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题2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题2

2017-2018学年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题2

2017-2018学年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题22017-2018学年上学期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绿.林(lù)款识.(zhì)亟.须(jí)纶.巾(guān )B、提.防(tī)饮.马(yìn )虾.蟆(há)动弹.( tan )C、熨.贴(yù)泡.桐(pāo )吐.弃( t?)里弄.(nòng )D、咋.舌(zé)熨.斗(yùn )呕吐.(tù)供.给(g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墨守成规委屈求全轻歌曼舞世外桃源B、风声鹤唳黄粱美梦流言蜚语如火如荼C、滥竽充数直截了当始作俑者变本加励D、江郎才尽良晨美景万事俱备待价而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魂牵梦绕。

○2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

○3牛郎之女两星不是绝对的“恒”,但每逢七夕并不能看出它们向对方移动丝毫,更谈不到“渡河”。

A.终生界限虽然当然B.终生界线即使也就C.终身界线虽然也就 C.终身界限即使当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自鸣得意....的毛病,还美其名曰“自尊自信”,这是值得年轻朋友注意的一个问题。

B.尽管陈水扁“执政”的八年间在两岸关系上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但始终无法改变台湾的主流民意,和平发展仍是绝大多数民众的企盼。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你不该饭前吃东西,”她说:“你吃饭会没胃口的。

2018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喧.哗/渲.染粗犷./框.架否.决/否.极泰来B.蹉跎./滂沱.荣.耀/戎.马躯壳./金蝉脱壳.C.沏.茶/透彻.枸杞./绮.丽臭.氧/乳臭.未干D.揣.测/喘.气莅.临/隶.书降.临/降.龙伏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书籍始作勇者画地为牢B.隽永嬉戏甘拜下风驷马难追C.穿戴犒劳谈笑风生别出心裁D.安详沉淀望文生义留芳百世3.下列句子之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说,要了解一个人,不妨看她读什么书?说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B.泰山巍峨雄浑,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华山壁立千仞,群峰挺秀,有“奇险”的美名C.许多传传统诗词被改编成流行歌曲,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天文的《正气歌》……等。

D司马迁曾经说过,他写《史记》的志向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至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依次填入下列个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北京师范大学派出的无人机组在南极科学中大显身手。

截至今年二月,它们航拍影像达14000余张。

(2)吉林省首家市级联合办税服务大厅——通化市国家税务局、通化市地税局联合建设办税服务厅日前正式。

(3)其实孩子对于美、善、温暖等感知往往是很的,但是这些感知常常是被父母忽略。

A.考察启用敏锐B.考察启用敏捷C.考查起用敏锐 C.考查启用敏捷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仕途,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阳奉阴违....,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B.这次声势浩大的自行车大游行在古巴是史无前例....的,它生动地展现了古巴人民克服困难和反对霸权的坚强意志。

C.演员黄觉饰演的泰国逃兵衣衫褴褛,灰头土脸,与他之前饰演的范柳原等民国时期的绅士形象泾渭分明....。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阅读题甲必做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周考5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周考5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卷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惬(qiâ)意寒暄.(xuān )停滞.( zhì)皮开肉绽.(zhàn )B、龟.(jūn )裂蹒.(pán)跚纤.(qiān)维藏污纳垢.(gòu )C、琐屑.(xiâ)婆娑.(suō)停泊.(bó)喟.(kuì)然长叹D、折.(zhē)腾桎梏.(gù)上溯.(sù)自怨自艾.(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好高骛远自惭行秽锱铢必较鲜为人知B、珠联壁合物美价廉藕断丝连锋芒毕露C、素昧平生潜移默化言简意赅鞠躬尽瘁D、姹紫嫣红雍荣华贵随声附合别出心裁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2)硚口区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为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立案。

(3)尊敬、、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体验侦察爱护B、体验侦察爱戴C、体味侦查爱戴D、体味侦查爱护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听说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信心树立起来。

C、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D、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俺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018职高高三周考试题答案

2018职高高三周考试题答案

1
职教中心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语文周考模拟试卷(一)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条文式 、表格式 12、 婉约 13、 清泉石上流 14、 历史、现代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现代文阅读题(共25分) (一)每题3分,共15分
(二)每题2分,共10分
(三)每题2分,共10分
四、古诗文阅读题(15分)(一)古诗阅读(5分)
31、( C )(2分)
32、诗人将惜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
深刻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3分)(二)古文阅读(每题2分,共10)
37、翻译句子
(1)邹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焕发而容貌俊美。

(2)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作文
(一)应用文(10分)(二)大作文(50分)
2。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周考3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周考3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卷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混淆.(yáo )噱.头(xuã)贮.存(zhù)浅尝辄.止(zhã)B、阡陌.(mò)屡见不鲜.(xiǎn)执拗.(niù)熠熠.(yì)C、良莠.不齐(yǒu)宁谧.(mì)衣袂.(mâi)有条不紊.(wĕn)D、谙.习(àn)央浼.(mâi )撂.下(liào)入场券.(q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破斧沉舟中流砥柱按部就班焕然一新B 故伎重演励精图治铤而走险得不偿失C 瞋目结舌漠不关心向隅而泣指高气扬D 迫不急待声名狼藉天源之别阴谋诡计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新华书店门口,她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

(2)歌手把深厚的感情在歌声里,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

(3)市长强调,要认真查清国有企业的资产,严防那些蛀虫们借改革之际国家财产。

A、偶然灌注侵吞B、偶然贯注侵吞C、偶尔贯注鲸吞D、偶尔灌注鲸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军训中,我耳濡目染....了战士们吃苦耐劳,很受感动。

B、一江春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C、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丽丽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D、《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B、今天是星期天,你去故宫呢,还是去万寿山?C、昨天,我上街买了鸡、鱼、蔬菜、水果……等。

D、他的丈夫得意洋洋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

“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2(新课标)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2(新课标)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尤其是在早期传统中,“道"和“德"最早是分开来讲的。

“德”观念的产生当在原始社会,与氏族有关。

巴新生先生认为“德"观念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殷商时期的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西周君主的祭祀征伐、视察巡行即统治者的政行;春秋时期的道德观念即普遍的道德判断标准阶段.“道”观念的出现当晚于“德”观念.从原始语义上来分析,“德”观念最早为一种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为部族成员所共有。

而“道"观念的原始意义是所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可见,“德”观念同“道”观念在其产生的初始意义上,就有一种成长为普遍性的趋向,都具有成为普遍观念的可能性,这是它们最终走向抽象范畴的一个前提。

从字义上来考察,“道”从首从行,点明了人在“行”时,要时时抬头,或“仰首”“向外",以“观察"或“体会”那高高在上的“天”或“天意”,从而保证天命得以践履;“德"从行从十目从一从心,点明了“德"之行首先乃是有“心”之“行”,应该时时注意问“心”,注意“向内”求索,反观自己的“行"是否是出自“内心”对“天”或“天命”的洞察.相比起“道”观念,“德”观念更具体,距离人更近。

作为文化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德”观念逐渐成为“道”观念的体现。

如《国语·晋语》中载,晋厉公六年,范文子率晋军在鄢陵打败楚军后,针对晋厉公的“无德而功烈",说:“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天道是没有偏私,只把福命授给有德的人。

可见,天道的得以体现就是通过“德”。

西周时期“德”观念的使用总是与宗教的天命观相结合,“以德配天”即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可是到春秋后期,随着天命观的不断遭到怀疑,“天"的神学观念也不断被怀疑和剔除,逐渐向自然天道观转化,与之相配的“德”也便具有了天道自然的意义.“德”逐渐成了“道”的体现。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

最新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2017高职高考试卷语文阅读题甲必做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职业高三语文周考试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绿.林( lù)款识.(zhì)亟.须(jí)纶.巾( guān )B、提.防( tī)饮.马( yìn )虾.蟆( há)动弹.( tan )C、熨.贴( yù)泡.桐( pāo )吐.弃( tŭ)里弄.( nòng )D、咋.舌( zé)熨.斗(yùn )呕吐.( tù)供.给(g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墨守成规委屈求全轻歌曼舞世外桃源B、风声鹤唳黄粱美梦流言蜚语如火如荼C、滥竽充数直截了当始作俑者变本加励D、江郎才尽良晨美景万事俱备待价而沽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魂牵梦绕。

○2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

○3牛郎之女两星不是绝对的“恒”,但每逢七夕并不能看出它们向对方移动丝毫,更谈不到“渡河”。

A.终生界限虽然当然B.终生界线即使也就C.终身界线虽然也就 C.终身界限即使当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自鸣得意....的毛病,还美其名曰“自尊自信”,这是值得年轻朋友注意的一个问题。

B.尽管陈水扁“执政”的八年间在两岸关系上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但始终无法改变台湾的主流民意,和平发展仍是绝大多数民众的企盼。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你不该饭前吃东西,”她说:“你吃饭会没胃口的。

”B.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

C.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D.(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大我的儿子?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日那天,他收到许多朋友送的礼物。

B.春节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愈战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1-2倍。

C.每天早晨他都迟到,我们不能不认为他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7、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若需要的话,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C.我因临时有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对此深表歉意。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8.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她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B、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C、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D、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9、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大地的宽厚无私,。

A、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著C、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D、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慰问信是以组织的名义向对方表示关切、问候、安慰和鼓励的信件。

在格式和使用方法上与祝贺信基本不相同。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雷雨》属于悲剧。

C.《一碗清汤荞麦面》中那贫困清苦的母子三人,在巨大的不幸降临时没有退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相互关心,相互激励,相互支持,最终战胜困难,走出逆境。

D.单据也是一种便条,但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钱、财、物方面,其书写格式大体包括名称、正文、暑名、日期四部分。

二、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本大题共5题,共10分)11、长风万里送秋雁,。

12、,但见群鸥日日来。

13、吾尝终日而思矣,。

14、,,醉了由他。

15、随意春芳歇,。

三、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6-20题(共16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 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1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 、距关,毋内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17、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谋划。

B、秦时与臣游.游:游玩C、君安与项伯有故..有故:有交情D、为之奈何..奈何:怎么办,如何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A、项伯杀人,臣活之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D、欲呼张良与俱去19、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句式相同的是()(2分)A、孰与君少长B、具告以事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且为之奈何20、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1-24题。

(共14分)我说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

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畏惧一朵美丽的鲜花。

我会站在一朵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比爱深较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宫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

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

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

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恼你。

它让你在它的光辉里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的手。

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我会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还是异性的眼睛,只要它是用美丽注释的。

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

那是一些令我即则怯离又悔,不即不离不甘心的眼睛。

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

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

我知道我漏听了太多心灵的语言,只能在事后凭想像将它们一一补齐。

可我却无怨,只把这看成一种玩不厌的游戏。

我会畏惧一篇精彩的文字。

每每于墨香中翻开一本新杂志,在目录上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这名字往往是和一篇篇美文连在一起的),我总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应的页码,生性脆弱的心禁不起那美丽的惊吓和打击。

我把那不相干的文章慢慢读完,然后心里便开始发热发冷,发虚发酸,终于英勇地翻开那躲不过的一页,飞快游览一遍,以便让畏惧稍稍减淡,之后,再回头来细细咀嚼赏鉴那些勾魂摄魄令我永志不忘的文字哟!它们是从一支什么样的笔下流出来的?它们的诞生是艰难还是顺利?这些,永远是我愿意猜测的问题。

敏感而痴迷的心,久久走不出美文的枝枝杈杈丝丝脉脉,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

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

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恭敬。

美丽慷慨地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之旅,我们一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

美丽是这样无私地洗濯我们照耀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去护爱着她呢?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选自张丽钧《畏惧美丽》)21、请从第2、3、4自然段中各摘录一句表达作者对美丽“畏惧”感受的句子。

(3分)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22、作者通过欣赏美花、美目、美文来阐述自己的人生体验。

请仿照下面对“美花”阐述的句子,分别对“美目”“美文”予以说明。

(6分)美花:花是自然美的体现,“美花”是悦目之物。

美目:美文:23、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24、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畏惧美丽”?(3分)四、写作(40分)24、下面是一则请假条,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10分)请假条王老师:今日我因贵体欠安,不能到校上课。

特此请假两天(10月20-10月21日),望老师批准。

此致敬礼2015年10月20日请假人:张红修改:1、语言:将(2分)改为(2分)2、格式:(1)(3分)(2)(3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30分)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经历、感受或思考,有真情实感。

②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