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量的计算

合集下载

原材料使用量怎么计算公式

原材料使用量怎么计算公式

原材料使用量怎么计算公式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

原材料使用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数量。

在生产过程中,正确计算原材料使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

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原材料的消耗量和原材料的损耗量。

首先,我们来看原材料的消耗量的计算公式。

原材料的消耗量通常是以重量或体积来进行计量的。

假设某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原材料A,其消耗量为X吨,原材料B,其消耗量为Y吨,那么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原材料使用量 = X + Y。

其中,X和Y分别代表原材料A和原材料B的消耗量。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所有原材料的消耗量相加即可得到原材料使用量。

其次,我们来看原材料的损耗量的计算公式。

原材料的损耗量通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原材料的浪费量。

原材料的损耗量通常是以百分比来进行计量的。

假设某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原材料A,其损耗率为m%,原材料B,其损耗率为n%,那么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原材料使用量 = X / (1 m%) + Y / (1 n%)。

其中,X和Y分别代表原材料A和原材料B的消耗量,m%和n%分别代表原材料A和原材料B的损耗率。

这个公式需要将每种原材料的消耗量除以其对应的损耗率再相加,即可得到原材料使用量。

综上所述,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公式包括原材料的消耗量和原材料的损耗量两个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使用量的准确计算。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控制原材料的损耗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库存量和采购量。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库存量和采购量来确定实际的原材料使用量,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供应充足。

因此,在进行原材料使用量的计算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库存量和采购量的影响。

原材料计算公式直接套用

原材料计算公式直接套用

原材料计算公式直接套用1.批量计算公式:批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批量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数量。

假设需要生产N个单位的产品,每个单位产品需要用到M个单位的原材料,则总原材料数量为N*M。

例如,厂商需要生产1000个螺丝钉,每个螺丝钉需要用到2个单位的铁丝,那么总铁丝数量为1000*2=2000个单位。

2.面积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需要涂料、木材等原材料的面积。

假设需要涂料的面积为A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用到B升的涂料,则所需涂料数量为A*B升。

例如,房屋需要涂料的面积为100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用到0.5升的涂料,那么所需涂料数量为100*0.5=50升。

3.重量计算公式:重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需要金属、塑料等原材料的重量。

假设需要金属的重量为C公斤,每公斤需要用到D克的金属,则所需金属数量为C*D 克。

例如,产品需要用到10公斤的铝材,每公斤需要用到500克的铝材,那么所需铝材数量为10*500=5000克。

4.成分计算公式:成分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需要混合多种原材料的饲料、药品等。

假设需要制作N吨的饲料,饲料中含有成分A、B、C,分别占比为a%、b%、c%(a+b+c=100),则所需原材料A的数量为N*(a/100)吨,原材料B的数量为N*(b/100)吨,原材料C的数量为N*(c/100)吨。

例如,饲料需要生产100吨,含有成分A、B、C,分别占比40%、30%、30%,那么所需原材料A的数量为100*(40/100)=40吨,原材料B的数量为100*(30/100)=30吨,原材料C的数量为100*(30/100)=30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计算公式,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灵活运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损耗、存储方式等因素,进一步精确计算所需的原材料数量。

做纺织面料生意核算公式:纺织工艺计算,织造用纱量,面料报价成本计算

做纺织面料生意核算公式:纺织工艺计算,织造用纱量,面料报价成本计算

做纺织面料生意核算公式:纺织工艺计算,织造用纱量,面料报价成本计算做纺织面料生意核算公式:纺织工艺计算,织造用纱量,面料报价成本计算布纬密*钢筘外幅*(1+捻缩率)*(1+其它工艺缩率)*D数/9000*(1+回丝率)成品的平方米克重(g/m2)={净用量*(1+染缩)+纬净用量*(1+纬向缩率)}*(1-缄量)/成品外幅织缩率=坯布纬密*基本组织系数*(1+经纬原料不等差率+绉线增加率)=成品纬密/1+练染用坯率日产量=(转速*24小时*60分钟)/每米纬密*运转率上浆率=实际用量*浓度*折光系数/千米丝重*100%千米丝重=片经丝数*D数/9000折光系数:涤纶90% 锦纶88%织物5.7%纯涤纶丝织物8.5%锦涤交织物7.9%锦棉交织物7.5%涤纶与涤棉混纺纱织物8.6%涤纶与粘胶混纺纱织物6.7%涤纶经纬强捻20T以上10%经向弹力原料经缩45%左右FDY 7-8个DTY 8-10个01、原料用量计算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1、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根数*(D/9000)*1.1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注: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例1、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 17筘3穿坯布纬密28梭原料:63D FDY*63D FDY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 g/m即理论米克=64.77+35.56=100 g/m例2、75DFDY+100DDTY 五枚缎12#*5入*166坯布纬密30梭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2*5*166*75/9000*1.08=89.64 g/m纬用量=30*166*100/9000*1.12=61.97 g/m2、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注:也可把短纤换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例1、N-70D FDY*21S 133*72 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 g/m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 g/m例2、经:N-70D DTY +30D氨纶纬:30S棉+40D氨纶86*5859"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 计算,70D按25D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3,如40/3=13.33,按15-18算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1.1=8.06纬用量棉=58*59*5313/30/9000*1.1=74.1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1.1=7.53氨纶比例=(8.06+7.53)/133.89=11.64%棉比例=74.1/133.89=55.36%纶比例=44.2/133.89=33%3、加捻类: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1*(1+捻缩率)*(1+蒸缩率)纬用量=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1+捻缩率)*(1+缩率)①捻缩率捻缩率=0.0038*(T/mm)*(T/mm)*DD的倍数以10D为基础40D以下不考虑系数40D-0.1→40/10-0.1=3.950D-0.2→50/10-0.2=4.860D-0.370D-0.4……120D-0.9→120/10-0.9=11.1130D有以上在120D倍数的基础上,每增加10D增加0.8如150D→11.1+3*0.8=13.5例1、75D FDY22T/2S2Z,求捻缩率解:捻缩率=0.0038*2.2*2.2*(75/10-0.5)=12.87%例2、150D DTY 8T/2S2Z求捻缩率解:捻缩率=0.0038*0.8*0.8*(11.1+2.4)=3.28%②蒸缩率蒸缩率10T/cm以下2%,10-18T/cm为5%,18T/cm以上按6.5% 例:经-50D 有光FDY10T/2S2Z纬-75D DTY+40D氨纶16T/2S2Z上机208*15#*5入纬密30梭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208*15*5*50*1.08/9000**(1+5%)=100.07纬用量=208*30*1.12*(75+18)/9000**(1+5%)=82.1802、前道报价整浆并车间倒倍捻车间上浆费用涤纶FDY 0.03-0.04元/并DTY 0.04-0.05元/并锦纶FDY 0.05-0.06元/并4并以下3分4-8并3.5分8并以上4分4-8并4.5分8并以上5分棉6-7分分批整经并数=总经根数/1680根(1680为最大上排原料筒子数)取整数(只入不舍)分条整经0.1-0.5元/米(最大上排筒子数一般为800)低弹网络丝直接上分条0.06-0.1元/米例、经70D锦纶FDY 168*17*2入,求:上浆费。

料比计算公式

料比计算公式

料比计算公式
料比计算公式是指在制作某种料理或食品时,各种原料的用量比例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料比计算公式需要根据不同的食材和菜品种类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最终口感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常见的料比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种:
1. 比例法:根据各个原材料的质量比例来计算出所需用量,例如,做一份水果沙拉,如果需要用到2个苹果、1个香蕉和1个橙子,那么苹果:香蕉:橙子的比例为2:1:1,根据比例法可以计算出需要用多少量的每种水果。

2. 百分比法:以某种原材料的重量为基准,计算其他原材料的用量百分比,例如,做一份面包,需要用到500克面粉、10克酵母和5克盐,以面粉为基准,酵母的用量比例为2%,盐的用量比例为1%。

3. 单位量法:根据某种原材料的单位量,计算其他原材料的用量,例如,做一份牛肉炒饭,需要用到100克牛肉和300克米饭,以100克牛肉为单位量,可以计算出需要用3单位量的米饭。

在实际制作中,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质量、口感、加工方式等因素,适当调整料比计算公式,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品质。

- 1 -。

原材料理论计算公式

原材料理论计算公式

营口双信黑白料用量理论计算公式(钢管外径+保温厚度)*保温厚度*3.14*投料量(容重)*11.7m(长度)/100万=单根用量和丰外护管单根重量计算公式(直径-壁厚)*壁厚*3.14*960/100万*11.7m 李伟大旗(直径-壁厚)*壁厚*0.003028*11.7m 李振伟钢材理论重量计算方法(单位:公斤)◆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板材不锈钢板=长×宽×厚×7.93普碳板=长×宽×厚×7.85合金铝板=长×宽×厚×2.8纯铝板=长×宽×厚×2.71防锈铝板=长×宽×厚×2.73花纹铝板={长×宽×厚×2.71}+0.6kg/㎡黄铜板=长×宽×厚×8.5紫铜板=长×宽×厚×8.9棒材不锈钢棒=直径×直径×0.00623×L(m)铬棒=直径×直径×0.00609×L(m圆钢=直径×直径×0.00617×L(m铝棒=直径×直径×0.0021991×L(m紫铜棒=直径×直径×0.007×L(m黄铜棒=直径×直径×0.0067×L(m锡青铜棒=直径×直径×0.0068×L(m管材不锈钢管=(外径-壁厚)×壁厚×0.02491×L(m)无缝管=(外径-壁厚)×壁厚×0.02466×L(m)铝管=(外径-壁厚)×壁厚×0.0087965×L(m)黄铜管=(外径-壁厚)×壁厚×0.02697×L(m)紫铜管=(外径-壁厚)×壁厚×0.02796×L(m)铅管=(外径-壁厚)×壁厚×0.03572×L(m)。

原材料计算公式

原材料计算公式

易车铁圆的重量计算方法(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易车铁方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易车铁六角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易车铁八角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圆紫铜棒重量(公斤)=0.00698×直径×直径×长度圆黄铜棒重量(公斤)=0.00668×直径×直径×长度圆铝棒重量(公斤)=0.0022×直径×直径×长度方紫铜棒重量(公斤)=0.0089×边宽×边宽×长度方黄铜棒重量(公斤)=0.0085×边宽×边宽×长度方铝棒重量(公斤)=0.0028×边宽×边宽×长度六角紫铜棒重量(公斤)=0.0077×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六角黄铜棒重量(公斤)=0.00736×边宽×对边宽×长度六角铝棒重量(公斤)=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紫铜板重量(公斤)=0.0089×厚×宽×长度黄铜板重量(公斤)=0.0085×厚×宽×长度铝板重量(公斤)=0.00171×厚×宽×长度 圆紫铜管重量(公斤)=0.028×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圆黄铜管重量(公斤)=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圆铝管重量(公斤)=0.00879×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完整版)纺织工艺计算

(完整版)纺织工艺计算

工艺计算方法经用量=总经根数*(1+织缩率)*(1+捻缩率)*(1-浆伸率)*(1+其它工艺缩率)*D数/9000*(1+回丝率)纬用量=坯布纬密*钢筘外幅*(1+捻缩率)*(1+其它工艺缩率)*D数/9000*(1+回丝率)成品的平方米克重(g/m2)={净用量*(1+染缩)+纬净用量*(1+纬向缩率)}*(1-缄量)/成品外幅织缩率=坯布纬密*基本组织系数*(1+经纬原料不等差率+绉线增加率)=成品纬密/1+练染用坯率各类喷水产品的用坯率(经缩)纯锦纶丝织物 5.7% 纯涤纶丝织物8.5%锦涤交织物7.9% 锦棉交织物7.5%涤纶与涤棉混纺纱织物8.6% 涤纶与粘胶混纺纱织物 6.7%涤纶经纬强捻20T以上10% 经向是弹力原料经缩在45%左右FDY 7-8个DTY 8-10个各类喷水产品的用坯率(纬缩)纬向是涤纶的产品,纬缩一般在10个左右(165-150),纬纱为150D以上的加4-6个,捻度的在6-8个左右。

纬向是棉的产品,纬缩一般在5-6个左右纬向是棉氨的产品,纬缩一般在43个左右(208-145)超粗损耗越小锦纶15-18涤纶11-13弹力锦纶15-20低弹涤纶10-14涤棉、涤粘纱8-10涤棉加捻丝10-12日产量=(转速*24小时*60分钟)/每米纬密*运转率上浆率=实际用量*浓度*折光系数/千米丝重*100%千米丝重=片经丝数*D数/9000折光系数:涤纶90% 锦纶88%坯布克重计算方法:坯布规格190T涤塔夫68D*68D 20#*2穿*30梭门幅165cm以下算法只适用于不加捻产品,算出来是米克重哦,当然加捻产品算克重都可以套用,如果是织造厂算原料的用量,在纬的门幅上至少+10cm,经不用加。

一、原料用量计算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1、长纤类:经用量(g/m)=总经根数*(D/9000)*1.1纬用量(g/m)=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或=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9000)*1.1注: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例1、涤塔夫上机门幅168cm 17筘3穿坯布纬密28梭原料:63D FDY*63D FDY 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 g/m即理论米克=64.77+35.56=100 g/m例2、75DFDY+100DDTY 五枚缎12#*5入*166 坯布纬密30梭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2*5*166*75/9000*1.08=89.64 g/m纬用量=30*166*100/9000*1.12=61.97 g/m2、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注:也可把短纤换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例1、N-70D FDY*21S 133*72 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 g/m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 g/m例2、经:N-70D DTY +30D氨纶纬:30S棉+40D氨纶86*58 59"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计算,70D按25D计算,拉缩比一般可取3,如40/3=13.33,按15-18算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经用量氨纶=86*59*13/9000*1.1=8.06纬用量棉=58*59*5313/30/9000*1.1=74.1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1.1=7.53氨纶比例=(8.06+7.53)/133.89=11.64%棉比例=74.1/133.89=55.36%锦纶比例=44.2/133.89=33%3、加捻类: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1*(1+捻缩率)*(1+蒸缩率)纬用量=坯布纬密*上机门幅*D/9000*1.1*(1+捻缩率)*(1+缩率)①捻缩率捻缩率=0.0038*(T/mm)*(T/mm)*DD的倍数以10D为基础40D以下不考虑系数40D-0.1→40/10-0.1=3.950D-0.2→50/10-0.2=4.860D-0.370D-0.4……120D-0.9→120/10-0.9=11.1130D有以上在120D倍数的基础上,每增加10D增加0.8如150D→11.1+3*0.8=13.5例1、75D FDY 22T/2S2Z,求捻缩率解:捻缩率=0.0038*2.2*2.2*(75/10-0.5)=12.87%例2、150D DTY 8T/2S2Z求捻缩率解:捻缩率=0.0038*0.8*0.8*(11.1+2.4)=3.28%②蒸缩率蒸缩率10T/cm以下2%,10-18T/cm为5%,18T/cm以上按6.5%例:经-50D 有光 FDY 10T/2S2Z纬-75D DTY+40D氨纶16T/2S2Z上机208*15#*5入纬密30梭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208*15*5*50*1.08/9000*{1+0.0038*1*(50/10-0.2)}*(1+5%)=100.07 纬用量=208*30*1.12*(75+18)/9000*{1+0.0038*1.6*1.6*(93/10-0.6)}*(1+5%)=82.18 二、前道报价整浆并车间倒倍捻车间上浆费用涤纶FDY 0.03-0.04元/并DTY 0.04-0.05元/并锦纶FDY 0.05-0.06元/并4并以下3分4-8并3.5分8并以上4分4-8并4.5分8并以上5分棉6-7分分批整经并数=总经根数/1680根(1680为最大上排原料筒子数)取整数(只入不舍)分条整经0.1-0.5元/米(最大上排筒子数一般为800)低弹网络丝直接上分条0.06-0.1元/米例、经70D锦纶FDY 168*17*2入,求:上浆费。

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公式

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公式

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公式在生产和制造行业中,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原材料和成品的供应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希望能够为生产和制造企业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材料成品供应计算的基本公式。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成品的供应量是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原材料的供应量取决于成品的生产量和原材料的消耗量。

因此,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原材料的供应量:原材料供应量 = 成品生产量原材料消耗量。

其中,原材料消耗量是指生产一个成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数量。

这个数量可以通过生产工艺和配方来确定。

一般来说,原材料消耗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可以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库存情况。

如果原材料的库存量不足,就需要进行补货,这样就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量和库存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原材料的实际供应量:实际原材料供应量 = 原材料需求量原材料库存量。

其中,原材料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需要的原材料的数量,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原材料库存量是指当前库存中的原材料的数量。

通过计算实际原材料供应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原材料的过剩或者不足。

除了原材料的供应量,成品的供应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成品的供应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成品供应量 = 原材料供应量废品率。

其中,废品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的比例。

废品率可以通过生产数据来统计得到。

通过计算成品的供应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成品的生产计划,避免成品的过剩或者不足。

在实际应用中,原材料和成品的供应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计划的调整。

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时间,以及成品的存储和配送时间。

在生产计划的调整中,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料量的计算:设某一段时间内同时生产出X kg 间苯二胺产品、Y kg邻苯二胺产品和Z kg 对苯二胺产品中含有29.38kg纯的混合二胺,则其中的纯的间苯二胺为24.48kg 、纯的邻苯二胺为4.12kg 、纯的对苯二胺为0.78kg,所以有:0.998X+0.002Z=24.48 (1)0.998Y+0.002Z=4.12 (2)0.001X+0.001Y+0.994Z=0.78 (3)联立(1)(2)(3)式可解出:X=24.5275 Y=4.1267 Z=0.777由题目每小时生产的间苯二胺的量为:30000×103÷300÷24=4166.667 kg/h则每小时生产纯混合二胺的量为:A=4166.667÷X×29.38则脱甲醇工序每小时的纯混合二胺原料的量为:B=A÷0.995÷0.995÷0.985则脱甲醇工序每小时的加氢反应液原料的量为:C=B÷0.2938即:C=4166.667÷24.5275×29.38÷0.995÷0.995÷0.985÷0.2938=17420.20 kg/h精馏过程物料衡算:若输入原料液为100kg/h,则各物料的实际质量为:甲醇:50.52kg ,水:19.88kg ,催化剂:0.13kg ,间苯二胺:24.48kg ,邻苯二胺:4.12kg ,对苯二胺:0.78kg ,焦油等高沸物: 0.09kg 。

设塔顶产品流量为D,塔底为W,三种二胺以及焦油和催化剂都不在塔顶出现,所以塔的物料衡算只对甲醇和水进行,因预先要考虑甲醇和三种二胺都各自损失0.5%变为同等质量的焦油,所以进料中水和甲醇的量的总和为:19.88+50.52×0.995=19.88+50.2674=70.1474对甲醇列物料衡算方程D×0.99+(70.1474-D)×0.001=50.2674解得D=50.76 则W=100-50.76= 49.24所以D=50.76kg/h W=49.24kg/h物料输入 F 输出 D 输出 Wkg/h Wt% kg/h Wt% kg/h Wt%甲醇50.2674 50.2674 50.248 99 0.0194 0.0394 水19.88 19.88 0.5076 1 19.3724 39.3393 间苯二胺24.3576 24.3576 24.3576 49.4627 邻苯二胺 4.0994 4.0994 4.0994 8.3246 对苯二胺0.7761 0.7761 0.7761 1.5758 催化剂0.13 0.13 0.13 0.264 焦油0.4895 0.4895 0.4895 0.994 ∑100 100 50.7556 100 49.2444 100模拟时把催化剂和焦油的量并入间苯二胺中,用于模拟输入的物料组成如下表物料输入 Fkg/h Wt%甲醇50.2674 50.2674 水19.88 19.88 间苯二胺24.9771 24.9771 邻苯二胺 4.0994 4.0994 对苯二胺0.7761 0.7761 ∑100 100二、运用PROⅡ进行模拟:1、低压塔最小回流比模拟低压塔最小回流比R min的输入数据进料量F 进料温度进料压力塔顶输出D 塔顶压力单板压降塔板数进料板Kg/h ℃Kpa Kg/h Kpa Kpa 块第几块100 30 101.33 0.01 105.33 0.000 100 99各物质质量百分数Wt%甲醇水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R=1.00050.27 19.88 24.98 4.099 0.776通过调整回流比R,最终当R=0.670时塔顶甲醇的纯度大于且最接近99 。

然后保持该回流比不变,增加20块塔板的情况下,塔顶的纯度增加的很小,几乎不变。

另外把R减小0.01,即使增加20块塔板,塔顶的纯度也不合格了,所以0.67是最小回流比。

输出:最小回流比R min= 0.6702、低压塔实际板数回流比R= 1.3×0.670=0.87模拟低压塔塔实际板数输入数据进料量F 进料温度进料压力塔顶输出D 塔底输出W 塔顶压力单板压降塔板数进料板Kg/h ℃Kpa Kg/h Kg/h Kpa Kpa 块第几块100 30 101.33 50.76 49.24 105.33 0.667 100 99各物质质量百分数Wt%甲醇水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回流比R=0.87050.27 19.88 24.98 4.099 0.776通过调整塔板数和进料位置,当塔板数N T=18 ,进料位置为第12块板时计算说明书输出X1= 0.99012 , X18=0.00018025 , X12=0.52164 此时满足板数最少(减少一块板无论怎么调整进料位置塔顶或塔底均不满足分离要求)且满足分离要求。

输出:N T =18 进料位置为第12块板塔底再沸器的温度T再= 110.5℃3、高压塔的压力和最小回流比模拟高压塔塔顶压力和最小回流比输入数据进料量F 进料温度进料压力塔顶输出D 塔顶压力单板压降塔板数进料板Kg/h ℃Kpa Kg/h Kpa Kpa 块第几块100 30 101.33 0.01 500 0.000 100 99各物质质量百分数Wt%甲醇水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R=1.00050.27 19.88 24.98 4.099 0.776先调整回流比当塔顶纯度满足分离要求大于且最接近99时,看塔顶冷凝器(即塔顶第一块板)的温度是否在比低压塔塔底再沸器高15~20℃,若不满足必须调整塔顶压强,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塔顶压力为780kpa 最小回流比R min= 1.108时塔顶冷凝器的温度T冷= 127.5℃因T冷-T再=17℃在15℃和20℃之间所以压力符合要求。

输出:塔顶压力为780kpa 最小回流比Rmin= 1.1084、高压塔实际板数回流比R= 1.3×1.108=1.44模拟高压塔塔实际板数输入数据进料量F 进料温度进料压力塔顶输出D 塔底输出W 塔顶压力单板压降塔板数进料板Kg/h ℃Kpa Kg/h Kg/h Kpa Kpa 块第几块100 30 101.33 50.76 49.24 780 0.667 100 99各物质质量百分数Wt%甲醇水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回流比R=1.4450.27 19.88 24.98 4.099 0.776通过调整塔板数和进料位置,当塔板数N T=25 ,进料位置为第19块板时计算说明书输出X1= 0.99005 , X25=0.00025354 , X19= 0.56147此时满足板数最少(减少一块板无论怎么调整进料位置塔顶或塔底均不满足分离要求)且满足分离要求。

输出:N T =25 精料位置为第19块板由第2次和第4次模拟输出说明书可列表如下:编号QD(M.KJ/h)QW(M.KJ/h)TD(℃)TW(℃)TF(℃)PW(Kp)CPD(KJ/kg.℃)CPW(KJ/kg.℃)CPF(KJ/kg.℃)低压塔-0.1054 0.1218 65.7 110.5 76.7 116 2.846 2.922 2.738 高压塔-0.1172 0.1537 127.5 179.8 137.7 795.34 3.471 3.069 2.738三、原料分配:设低压塔(1)进料为F1=100kg/h,高压塔(2)进料为F2=n×100kg/h则可列出n×Q2D=0.1×Q1W+[Q1W-0.5×(C PW2+C PW1)×(T2W-T1W)×n×W2]即:n×0.1172×106=0.1×0.1218×106+[0.1218×106-0.5×(2.922+3.069)×(179.8-110.5)×n×49.24]求得:n=1.0515所以:F’=F1’+1.0515F1’即:17420.20=2.0515F1’求得:F1’=8491.57kg/h F2’=8928.63kg/h另外F1=100kg/h F2=105.15kg/h四、预热方案的选定说明:为了综合利用高压塔顶蒸汽潜热和塔底釜液的热量,本设计将高压塔塔顶蒸汽作为低压塔塔底再沸器的热源通入其再沸器(即低压塔再沸器是高压塔冷凝器),将高压塔釜液直接通入低压塔塔底将热量提供给低压塔后再随低压塔塔底产品一块排出。

预热方案一:用低压塔塔顶产品对原料液一次预热,再用低压塔塔底产品对原料液进行二次预热,然后将原料液分为两股:一股直接进低压塔,另一股经过高压塔塔顶产品三次预热后进高压塔。

其中,低压塔进料量为100kg/h,高压塔进料为105.15kg/h。

计算:第Ⅰ预热器,热流体为:低压塔塔顶产品走壳程冷流体为:原料液走管程则可列出W D1×C PD1×△T=W F×C PF×△t其中W D1为低压塔塔顶产品流出量W D1=50.76 kg/h △T=T1-T2 =65.7-(30+10)=25.7 ℃C PD1为低压塔塔顶产品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D1=2.846 KJ/kg.℃W F为原料液流量W F= F1+F2=100+105.15=205.15 kg/hC PF为原料液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F=2.738KJ/kg.℃△t=t1-t0=t1-30即50.76×2.846×25.7=205.15×2.738×(t2-30)求得t1=36.61℃第Ⅱ预热器,热流体为:低压塔塔底产品走壳程冷流体为:原料液走管程则可列出W W1×C PW1×△T=W F×C PF×△t其中W W1为低压塔塔底产品流出量W W1=(1+1.0515)×49.24=101.02kg/h △T=T1-T2 =110.5-(36.61+10)=63.89℃C PW1为低压塔塔底产品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W=2.922KJ/kg.℃W F为原料液流量W F=205.15 kg/hC PF为原料液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F=2.738KJ/kg.℃△t=t2-t1=t2-36.61即101.02×2.922×63.89=205.15×2.738×(t2-36.61)求得t2=70.18℃第Ⅲ预热器,热流体为:高压塔塔顶产品走壳程冷流体为:高压塔原料液走管程则可列出W D2×C PD2×△T=W F1×C PF×△t其中W D2为高压塔塔顶产品流出量W D2=50.76×1.0515=53.37 kg/h △T=T1-T2 =127.5-(70.18+10)=47.32℃C PD2为高压塔塔顶产品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D1=3.471KJ/kg.℃W F2为高压塔原料液流量W F2= F2=105.15 kg/hC PF为原料液比热容可从说明书表格读出C PF=2.738KJ/kg.℃△t=t3-t2=t3-70.18即53.37×3.471×47.32=105.15×2.738×(t3-70.18)求得t3=100.63℃预热方案二:用低压塔塔顶产品对原料液一次预热,然后用低压塔塔底产品对原料液进行二次预热,最后用高压塔塔顶产品对原料液进行三次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