、果园等景观在南通的乡村土地上随处可见,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魅力。
二、人文特色南通乡村不仅以其美妙的地理风光而闻名,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
这些人文特色包括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活方式等。
1. 传统建筑南通乡村保存了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如巴龙村的古民居和古庙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南通乡村人们的智慧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 民俗文化乡村地区的南通也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泰兴市传承数百年的悠久庚寅年迎神活动和南通周庄的传统婚礼仪式等。
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这些文化活动,并了解南通乡村人们的传统习俗。
3. 乡村生活方式南通乡村地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
村落内独立的农舍、田间劳作和渔民的生活等现象构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象,被视为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之地。
总结南通乡村地理人文资源丰富多样,山脉、湖泊、河流和农田等地理要素,以及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活方式等人文特色,构成了南通乡村独特的魅力。
这里是一个旅游观光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也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自然风光的地方。
我的家乡——南通PPT课件

.
2
市花
菊花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天, 文峰公园、人民公园都要举行菊花 展览。
市树
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广玉兰属木
包容会通 敢为人先
我的家乡—南通
.
1
南通概述
地理位置:①经纬度:北纬31°41’-32°43’、 东经120°12’-121°55’
②江苏省东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 被誉为“北上海” 。
地位: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 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地理关注:南通启东的圆陀角是江苏最早升起太阳的 地方
兰科,又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常
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
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
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
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柔毛,边
缘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径达20-
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时多为9瓣,
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芳
香。花期5-7月。种子外皮红色,9-
10月果熟。
四是“最长拉索”:苏通大桥最长拉索为577米,最大重量为59 吨,比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多米,为世界最长斜拉索。
.
7
特色之一:长寿之乡
百岁以上寿星占比最高的为如东县,每100万人
口中达到124.7名,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每百
万人中有75个百岁以上老人可界定为“长寿之
乡”的标准。全市年纪最长的寿星为启东市合作
.
3
形成:南通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 发育、合并而成,属长江下游 冲积平原。
南通自然地理概况

南通自然地理概况1、相关定义1.1、相关概念的界定1、地理1、地理“‘天地之物’,就是作家作品所关注的‘地理’。
” ?根据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上的地理,”是‘天地之物’,也就是‘天’、‘地’、‘人’三者,人在中间所能够见到的所有物象。
物质的、自然的、天体的,当然也包括一些人造之物。
” 建军教授指出”‘地理’本来是一个演进的概念”,”不要自我设限,好像地理就是自然地貌” ?,如此拓宽的视野也敦促我们在批评实践中更多地面向文本,得出特属于研究对象的结论,避免理论的生搬硬套。
?同上。
?同上。
8 tfp?)颂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1.2、地理自然环境要素地理模型的定义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并非简单的汇集起来,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10]。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11]。
所以地理自然环境要素的地理模型一定要既符合一般地理模型的规律,又要具有动态性,尤其是用于教学的模型,一定要把握好要素之间的联系,叙述性和程序性的模型都要做到因果联系,每个时间和阶段联系都要清晰明了,解释的详实到位。
- 7 -1.3、高中自然地理概念知识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
地理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范围,例如”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理(南通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南通卷)地理(闭卷考试生物与地理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4年2月29日21时3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0次飞行。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在的位置是A.a B.b C.c D.d2.有关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情况,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宁乡市昼短夜长C.卫星发射属于高新技术产业D.当地游客在户外身着短袖远远的观看火箭升空【答案】1.A 2.D【解析】1.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是3月21日前后。
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当天(2月29日)地球公转位置应该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即d 段。
故选D。
2.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当天(2月2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由直射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此时北半球的宁乡市昼短夜长,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天属于我国的冬季,当地游客在户外并不能身着短袖远远的观看火箭升空,D错误符合题意;卫星发射科技含量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清明假期,宁宁一家前往黄山景区游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南通市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暑假,易阳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图1)。
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图1图21. 该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2. 该岩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 )A. 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B. 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沉积C. 沉积、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D. 侵蚀、地壳抬升、地壳下沉、沉积图3所示河流阶地,一般是在地壳几次垂直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的。
原来的河谷底部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
半坡村落即为古代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据此回答3~4题。
图3平源河谷冲积层剖面图3. 图示第三级阶地( )A. 形成时间最早,冲积层最老B. 形成时间最早,冲积层最新C. 形成时间最晚,冲积层最老D. 形成时间最晚,冲积层最新4. 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场所,主要不是考虑该地( )A. 平坦的地形B. 适宜的气候C. 肥沃的土壤D. 充足的水源图4为“某海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图5为该“海域沿岸M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4图55. 该海域盛行图示洋流时,M地气候状况在图5中对应的时段为( )A. 甲B. 乙C. 丙D. 丁6. M地此时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太阳直射点南移,受东北信风控制B. 副热带高压南移,受盛行西风控制C.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制D.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南季风控制“双十一”期间,南通的陈先生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6)。
图7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图6图77. 建阳光房可以( )A. 增强①B. 减弱②C. 增强③D. 增强④8. 陈先生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 )A. 新疆天山的雪莲花B. 河南洛阳的牡丹花C. 云南昆明的山茶花D. 江苏南京的腊梅花每年雨季,“城市看海”的新闻便时不时地出现在网上。
为治理城市内涝,近年来已有部分地区试点建设“海绵城市”。
图8为“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9~10题。
图89. 城市地面硬化阻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0. 下列城市道路景观,最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是( )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手表辨别方向: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时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图9)。
图10为“我国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2题。
图9图1011. 上述方法需要依据( )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C.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12. 若手表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下列城市中使用该方法辨别方向误差最小的是( )A. 杭州B. 西安C. 成都D. 哈尔滨图11图11为“2018年1月某天气系统过境江苏时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 此时,宿迁、南通之间的云量分布状况最有可能是( )14. 此时节该天气系统过境对江苏造成的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A. 沙尘暴B. 寒潮C. 洪涝D. 干旱图1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2013—2016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15~16题。
图1215. 图示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是( )A. 2013年B. 2014年C. 2015年D. 2016年16. 目前该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有效措施是( )A.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B.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C.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D.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km)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图13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17~18题。
图1317. 关于图示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保定的服务范围比石家庄小B. 天津的城市等级比石家庄低C. 安新县服务种类比天津市多D. 保定的人口规模比天津市大18. 设立雄安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B. 环境承载力大、地价较低C. 发展历史悠久、知名度高D. 高等院校集聚、科技发达图14图14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 该企业属于( )A. 原料导向型B. 市场导向型C. 技术导向型D. 劳动力导向型20. 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B.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C.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图15)正式开通运营,成都至西安由原来16小时缩短至3小时。
成都某中学生利用元旦假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其间游览了西安市著名古建筑大雁塔(图16)。
大雁塔塔身目前向西北倾斜近1 m,其成因之一是由于当地长期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据此回答21~22题。
图15图1621. 与成都相比,该同学在西安所感受的地域差异最小的是( )A. 地形B. 气候C. 方言D. 饮食22. 西安城区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大雁塔(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图17“有一种冷叫南方的冷……”每到冬季,便有不少南方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
图17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23~24题。
23. 图示两大区域( )A. 以省级行政区界为分界线B. 内部气候特征基本相同C. 划分依据较为单一D. 紧邻分界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24. 集中供暖( )A. 能源利用效率更高B. 大气污染更加严重C. 电力供应更加紧张D. 煤炭消耗逐年增加自2017年12月13日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加速建设,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引进380亿m3天然气,预计2020年正式通气。
图18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路线图”。
据此回答25~26题。
图1825. 管道运输的特点是( )A. 灵活性强B. 运输量大C. 连续性差D. 安全性低26. 该工程主要有利于( )A. 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B. 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 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D. 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2017年12月,习总书记在徐州市贾汪区考察潘安湖湿地。
该地原为徐州权台煤矿和旗山煤矿采矿区,经生态修复后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如今的贾汪正走向“真旺”之路。
据此回答27~28题。
27. 潘安湖湿地的背景成因主要是( )A. 采矿塌陷B. 人工挖掘C. 溶洞陷落D. 地震塌陷28. 贾汪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交通运输发达B. 科学技术进步C. 矿产资源丰富D. 生态理念提升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图19)是中国最大的沙地,面积大约5.06万km2,目前正以每年1.9%的速度扩张(图20)。
据此回答29~30题。
图19图2029. 科尔沁沙地分布于此处,主要属于(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现象B.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现象C. 非地带性现象D. 垂直地带性现象30. 下列四城市中,受科尔沁沙地影响最大的是( )A. 哈尔滨B. 呼和浩特C. 沈阳D. 北京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 人类能观测到的天体仅限于银河系。
( )32. 地球上的降水量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加。
( )33.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 )34. 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以梯级开发为基础。
( )35. 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普遍规律。
( )36. 江苏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 )37. 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集聚可以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 )38.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可能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 )39.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40. 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及“某日太阳光照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7分)图21图22(1)图22所示日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图21中的处,此时北京时间为。
(2分)(2)图22所示日期,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3分)(3)此后三个月内,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分别是、。
(2分)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材料一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西倚新疆,南控巴蜀青海,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图23)。
图23甘肃特色农业分布图材料二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马铃薯、双低油菜、中药材、优质林果、玉米制种和啤酒大麦等成为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六大支柱。
材料三甘肃的苹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花牛苹果”色泽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口感香甜,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并称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
(1)甘肃有利于优质林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是、。
(2分)(2)甘肃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易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2分)(3)请你为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3分)43. 图24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图24(1)图例中,代表商业区的是,代表住宅区的是。
(填写数字代号)(2分)(2)若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1分)(3)某地产商拟在甲地开发高级住宅区,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是、、。
(3分)(4)简述图中铁路对该城市的影响。
(2分)44. 图25为“江苏省某能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图25(1)图示新能源为。
该能源在江苏省的分布特点是。
(2分)(2)江苏重视该新能源开发,主要是因为该省、。
(2分)(3)该能源的优点主要有、。
大规模开发利用该新能源,将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4分)2018年南通市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