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合集下载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

精心整理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简介1884年(5岁),爱因斯坦开始对袖珍罗盘着迷。

1888年(9岁),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着作。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9年(20岁)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21岁)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3年(24岁),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他们结婚前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

41906年(27岁)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10年(31岁)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3年(34岁)重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4年(35岁)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

迁居到柏林,“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

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表示:1921年(42岁),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6月访问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

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爱因斯坦资料

爱因斯坦资料

爱因斯坦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博士、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从小展现出对科学的兴趣,但在就读大学时作为一个书呆子捡回家中的面包师傅的工作远非纯粹的数学和物理研究。

他15岁时就开始研究特殊相对论,17岁时发表了第一篇作文,并开始在瑞士的苏黎世大学就读,受到伽利略的影响。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5篇论文,把他推到物理学的世界之巅,他所著作的特殊相对论,将物理学带入了一个完全新的方向。

爱因斯坦曾获德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科学奖,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其理论更彻底地改变了科学家对宇宙和时间空间的认识,他还发明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光电效应、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此外,爱因斯坦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将科学和宗教通过一个更宏大的统一视角来看待,给了人类科技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01
02
03
科学实在论
爱因斯坦坚信科学可以揭 示世界的真理,对哲学思 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原子战争
爱因斯坦反对原子战争, 强调和平利用科学技术, 对哲学思想的和平主义产 生了影响。
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对宗教信仰持开 放态度,认为科学和宗教 可以相互补充,对哲学思 想的多元性产生了影响。
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VS
与费曼的故事
爱因斯坦与理查德·费曼之间的故事也是 科学界广为传颂的佳话。费曼曾回忆说, 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科学家时,爱因斯坦曾 告诉他:“不要停止思考那些你认为自己 理解不了的事情。”这句话对费曼的职业 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生活中的趣事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 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家 ,她鼓励爱因斯坦学习和欣赏音乐,这也在 一定程因斯坦参与反战运动, 呼吁和平解决国际冲突, 对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美国移民
爱因斯坦作为犹太人移民 到美国,对国际关系和政 治格局产生了影响。
原子能政策
爱因斯坦主张和平利用原 子能,对国际原子能政策 产生了影响。
05 爱因斯坦的遗产
科学界的地位
1 2 3
相对论的创立者
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奠基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 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爱因斯坦曾多次呼吁世界各国停止核武器的研究和开发,并积极推动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他认为各 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和问题,而不是通过武力或威胁来解决问题。他的反战和平思想对 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宗教的看法
爱因斯坦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并不信仰任何 宗教。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个人选择和自 由,但不应该成为一种社会规范或政治工具 。

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

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

三一文库()〔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导语:爱因斯坦是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爱恩斯坦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的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奠基者,二十世纪两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因为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着名论文,“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生平简介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钢琴家。

五岁时对袖珍罗盘着迷,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1880年全家迁居慕尼黑。

1894年,又全家迁至意大利米兰。

尽管爱因斯坦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但爱因斯坦在就读小学和中学时,是一个顶级水平的学生。

随着爱因斯坦的长大,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市投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没有考好,该校校长赫尔岑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

爱因斯坦怎么死的

爱因斯坦怎么死的

爱因斯坦怎么死的
1、爱因斯坦是患病而死的。

爱因斯坦被诊断出患有主动脉瘤,1955年4月18日午夜在睡梦中感到呼吸困难,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脑溢血破裂,而逝世于普林斯顿,遗体被火化了,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会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物理学家。

3、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

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Person of the Century)”。

4、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
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爱因斯坦简介课件

1894年因反感德国教育 制度而辍学,随父母迁 往意大利米兰。
学术生涯
01
02
03
04
1895年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 理工学院学习物理学。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 工学院,开始为学术界所关注

1905年发表了四篇具有影响 力的论文,包括光电效应、布
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等。
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奠 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04 爱因斯坦的影响
对科学的贡献
相对论的提出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 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为现代物理学 奠定了基础。
光电效应的解释
统一场论的探索
爱因斯坦致力于寻找一个能够统一自 然界的理论,尽管他的工作尚未完成 ,但他的探索启发了后来的物理学家 。
他解释了光电效应,为量子力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详细描述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如物理现象和自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 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科学理论是对这些客观实在的近似描述,其有效性取决于 它们与实在的一致性。
科学自由精神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科学自由精神强调科学研 究的自由探索和创新,不受传统观念 和权威束缚。
详细描述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自 由探索和创新,不应受到传统观念和 权威的束缚。科学家应该保持独立思 考和怀疑精神,勇于挑战和超越现有 的理论框架。
02
03
科学研究的推动
爱因斯坦的工作激发了科 学家们对宇宙、物质和能 量的深入研究,推动了现 代科学的进步。
教育方法的启示
他的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 启示人们重视创造性思维 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人才。
社会进步的推动
爱因斯坦的思想和言论影 响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 法和行动,推动了社会进 步和变革。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简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АльбертЕйнштейн),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原德国人)。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

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

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

D)。

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InstituteforAdvancedStudy)教授。

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简介(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Einstein)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2]正因“对理论物理的贡献,个性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联”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

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简介(三):爱因斯坦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爱因斯坦事迹简介

爱因斯坦事迹简介

爱因斯坦事迹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deed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爱因斯坦事迹简介作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的成就令人瞩目;你是否在寻找爱因斯坦事迹简介?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爱因斯坦的事迹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在线成语词典在线新华字典节日专题无忧万年历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窗体顶端?您的位置:作家专区 >>关键字:窗体底端????爱因斯坦专区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后因二战爆发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

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

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

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成长履历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Einstein)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

父母都是犹太人。

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波林·科克。

1884年,5岁,爱因斯坦对袖珍罗盘着迷。

1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

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Kant)的著作。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ous)。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

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称号。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

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5年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1916年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

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象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爱因斯坦即给他的母亲连续写了两张明信片,欢呼“伟大的事变发生了……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是多么荣幸!”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

但是,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

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

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

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

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

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

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无线电广播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

他后来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说:“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1919年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2月,接受德国唯一的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

1922年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

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爱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

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2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8年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

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1929年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

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1930年是年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

1932年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933年1月30日,纳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

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

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

1935年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

是年,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四处奔走。

1937年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

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

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

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

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938年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1939年8月2日,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1940年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3年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1947年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9年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1949年爱因斯坦写了一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论文。

在这里,他提出了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

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1950年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