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公开课_0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_9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教案_9

答。
讨论、交流、回答
三、古代 信息的 传播
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 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
讨论、交流、回答
四、现代 信息的 传播 五、电报 六、电话
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 出示电话的挂图和实物,问:电话的发明者是 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
第十九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设计: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 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九、课外 课外作业:上网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电报和电
作业
话(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
第十九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
1、 什么是信息:
2、 信息的记录:大脑—文字(牛骨、竹简和木牍——纸、印刷术)-光记录、磁记录 3、 古代信息的传播: 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 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最进步的是( )
完成练习
甲骨文 B 金文 C.木牍 D.纸
3、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内能变成电能 D.电能变成内能
4、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学生小结
小结本节 课外调查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 千多年前, 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 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沪科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沪科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十九章 第一节 感受信息
2、老式电话的工作原理:
(1)对话筒讲话时,膜片时 紧时松地压迫碳粒,使电阻时 大时小,从而使流过碳粒的电 流时小时大,这样,话筒把声 信号变成电信号。
(2)通过电话线,传入听筒 的电流流过电磁铁。电流时大 时小,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力 也时大时小,使膜片发生不同 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这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信 号。
埃及象形文字
我国西周初期的文字
商代牛骨刻 辞
木椟
竹简
中华民族祖先的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人类信息 记录与传播的再次变革。
描绘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风貌和各阶层人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的记录方式
信息的传播
早期信息传递的方式
早期的信息主要通过人的五官、身体和大脑感受到的。 口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形式。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信息
•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 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 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 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 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 信息、科技信息等。
•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
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 信息变革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变革: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
莫尔斯与有线电报
• 1837年莫尔斯在纽 约展示他制成的电 磁式电报机。
• 莫尔斯电码是利用短和长脉冲( “点”“划”和 “间隔” )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 符号,信息以电码的形式沿电缆传出去。 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话筒、 听筒
• 获得语言、创造文字、发明造纸和印刷术、 应用电报、电话和电视、应用网络技术。 总之,信息的记录与传递在不断发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 感受信息 (共33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 感受信息 (共33张PPT)
电话
课堂学习
1.电话的话筒与听筒 1)话筒 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 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 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整体的电 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 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
课堂学习
话筒结构: 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 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 个膜片。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堂学习
结绳记事
古人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以后 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两件事就要 打两个结,如此等等。如果绳子上打得结多了,恐 怕他也就既不清楚那件事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然简 单,但仅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课堂学习
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
二、信息的传递
课堂学习
古代信息的传递
课堂学习
信息的传递—古代信息传递
烽火 信鸽 驿马 喇叭 旗语 长跑 风筝 灯塔 击鼓
课堂学习
驿马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通信因此产 生。 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 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 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 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地通信。秦代统一 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 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骏马以每小时奔跑15 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快速通 信的。在当时这已经相当快了。
课堂学习
一、信息的记录
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 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 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 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 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9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件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9章第一节 感受信息-课件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信息
❖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 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 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 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 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
❖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 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描绘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风貌和各阶层人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的记录方式
信息的传播
早期信息传递的方式
早期的信息主要通过人的五官、身体和大脑感受到的。 口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形式。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用烽火、 驿马、信鸽、塔语、旗语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变革: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
莫尔斯与有线电报
• 1837年莫尔斯在纽约 展示他制成的电磁式 电报机。
• 莫尔斯电码是利用短和长脉冲( “点”“划”和 “间隔” )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 符号,信息以电码的形式沿电缆传出去。 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
1、最简单的电话的组成:话筒、 听筒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储存器。
文字的创造实现人类信息记录的变革。 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它逐渐从 形象化走向抽象化。
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木牍 和帛书上。
埃及象形文字我国西周初期的文字来自商代牛骨刻 辞木椟
竹简
中华民族祖先的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人类信息 记录与传播的再次变革。
信息的记 录和存储
信息的 传播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_0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教案_0

课题名称:第十九章第1节感受信息指导教师:单位:手机: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第1节感受信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介质以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2、了解电报和电话。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归纳信息,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在信息的记录、存储及传播方面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信息记录和存储的发展。

2、了解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3、了解电报和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电报和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教学用具】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光盘、U盘、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述:每当提到长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一座座烽火台。

古代士兵就是通过在它上面燃放烟火来传递敌方来犯的信息。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烽火台开始,一起寻找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二)进行新课1、信息的记录和存储⑴引入:人们是如何记录、存储和传播信息的呢?中华民族的祖先做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⑵多媒体展示大脑图片,并讲述: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指出:大脑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强?能不能测试出来?这仍是一个迷。

⑶讲述:仅凭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人类寻找其他办法来帮助记录和存储信息。

⑷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述:)①牛骨、竹简②造纸、印刷术③图画:清明上河图,是中清明上河图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长528.7cm ,宽25.2cm ,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感受信息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感受信息课件

刻石记事
牛骨刻字
帛 书
第二次信息 变革—文字
竹 简




纸 (sபைடு நூலகம்ō)莎

蔡伦
毕昇
第三次信息变革——
造纸和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磁记录

现 录音机和磁带
磁卡

电脑硬盘
软盘
磁盘
8英寸 5.25英寸 3.5英寸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光记录
记忆棒

DVD机和光盘
U盘 移动硬盘
二.信息的传播
有线电话
电流的磁效应
二.信息的传播
寻 呼 机
对讲机
大 哥 大

手机


二.信息的传播
第五次信息变革——
应用网络技术

济南无人驾驶公交车
相信科学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五次信息技术变革
第一次
获得语言
第三次
造纸和印刷术
第五次
应用网络技术
后巴别塔时代
14 B.C.
第二次
创造文字
6 A.D.
19C
第四次
应用电报、 电话和电视
20C60S
本节课思维导图
电话听筒 ——电流的磁效应
初中物理 九年级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
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
泛指社会传播 的一切内容, 是一种普编联 系的方式。
“请把课本翻到177页。”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优质课PPT课件_0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优质课PPT课件_0

1、莫尔斯与有线电报
莫尔斯是美国发明 家,电报的发明者。他 起初只是一个肖像画家 ,出于兴趣,1832年起 他开始从事电报机的发 明创造工作。1837年, 他发明了用自己的名字 命名的“莫尔斯电码” ,制成了实用电报机。 后来,经改进后的电报 机被各国普遍采用。为 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打 下了基础。
如图所示,这是贝尔制造的 一架早期的电话模型。
电话机是利用电信号 将人们 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 个地方的装置。
电话机的构造:由话筒、键 盘、听筒组成。
电话机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 号码的装置。
电话线的作用:将信息电流 传给对方听筒。
2
电话的话筒与听筒
(一)话筒 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 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 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 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 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 电流。
(二)听筒
1、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 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 片。
2、听筒特点:由3、听筒作用: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振动。
当堂达标
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 D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
筒分别串联在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
唐朝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发达,风筝开始穿上轻而薄 的纸衣,木鸢就逐渐为纸鸢所代替了。五代时,有个 叫李邺的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和丝弦,当纸鸢升入 空中后,由于风吹竹笛发出声响,"风筝"这个名字就 由此而来。
三、现代的信息传播
电报与电话
电话
实际的电话机
1、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 2、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电话等等。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感受信息

三、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变革
获得语言 创造文字
应用电报.电视和电话
发明造纸和印刷 术
应用网络技 术
四、信息的记录
信息的记录
• 保存信息方法的变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 的便利。我们可以在家通过VCD光盘欣赏精采的 电影;把电子老师请回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学习各种知识;把保存在光盘上的百科全书买回 家,建立家庭图书馆;用照相机、摄像机把美好 的生活、旅游过程永久记录在磁带或光盘上;通 过书报、光盘,我们可以方便地学到大量有用的 知识,使人们变得更聪明…… 保存信息的方法还有很多,象胶卷、集成电 路等等。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多、更 好的方法来保存信息。
信息的记录
录音、录 像磁带
磁 盘 和 光 盘
竹简

五、现代的信息传播
电报与电话
1、贝尔与有线电话
• 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他1847年生于英国的爱丁 堡,后来移居加拿大,再 移居美国,从此在美国定 居下来。他对语音学有着 很深的研究,在1873— 1877年担任波士顿大学理 学教授期间,进行了利用 电流传送声音的试验。 1876年他发明了电话,从 此开创了人类的通讯革命。
1、信息的记录(一)
• 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储存器 • 文字的创造实现人类信息记录的变革 • 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人类信息记录与 传播的再次变革
文字是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它逐 渐从形象化走向抽象化。
1
早期人 们将文字记 录在牛骨、 竹简、木牍 和帛书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信息的记录(二)
•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 了光记录、磁记录等 大信息的记录方式
最新课件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九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感受信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电话实物及其挂图
五、教学设计:
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信息的概念
二、古代信息的传播
三、信息的记录
四、现代信息的传播
五、电报
六、电话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九、课外作业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
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
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
出示电话的挂图和实物,问: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话的结构
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
课堂练习
1.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
甲骨文B金文C.木牍D.纸
2.电话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当于()
A.开关B.电源C.变阻器D.电磁铁
3.电话由话筒、听筒和三部分组成。

电话的话筒的作用是,听筒的作用是。

学生小结
课外作业: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报和电话(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应用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
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观看挂图,拆开话机观看结构,回答问题
完成练习
小结本节
课外调查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回答,所有板书由学生完成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感受信息
*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 古代信息的传播: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 信息的记录:大脑-文字(牛骨、竹简和木牍--纸、印刷术)-光记录、磁记录
* 现代信息的传播:电报、电话--电磁波、因特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