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综合能力检测(四)(第四章)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模块综合测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日常生活装置中,与手机充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水为电解过程,与手机充电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A正确;水力发电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错误;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2.(浙江4月选考)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

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体系温度升高,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由于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和c(OH-)增大,油脂水解向右移动的倾向变大,因而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以H+做催化剂,加快水解速率,因而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C项正确;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D项不正确。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 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C.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D.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解析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含40.0g即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正确;氢气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吸热的,故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1,B错误;等量的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因两反应的ΔH<0,即a<b,故C错误;P(白磷,s)P(红磷,s) ΔH<0,所以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故D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03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四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2688Ra 可用于辐照治疗癌症,下列关于22688Ra 说法正确( )A.核电荷数为138B.核外电子数为226C.中子数为50D.与22888Ra 互为同位素2.第115号(Mc )元素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c 位于第七周期B.Mc 与N 元素属于同一主族C.Mc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中子数为173的Mc 核素符号是招173115Mc3.最近,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18O 所构成的单质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综合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综合检测及答案(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 .水玻璃B .硅芯片C .黏土D .普通水泥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应用反响3Cl 2+2NH 3===N 2+6HCl 反省氯气管道能否漏气。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假定管道漏气遇氨就会发生白烟B .该反响应用了Cl 2的强氧化性C .该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D .生成1 mol N 2有6 mol 电子转移3.用以下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局部仪器已省略),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4.以下契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 4萃取溴水改为CCl 4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响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理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中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5.以下各组离子中,能少量共存的是( )A .K +、Cl -、CO 32-、Ca 2+B .H +、Fe 2+、NO 3-、Na +C .NH 4+、SO 42-、K +、OH -D .Na +、NH 4+、Cl -、NO 3-6.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参与b mol BaCl 2,恰恰使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如参与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失掉c mol NH 3,那么原溶液中的Al 3+浓度为( )A.2b -c 2aB.2b -c aC.2b -c 3aD.2b -c 6a 7.制造太阳能电池需求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响来完成:(1)Si(粗)+3HCl =====300 ℃SiHCl 3+H 2,(2)SiHCl 3+H 2=====950 ℃Si +3HCl 。

对上述两个反响的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两个反响都是置换反响B .两个反响中的H 2均为恢复剂C .两个反响的条件不同D .两个反响都是氧化恢复反响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响,假定只发生单一的恢复产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版含解析 (4)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版含解析 (4)

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 摩尔质量g/molB. 气体摩尔体积L/molC. 溶解度g/100gD. 密度g/cm 3解析 溶解度的单位为g 。

答案 C2.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 4的是( )解析 在相同温度压强下,相同质量的气体,由n =m M 知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体积也就越大,因M (CH 4)<M (O 2)<M (CO 2)<M (SO 2),故甲烷体积最大,选D 。

答案 D3.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 常温常压下,相同粒子数的CuO 、H 2O 、O 2的体积相同解析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目决定,A错,B正确;由于条件不能确定,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不能确定它们所含分子数是否相同,C错;CuO、H2O、H2的状态不同,体积不同。

答案 B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0.05 N A个CO2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B. 氧气的摩尔质量和N A个氧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C. 常温常压下,32g氧气和32g H2S分子个数比为1:1D. 标准状况下,N 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解析在标准状况下,0.05 N A个CO2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32g氧气和32g H2S分子个数比大于1:1;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答案 B5.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CH4)和氧气(O2),已知它们所含原子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A. 2∶5B. 5∶2C. 2∶1D. 1∶1解析因CH4和O2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5∶2,若二者所含原子数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在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的体积之比为2∶5。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 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答案 A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解析 判断某些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

而判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析。

A 、B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而D 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D3.下列关于浓HNO 3和浓H 2SO 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 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 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1-1-1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1-1-1 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础强化1.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图示中正确的是()解析A中滴管不能伸入到容器内;B中不能用手拿蒸发皿;D 中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浓H2SO4。

答案 C2.下列仪器:①试管②坩埚③量筒④蒸发皿⑤烧瓶⑥集气瓶⑦烧杯⑧漏斗,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⑧B. ①②④C. ①③⑥⑦⑧D. 都能直接加热解析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很多,有些不能加热,如量筒、集气瓶、漏斗等;有些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试管、坩埚、蒸发皿等;有些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如烧瓶、锥形瓶、烧杯等,这些仪器的底面积较大,受热不均时会使仪器炸裂,故应垫石棉网加热。

答案 B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 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D. 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A、D项都是为了防止药品受到污染;C项是防止装置气密性不好,气体漏出;B项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防止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时发生爆炸。

答案 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CaCO3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B. 为加快过滤,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C. 蒸发食盐水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D.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样品应放在右盘解析CaCO3不溶于水,分离CaCO3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应采用过滤的方法,A正确;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会使滤纸破裂而造成漏液,B错;蒸发食盐水,在加热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C错;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样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D错。

答案 A5.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 AgNO3溶液B. 稀硫酸C. 稀盐酸D. 稀硝酸解析BaCl2、NaCl、Na2CO3三种溶液都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BaCl2、NaCl与稀盐酸、稀硝酸不反应;NaCl与稀硫酸混合无明显变化,BaCl2与稀硫酸混合产生白色沉淀,Na2CO3与稀硫酸混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四章 章末综合检测(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四章 章末综合检测(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高中化学 电子题库 第四章 章末综合检测(解析版)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油井发生火灾,产生大量的废气:①浓烟中的炭粒、②氮的氧化物、③碳的氧化物、④硫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的蒸气,其中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导致雨水酸化的有害、有毒气体是( )A .①③⑤B .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⑤解析:选B 。

①②③④⑤均能对大气造成污染,但能导致酸雨的是②④。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正常雨水的pH 为7.0,酸雨的pH 小于7.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展增白的食品会损害人体安康;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对人体有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养鱼水库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解析:选C 。

正常雨水的pH 为5.6,酸雨的pH 小于5.6,故①不正确;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②正确;二氧化硫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③正确;最近的研究结果说明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可能对人体安康有害,④正确;富含氮、磷营养素的废水排入水库中会引起“水华”现象从而导致水质变坏,⑤不正确。

3.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O 2、NO 2、Cl 2、NH 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以下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反响的现象如以下图所示,其中充满NO 2的试管是( )解析:选B 。

O 2难溶于水,对应D 项;NO 2与H 2O 发生反响:3NO 2+H 2O===2HNO 3+NO ,剩余气体为反响前的13,对应B 项;Cl 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对应C 项;NH 3极易溶于盐酸并发生反响:NH 3+HCl===NH 4Cl ,对应A 项。

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氯水通入SO 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B .向明矾溶液中参加过量NaOH 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 .Na 、Fe 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响都生成H 2和对应的碱D .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解析:选D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4-4-2word版含解析

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B. 脱水性C. 强氧化性D. 吸水性解析 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答案 A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 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 ↑B.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C.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D. 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解析 判断某些酸在化学反应中是否表现了酸性,只要看该酸是否提供酸根离子生成了盐,如果生成了该酸对应的盐,则表现了酸性。

而判断是否表现了强氧化性则需从中心原子的化合价是否降低的角度加以分析。

A 、B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浓硫酸只表现出酸性;C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全部降低,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而D 中有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在反应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 D3.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二者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 常温下二者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 浓HNO3与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解析常温下Fe与浓HNO3和浓H2SO4均发生钝化,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A正确;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Cu与浓H2SO4需加热才能反应,B错;二者露置在空气中,浓HNO3易挥发,溶质减少浓度降低,浓H2SO4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浓度降低,C正确;浓HNO3、浓H2SO4都是强氧化性酸,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检测(四)(第四章)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解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
反应,A正确;雷雨时N2与O2反应可生成NO,而不是NO2,B错;硫不溶于水,C错;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错。

答案 A
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
解析A、B、D不会发生倒吸,故选C。

答案 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碱
B.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解析纯碱成分是Na2CO3,属于盐类,A错;SiO2、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NaHSO4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酸式盐,C错;铵盐中不含金属离子,D错。

答案 B
4.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微粒种类数相同
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
C.都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均具有强氧化性
解析氨水中含有:NH3、NH3·H2O、H2O、NH+4、H+、OH-六种微粒,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H+、OH-、Cl-、ClO-七种微粒,A错;敞口放置后氯水逐渐变成盐酸,酸性增强,pH减小,氨水中的氨气挥发,碱性减弱,pH减小,B正确;氨水与SO2发生复分解反应,C错;氨水不具有强氧化性,D错。

答案 B
5.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A.盐与碱的反应
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
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
解析铵盐(如NH4Cl)可与碱[如NaOH、Ca(OH)2]反应产生氨气;氧化物(如Na2O2、NO2)可与水反应产生气体;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
成盐和水,不会产生气体;金属与碱溶液反应可产生气体,如Al与NaOH溶液可产生H2。

答案 C
6.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A.Pt B.Ag
C.Al D.Fe
解析Pt与浓HNO3不反应,常温下Fe、Al遇浓HNO3发生钝化,只有Ag与浓HNO3发生反应,能全部溶解。

答案 B
7.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A.HCl、CO2、H2B.CO2、H2、H2O
C.CO、H2、NH3D.HCl、CO、H2O
解析结合题中现象即可作出判断。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通过Ba(OH)2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产生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物质说明气体中含有
H2,综合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A
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SiO2-3+H2O+CO2=== H2SiO3↓+CO2-3
B.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 C.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l2+OH-===Cl-+ClO-+2H2O
D.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HCO-3+H+===H2O+CO2↑
解析C中原子不守恒,电荷也不守恒。

答案 C
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CO2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Na2O只生成Na2CO3,Na2O2除生成Na2CO3外还有O2生成,B不正确;NO在空气中与O2能够反应,C不正确;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不正确。

答案 A
10.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
B.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NO
解析A中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应采用过滤的方法;B中Cl2也和NaOH溶液反应;C得不到NH3。

答案 D
11.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①Cl2+H2O②Na+H2O③NO2+H2O④Na2O2+H2O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①③④中H2O各元素化合价未变化,②中H2O作为氧化剂。

答案 B
12.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当加入一
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

该盐是() A.Fe2(SO4)3B.Na2CO3
C.KNO3D.FeSO4
解析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与铜不反应,溶液中加入KNO3,溶液中含有H+、NO-3即可以和铜发生反应:8H++3Cu+2NO-3=3Cu2++2NO↑+4H2O。

答案 C
1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