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实验三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1 目的意义

1.1 意义

配方计算是根据原料化学成分和所制备的玻璃成分等计算各种原料的需要料。配合料制备就是按照配方配制并加工原料,使之符合材料高温烧制要求。

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是玻璃乃至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品种研制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配方计算也是对后续玻璃熔制工艺参数的预测,配合料制备则直接影响玻璃的熔制效果和成品性能。

1.2 目的

(1)进一步掌握配方计算的方法;

(2)初步掌握配合料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3)了解影响配合料均一性的因素。

2 实验原理

2.1 玻璃成分的设计

首先,要确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并依此选择能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系统,确定决定玻璃主要性质的氧化物,然后确定各氧化物的含量。玻璃系统一般为三组分或四组分,其主要氧化物的总量往往要达到90%(质量)。此外,为了改善玻璃某些性能还要适当加人一些既不使玻璃的主要性质变坏而同时使玻璃具有其他必要性质的氧化物。因此,大部分工业玻璃都是五六个组分以上。

相图和玻璃形成区域图可作为确定玻璃成分的依据或参考。在应用相图时,如果查阅三元相图,为使玻璃有较小的析晶倾向,或使玻璃的熔制温度降低,成分上就应当趋向于取多组分,应选取的成分应尽量接近相图的共熔点或相界线。在应用玻璃形成区域图时,应当选择离开析晶区与玻璃形成区分界线较远的组成点,使成分具有较低的析晶倾向。

为使设计的玻璃成分能在工艺实践中实施,即能进行熔制、成型等工序,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促进熔制,调整料性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用量不多,但工艺上却不可少。同时还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澄清剂。在制造有色玻璃时,还须考虑基础玻璃对着色的影响。

以上各点是相互联系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然,要确定一种优良配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为成功地设计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符合预定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的玻璃成分,必须经过多次熔制实践和性能测定,对成分进行多次校正。

表2-1给出两种易熔的Na2O-CaO-SiO2系统玻璃配方,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

表3-1易熔玻璃的成分示例

配方编号SiO

CaO MgO A12O3Na2O 备注

2

l 71.5 5.5 1 3 19 氧化物质量百

2 69.5 9.5

3 3 15 分比

2.2 熔制温度的估计

玻璃成分确定后,为了选择合适的高温炉和便于观察熔制现象。应当估计一下熔制温度。 对于玻璃形成到砂粒消失这一阶段的熔制温度,可按M.Volf 提出的熔化速度常数公式进行估算,即:

PbO

3

1O B 21O K O Na O Al SiO

32223

22

++++=

τ

根据,与熔化温度的关系(表2-2),可大致确定该玻璃的熔制温度。

表2-2熔化速度常数,与熔化温度的关系

τ 6.0 5.5 4.3 4.2 t /℃

1450-1460

1420

1380-1400

1320-1340

2.3 玻璃原料的选择

在玻璃生产中选择原料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不同玻璃制品对原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有些共同原则。

① 原料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原料的晶位高、化学成分稳定、水分稳定、颗粒组

成均匀、着色矿物(主要是Fe 2O 3)和难熔矿物(主要是铬铁矿物)要少,便于调整玻璃成分。

② 适于熔化和澄清。 ③ 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小。

玻璃熔制实验所需的原料一般分为工业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在研制一种新玻璃品种

时,为了排除原料中的杂质对玻璃成分波动的影响,尽快找到合适的配方,一般都采用化工原料(化学纯或分析纯,也有用光谱纯)来做实验。本实验选用化工原料。 2.4 配料计算

根据玻璃成分和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表2-3为示例)就可以进行配合料的计算。在计算时,应认为原料中的气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全部分解逸出,而其分解后的氧化物全部转入玻璃成分中。此外,还须考虑各种因素对玻璃成分的影响。如某些氧化物的挥发、飞损等。 由于计算每批原料量时,要根据坩埚大小或欲制得玻璃的量(考虑各性能测试所需娄量)来确定,本实验以制得l00g 玻璃液来计算各种原料的用量,在计算每种原料的用量时要求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

表3-3原料(假设成分)成分表

例:欲熔制得100g玻璃液所需碳酸镁的净用料量,根据表2-1、表2-2的数据:MgCO3→MgO+CO2↑

②40.32

X1 1

X1=84.32×1÷40.32=2.09(g)

实际用量

X=2.09÷99.5%=2.1(g)

用类似方法可算出其他原料的用量,然后按下列格式列出配料单,

原料名称石英砂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纯碱合计配合料1

配合料2

2.5 配合料的制备

按配方称量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即可。

3 实验器材

③研钵一个;料勺若干(每种原料一把)

④天平(千分之一天平即可)

⑤化工原料或化学试剂:如石英砂(SiO2),纯碱(NaNO3),碳酸钙(CaCO3),碳酸

镁(MgCO3),氢氧化铝[A1(OH)3]等。

4 实验步骤

4.1 计算熔制温度

根据给定配方计算熔制温度。

4.2 配料计算

根据给定配方和原料成分计算配方。

4.3 配合料制备

⑥为保证配料的准确性,首先将实验用原料干燥或预先测定含水量。

②根据配料单称取各种原料(精确到0.01g)。

⑦将粉状原料充分混合成均匀的配合料是保证熔融玻璃液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

使混合容易均匀及防止配合料分层和飞料,先将配合料中难熔原料如石英砂等

先置人研钵中(配料量大时使用球磨罐),建议先加入4%的水分喷湿砂子,然

后加助熔的纯碱等,预混合10-15min,再将其他原料加入混合均匀。如能将配

合料粒化后再熔化,效果更好。

由于本实验为小型实验,配合料量甚小,只能在研钵中研磨混合,所以不考虑加水混合。

5 思考题

(1)在原料中含有在高温下挥发的组分时(如B2O3)应如何计算配方?

(2)影响配合料均一性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避免?

玻璃制备实验

1. 实验目的:玻璃的结构和性质 1、掌握玻璃组成的设计方法和配方的计算方法; 2、了解玻璃熔制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影响玻璃熔制的各种因素; 3、熟悉高温炉和退火炉的使用方法和玻璃熔制的操作技能。 2. 实验试剂:玻璃的原料及其作用 注:原料混合需要加水,防止原料反应的粉尘污染而且可以增大物料之间的反应表面积。但含水率太高,在批料加热熔融时,水分蒸发要多消耗热能,延长融融时间。所以含水率要控制在5%以下。 着色剂的投放应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投放太多,否则玻璃会出现偏色时会很难纠正。(1)玻璃设计配方:

此方被称为768 号玻璃,其组成成分( %) 如下:SiO2 75 ,B2O3 0. 54 ,CaO 3. 7 ,MgO 1. 08 ,PbO 0. 48 ,ZnO 0. 74 ,K2O 0. 91 ,Na2O 17. 3。组成中除含有17. 3 %的Na2O 外, 还有B2O3 、PbO等,硬化速度较慢,属于“长”(慢凝) 玻璃,由于轻瓶壁厚减薄,冷却速度加快,采用“长”玻璃,可使玻璃液在模型中合理分布,壁厚均匀,有利于提高强度和热稳定性。熔制温度为1480~1500 ℃,成型温度为1200 ℃,退火温度为540 ℃,退火质量对强度影响较大,可使强度变化20 %或更多。 (3)玻璃原料的作用 SiO2;玻璃的主要成分,占玻璃65~75%以上。 Al2O3;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硬度和折射率,减轻玻璃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Fe2O3;与Cr2O3共用,可制得绿色玻璃。 Ca O :作稳定剂,但含量大于12.5%时,能使玻璃结晶化增大,发脆。 MgO : 作稳定剂。 BaO :作助溶剂,防辐射。 Na2O :降低玻璃粘度,使之易于熔融和成型。 Cuso:使物质对光线产生选择性吸收,显出蓝绿色。 Na2SO4 :作澄清剂,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能分解产生气体,或能降低玻璃的粘度,促进排除玻璃液中气泡。 3.实验原理: 根据玻璃制品的性能要求,设计玻璃的化学成分组成,并为此为主要依据进行配料,制备好的配合料在高温下加热,将进行一系列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变化,变化

玻璃配料的计算

玻璃配料的计算

玻璃配料的计算 题目:某玻璃厂的一种玻璃配料工艺参数与所设数据如下: 纯碱挥散率 2.8%;玻璃获得率 82.5%; 碎玻璃掺入率 22%;萤石含率 0.87%; 芒硝含率 18%;煤粉含率 4.7%; 计算基础 100Kg玻璃液;计算精度 0.01。 设有30%的CaF2与SiO2反应,生成SiF4而挥发,SiO2的摩尔量为60.09,CaF2的摩尔量为78.08。 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1,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玻璃的成分设计(质量%)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SO3总计 72.4 2.10 <0.2 6.4 4.2 14.5 0.2 100 表2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原料含 水 量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Na2SO4CaF2 C 硅 砂 4.5 89.43 5.26 0.34 0.42 0.16 3.48 砂 岩 1.0 98.76 0.56 0.10 0.14 0.02 0.19 菱 镁 石 — 1.74 0.29 0.42 0.71 46.29 白 云 0.3 0.65 0.14 0.13 33.37 20.12

石 纯 碱 1.8 57.94 芒 硝 4.2 1.15 0.29 0.14 0.50 0.37 41.47 9 5.03 萤 石 —24.62 2.18 0.43 51.56 70.08 煤 粉 —82.11 根据已知条件, (1)试设计合适的原料配量表。 (2)画出玻璃制备工艺流程图,并简要叙述各环节主要工艺参数与注意事项。解: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1 萤石用量的计算根据玻璃获得率得原料总量为: 100/0.825=121.21kg 设萤石用量为xkg,根据萤石含率得 0.87%=0.7008x×100%/121.21 x=1.51kg 由表2可知,引入1.47kg萤石将带入的氧化物量分别为 SiO 2 1.51×24.62%-0.12=0.25kg Al 2O 3 1.51× 2.18%=0.04kg Fe 2O 3 1.51×0.43%=0.01kg CaO 1.51×51.56%=0.78kg -SiO 2 =-0.12kg 上式中的-SiO 2是SiO 2 的挥发量,按下式计算: SiO 2+2CaF 2 =SiF 4 +2CaO 设有30%的CaF 2与 SiO 2 反应,生成SiF 4 而挥发,设SiO 2 的挥发量为xkg, SiO 2 摩尔量为60.09,CaF 2 的摩尔量为78.08,则

第3章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一、玻躋成分的设计和确定 《一)玻璃成分设计原则: 1、根据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要求设计的玻璃满足预定性能要求; 2、设计的组成能形成玻璃而析晶倾向小岸 3、设计的玻璃必须符合熔制.成形等工艺要求! 4、按设计生产的玻璃价格低、原料易得。 具体地 首先:根据玻璃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选择合适的氧化物系统,确定3?4种总fi达9 0 %左右的主要氧化物含*. 1这里.在利用相图或玻?形成区图选择组成点时.应当使组成点接【近低共烙点或相界找,远离析晶区,以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 ft后.还应当考虑加入适当的辅助原料如澄清剂、助熔剂等。 (二)玻璃成成分的设计和确定的过程 1、提出设计玻璃的性能要求: 根据玻璃制品使用要求,列出以下主要性能要求: 膨胀系数、软化点、热稳性、化稳性、机械强度、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等以及如熔制温度、成形温度、退火温度等工艺性能. 有关的一些参数可以参照国家标准,同类产品性能要求. 明确主要性能指标 第3章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此外还加入一些赋予玻璃必S性质而不使玻璃主要性质变差的氧化物,使其组成氧化物在5-6种以上.这a须结合各种爼化物的作用,以及双械效应、W反常、铝反常等知识。 2

Ml 4 2、拟定玻璃的组成 一般有两类情况J (1)对于玻璃新成分的确定 有关相图 玻璃形成区图 (2)对于已有成分作局部调整 首先:根据性能要求?参考己有成分,结合生产条件.调整玻 [璃中各氧化物的比例,拟定出原始组成; 然后按照有关性质计算公式算出主5性质,并与预期要求 ;对照,不符和要求时,反复调整组成,直至达到要求,最终拟 :定玻璃的组成? Ml 未达到要求 选择玻《组成点,拟定玻璃组成; 3 X 实验.测试.确定组成 配料 4实验 性能测试 I 组丿丄泄,投庄 中试 达到g 求

玻璃配料计算

SiO 270.5%,Al 2O 35.0%,B 2O 36.2%,CaO3.8%,ZnO2.0%,R 2O(Na 2O+ K 2O)12.5%。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 选用石英引入SiO 2,长石引入Al 2O 3,硼砂引入B 2O 3,方解石引入CaO ,锌氧粉引入ZnO ,纯碱引入R 2O(Na 2O+ K 2O)。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 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 SiO 2 Al 2O 3 B 2O 3 Fe 2 O 3 CaO Na 2O ZnO As 2 O 3 石英粉 99.89 0.18 — 0.01 — — — — 长石粉 66.09 18.04 — 0.20 0.83 14.80 — — 纯碱 — — — — — 57.80 — — 氧化锌 — — — — — — 99.86 — 硼砂 — — 36.21 — — 16.45 — — 硝酸钠 — — — — — 36.35 — — 方解石 — — — — 55.78 — — —

萤石————68.40 ———白砒———————99.90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 石英粉的化学成分:SiO299.89%,Al2O30.18%即一份石英粉引入SiO20.9989份,Al2O30.0018份。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SiO20.6609份,Al2O30.1804份,Fe2O30.1480份,CaO0.0083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2与Al2O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 SiO2 0.9989x+0.6609y=70.5 Al2O3 0.0018x+0.1804y=5.0 解方程x=52.6 y=27.2 即熔制100kg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2O3为52.6×0.0001=0.0053) 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2O和CaO与Fe2O3的量: Na2O 27.2×0.1480=4.03 CaO 27.2×0.0083=0.226 Fe2O327.2×0.0020=0.054 计算硼砂量: 硼砂化学成分:B2O336.21%,Na2Ol6.45% 玻璃组成中B2O3

玻璃配合料的制备(掌握).

帯7章 R 合科制备rraj 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确定 配合料的计算 配合料的制备 7. 1 玻璃组成的设计和碼定(熱恳) 设计依据—I 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1 7.2 7.3 玻璃组成的表示 以组成玻璃的化合物的质童分数 依据 7.2 艮舍料的计募(MXt ) 以玻璃的组成和>5^料的化学成分为基础, 计算出熔化100kg 玻璃液所需各种原料的 用量,再算出每副配合料中,即500kg 或 1000kg 玻璃配合料各种原料的用童? 方法预算法和联立方程式法? ?先进行粗算 ?进行校正 -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实际料单 参圾材P221 -225计算过程 作业 选择原料和设计浮法玻璃成分,进行配料 计算(下次上课时间) I 步霖

fc 令44针耳就《屮*九个X 艺泰厳 (1) 纯碱(苦硝)挥发率 指纯碱中未参与反应而挥发、飞散量与总量 饗需散料纯碱挥般量50% 纯磺用量 是一个经验值,与加料方式、熔化方法、懐制 温度、纯截的特性寻有关.一般为0,2 - 3.5% (2) 碳粉含率 由碳粉列入的固定破与芒硝引入的N a2SO4 之比?即 碳粉X C 含詈 碳粉含率= —— X100% 芒硝X Na2SO4含量 生产上一般控制在3-5% (3)芒硝含率 由芒对引入的Na2O 与芒硝和纯碱計入的 卿牡 一 X 100% 芒硝和纯碱引入的Na2O 一般掌握在5-8% (4)萤石含率 由萤石引入的CaF2量与玻璃总量之比. 萤石含率H 萤石xCaF2 玻璃总量 一般在1 %以下 fc 令*Kt 耳竝翟屮*鬼个艺泰厳 X 100%

fc令*i针耳竝《申*九水X艺泰厳(5 )碎玻璃掺入率 指配合料中碎玻璃用量与配合料量之比 碎玻璃量

玻璃配料1

配料制备 一、一、原料的选择 采用什么原料来引入氧化物,是玻璃生产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原料的选择,应根据已确定的玻璃组成,玻璃的性质要求,原料的来源、价格、矿藏量与供应的可靠性等来全面地加以考虑。原料的选择恰当,对原料的加工工艺,玻璃的熔制过程、玻璃的质量、生产成本均有应响。一般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1-1原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而且成分稳定 原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度组成都要符合质量要求。首先原料的主要含量必须符合要求。其次化学成分要比较稳定,其波动范围一般是根据玻璃化学成分所允许的偏差进行确定。在不调整配方的情况下,原料的化学组成允许偏差如下: 1-2易于加工 选用易于加工的原料,不但降低设备投资,而且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1-3成本低,能大量供应 在不影响玻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采用成本低、近周边地区的原料。减少运费、减少库藏量。如生产瓶罐深色玻璃时,可以采用就近的含铁高的石英砂。1-4少用对人体有害的原料和轻质得原料 轻质得原料易飞扬,一分层,如近几年来纯碱采用重质,不用轻质纯碱。尽量不用轻质碳酸钙、碳酸镁等。 对人体有害的原料如白砒尽量不用,或者与三氧化二锑共用,使用铅化合物原料时,要注意劳动保护并定期检查身体。 1-5对耐火材料要侵蚀小 氟化物。如萤石是有效的助熔剂,但他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大,在熔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用,硝酸钠对耐火材料侵蚀较大,而且价格昂贵,除了做澄清剂脱色剂以及有时为了调节配合料气体率,少量使用外,一般不作为引入氧化钠的原料。 二、二、原料的运输与储存 原料的运输和储存,是玻璃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原料运输与储藏处理不当,会使原料发生报废,供应中断,或积压资金,对生产来说都将来造成影响。 原料储存应该有一定的数量。储量不足,可能供应不上,影响正常生产。储量过多积压资金,增加储量的困难。一般根据原料日用量、原料的运距、可靠性来决定,储存数日至十日。 原料的容量重量,系数(T/M3)。一般以硅砂、砂岩、长石为1.8;石灰石、白云石为1.7;纯碱为0.9;硫酸钠为1.0;锂云母为0.543。 三、原料的加工

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实验三玻璃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 1 目的意义 1.1 意义 配方计算是根据原料化学成分和所制备的玻璃成分等计算各种原料的需要料。配合料制备就是按照配方配制并加工原料,使之符合材料高温烧制要求。 配方计算和配合料制备是玻璃乃至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品种研制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配方计算也是对后续玻璃熔制工艺参数的预测,配合料制备则直接影响玻璃的熔制效果和成品性能。 1.2 目的 (1)进一步掌握配方计算的方法; (2)初步掌握配合料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3)了解影响配合料均一性的因素。 2 实验原理 2.1 玻璃成分的设计 首先,要确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并依此选择能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系统,确定决定玻璃主要性质的氧化物,然后确定各氧化物的含量。玻璃系统一般为三组分或四组分,其主要氧化物的总量往往要达到90%(质量)。此外,为了改善玻璃某些性能还要适当加人一些既不使玻璃的主要性质变坏而同时使玻璃具有其他必要性质的氧化物。因此,大部分工业玻璃都是五六个组分以上。 相图和玻璃形成区域图可作为确定玻璃成分的依据或参考。在应用相图时,如果查阅三元相图,为使玻璃有较小的析晶倾向,或使玻璃的熔制温度降低,成分上就应当趋向于取多组分,应选取的成分应尽量接近相图的共熔点或相界线。在应用玻璃形成区域图时,应当选择离开析晶区与玻璃形成区分界线较远的组成点,使成分具有较低的析晶倾向。 为使设计的玻璃成分能在工艺实践中实施,即能进行熔制、成型等工序,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促进熔制,调整料性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用量不多,但工艺上却不可少。同时还要考虑选用适当的澄清剂。在制造有色玻璃时,还须考虑基础玻璃对着色的影响。 以上各点是相互联系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然,要确定一种优良配方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实际上,为成功地设计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符合预定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的玻璃成分,必须经过多次熔制实践和性能测定,对成分进行多次校正。 表2-1给出两种易熔的Na2O-CaO-SiO2系统玻璃配方,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修改。 表3-1易熔玻璃的成分示例 配方编号SiO CaO MgO A12O3Na2O 备注 2 l 71.5 5.5 1 3 19 氧化物质量百

玻璃配料的计算

玻璃配料的计算 题目:某玻璃厂的一种玻璃配料工艺参数与所设数据如下: 纯碱挥散率 2.8%;玻璃获得率 82.5%; 碎玻璃掺入率 22%;萤石含率 0.87%; 芒硝含率 18%;煤粉含率 4.7%; 计算基础 100Kg玻璃液;计算精度 0.01。 设有30%的CaF2与SiO2反应,生成SiF4而挥发,SiO2的摩尔量为60.09,CaF2的摩尔量为78.08。 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1,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1 玻璃的成分设计(质量%)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SO3总计 72.4 2.10 <0.2 6.4 4.2 14.5 0.2 100 表2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SiO2Al2O3Fe2O3CaO MgO Na2O Na2SO4CaF2 C 原料含水 量 硅砂 4.5 89.43 5.26 0.34 0.42 0.16 3.48 砂岩 1.0 98.76 0.56 0.10 0.14 0.02 0.19 — 1.74 0.29 0.42 0.71 46.29 菱镁 石 0.3 0.65 0.14 0.13 33.37 20.12 白云 石 纯碱 1.8 57.94 芒硝 4.2 1.15 0.29 0.14 0.50 0.37 41.47 95.03 萤石—24.62 2.18 0.43 51.56 70.08 煤粉—82.11

根据已知条件, (1)试设计合适的原料配量表。 (2)画出玻璃制备工艺流程图,并简要叙述各环节主要工艺参数与注意事项。解: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1 萤石用量的计算根据玻璃获得率得原料总量为: 100/0.825=121.21kg 设萤石用量为xkg,根据萤石含率得 0.87%=0.7008x×100%/121.21 x=1.51kg 由表2可知,引入1.47kg萤石将带入的氧化物量分别为 SiO 2 1.51×24.62%-0.12=0.25kg Al 2O 3 1.51× 2.18%=0.04kg Fe 2O 3 1.51×0.43%=0.01kg CaO 1.51×51.56%=0.78kg -SiO 2 =-0.12kg 上式中的-SiO 2是SiO 2 的挥发量,按下式计算: SiO 2+2CaF 2 =SiF 4 +2CaO 设有30%的CaF 2与 SiO 2 反应,生成SiF 4 而挥发,设SiO 2 的挥发量为xkg, SiO 2 摩尔量为60.09,CaF 2 的摩尔量为78.08,则 x=60.09×1.51×70.08%×30%/(2×78.08)=0.12kg 1.2 纯碱和芒硝的用量计算设芒硝引入量为xkg,根据芒硝含率得下式 0.4147x/14.5=18% x=6.29kg 芒硝引入的各氧化物量见表1-3 表1-3由芒硝引入的各氧化物量(kg) 1.3 煤粉用量设煤粉用量为xkg,根据煤粉含率得 0.8211x/(6.29×0.9503)=4.7% x=0.34kg 1.4 硅砂和砂岩用量的计算设硅砂用量为xkg,砂岩用量为ykg,则 0.8943x+0.9876y=72.4-0.25-0.07=72.08 0.0526x+0.0056y=2.10-0.04-0.02=2.04 得x=34.32kg y=44.91kg

最新玻璃配料计算

SiO270.5%,Al2O35.0%,B2O36.2%,CaO3.8%,ZnO2.0%,R2O(Na2O+ K2O)12.5%。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 选用石英引入SiO2,长石引入Al2O3,硼砂引入B2O3,方解石引入CaO,锌氧粉引入ZnO,纯碱引入R2O(Na2O+ K2O)。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 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 SiO2Al2O3B2O3 Fe 2O3CaO Na2O ZnO As 2O3 石英 粉 99.89 0.18 —0.01 ————长石 粉 66.09 18.04 —0.20 0.83 14.80 ——纯碱—————57.80 ——氧化 锌 ——————99.86 —硼砂——36.21 ——16.45 ——硝酸 钠 —————36.35 ——方解 石 ————55.78 ———

萤石————68.40 ———白砒———————99.90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 石英粉的化学成分:SiO299.89%,Al2O30.18%即一份石英粉引入SiO20.9989份,Al2O30.0018份。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SiO20.6609份,Al2O30.1804份,Fe2O3 0.1480份,CaO0.0083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2与Al2O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 SiO2 0.9989x+0.6609y=70.5 Al2O3 0.0018x+0.1804y=5.0 解方程x=52.6 y=27.2 即熔制100kg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2O3为52.6×0.0001=0.0053) 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2O和CaO与Fe2O3的量: Na2O 27.2×0.1480=4.03 CaO 27.2×0.0083=0.226 Fe2O327.2×0.0020=0.054 计算硼砂量: 硼砂化学成分:B2O336.21%,Na2Ol6.45% 玻璃组成中B2O3为6.2%

自己动手用酒精配制防冻玻璃水的计算公式和配比关系

自己动手用酒精配制防冻玻璃水的计算公式和配比关系 冬天即将到来,换冬季防冻玻璃水已成当务之急。玻璃水不贵,到超市或路边店去买就行。但个别无良奸商为了降低成本,有的竟使用甲醇来代替酒精(乙醇), 而甲醇是有一定毒性的,弄不好会使人失明。因此,如果买冬季玻璃水的话,一定要到质量有保证的商店或超市去购买。 好多TX有自己动手配制玻璃水的爱好,虽然不会省几个钱,但安全,加上乐在其中,也算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享受。可他们经常不知道按什么比例来配制才能达 到所需的冰点。本帖就是专门为这些同学提供计算方法和公式的。 查表可知,水的冰点为0℃,酒精的冰点是-117℃。酒精与水可任意比例混合, 可组成不同冰点的防冻液。 公式:ΔT=Tf*-Tf = KfbB 式中,T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 Tf为溶液的凝固点 bB为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Kf为溶剂常数,它的数值仅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比如我们要配制-20℃的防冻液,需要加多少酒精呢? 用上公式计算20=Kf*bB,通过查表可知Kf为1.86 bB=20/1.86=10.75mol/kg 所以在一千克溶液中含有10.75mol的酒精可以把冰点降到-20度。 从上述计算示例和公式说明,凝固点降低与浓度近似直线关系,如果是用于配制汽车玻璃水的计算,对普通人来说,没必要计算这么精准和严格,差不多就行。于是,我们可以可粗略认为,100%水→0℃,100%酒精→-100℃,那么,水中每多加入10%的酒精,就降低冰点5℃左右。即10%酒精玻璃水→约-5℃,即 20%酒精玻璃水→约-10℃,以此类推。 为了使玻璃水有清洁和润滑功能,建议再往里加一些家里厨房洗碗用的洗洁精,用常见的可口可乐瓶盖来作计量杯,每1升加1-2“杯”即可。

玻璃配合料分析实验标准

1 总则 1.1 所用分析天平应精确至0.000lg,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称取试样时读数应 精确至0.0001g。“恒重”系指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2g。 1.2 所用仪器和量器应经过校正。 1.3 分析试样应于烘箱中在105- 110℃烘干1h以上,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进行称量。 1.4 分析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用于标定溶液 浓度的试剂应为基准试剂。对水和试剂应做空白试验。 1.5 标准中试剂的浓度采用下列表示法: 1.5.1 当直接用名称表示酸和氧氧化铵时,系指符合下列百分浓度的浓试剂: 试剂名称试剂浓度,% 盐酸36- 38 氢氟酸40以上 硝酸65- 68 高氯酸70- 72 硫酸95- 98 氢氧化铵25- 28 1.5.2 被两释的酸和氢氧化铵浓度以如下的形式表示:如盐酸(5+95),系指5份 体积的浓盐酸(36- 38%)加95份体积的水配成之溶液。 1.5.3 固体试剂配制的溶液浓度用重量/体积百分浓度表示(作杯准溶液时除外)。 例如:20%氢氧化钾是指每2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而制成之溶液。在没有特别指出时,均指水溶液。 1.6 对光度测量的参比液作如下说明: 1.6.1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试剂空白溶液”指第一只容量瓶中不含待测氧化物之溶 液。 1.6.2 试样分析时所用“试剂空白溶液”指按试样测定操作不含试祥所得之溶液。 2 试样的制备 取来的样品必须混合均匀,并应能代表平均组成,没有外来杂质混入。将此样品经过缩分,最后得到约20g试样。在玛瑙乳钵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75μm筛,然后装于称量瓶中备用。

玻璃配方组成设计与管理

玻璃配方组成设计与管理 何旭远 (五粮液集团环球有限公司,宜宾644007) 摘要:玻璃配方组成对产品的理化性质、生产成本和工艺控制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组成设计不当,不但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废品增加、成本提高,而且会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艺控制带来严重后果,甚至无法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将受到极大的损害。文章主要介绍了配方组成优化设计的原理、计算机模拟设计方法、配方的计算、组成的监控与调整。 关键词:玻璃配方;新品开发;组成设计与管理 Design of Glass Formula Composition and Management HE X u-yuan (T echnology R&D Center of G lobal Gr oup Co,L td.Wuliang ye Group,Y ibin644007,China) Abstract:Glass formula co mposition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production cost and pro-cess control.If composition desig n is not adequate,it shall result in low product quality,reject incr ease and cost rise,and also shall bring ser ious consequence to process control,such as melting,forming,annealing,etc,and even product ion stop,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enterpr ise economic benefit and credit.T 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 inciple of formula composition opt-i mizing design,metho d of computer simulation design,calculation of formula,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of composition. Key words:glass formula;new product development;composition design and manag ement 根据经验、配方,凭直觉建立经验规则的经验性配方设计将使得企业面临2个致命的问题:一是无法将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转化为玻璃的性质要求,进而根据性质设计出合理的配方来满足顾客要求。在现代玻璃制造业中这个矛盾尤为突出;二是经验性配方工艺人员个人的经验总结停留在感性阶段,无法从理论上去验证经验总结的正确性,不能及时分析和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正是因为经验的缘故,很难尽快地去改进已有产品的性能。文章详细介绍玻璃配方组成设计的原理及方法、配方及性质计算和应用实例。 1配方组成设计的意义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改变物质结构就可以改变它的性质。玻璃也一样,玻璃的结构决定了玻璃的性质见式(1),玻璃的组成决定了玻璃的结构见式(2)。由此可见,改变玻璃组成可以改变玻璃性质见式(3)。也正是因为这样,可以将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转化对玻璃性质要求,进而改变组成,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 G p=f(S g)(1) P i=U(G p)(2) G p=U(P i)(3)式中:G p为玻璃的性质;f、U为函数形式;S g为玻璃结构;P i为玻璃组成。 从式(2)中可以看出,P i与G p对应关系的非唯一性,也就是说可以有多种组成满足同一性质指标的要求,因为有的性质与组成之间呈简单的加和关系,如密度、折射率等;有的性质与组成之间不呈简单的加和关系,而与玻璃系统中各组分间化学作用 9

浮法玻璃配合料制备过程控制探讨

浮法玻璃配合料制备过程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6T09:08:43.94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作者:郭文亮赵宝盛[导读] 就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制备过程、制备工艺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争取为以后的配合料制备提供参考或借鉴。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河北廊坊 065600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优质玻璃配合料的制备是保证玻璃生产的基础,它是生产出优质、高效、低产、低耗生产玻璃的先决条件。在生产玻璃的过程中,必须优先保证玻璃配合料的制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玻璃配合料的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包含了很 多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玻璃质量的下降甚至造成生产失败。本文就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制备过程、制备工艺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争取为以后的配合料制备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玻璃配合料;制备控制;探讨引言 玻璃原料的配合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玻璃的熔制效率和成品玻璃的质量。我国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玻璃行业生产“四大稳”,即原料稳、燃料稳、熔化稳和成形稳,其中原料稳列为前提作为基础。由此可见,原料配合料制备是玻璃形成的基础,是平板玻璃生产的开端,它为后几道工序创造必要的条件。所以原料配合料制备过程中连续性很强,环环紧扣,互相制约,即使出现细小的错误也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所以,对原料配合料配制上有任何轻视都是不允许的。 1配合料质量控制一般情况下,玻璃厂对于配合料的制备质量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因为配料是浮法玻璃生产加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玻璃的最终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所以,要想促进浮法玻璃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配合料质量,制定合理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确保配合料的称重准确性;(2)要确保配料湿度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通常浮法玻璃的配料湿度都是以玻璃总湿度的3.5%-5.0%为最佳,以更好地提升配料的吸附性,使其在混合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均匀性,以免在材料运输时,出现较多的超细粉,对玻璃的整体生产质量带来影响;(3)要确保配料中的气体释放作用,使其达到合理的规范基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玻璃的澄清度;(4)要保证玻璃配料的混合均匀性,对其整个熔融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杜绝一切不合规格的现象发生,以免配料在熔制期间出现分层、离析等不良现象;(5)要确保配料的单一性,使其始终保持本身的优势,避免其它杂质混入其中。 2原料称重环节 2.1称的标准和选择 在玻璃生产中,保证称重准确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各种原料的称重都不符合要求,很容易造成玻璃生产的失败,酿成重大的质量事故。在原料的称重环节,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保证称具有足够的灵敏度、精确度,且必须经过检验或者比对。(2)保证称具有足够的负荷,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调节。(3)所选称的结构必须牢固可靠,持久耐用,保证满足生产需求。现在称的种类一般分三种:台秤、自动秤和电子称。台秤和自动秤精度不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所以在玻璃称重环节中,我们一般选择电子称。 2.2秤的误差控制 所谓称重误差,是指在称量过程中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系统误差的产生一般是因为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不符合相应的设计准则所致,有时也会与外界环境变化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从内在性质上看,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偶然误差是一种不稳定、突发性的称重误差,一般是由于称量设备出现故障或系统不稳定等情况所致,这种误差由于波动较大,所以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其难度也是十分明显。针对这些称重误差,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既要避免秤在使用阶段受到人为损坏或污染,又要定期做好秤的检验和比对工作,从而最大化保证称的应用性能,使其称量精度和准确度达到最高标准。此外,在对玻璃配料进行称重时,还要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秉着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来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配料级配,为提升玻璃生产质量和工艺效果奠定扎实的基础。 3称量方式 称量方式可分为以下3种:(1)用于塔库的累计称量。将各种物料逐次放于一个秤斗中称量累加,或者部分物料累加称量。该法优点是:占地小、设备小粉尘易于控制;缺点是称量时间长、错料不好处理、精度差、布置不灵活。(2)增量法。在向称量斗加料时计量,到终点停止,然后开启卸料门卸料。该法较普遍,精度高、布置灵活。但残余料量必须受到控制否则会影响称量精度。(3)减量法。事先按设定值向称量斗中加料到终点然后卸料,在卸料过程中计量,接近所称量的料值前,电磁振动卸料机由快速转为慢速,卸料直至终点停止卸料计量。该法可以免除残余料量的影响,对卸料时的悬浮量必须加以控制,否则影响精度。在称量过程中发生事故误差物料已卸入皮带输送机应立即停止皮带处理,否则进入混合机后造成工艺事故及物料浪费。 4优化混合控制系统混合控制系统主要针对浮法玻璃配料的颗粒度,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最大化确保配料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配料的充分混合。通常,配料所采用的混合设备类型不一样,其所形成的最佳混合时间也会各有千秋,而标准混合时间应为3~5min,所以,无论是时间过长还是过短,都会影响到配料混合的均匀性以及含水量。因此,玻璃厂应在配料制备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混合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各组成配料的含水量进行统一的测量,确保其达到相应的基准要求,若是不合规格则还要采用适宜的加水设备进行加水。目前,浮法玻璃配料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加水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时加水设备,一种是定量加水设备,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当定时加水设备出现故障时,定量设备就可继续进行加水工作。另外,当各原料进入到混合机时,要设定好各原料排料的先后顺序、排料时长等。进行干混时,一定要保证所添加的配料的均匀性,避免其出现结团现象。同时,还要控制好配料添加比例,可以在混合机底部设置一台测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就可对配料的质量、比例等进行精确的检测,使整个切制备工序都能做到精细化、标准化,进而更好地保证玻璃生产质量。此外,玻璃配料在干混合过程中,会出现两种固定反应,即混合与分层。初期混合作用会大于分层作用,但是随着干混时间的延长,混合作用会相对减弱,若是其与分层作用达到同步时,就证明这一阶段属于玻璃配料的最佳混合时间。通常,这种时间的确定都要经过相应的试验进行测定,切记不能盲目进行设定。 5称量误差

玻璃的配料与溶制实验报告_1

玻璃的配料与溶制实验报告 篇一:玻璃的设计与烧制实验报告——12材料B组第六小组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宝仪、李晓君学号:XX2400136、XX2400123 专业:材料化学年级、班级: XX 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实验项目:玻璃的制备实验指导老师: 罗穗莲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玻璃成分的设计,原料的选择,配料的计算,配合料的制备,用小型坩埚进行玻璃的熔制,玻璃试样的成型。 2、了解熔制玻璃的设备爱及其测试仪器。 3、观察熔制温度,保温时间和助熔剂的含量对熔化过程的影响。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玻璃成分,熔制温度是否合理。 二、实验原理: 玻璃的熔制,就是把合格的配合料加热熔化使之成为合乎成型要求的玻璃液,把配合料熔制成的玻璃液,把其中的不均质进一步改善成均质的玻璃液,并使之冷却到成型所需粘度,分为配合料的熔制阶段和玻璃液的精炼阶段。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 实验药品:石英砂(SiO2)、碳酸钠(Na2CO3)、碳酸钾

(K2CO3)、碳酸钙(Ca2CO3)、碱式碳酸钙、氧化铝、硫酸铜、镁盐(均为化学纯) 仪器:高温电炉一台、高铝坩埚、研钵一个、料勺若干、百分之一天平、坩埚钳、石棉手套、浇注玻璃液样品的模具、退火用马沸炉 四、实验步骤 1、玻璃成分的设计 确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质,依此选择所能形成玻璃的氧化物系统,确定决定玻璃只要性质的氧化物,然后确定各氧化物含量,首先确定玻璃成 分。 23机械强度,因此加入3% Al2O3 3、CaO可以增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含量一般不超过12.5%,能降低玻璃液粘度,加速玻璃的熔化和澄清,也是澄清剂的一种,因此加入8%。 实验现象:玻璃透明无气泡,呈浅蓝色。表面具有光泽,平滑无凹凸面。内部无气泡,有裂纹,透明度高。 结果分析:玻璃透明无气泡,说明均化澄清阶段效果好,气体率控制得当。玻璃呈现蓝色,仅仅加入了0.2%的CuO,说明着色剂效果强,用量很少即可。玻璃出现裂纹,但是表面仍然光滑,裂纹没有影响表面光滑度,说明可能是由于冷却阶段过快引起玻璃出现裂纹,并非是由于玻璃的均化效果

各种玻璃配方知识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7-08-02 14:02 - 阅读:734 - 评论:0 第一节概述 1.物质的玻璃态 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着三种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即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态)。 玻璃态属于无定形态,其机械性质类似于固体,是具有一定透明度的脆性材料,破碎时往往有贝壳状断面。但从微观结构看,玻璃态物质中的质点呈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因而又有些象液体。从状态的角度理解,玻璃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聚集状态。 对于“玻璃”的定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曾有过几种不同的表述。1945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将玻璃定义为“熔化后,冷却到固化状态而没有析晶的无机产物”。也有将玻璃定义扩展为“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经过熔融,在降温冷却过程中因粘度增加而形成的具有固体机械性质的无定形物体”。我国的技术词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上述定义‘是多余的限制’。因为,无机物可以形成玻璃,有机物也可以形成玻璃,显然早期的表述并不合适。另外,经过熔融可以形成玻璃,不经过熔融也可以形成玻璃,例如,经过气相沉积,溅射可得到非晶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也可以得到非晶态材料,可见后期的表述也并不妥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玻璃的含义有了很大的扩展。因此,有人把具有下述四个通性的物质不论其化学性质如何,均称为玻璃。这四个通性是; (1)各相同性。玻璃的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导电性,折射率等在各个方向都是一致的。表明物质部质点的随机分布和宏观的均匀状态。

(2)介稳性。熔体冷却成玻璃体时并没有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仍然有自发转变为晶体的倾向,因而,从热力学的观点看,处于介稳状态。但常温下玻璃的粘度非常大,自发转变为晶体的速度非常慢,所以,从动力学的观点看,它又是非常稳定的。 (3)固态和熔融态间转化的渐变性和可逆性。玻璃态物质由熔体转变为固体是在一定温度区间(转化温度围)进行的,性质变化过程是连续的和可逆的,它与结晶态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4)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和渐变性。在玻璃形成围,玻璃的性质随成分发生连续的逐渐的变化。例如,在R2O-SiO2系统中,玻璃的弹性模量随Na2O或K2O 含量的上升而下降,随Li2O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2.玻璃的分类 玻璃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按组成分,按应用分及按性能分等。 2.1按组成分类 这是一种较严密的分类方法,其特点是从名称上直接反映了玻璃的主要和大概的结构,性质围。按组成可将玻璃分为元素玻璃,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三大类; 元素玻璃指由单一元素构成的玻璃,如硫玻璃,硒玻璃等。 氧化物玻璃指借助氧桥形成聚合结构的玻璃,如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它包含了当前已了解的大部分玻璃品种,这类玻璃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上最为重要。 非氧化物玻璃当前这类玻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卤化物玻璃,玻璃结构中连接桥是卤族元素。研究较多的是氟化物玻璃(如BeF2玻璃,NaF-BeF2玻璃)和氯化物玻璃(如ZnCl2玻璃,ThCl4-NaCl-KCl玻璃);另一类是硫族化合物玻璃,玻璃结构中的连接桥是第六族元素中除氧以外的其它各元素。例如,硫化物玻璃,硒化物玻璃等。

玻璃配料计算

%,%,%,%,%,R2O(Na2O+ K2O)%。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选用石英引入SiO2,长石引入Al2O3,硼砂引入B2O3,方解石引入CaO,锌氧粉引入ZnO,纯碱引入R2O(Na2O+ K2O)。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 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 As SiO2Al2O3B2O3Fe 2O3CaO Na2O ZnO O3 2 石英 ————— 粉 长石 ——— 粉 纯碱——————— 氧化 ——————— 锌 硼砂—————— 硝酸 ——————— 钠 方解 ——————— 石 萤石———————

白砒 — — — — — — —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 石英粉的化学成分:%,%即一份石英粉引入份,份。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份,份,Fe 2O 3 份,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 2与Al 2O 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 : SiO 2 += Al 2O 3 += 解方程 x= y= 即熔制100kg 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 ,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 2O 3为×= 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 2O 和CaO 与Fe 2O 3的量: Na 2O ×= CaO ×= Fe 2O 3 ×= 计算硼砂量: 硼砂化学成分:%,% 玻璃组成中B 2O 3为% ∴ 硼砂用量= =?21 .36100 2.6 同时引入Na 2O 量 ×= 计算纯碱用量:

玻璃组成中含Na 2O 为% 由长石引入Na 2O 为 由硼砂引入Na 2O 为 尚需引入Na 2O 为:--= 纯碱的化学成分Na 2O 为% ∴ 纯碱的用量为%= 计箕方解石的用量: 玻璃组成中CaO 为 由长石引入CaO 为 尚需引入CaO 为 方解石的化学成分为CaO % ∴ 方解石的用量为= =?78 .55100 574.3 计算氧化锌用量: 氧化锌的化学成分为%,玻璃组成中% ∴ 氧化锌用量为= =?80 .99100 0.2 根据上述计算,熔制100kg 玻璃各原料用量为: 石英粉 52.6kg 长石粉 27.2kg 硼 砂 17.1kg 纯 碱 9.78kg 方解石 6.41kg

第二章玻璃原料及配合料制备2.

?澄清剂 ?着色剂 ?脱色剂 ?乳浊剂、助熔剂、氧化与还原剂 S清剂《凡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能分解产生气体,或能降低玻璃粘度.促进排除玻璃液中气泡的物质称为澄清剂. 常用的澄清剂种类: 氧化W和氧化 硫震盐原料:硫酸钠 氛化物类原料!CaFjx NajSlF^ 复合澄清剂

2.1.23澄清过程 通常所说的玻璃液的澄清过程是指推除玻蹲液中可见气泡中 的代体?根据以上所述的气体平衡关系,要消除可见气泡.有两种 途径: ?使可见代泡上浮到液面破裂,T体进入炉r中; :-使可见气泡中的气体溶解到玻璃液中. 2J.2.4着色剂 定义2使物质着色的物质,称为物质的着色刑? 作用*使物质对光线产生选《性吸收,显出一定的颜色. 陶?、水泥、玻璃均使用着色剂? 在玻璃生产中,根据着色剂在玻璃中呈现的状态不同, 分为以下几种: r离子着色剂 着色剂 < 胶态着色剂 I硫《化物着色剂

与帙共用,可以获得橙黄色到暗红紫色的 玻璃-与重恪酸 盐共用?可以制成黒色玻 它使玻璃館获得略帯红色的蓝 色.加A0.1% 的一氧化fe-可以荻得明亮的蓝色. 三. 《化合一能使钾一钙玻璃着成浅红紫色.钠一钙玻璃 着成*色(有生成棕色的趋向). 四. 铜化合? 五. 恪化合*一 还康条件下便玻璃着成绿色:在?化条件下, 使玻《着成黄》色审在强氧化条件下CrO,?* 增务璇璃 成为潦黄色至无色? 六. 机化合*——帆的氧化物能便玻璃*成黄色(V5+)~黄绿色 (V3+),蓝色(V4+).饥氧化物用以制造吸收 第外线和红外 线玻躋,如护目镜等. 七. 铁化合一氧化亚铁能将玻璃着成蓝绿色:氧化铁能将玻璃 着成貧色;氧化怏与《的化合物,或与硫及煤粉 共同 使用,使驶璃着成?珀色.* A.硫一在一般玻璃中主要是形成SS 化物(硫铁化钠和硫化铁M 玻璃着色棕 色或黄色?硫必须与还原剂,如煤粉或其它 含炭物质共同使 用. 九.铀化合物一铀的氧化物便玻璃带荧光的黄绿色或黄光绿色. 用*为配合料 的0?5-2%? K 离子着色剂 与或F 克03共用,可制得绿色玻璃. 一、《化合物 二.怙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