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安全12级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安全12级

安全工程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名称:编写教师:专业:班级:设计日期:安全工程教研室《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意义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

在《人机工程学》理论教学完成后,通过完成一次具体课题的设计,使同学真正触摸实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真正体验所学知识与实际设计的联系,引导同学体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可能的设计改进,以及寻求更佳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同学们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同时,完成课程设计需要作两方面的调研:现实情况的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这部分工作超越课堂,超越教材,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因特网以及设计的种种现场去进行调研,对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任务描述与要求:在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适宜的设计题目(见后面的参考选题),通过实际调研和信息查询及其信息资料的分析,提出需要解决的人机学问题,本着建立良好的人——机——环境关系的思想,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完成课题中的人机学问题的研究与设计,使设计适合人的生理(人体尺寸、解剖学特征)、心理、感知、认知、行为习惯和情感等因素,具有使用上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方便性、高效率等人机学特征。

四、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各环节要求:(一)选题要求:课题选择一定切合实际,确实是可能接触到的事物,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可以在下面提供的设计题目中选取,也可以自行拟订题目,自行拟订题目必须和老师进行沟通后方可以进行。

课程设计选题:1)城建学院校园内分类垃圾箱人性化设计2)城建学院学生宿舍公共洗漱间设计3)长春市公交车站候车座椅人因设计4)153路公交车上的座位人因设计5)城建学院食堂餐桌椅人因分析与设计6)城建学院综合楼内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7)城建学院大学生宿舍家具设计8)城建学院综合楼多媒体教室空间设计9)老年人手机设计10)老年人躺椅设计11)老年人登山拐杖设计12)牙刷的人因设计13)家用拖把的人因分析与设计14)手机用户界面设计的人因分析15)城建学院校园网络主页的人因分析与改善(二)调研要求:解决所选课题所涉及的人机问题,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数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设计或立论的依据,不能凭个人主观感受或推测来判断人机关系的优劣,闭门造车是完成不了设计的,所以每个同学必须针对设计选题,走出校门进行较广泛的设计调研,设计体验,收集设计现状的有关资料,更重要的是明确设计的使用者,收集有关用户(消费者)方面的信息(人体尺寸、使用方式、使用过程感受等),以便使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解释人机工程学在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人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1.2 人的因素讨论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对人机系统的影响。

分析人类感知、认知和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

1.3 机器因素介绍机器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对人机系统的影响。

讨论机器的操作界面和控制系统的design principles。

1.4 人机系统解释人机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探讨人机系统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第二章:人的因素工程2.1 人的生理特点分析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对作业效率和舒适性的影响。

讨论人的体力、耐力和疲劳特性。

2.2 人的心理特点介绍人的感知、认知、情绪和动机对作业表现的影响。

探讨人的注意力、记忆、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人的行为特点讨论人的习惯、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改变的原因。

第三章:机器因素工程3.1 机器的功能和性能分析机器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对操作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

讨论机器的操作界面和控制系统的design principles。

3.2 机器的可靠性和维护介绍机器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维护策略。

解释机器故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3 机器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讨论机器的安全性、防护装置和环境适应性。

分析机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作业效果和风险。

第四章:人机系统设计原则4.1 人的能力与需求分析人的能力、需求和限制在人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解释人机系统设计中的“匹配原则”和“适应原则”。

4.2 系统整体优化介绍人机系统设计的整体优化方法和原则。

讨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和整合。

4.3 系统评价与反馈解释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方法和指标。

讨论系统反馈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五章:人机系统案例分析5.1 汽车驾驶舱设计分析汽车驾驶舱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讨论驾驶舱布局、控制器设计和驾驶辅助系统。

5.2 计算机界面设计介绍计算机界面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2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2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剃须刀的人机学评析姓名:夏峻生学号:2011313632班级:11工业日期:2013年12月19日一、设计背景 (3)二、市场应用价值 (4)三、设计原理 (4)1. 需要考虑的因素 (4)2. 人体面部尺寸分析 (5) (5)3. 人手对操控器的要求 (7)四、剃须刀的设计 (7)1.剃须刀的人机分析 (7)2.外形的选择 (8)①外形的设计 (9)②透明储屑槽的结构特点 (11)③透明储屑槽的设计 (11)④螺旋桨结构特点 (13)⑤螺旋桨的设计 (13)⑥整体结构特点 (14)⑦整体结构设计 (15)五、总结 (16)一、设计背景现如今国内市场的一些小家电上市不久就被淘汰,究其原因正是忽略了某些人机需求要素,出现了不利于用户的弊端。

飞利浦电动剃须刀因对人机需求的各方面要素考虑地十分充分,世界销量稳居第一。

本课程设计以飞利浦电动剃须刀为例,分析如何将人机需求要素融入到剃须刀的设计之中。

图为飞利浦电动剃须刀二、市场应用价值电动剃须刀虽然使用人群有限,但是,作为男士们的生活常备电器,其市场走向却也折射出我国小家电市场的发展情况。

电动剃须刀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中高端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逐步增大。

在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电动剃须刀市场也逐渐显示出复苏迹象,表现得更为活跃。

中国电动剃须刀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市场规模扩大、消费群体增加。

现在,电动剃须刀市场已呈现多元化发展,众多国内品牌和国外大品牌对有限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

飞利浦剃须刀要想在消费者中立足脚跟,必须从年轻人做起,特别是大学生、男性工作者这部分群体。

小家电的设计要尊重人的价值,要首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

一般而言,把产品设计中的人机需求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生理性需求、心理性需求、智性需求。

三、设计原理1.需要考虑的因素电动无屑剃须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如何根据风力的大小和装置结构特点,使其更好地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人体的尺寸和对剃须刀的要求②外形与人机工程的结合③螺旋桨的良好结构特点,使其在刀片区域能更好的完成清洁任务;④通道的结构设计,使其在不影响整体美观的同时能顺利地完成屑的转移;⑤透明槽的结构设计,使其美观的同时能够让人方便清楚的看清内部存储的容量以供及时清理,并同时设置装置防止胡屑再次回到刀片区域。

符合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符合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符合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原则,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点;3.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设备设计原则。

4.能够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5.掌握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和工具;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人的关注,尊重人的需求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意识到人机工程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对人机工程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点:分析人的感知、认知、情绪和行为规律,为学生提供设计人机交互系统时考虑人的因素的理论基础。

3.常见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设备设计原则:介绍键盘、鼠标、触摸屏等常见交互设备的设计原则,以及界面设计的基本规律。

4.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讲解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流程、方法和工具,如用户画像、用例分析、原型设计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5.实践项目: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机工程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的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 引言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优化人机交互的学科,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尤其是在设计产品时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我们开展了一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合作对象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 课程设计方案2.1 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产品设计状况,分析其人机交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同时,通过与公司合作,学生们将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并加强合作与沟通能力。

2.2 实施步骤•第一步: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并了解其产品设计情况。

•第二步: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研究并分析一个产品的人机交互问题。

•第三步:通过多种手段(如讨论、问卷调查、用户测试等)收集用户对产品人机交互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步:在理论指导下,小组提出改进方案,包括界面设计、用户体验、操作流程等方面,并汇报给公司。

•第五步:在公司的指导下,小组实施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与调整。

2.3 课程设计工具•计算机模拟软件(如Axure、Sketch、Mockplus等):用于设计交互界面,演示用户操作流程。

•问卷调查工具(如问卷星、腾讯问卷等):用于获取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用户测试工具(如用户体验实验室、调查软件等):用于收集用户体验数据。

3. 设计成果课程设计结束后,小组们分别提出了改进方案和实施效果报告。

3.1 改进方案•小组A:针对公司电子书设计不够人性化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改进措施,如优化界面、增加书签功能、增加自适应调节亮度等。

•小组B:针对公司网站首页设计不够美观,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首页设计方案,优化了页面布局和色彩搭配,增加了网站用户数量。

•小组C:针对公司APP界面设计不够直观,操作流程较为繁琐的问题,提出了新的APP界面设计方案,增加了更多的点击区域,优化了操作流程,方便用户的使用。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设计背景人机工程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旨在使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与机器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实现更好的工作效率和体验。

在这个领域中,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机交互的本质,掌握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师。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够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人机交互设计项目。

设计内容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在本阶段,学生将学习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人机交互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体验设计;3.交互设计原则和模式;4.人机界面设计和评估;5.多模态交互设计。

第二阶段:实践训练在本阶段,学生将通过一个小型的人机交互设计项目,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需求分析和用户调研;2.设计方案的制定和评估,包括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3.原型设计和测试;4.项目的实现和测试。

第三阶段:项目汇报和分享在本阶段,学生将对自己的设计项目进行汇报和分享,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目标和创意;2.设计过程和方法;3.设计成果和效果;4.经验总结和展望。

设计成果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一定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开发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小型人机交互设计项目。

同时,他们还将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汇报分享的能力。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人机交互设计培训,让他们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一个鼓励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人机交互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理解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人的能力、局限性和机器的功能。

3. 帮助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原则,提高界面设计的合理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技能,包括界面布局、操作逻辑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共同解决人机工程学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机工程学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引导学生关注人机系统的可用性、可访问性,培养他们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认识到人机工程学在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人机工程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人机交互领域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人机工程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人机工程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 分析人机系统的基本构成,探讨人的能力、局限性与机器特性的关系。

2. 人机交互设计原则- 阐述人机交互的基本原则,如一致性、简洁性、易用性等。

- 结合实例分析优秀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人机系统可用性评估- 介绍可用性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任务分析、用户测试等。

-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对现有产品进行可用性评估和优化。

4. 人机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的人机工程学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67293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67293

目录摘要 (1)第一章阶梯教室门窗、桌椅及相关设施的人机关系 (2)1.1安全人机工程学 (2)1.2 感觉系统中存在的人机关系 (2)1.3神经系统中的人机关系 (4)1.4运动系统 (5)1.5课桌椅色彩设计的人机关系 (5)1.6学校课桌椅调查分析的背景 (5)1.7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 (6)第二章人体相关尺寸的收集 (7)2.1高校桌椅设计的人体尺寸依据 (7)2.2现有桌椅的功能尺寸测量 (8)2.3坐姿人体尺寸 (10)2.4立姿人体尺 (11)2.5人体相关水平尺寸 (13)2.6人体活动空间相关尺寸 (15)第三章阶梯教室门窗的安全人机工程分析 (16)3.1阶梯教室的门窗的安全人机工程分析 (16)3.1.1 教室内色调分析 (16)3.1.2 教室内光照分析 (17)3.1.3对门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分析 (20)3.1.4对窗户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分析 (21)3.2对阶梯教室门窗的合理性改良和设计 (23)第四章阶梯教室桌椅的安全人机工程分析 (24)4.1桌椅的安全人机工程分析 (24)4.1.1桌下抽屉与净空高设计 (25)4.1.2桌椅的水平间距设计 (26)4.1.3座椅扶手设计 (26)4.2对阶梯教室桌椅合理性改良和设计 (27)第五章设计总结 (29)参考文献 (31)摘要安全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集合各种学科的综合学科,对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流程性。

而基础设施是我校学生与教职工生活学习中很普遍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更是我们安全生活的一种保障,跟人体也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其中的应用也是显得异常重要。

用人机工程学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大学院校里教室中的设施(黑板、讲台、课桌、课椅)的布置和尺寸与人(教师、学生)的功能尺度相协调的关系,得出了一组合理的数据,从而达到减少教师和学生上课时的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学校园硬件建设高速度发展,各类先进设备不断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同学们每天大量使用的课桌椅却并不尽如人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赵建峰学号:200624283指导老师:仪垂杰撒占友林荣辉周扬民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12月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青岛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教研室2008年12月1 课程设计的意义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

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这些都是人机工程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2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寻找直接或间接资料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其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并了解有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3 课程设计的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2)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3)问题分析全面、数据采集客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过程正确、文理通顺、表达清晰;(4)按照工程制图标准绘图;(5)设计说明书要求详细说明设计过程,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数据采集的客观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图纸绘制的规范性,说明书撰写情况,学习态度。

2、按以上考核点,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冲压作业操作台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二、设计背景:冲压作业单调、重复,容易引起操作者疲劳;噪声和振动使操作意识下降,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操作者的姿势不正确,会加速疲劳,增加危险性,所以操作位置和姿势,以及周围环境诸因素都应合理设计。

三、设计内容:在压力机的尺寸设计上考虑人体参数,并设置肘托板、高度可调的椅子和脚踏板,以增加操作的舒适性。

其设计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四、设计要求:1、人操作时能减轻胳膊疲劳的肘托板设计;2、高度可调节的座椅设计;3、大小、用力合适的脚踏板设计;4、操作台高度设计;5、人与操作台的视角;6、操作台垫板厚度设计。

冲压作业的标准操作尺寸1-肘托板 2-坐椅 3-脚踏板现状分析理论资料收集现有状况收集、分析使用分析功能分析尺寸计测计测项目选择计测人群选择确定新设计方案脚踏板设计操作台设计座椅设计其它结束图1-1目录1.概述: (7)2.现状分析: (7)3.操作台设计: (8)3.1 操作台台面高度设计: (8)3.2 操作台台面宽度设计 (9)3.3 操作台的长度设计: (9)3.4操作台的长度设计: (9)3.5 操作台台面边缘形状设计 (9)3.6 操作台垫板设计 (9)3.7 人与操作台的视角:38度 (9)4.座椅设计 (9)4.1 座面高度设计 (10)4.2 坐深设计 (10)4.3 座宽设计 (11)4.4 座面倾角设计 (11)4.5 靠背的高和宽设计 (11)4.6 靠背与座面夹角设计 (12)4.7 坐垫高度的设计 (12)4.8 扶手高度设计 (12)4.9 座椅旋转角度设定 (12)4.10 座椅与操作台的距离设计 (13)5.脚踏板设计 (13)5.1 脚踏板简介 (13)5.2 脚踏板的相关尺寸设计 (13)5.2.1 宽度设计 (14)5.2.2 两脚踏板的间距的设计 (14)5.2.3 厚度设计 (14)5.2.4 长度设计 (14)5.2.5 倾斜角度设计 (14)5.2.6 脚踏板与座椅轴的距离设计 (14)5.2.7 脚踏板表面设计 (14)5.2.8 其他设计 (15)6.肘托板的设计 (15)6.1 长度设计(依据前臂长设计) (15)6.2宽度设计(依据肩宽和上臂长设计) (15)6.3 厚度设计 (15)6.4 倾斜角设计 (16)6.5其他设计 (16)7. 新方案确定 (16)7.1 操作台 (16)7.2 座椅 (16)7.3 脚踏板 (16)7.4 肘托板 (16)8.总结 (16)参考资料 (17)1.概述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人性化因素被引入到各种产品的设计制造中,人机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从事不同作业时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并据此确定作业的合理负荷及能量消耗,制定合理的歇息制度,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

以减轻疲劳,保障健康,提高作业的效率。

人机工程学还研究作业分析和经济原则,寻求经济、省力、有效的标准工作方法和标准作业时间,以消除无效劳动,合理利用人力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冲压作业操作台的各个主要部件。

压力加工时机械制造的基础工艺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

冲压设备易操作,零配件成型效率较高,因此在各种制造型行业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所以人机工程在冲压工作中的应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冲压生产现场一般噪音较大,冲压工作本身又具有简单、重复的特性,而人员在这种作业环境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易产生单调感,从而引起心理、生理上的疲劳,进而造成注意力下降,工作不细心,往往容易产生事故。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安全人机学原理设计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以实现机宜人、人适机,达到人机合理结合,为此我们对冲压工作台的各个主要部件中加入了人性化设计。

2.现状分析压力加工工艺亦称为锻压工艺,即利用压力机和模具,使金属及其他材料在局部或整体上产生永久变形。

压力加工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弯曲、胀形、拉伸等成形加工、挤压、穿孔、锻造和压接等组合加工等。

它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加工工艺。

由于压力等加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它广泛应用在汽车、电气和航天航空等生产部门。

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采用锻压工艺取代机械切削加工工艺,使锻压机械在机床中的比例增大,其中,以曲柄压力机的数量和品种最多。

压力机(包括剪切机)是危险性较大的机械,通常被称为“老虎机”,发生操作者的手指被切断的数字是惊人的。

压力加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关注,一直是劳动安全工作比较突出并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压力加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关注,一直是劳动安全工作比较突出并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压力加工过程是这样的,上模具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并随之运动,被加工材料放于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的下模具上,通过上模具相对于下模具作垂直往复直线运动,完成对加工材料冲压。

滑块每上下往复运动一次,实现一个行程,当上行程时,滑块向上移动离开下模,操作者可以伸手进入模口区,进行出料、清理废物、送料、定料等作业;当下行程时,滑块向下行动进行冲压。

经过分析与调查,现有冲压设备一般存在如下问题:工作台:⑴有的工作台台面太高,矮个人高度受限,易累;而高个人员因容膝空间不足,身体不能挺直,长期作业造成脊椎炎等;⑵工作台台面边缘台尖锐,当操作人员起坐时,易滑伤手臂、手等;⑶操作人员与操作台的视角不合理,造成眼睛疲劳。

座椅:⑴座椅高度固定,而人的身高不同,太矮的人双腿悬空,双脚无法平贴于地面,座椅前端压迫大腿,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小腿麻木,太高的人因骨盘而倾,导致异常的腰部曲线,进而引起腰酸背痛。

因操作人员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高度,长期作业易造成生理和心理疲劳。

⑵座椅软硬不适合,太软人体臀部和大腿会深深地凹入座垫内,全身受到座垫和接触压力,不调节坐姿,排除压力的效率也差;太硬则会引起不舒适甚至疲劳感等。

⑶座椅无靠背,操作人员不能得到很快的休息,或是靠背与座椅之间无开口区域,不能配合人体向后突出的骶骨和臀部的需要。

⑷坐背和坐垫的角度设置不合理,造成腰部曲线变形,而且不能得到舒适的休息。

⑸座椅无扶手,休息时,手臂无支撑,易造成身体疲劳。

脚踏板:⑴无脚踏板,工作椅座而过高,人的双脚处于悬空状态。

⑵有脚踏板,但角度设计不合理,长时间工作造成脚踝酸痛、麻木。

肘托板:⑴随工作时间的加长,肘与操作台的长时间接触会导致手臂、肩膀、颈部因工作而引起疲劳酸痛,甚至过度疲劳引发关节炎、肌腱炎。

⑵有肘托板,边缘为矩形,棱角太尖锐,易划伤手臂及手,倾斜角度设计不合理,易造成腰部酸痛、脊椎变形等。

冲压事故的原因分析如下:⑴冲压操作简便,动作单一,单调重复的工作极易使操作者产生厌倦情绪。

⑵作业频率高,操作者需要配合冲压频率,手频繁地进出模操作,每班操作次数可达到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经历和体力都消耗大。

⑶冲压机械噪声和振动大,作业环境恶劣造成对操作者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

⑷设备问题。

模具结构设备不合理,机械本身故障造成连冲或不能及时停车等。

⑸人的手脚配合不一致,或太多人操作彼此动作不协调。

防止冲压事故时一个复杂、综合性的工作,应从多方面、多层次给予重视。

压力机本质安全和采用安全装置时压力作业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使用和管理是安全的保证,包括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创造良好环境和舒适的工作条件,采用辅助安全措施等,否则压力机及其安全装置再好,但得不到正确的使用和维护,甚至遭到人为损坏和拆除,事故仍可能发生。

3.操作台设计3.1 操作台台面高度设计:坐姿工作面的高度主要由人体参数和工作性质等因素决定,从人体参数看,一般同坐高加三分之一坐姿高度或坐姿轴高见25mm来确定工作面高度。

从作业性质来看,作业需要的力越大,则工作面高度越低,作业视为要求越强,则工作面得高度就越高。

经分析此次工作面的高度按照坐姿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值设计。

此次设计针对的是18~60岁的人群,故查《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在此年龄段的坐姿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值为958mm,考虑到在此次设计中加了脚踏板,故设计座面高度为860mm。

3.2 操作台台面宽度设计工作面宽度视作业功能要求而定。

若单供肘靠只用,最小宽度为100mm,最佳宽度为200mm,仅当写字面用,最小宽度为305mm,最佳宽度为405mm;作办公桌用,最佳宽度为910mm;作试验台用,视需要而定。

此次设计宽度为1000mm。

3.3 操作台的长度设计:尺寸与宽度相同(1000mm)3.4操作台的长度设计:查《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在18~60岁年龄段第90的百分位数的坐姿膝高为523mm。

查《正常人着装身材尺寸和穿鞋修正量值》表的膝高的修正量为33mm。

最小功能尺寸为:523+33=556mm剩余高度为:860-556=304mm为保证容膝空间,工作面板厚度设计为40mm3.5 操作台台面边缘形状设计考虑到操作人员的舒适度以及安全,形状设计为弧面型。

3.6 操作台垫板设计为了配合不同零件的加工以及实现冲压器的不同功能和及时调换损坏的垫板,垫板应设计为课调换的:考虑垫板受力以及经济,厚度设计为40mm,形状有正方形,边长一般为250mm,圆形垫板直径一般设计为3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