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一辨稿

合集下载

廉洁辩论赛经典案例

廉洁辩论赛经典案例

廉洁辩论赛经典案例一、正方:廉洁主要靠自律;反方:廉洁主要靠他律。

正方案例:就说古代的杨震吧,那可是廉洁自律的典范。

有人夜里给他送金子,还说“夜黑人不知”,这杨震很干脆地回了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自律啊。

他心里就有一个廉洁的标杆,不需要别人在旁边监督,自己就坚守住底线。

要是靠他律,在那夜深人静没人看见的时候,要是他心里没有自律的那股劲儿,早就收下金子了。

再看现在,好多慈善家默默地做善事,把自己的钱捐给贫困地区,也没人强迫他们,也不是有什么外在的强制监督机制让他们必须这么做,全靠自己内心对善和廉洁公正的追求,这种自律才是廉洁的根本动力。

反方案例:咱们看看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被抓的例子。

在没被发现之前,他们中很多人可能还在台上大谈廉洁奉公呢。

为什么他们最后还是堕落了?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他律。

要是光靠自律,他们肯定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

比如说,有官员刚开始可能只是接受一点小恩小惠,想着就这一次没关系,这就是自律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脆弱性。

但是如果有严格的他律,比如财产公开制度、严密的审计制度、群众监督举报制度等,他想伸手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了。

就像新加坡,法律对贪污腐败的处罚非常严厉,监督机制非常完善,官员们在这种强大的他律环境下,廉洁就有了保障。

如果没有这种他律,靠官员自己的自律,那廉洁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正方:高薪能养廉;反方:高薪不能养廉。

正方案例:你看香港啊。

香港的公务员薪水相对比较高,而且福利也好。

他们在这样的薪资待遇下,大多数公务员都能保持廉洁。

为啥呢?人得生活啊,当薪水足够高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轻易被那些小恩小惠所诱惑。

比如说,一个普通公务员如果薪水只够勉强糊口,这时候有人给他一笔钱让他做违规的事,他可能就会动摇。

但是如果他的薪水足够让他过上舒适的生活,有房有车,能给家人提供很好的生活条件,他就会想:“我要是因为这点钱丢了这么好的工作,多不值啊。

”高薪就像一个稳定器,让他们珍惜自己的职位,从而自觉保持廉洁。

廉洁主要靠自律一辩稿

廉洁主要靠自律一辩稿

廉洁主要靠自律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正处于深刻的转型阶段,由于新旧体制的不平稳过渡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变换,加之社会物欲横流,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如何保证廉洁就迫在眉睫。

廉洁就是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而廉洁的主体则是公共权力的执行者,自律是指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实践,相反他律则是主体受制于外力的道德意识和实践。

二者的区分点就在于他律是被动接受,自律则是主动发起,而辩题中的主要是把握事物关键,起决定作用的意思。

而我方认为自律比他律更能在实现廉洁中起决定作用。

首先,哲学上,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

自律作为廉洁这一对象的内因能保证主体人进行廉洁这个行为时内在本质的纯洁性,因为他律只能保证表象上的廉洁,而从自律出发的廉洁更具真实性;并且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即是自律。

其次,自律对于廉洁建设有着他律不能比拟的优点:第一,自律具有主动性,它要求行为人发自内心地认同廉洁这种行为,并付诸实施,而他律则是被动接受,是人迫于法律威严或社会舆论而不得不进行的行为。

如果是自己内心主动认知和承认廉洁,那腐败哪里还有可趁之机?第二,自律具有自觉性,即使是在缺乏外部监督和强制力的约束的情况下,行为主体仍能自觉地保持内在观念与行为的统一,抵挡欲望的诱惑,坚定自己的的信仰,战胜欲望,做到廉洁,洁身自好。

“其身正,不令而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自律对于廉洁建设比他律更具有深层社会意义。

廉洁主体的特殊性决定其在遵守权利道德的行为上会对社会起表率作用。

廉洁作为公共节操的集中表现,公共权力执行者的自身廉洁如果不能起到示范作用,同样也不能指望有限的法律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当一个有自律的执行者进入公共生活领域,通常就不会做出由于一己私欲而做出伤害公共权益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这些执行者最终回归到依靠自觉自发地进行廉洁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贿赂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改善现今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

辩词——廉洁奉公靠自律还是他律

辩词——廉洁奉公靠自律还是他律

谢谢主席!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一直闪烁其词,听得我们是云里来雾里去的,为了避免大家继续困惑下去。

下面我就为大家细细梳理一下本场辩论赛对方辩友的错误之处。

第一、对方辩友错误的理解的“廉洁奉公”的含义,廉洁奉公的主体是谁,当然是自己廉洁奉公,难不成你还让他人来帮你廉洁奉公啊!所以从廉洁奉公的主体来讲,廉洁奉公主要靠自律无疑是对今天这个辩题的真理性回答!第二、对方辩友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错置了内外因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结合今天的辩题,自律强调的是人从自身角度出发,自我约束,自我调整,从而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它是人的一个内自省的过程。

而他律强调的是外力的强制束缚,干预。

我方从不否认他律在廉洁奉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今天辩论的是主要靠,是主要的,根本的。

而不是某一个片面的方面,自律作为内因无疑是最主要的!第三、对方辩友举了很多通过法律、制度等他律手段完成的廉洁奉公。

那我也给你举几个例子。

在明朝啊,有着剥皮实骨的酷刑,却也挡不住严氏父子贪污的步伐啊;清朝有满清十大酷刑,这也挡不住和珅的巨贪啊!的确倡廉重在反腐,但是反腐重在治本。

而这根本是什么,不正是官员们的自律吗!并且,他律一来具有滞后性,二来你管得住他的行,你管的住他的心吗!如果他本身就能廉洁奉公,那所有的他律又有何存在价值!第四、从他律和自律的关系来讲。

他律影响的是行为,而自律铸造的是习惯。

他律必须内化成自律之后,才能使廉洁奉公的行为变成廉洁奉公的习惯。

只有我们自身接受了他律,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些法律,规范,不过只一纸空文!所以他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自律,因此,无论对方辩友怎么雄辩滔滔都是在承认我方观点基础之上的辩论。

这里先行谢过了!曾经有一个让我选择廉洁奉公主要靠自律的机会,我们没有珍惜,等待岁月流逝我们才后悔莫及。

廉洁奉公贯彻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自律说四个字:我选择你。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辩论问题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辩论问题

正方攻辩问题:天小时之外,甚至是365如果他律更重要,那么我想请问对方2号辩友,你能否实现81、24小时不间断地守着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让他们无法去犯错误?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他律的标准是怎么定义的?2、号辩友,我想请问对方2、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廉政准则,可这些制度都是由人来制定的,3 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变相的自律吗?我想问对方辩友,如果他律比自律更重要,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各企事业单、4 位一致强调廉洁自律这个问题而不是廉洁他律?他律如何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啊?如果一个想成功,是主要依靠自己的自觉努力呢?还5、是等待他律的眷顾呢?下面我提的几个问题请对方辩友回答是还是不是对方认为他律比自律重要是吗?是1、那么没有他律,人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是吗?是2、那么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法律,社会就会变得混乱是吗?是3、那么自律比他律重要是吗?是4、您认为他律比自律重要是吗?是1、那么没有了他律,人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是吗?不是2、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是什么在约束人们?3、请问文明习惯的养成是由于他律吗?是、1那为什么,同一种他律环境,有人是文明标兵,有人是“不是文明标兵”呢?请对方辩2、友解释一下。

请问对方辩友法律是不是他律?是、1 那请问法律是人制定的吗?是2、那既然是人制定的,那也就是人对于自己的自我约束,那这样法律不就是一种间接的自、3律吗?我方攻辨的问题:反方提问:1.我想请问对方2号辩友,你们觉得自律的标准来源是什么?正方回答:自律是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纪,拿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其定义的标准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反方问:1、你们觉得自律的标准来源是什么?正方答:自律是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纪,拿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推荐-廉洁主要靠制度辩论 精品

推荐-廉洁主要靠制度辩论 精品

廉洁主要靠制度辩论廉洁主要靠制度辩论篇一:廉洁主要靠自律辩论赛——一辩立论尊敬的主席(主持人),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各位反方辩友,大家好:自律是依据自身对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认可来约束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外在的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正是他律的表现。

下面,我将从人性的层面、哲学的层面、法律的层面总结我方观点:廉洁关键靠他律一、从人性的层面讲,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中,有很多人发现腐败是个有利可图的买卖,久而久之,人性的良知一点一点的被侵吞,人的本性本身就存在恶的一面,当权力在手,又没有外界力量的监督和制约时,自律很难长期抵挡物质的诱惑和贪欲的膨胀,必然滋生腐败。

儒家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

荀子主张人性有恶,故通过君权、礼义、法度、刑罚进行约束,使人们去恶、向善。

没有了他律作保障,自律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从哲学的层面来讲,内因固然起决定作用,但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他律和自律也是这样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近年来查办的腐败窝案中,由于制度不健全,曾出现过会计贪污,带着出纳挪用的形象,有的人是被迫走上犯罪道路。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对于廉洁,在自律不足以依靠的现在,我们要依靠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外在保障,即他律的引导和约束来保障廉洁,不仅靠他律的处罚,更靠他律的威慑,靠他律所产生的对人的压力。

没有他律的严格保证和主导作用,自律的过程将寸步难行!三、从法律的层面上讲,完善立法、加强反腐败机构建设,对加强廉政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酒后驾车为何屡禁不止?因为违法成本低,法律对酒后驾车者惩治力度不够。

为什么如今查处腐败力度这么大,还是有人前腐后继,因为立法、司法环节还不完善。

新加坡通过完善法制,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使政府机关人员不想贪、不能贪和不敢贪,因而是亚洲最廉洁的国家。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辩论问题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辩论问题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辩论问题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下面我将就“廉洁重在自律自由”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首先,廉洁是指廉洁自律,即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不贪污受贿,不违法乱纪。

而自律则是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被外在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廉洁和自律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的第一个观点是,廉洁和自律是保障自由的前提。

只有在廉
洁自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

如果没有廉洁,贪污腐败将会蔓延,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人民的利益将会受损。

而如果没有自律,个人行为将会失控,社会风气将会败坏,自由将会被滥用。

因此,廉洁和自律是保障自由的前提。

廉洁重在自律自由的第二个观点是,廉洁和自律是实现自由的条件。

只有在廉
洁自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廉洁自律可以净化社会风气,提高政府效能,保障人民权益,使人民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享有自由。

廉洁自律也可以规范个人行为,提高社会素质,使人民在自律的自由中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廉洁和自律是实现自由的条件。

综上所述,廉洁重在自律自由是我们的立场。

我们认为,廉洁和自律是保障自
由的前提,也是实现自由的条件。

我们呼吁大家共同努力,让廉洁和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选择,让自由在廉洁和自律中得到最好的实现。

谢谢!。

廉洁教育靠自律一辩稿

廉洁教育靠自律一辩稿

廉洁教育靠自律一辩稿
尊敬的评审、各位辩友:
我代表反方,站在“廉洁教育靠自律”的一方,我将为大家阐述自律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性。

首先,自律是一种内生动力。

廉洁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廉洁、自律的公民,而自律是从内心产生的。

强制性的纪律和法规可能会产生一种表面的守法,但真正的廉洁教育应该激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责任感,这种自律对于持久的廉洁效果至关重要。

其次,自律强调责任感。

自律的人通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更容易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自律能够帮助个体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违法或守法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此外,自律鼓励主动学习。

廉洁教育不仅仅是不做违法的事情,更是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以改进社会。

自律的个体更有可能主动了解社会问题、参与公共讨论和倡导变革。

他们愿意接受终身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最后,自律是廉洁教育的可持续之道。

自律的人不仅仅是在廉洁教育课程中表现好,他们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坚守廉洁原则。

这种自觉的自律,将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将廉洁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自律是廉洁教育中的关键因素。

虽然监督和法规在廉洁教育中也有重要作用,但自律是最根本的动力。

只有通过自觉的自律,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廉洁的内涵,
并将之贯彻于日常生活。

因此,我们强烈认为廉洁教育靠自律,自律是塑造廉洁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谢谢。

廉洁主要靠自律辩论赛——一辩立论

廉洁主要靠自律辩论赛——一辩立论

廉洁主要靠自律辩论赛——一辩立论尊敬的主席(主持人),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各位反方辩友,大家好:自律是依据自身对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认可来约束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外在的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正是他律的表现。

下面,我将从人性的层面、哲学的层面、法律的层面总结我方观点:廉洁关键靠他律一、从人性的层面讲,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中,有很多人发现腐败是个有利可图的买卖,久而久之,人性的良知一点一点的被侵吞,人的本性本身就存在恶的一面,当权力在手,又没有外界力量的监督和制约时,自律很难长期抵挡物质的诱惑和贪欲的膨胀,必然滋生腐败。

儒家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

荀子主张人性有恶,故通过君权、礼义、法度、刑罚进行约束,使人们去恶、向善。

没有了他律作保障,自律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从哲学的层面来讲,内因固然起决定作用,但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他律和自律也是这样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近年来查办的腐败窝案中,由于制度不健全,曾出现过会计贪污,带着出纳挪用的形象,有的人是被迫走上犯罪道路。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对于廉洁,在自律不足以依靠的现在,我们要依靠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外在保障,即他律的引导和约束来保障廉洁,不仅靠他律的处罚,更靠他律的威慑,靠他律所产生的对人的压力。

没有他律的严格保证和主导作用,自律的过程将寸步难行!三、从法律的层面上讲,完善立法、加强反腐败机构建设,对加强廉政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

酒后驾车为何屡禁不止?因为违法成本低,法律对酒后驾车者惩治力度不够。

为什么如今查处腐败力度这么大,还是有人前腐后继,因为立法、司法环节还不完善。

新加坡通过完善法制,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使政府机关人员不想贪、不能贪和不敢贪,因而是亚洲最廉洁的国家。

这些有关他律的典型事例和做法难道不能唤醒对方辩友,廉洁关键科里他律吗?我党更是重视廉政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洁主要靠自律还是他
律一辨稿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及在场的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我是正方一辩,很高兴今晚能与对方辩友探讨“廉洁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这个辩题,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首先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廉洁:是指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一种精神。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他律:指非自愿性地接受来自他人的约束,检查和监督。

我方之所以认为廉洁主要靠自律,理由如下:
第一:他律相比自律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都知道廉洁是一种社会性问题,而社会的存在主体是人,他律给予人们的约束都是一致性的,但是最终是否遵守它,真正做出决定的还是看人。

简单的来说就是,他律它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而自律可以。

比如身居高位,小人为了获得利益向你伸出诱惑之手,你是接受来自小人的贿赂还是坦然拒绝,坚持清白精神?从而我们可以知道他律虽然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第二:自律相比与他律更具有实质意义性。

在当今的廉洁建设当中,廉洁自律与法制建设是同行的,但是在法制建设不完善的如今,诸多不法份子狠抓空子,屡屡与廉洁之风背道而行,相比较而言自律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自律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廉洁问题。

自律能够使人内心承认廉洁的正确性,自觉的保持身心合一,从而坚持自己的信仰,做到廉洁,洁身自好。

而他律赋予的惩戒作用对于无法做到自律的人来说只是暂时性的威慑,当外界给予他的诱惑足够之大时,他律将会显得很惨白无力,而对于坚守
本心,洁身自律的人来说又显得无关紧要。

试问,如果是自己内心认同了廉洁,那么腐败又哪里会有可乘之机呢?
第四:自律与他律虽然相互监督,但是根本上而言他律是自律的辅助性产物。

我们都知道,在人刚出现之初,社会是混乱的,无纪律的,一切都是靠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安定。

然后又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不能无时无刻的做到自律,从而就提出了他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行为标准,使得二者互相监督。

但是根本上来说,他律在自律失去效用后也不一定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他也可能被表面上的廉洁所蒙蔽,所以只有在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做到廉洁。

今天,我们并不是否定他律存在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理,我们是站在真理的角度上去衡量自律与他律二者谁对廉洁更重要。

常言道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我方认为为了保证廉洁,更应该从自律出发,真正使人内心认同廉洁的存在意义性,永保廉洁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