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与简答题

合集下载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

党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部分)党的基本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章第一段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这是由工人阶级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

P36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60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章第十段5、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

是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制度的根本依据,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原则上的体现,它最能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实行正确的领导,所以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P936、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他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章10条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P1489、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党员的党龄从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党章7条10、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章39条1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章9段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章10段1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章9段14、党章规定:年满18 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章1条15、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

三国演义章回检测(简答题+填空题+辨析题)

三国演义章回检测(简答题+填空题+辨析题)

《三国演义》1——20回测试一、填空题1、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告状。

曹操受不了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就()。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

但当()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2、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

不久,督邮前来巡查。

刘备因()而遭督邮陷害。

消息传至()耳中,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

3、()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

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搦战,()大败而逃。

正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只要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他定能叫()背叛丁原,投降()。

4、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

不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

5、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

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

情急之下,()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

()见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

()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

6、()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恩欲将徐州牧之位让出,但辞谢不受。

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而后因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7、()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住地,并送粮请()助战,()修书请求解围,两难之下,便在辕门设宴和解。

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各自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

吕果中,双方罢兵。

8、宛城之战中,()用贾诩之计夜袭曹营,先让人将()灌醉,再命人短戟,致使他在掩护曹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

(完整版)传感器试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整理

(完整版)传感器试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整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1.依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三个部分组成。

2.半导体应变计应用较普遍的有体型、薄膜型、扩散型、外延型等。

3.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敏元件,根据光电效应可以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热释电效应三种。

4.光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

5.光电管的工作点应选在光电流与阳极电压无关的饱和区域内。

6.金属丝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横向效应,可采用直线栅式应变计和箔式应变计结构。

7.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位移-输出曲线的前坡区呈线性关系,在后坡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8.根据热敏电阻的三种类型,其中临界温度系数型最适合开关型温度传感器。

9.灵敏度是描述传感器的输出量对输入量敏感程度的特性参数。

其定义为: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用公式表示 k(x)=Δy/Δx 。

10.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是否保持理想线性特性的一种度量。

按照所依据的基准之线的不同,线性度分为理论线性度、端基线性度、独立线性度、最小二乘法线性度等。

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11.根据敏感元件材料的不同,将应变计分为金属式和半导体式两大类。

12.利用热效应的光电传感器包含光---热、热---电两个阶段的信息变换过程。

13.应变传感器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温度补偿,温度补偿的方法电桥补偿法、计算机补偿法、应变计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

14.应变式传感器一般是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两部分组成。

15.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灵敏度、线性度、灵敏度界限、迟滞差和稳定性。

16.在光照射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入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物理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17.光电管是一个装有光电阴极和阳极的真空玻璃管。

18.光电管的频率响应是指一定频率的调制光照射时光电输出的电流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与其物理结构、工作状态、负载以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己亥杂诗试题及答案

己亥杂诗试题及答案

己亥杂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

2. 己亥杂诗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 诗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二、选择题1. 己亥杂诗的体裁是()A. 律诗B. 绝句C. 词D. 曲2. 下列哪项不是己亥杂诗中表达的主题?A. 忧国忧民B. 个人遭遇C. 社会现实D. 自然风光三、简答题1. 解释“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什么意思?2. 请简述己亥杂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论述题1. 论述己亥杂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翻译题1. 将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答案:一、填空题1. 龚自珍2. 九州生气恃风雷3. 我劝天公重抖擞二、选择题1. B2. D三、简答题1. “己亥”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代表的年份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写下了《己亥杂诗》。

2. 己亥杂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四、论述题1.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对后世而言,己亥杂诗启发了无数文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对推动文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翻译题1. 现代汉语翻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为:我劝告天意要重新振作起来,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或方式,广泛地培育和选拔人才。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题填空题简答题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题填空题简答题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题填空题简答题四年级品德复习资料填空和简答题一.填空题与班级共成长1.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为了让班级更棒,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金点子”园地,针对班级的问题和不足,出主意,想办法,用自己的(智慧)为班级献计献策。

3.班徽是一个班级的(标志),是(班集体)的象征,代表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5.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

6.班规可以让(班级生活)健康有序,使同学们在班里愉快的,(安全)的学习和生活。

7.班规可以由老师带领同学们(讨论)后再确定。

8.我们是班规的(制定者),也是班规的守护者。

9.大家一起制定的班规是对班集体的所有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10.随着情况的变化、发展,也会出现班规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可以对班规合理的(修改)。

11.每个班都是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学校生活中,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美好的校园生活。

12.班级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竞争给我们带来成长和收获。

13.班级之间的竞争是(正常的),如果使用(不正当)的方式获胜,是不光彩的,会产生不良后果。

14.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值得得到(尊重)和(欣赏)的地方。

能够为他班(喝彩),就是对他们得到认可和赞赏。

15.真正懂得为他人喝彩的人,会欣赏他人在竞争过程中的(卓越表现),和努力拼搏的精神,而不会注意(胜败的)结果。

为父母分担1.父母要做很多事,很(辛苦)。

2.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也想为他们(分担),很多事情我们帮不上忙,但起码能做到(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

3.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我们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无意中给他们增添了麻烦。

4.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使父母(徒增烦恼)。

5.要为父母分忧解愁,就从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开始。

6.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做的更好,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

数据库考试填空与简答题

数据库考试填空与简答题

对于选择题,大家都写完了,也就不公布答案了第一、二章二、填空题1.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2.数据库系统中最常用的三种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3.关系模式的三类完整性约束条件分别是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4.E-R图的主要元素是实体型,属性,联系。

5.在E-R模型的主要术语中,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_域_。

能够区别不同的实体且能唯一标识实体的最小属性集,称为实体集的实体键。

6.SQL server 2005是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7.在给数据库改名之前,必须设置数据库处于单用户状态。

8.为了实现安全性,每个网络用户在访问 SQL server 数据库之前,都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的检验:身份验证和权限验证。

9.按照数据模型划分,SQLServer应当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0.在SQL Server 2005中,要访问某个数据库,除了需要有一个登录帐号外,还必须有一个该数据库的用户帐号。

11.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它是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12.SQL Server 2005有两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

其中为新的用户数据库提供模板的系统数据库是Model数据库。

13.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以科学的方法组织、存储数据,并可高效地获取、维护数据的软件系统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4.在早期的代表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IMS系统是基于层次数据模型的。

15. 在数据结构模型中,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型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是层次数据模型的主要特征。

16. 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并且控制数据资源的使用。

17.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

三、简答题1.P2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答:书上: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应用程序、计算机硬件和用户组成的复杂系统。

系统解剖学填空题和简答题

系统解剖学填空题和简答题

系统解剖学填空题和简答题系统解剖学填空题和问答题 1.颅盖的密制骨形成较厚的外板和内板,其间的松质称板障。

2.肘关节又称复关节,囊内包含有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3.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4.食管三个狭窄处,距切牙分别为15,25和40Cm。

5.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胆管,肝管和肝总管。

6.呼吸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肌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膈肌。

7.喉腔借前庭裂和声门裂为标界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分,最狭窄的部位是声门裂。

8.骨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9.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构成。

10.口腔腺有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

11.内生殖器分为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腺体三部分。

12.男性尿道能变直的弯曲是耻骨前弯。

13.“马蹄内翻足”是损伤了腓总神经。

14.心脏表面分隔心房,心室的标志是冠状沟。

15.和味觉有关的脑神经是面神经,舌咽神经。

16.骨是由骨质,骨膜,骨髓和血管神经构成。

17.全身最灵活的关节是肩关节。

18.经过斜角肌间隙的结构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1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粗短,嵴下角小,走行较直。

20.卵巢上端连有卵巢悬韧带,和子宫之间连有卵巢固有韧带。

21.男性坐位时腹膜腔的最低点为直肠膀胱陷凹。

22.腹主动脉的三个分支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23.脊髓由中央的灰质和周围的白质构成。

24.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

25.不成对的面颊骨有:下颌骨,舌骨和梨骨。

26.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27.口咽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28.男性尿道三个狭窄是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29.胃溃疡好发于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30.眼球壁的纤维膜分为角膜和巩膜。

31.营养心脏的血管有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

32.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中间外侧核。

33.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

34.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数据库原理填空题和简答题

数据库原理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一部分绪论二.填空题1.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

例如“据报道,世界人口已达到23亿”,这是 __信息___。

2.DBS是_计算机软硬件环境____、_数据库文件__、_DBMS__、_数据库应用程序___和__DBA____的集合体。

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DBMS的三个抽象级别。

4.DBMS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5.要想成功的运转数据库,就要在数据处理部门配备数据库管理员。

6. 数据库系统结构由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所组成,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模式、外模式,二级映射是指内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外模式映射7. 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8.数据的独立性使得修改数据库结构时尽量不影响已有的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9.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10.根据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可分成4种类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三. 简答题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何关系?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管理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人工管理阶段时,因条件限制,所有数据量小,数据无结构而言,数据间缺乏逻辑联系,数据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应用,于是促进了文件管理的出现,代替人工阶段管理2.20世纪50年代中期稍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把数据进行文件管理的形式保存,文件系统可以实现记录内数据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但是因为数据冗余度大,共享性差,数据管理和维护代价也比较大,所以为了多用户,多应用程序共享数据和共享服务,推动了数据库的发展,向计算机技术更高级管理发展3.20世纪60年代后期数据库技术的出现,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而是面向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数据冗余度小,方便多用户和多个程序的共享,便于管理维护,使计算机技术更加的成熟,运用到数据库管理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
法、统计推断法、。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数量标志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品质标志标志。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5、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6、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种植。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
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
标。

8、结构相对指标是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总体另一部分数值之比。

9、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
数。

10、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四种。

11、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 值也增加,这是正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 值也减少,这是负相关关系。

12、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总体指数和个体指数。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指标指数,一种是平均指标指
数。

14、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5、因素分析包括绝对数分析和相对数分析。

16、时间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三种动态数列。

17、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18、总体指标的推断有总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简答题
1、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假设检验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并确定其分布形式
(3)选择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临界值
(4)做出结论
2.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
答:(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连续性。

(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调查目的所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化;2)调查对象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

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关系: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有时是一致的例:全国人口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国总人口,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全国住户调查中,全部住户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户,填报单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又例如:在对某种工业企业设备使用情况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部该种设备,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而在对工业企业现况调查中,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
4.简述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答:1).抽样误差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2)影响因素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本的单位数;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5.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6.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