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精)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一、开机
1.开稳压器
2.开计算机,打开色谱工作站
3.通氮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将氮气充满色谱柱
4.开主机,自检
5.建立色谱条件配置表
6.建立方法,用对话的方式将操作条件或要求输到要建的方法中去。

7.开空压机,压力调至4kg/cm2
8.开氢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
9.点火,先按SHIFT键,再按IGNITE键保持10秒钟,即点燃(可将仪器上盖打开,将
小钢板置于点火口,检查是否有水蒸汽,有则点燃,否则重新点火)。

二、进样
当ready灯变绿,氢气点燃后,用1μl针管进样器吸取样品,将针尖朝上,赶出气泡,液面控制在0.4μl,再将针管插入注样器内(插到底),将样品推入,按红键及START键(动作要迅速)即启动电脑程序及方法。

程序将自动进行谱图采集。

三、处理报告
谱图采集结束后,对谱图进行处理并保存文件,打印文件。

四、关机
1.关氢气
2.关空压机
3.将方法中柱温降至小于等于50度
4.关主机
5.关氮气
6.关计算机
7.关稳压器。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气相色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检查仪器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连接。

2. 打开气相色谱仪的主机,启动仪器,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温度稳定在操作温度范围内。

3. 检查气相色谱仪的气源,确保气源的压力稳定,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样品处理1. 准备样品及溶剂,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将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过滤、稀释等。

3.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样品溶液转移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器中。

三、进样1. 调整进样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样品能够顺利地进入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中。

2. 设置进样器的进样体积或进样位置,根据需要确定样品的进样量。

四、色谱柱设置1.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将色谱柱安装在气相色谱仪中,并根据需要对色谱柱进行温度和压力的调节。

五、操作参数设置1.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运行参数,例如温度程序、流动速率、进样模式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检测器参数。

六、开始分析1. 确保所有的操作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开始”按钮,启动气相色谱仪的运行。

2. 在分析过程中,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七、数据处理1. 获取气相色谱仪分析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 根据实验要求,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结论。

八、仪器维护1. 在分析结束后,将仪器设置回初始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养。

2. 定期检查仪器的性能和状态,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是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的基本流程。

通过准备工作、样品处理、进样、色谱柱设置、操作参数设置、开始分析、数据处理和仪器维护等步骤的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并有效地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一、开机1、将氢气瓶减压阀门拧送,打开氢气瓶上的主送气阀,调节氢气瓶减压阀将压力调至0.5MPa2、打开气相色谱仪电源,检查气相色谱仪上网络通讯灯是否闪烁(闪烁为正常),3、打开温度设置、氢焰、热导,将其打开。

(柱箱温度为100,检1为120,检2为140,备用为360)4、25分钟后,打开空气压缩泵电源,5分钟后打开空气压缩泵风扇。

5、用手块色试下氢焰温度,烫手为正常,检查温度是否达标。

6、将工作氮气瓶减压阀门拧送,打开工作氮气瓶上的主送气阀,调节工作氮气瓶减压阀将压力调至0.35MPa。

7、将仪表气氮气瓶减压阀门拧送,打开仪表气氮气瓶上的主送气阀,调节仪表气氮气瓶减压阀将压力调至0.3MPa。

8、点火,(大约3秒钟,可以听到啪的一下),检测下氢焰出口是否有水蒸气产生(有水蒸气表示点火成功)。

二,制作微量标气模板1、打开设置软件,设置串口通讯COM1,打勾。

(最小化,不要关)2、打开工作站软件。

3、打开微量标气,看水泡情况,通气约8秒后关标气。

4、打开设置软件,将2号打勾,启动。

(最小化,不要关)5、打开工作站软件,定量方法-选择计算校正因子,设置图形参数,成图后-禁止判峰(最前面)-波峰分离(第一个有效波峰前),定量组分-自动-设置名称和浓度,定量结果-定量计算(图标)-当前表存档,定量方法-用档计算,定量组分-从定量结果取校正因子,定量方法-多点校正(工作曲线),文件-保存为模板。

6、打开设置软件,将2号打勾,停止,关掉设置软件。

三、制作样品气分析1、打开设置软件,设置串口通讯COM1,打勾。

(最小化,不要关)2、打开工作站软件,导入模板3、将样品气通入2号样品气进气口,看水泡情况,通气约8秒后关标气。

4、打开设置软件,将2号打勾,启动。

(最小化,不要关)5、打开工作站软件,得出结果。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流程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流程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流程概述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它通过分离和检测物质混合物中的成分,实现物质结构和含量的分析。

本文将简要介绍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流程。

准备工作在使用气相色谱仪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样品准备:–收集需要分析的样品,并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样品需要进行颗粒的研磨和混合,液体样品可能需要稀释或浓缩。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进行衍生化处理,以增强样品的解析和检测性能。

2.色谱柱选择:–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常见的色谱柱类型包括非极性柱、极性柱、离子交换柱等。

–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柱长度和内径。

样品注入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样品注入。

1.进样口设置:–气相色谱仪通常配备了进样口,用于样品的注入。

根据仪器型号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进样口。

–设置进样口的温度,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注入。

2.进样方法选择:–根据样品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

常见的进样方法包括气相进样、液相进样和固相微萃取等。

–设置进样量和进样速度,确保样品的均匀分布和快速注入。

3.进样顺序设定:–根据分析需要,设定进样顺序。

可以选择单次进样或多次进样,并设置合适的间隔时间。

柱温控制柱温控制是气相色谱中重要的环节,可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1.柱温设定:–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和分析需求,设置合适的柱温。

柱温的选择影响分析物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2.柱温程序设定:–对于复杂样品,可以设置柱温程序来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

柱温程序包括升温速率、保持时间等。

检测器操作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中用于检测样品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

1.检测器选择:–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不同的检测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检测器参数设定:–根据检测器的要求,设置合适的参数。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先打开氮气钢瓶,减压阀压力开至0.4Mpa。

把仪器的载气压力打开(压力以调试时为准),尾吹气的压力打开(压力以调试时为准),分流放空和清扫放空一般不动。

2.打开仪器电源,按“恒温运行”键加热灯亮,仪器自动升温,仪器恒温后恒温灯亮。

3.打开空气发生器电源,打开氢气钢瓶,压力开至0.2mpa。

打开仪器上的空气压力(压力以调试时为准),氢气压力先开至0.1-0.15mpa,点火。

待火点着后再缓慢降至所需压力(压力以调试时为准)。

4.打开电脑。

N2000在线工作站,打开所用通道。

按“数据采集”“查看基线”待基线走平直后,调零,(按零点校正或用仪器上的调零旋钮调节),按“查看基线”停止查看基线。

内标法1 按→方法→积分:选面积内标法→采用2 进混标→程启→采集数据:待所有组分全部出完→停止采集:如谱图文件号为A0001;3 点击:方法→组份表→谱图:选中谱图文件号A0001双击打开→全选:确定内标峰并拖动序列号至第一位,内标峰栏“否”改为“是”,内标物纯量栏输入混标的实际含量,因子1输入“1”,其余在峰名栏输入所求的峰名即可→采用→OK→校正→组份含量:依次输入各组分浓度﹙以标样为准﹚→OK→加入标样:重新把谱图的文件号为A0001双击打开即可→校正完毕:可以查看校正曲线。

→组分表:把内标峰的内标物纯量栏改为加入样品中的内标物含量→采用→OK→另存:输入保存的路径与文件名→保存。

4 进待测样品,按“程启”“采集数据”键,待峰完全出完按“停止采集”键,按“预览”键,查看结果。

如需打印,按“打印”键即可。

一定保证所有的进样的时间都要一致。

若进样出现偏差只需点“方法”、“组份表”改成现在峰的“保留时间”,按“采用”预览即可得到峰名和含量。

关机步骤: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按“停止”键,仪器自动降温,待柱室温度降到40℃以下,关闭氮气钢瓶,关闭仪器电源。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纵步调1.打开氮气.氢气.空气产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剂输出压力稳固在0.4Mpa阁下(气体产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剂好,不必再调剂).2.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地位.留意不雅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固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3.设置各工作部温度.TVOC剖析的前提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光10min.升温速度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光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脂肪酸剖析时的色谱前提:(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40℃.初始时光5min.升温速度4℃/min.终止温度240℃.终止时光15min; (b)进样器温度是260℃,检测器温度是280℃.4.焚烧: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检讨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5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地位.不雅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离稳固在0.1Mpa和0.15Mpa阁下.按住焚烧开关(每次焚烧时光不克不及超出6~8秒钟)焚烧.同时用通亮的金属片接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显著的水汽.假如在6~8秒时光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焚烧开关,再从新焚烧.在焚烧操纵的进程中,假如发明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聚,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算失落.在色谱工作站上断定氢火焰是否点燃的办法:不雅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焚烧之前.5.打开电脑及工作站(通道一剖析脂肪酸,通道二剖析碘),打开一个办法文件:脂肪酸剖析办法或碘剖析办法.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光.接着可以迁移转变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焚烧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讨旌旗灯号是否为通路(迁移转变“粗调”旋钮时,基线应跟着变更).待基线稳固落后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剖析.剖析停滞时,点击“停滞”按钮,数据即主动保管.8.关机程序:起首封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封闭色谱仪电源.最后再封闭氮气.。

气相色谱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一、气相色谱仪的原理
用色谱柱先将混合物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依次检测已分离出来的组分。

色谱柱的分离原理在于惯用的具有吸附性的色谱柱填料,使得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两相间进行分配。

由于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

二、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安全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确认分析柱安装正确,温度设定在操作手册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并检查各部份是否连接完好。

2. 样品溶解:将样品加入溶剂中,采用高速搅拌混匀,以确保样品完全溶解,得到浓缩的溶液。

3. 溶液导入:将溶液加入检测器中,控制流量大小,确保流量的稳定性。

4. 调零:使用空白样品进行调零,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

5. 开始实验:按照实验要求逐次放入样品,并监测色谱图及色谱曲线。

6.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色谱图及色谱曲线。

7. 清理仪器:关闭安全阀,拆卸分析柱,清理仪器,确保下次实验的正确进行。

仪器操作流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流程

仪器操作流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流程

仪器操作流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流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仪器的准备工作、样品的制备和进样、仪器参数的设置、分析过程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仪器的准备工作1.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检查仪器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仪器的各部分是否安装牢固。

2. 启动并预热: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并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预热,通常需要预热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二、样品的制备和进样1. 样品的制备:根据需要进行样品的提取、浓缩、纯化等操作,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干扰物。

2. 进样:将经过处理的样品通过适配器等设备装入注射器中,再将注射器插入进样口,进行样品的进样。

三、仪器参数的设置1. GC参数的设置:根据分析的需要,设置气相色谱的流速、温度程序和气流速率等参数,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2. MS参数的设置:设置质谱的扫描范围、离子化方式和质谱分析模式等参数,以获取所需的质谱图谱。

四、分析过程的操作1. 启动仪器:在仪器参数设置好后,启动GC-MS联用仪,待仪器进入工作状态后,进行后续操作。

2. 开始分析:通过软件界面选择相应的方法,并点击开始按钮,仪器将按照预设参数进行分析,直至分析结束。

3. 监控分析结果:实时监控分析过程中的信号强度和峰形等参数,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重复分析:若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可进行重复分析或调整仪器参数,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

五、数据处理1. 数据记录:将分析结果保存至计算机或相关储存介质,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2. 数据处理: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峰识别、峰面积计算、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操作。

3. 数据解释: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仪器参数和相关知识,解释分析结果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总结:以上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流程。

正确操作仪器,合理设置仪器参数,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进样,以及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对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 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 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

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 设置各工作部温度。

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

苯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00℃、初始时间0min、升温速率0℃/min、终止温度0℃、终止时间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150℃。

4. 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0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

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

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

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

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

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

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 打开电脑及工作站A,打开一个方法文件:TVOC分析方法或苯分析方法。

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

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

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

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8.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

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
后,关闭色谱仪电源。

最后再关闭氮气。

9.使用热解吸仪分析标准样品。

(a)TVOC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热解析管接头。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00℃后,用微量进样器抽取1微升一定浓度的标准样品,将进样针扎入热解析仪的进样口,然后缓慢的将样品推入热解析管中,打开反吹气开关阀并同时计时,到5min时关闭反吹开关阀。

接着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色谱面板上的“起始”键和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火花热解析管。

(b)苯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热解析管接头。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20℃后,用气密进样针抽取一定量标准浓度气体,将进样针扎入热解析仪的进样口,然后缓慢的将样品推入热解析管中,打开反吹气开关阀并同时计时,到5min时关闭反吹开关阀。

接着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活化热解析管。

10.样品分析。

(a)TVOC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已经采集了现场样品的热解析管。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00℃后,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色谱面板上的“起始”键和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火花热解析管。

(b)苯分析时:首先把解析仪的温度设置为300℃,把六通阀的开关置于反吹位置,固定好已采集好现场样品热解析管。

待热解析仪的温度稳定在320℃后,把金属毛细管插入进样口B内,随后把解析管移到加热炉内加热,同时开始计时。

加热1min后,将热解析仪的六通阀转换到“进样”位置,接着马上按工作站的“启动”键,进行样品分析。

5min后再把六通阀转换到
反吹位置,将金属毛细管从进样口拔出,打开反吹气开关阀以活化热解析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