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基本操作步骤
一、开机
1.开稳压器
2.开计算机,打开色谱工作站
3.通氮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将氮气充满色谱柱
4.开主机,自检
5.建立色谱条件配置表
6.建立方法,用对话的方式将操作条件或要求输到要建的方法中去。

7.开空压机,压力调至4kg/cm2
8.开氢气,将分阀压力调至0.3Mpa
9.点火,先按SHIFT键,再按IGNITE键保持10秒钟,即点燃(可将仪器上盖打开,将
小钢板置于点火口,检查是否有水蒸汽,有则点燃,否则重新点火)。

二、进样
当ready灯变绿,氢气点燃后,用1μl针管进样器吸取样品,将针尖朝上,赶出气泡,液面控制在0.4μl,再将针管插入注样器内(插到底),将样品推入,按红键及START键(动作要迅速)即启动电脑程序及方法。

程序将自动进行谱图采集。

三、处理报告
谱图采集结束后,对谱图进行处理并保存文件,打印文件。

四、关机
1.关氢气
2.关空压机
3.将方法中柱温降至小于等于50度
4.关主机
5.关氮气
6.关计算机
7.关稳压器。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气相色谱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检查仪器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连接。

2. 打开气相色谱仪的主机,启动仪器,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温度稳定在操作温度范围内。

3. 检查气相色谱仪的气源,确保气源的压力稳定,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样品处理1. 准备样品及溶剂,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配制。

2. 将样品溶解于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过滤、稀释等。

3.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样品溶液转移至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器中。

三、进样1. 调整进样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样品能够顺利地进入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中。

2. 设置进样器的进样体积或进样位置,根据需要确定样品的进样量。

四、色谱柱设置1.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将色谱柱安装在气相色谱仪中,并根据需要对色谱柱进行温度和压力的调节。

五、操作参数设置1.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运行参数,例如温度程序、流动速率、进样模式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检测器参数。

六、开始分析1. 确保所有的操作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开始”按钮,启动气相色谱仪的运行。

2. 在分析过程中,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七、数据处理1. 获取气相色谱仪分析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 根据实验要求,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结论。

八、仪器维护1. 在分析结束后,将仪器设置回初始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保养。

2. 定期检查仪器的性能和状态,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是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的基本流程。

通过准备工作、样品处理、进样、色谱柱设置、操作参数设置、开始分析、数据处理和仪器维护等步骤的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并有效地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仪器。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待分析样品在气化室气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亦称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样品中各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气路连接应正确无误,并打开载气检漏;
3、信号线接所对应的信号输入端口。

二、开机
1、打开所需载气气源开关,稳压阀调至0.3~0.5Mpa,看柱前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方可开主机电源,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
2、在主机控制面板上设定检测器温度、汽化室温度、柱箱温度,被测物各组分沸点范围较宽时,还需设定程序升温速率,确认无误后保存参数,开始升温;
3、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纯净空气泵的阀门,氢气压力调至0.3~0.4Mpa,空气压力调至0.3~0.5Mpa,在主机气体流量控制面板上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按《点火》按钮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待基线走稳,即可进样;
三、关机
关闭FID的氢气和空气气源,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载气气源。

关闭气源时应先关闭钢瓶总压力阀,待压力指针回零后,关闭稳压表开关,方可离开。

四、注意事项
1、气体钢瓶总压力表不得低于2Mpa;
2、必须严格检漏;
3、严禁无载气气压时打开电源。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操作流程一。

1.1 实验前准备。

在开始使用实验室气相色谱仪之前,那可得把准备工作做足咯!得确认仪器状态良好,瞅瞅有没有啥零件松动或者损坏的。

然后,把需要用到的标准品、样品啥的都准备妥当,可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还有啊,各种试剂也得检查清楚,别少了这缺了那的。

1.2 设定参数。

这参数设定可太重要啦,就跟打仗前制定战略一样!得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要求,把温度、流速、进样量这些参数给设好了。

温度可不能瞎设,高了低了都不行,流速也得恰到好处,进样量更是要精准,不然结果可就不靠谱喽!二。

2.1 进样操作。

进样的时候可得小心谨慎,千万别毛毛躁躁的。

用注射器吸取样品的时候,动作要稳,不能有气泡。

进样速度要快,一鼓作气,别拖拖拉拉的,不然会影响分离效果。

2.2 监测运行。

仪器运行的时候,咱的眼睛可不能闲着,得时刻盯着显示屏上的图谱,看看有没有啥异常情况。

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采取措施,可别等到“亡羊补牢”,那就晚啦!2.3 数据记录。

这数据记录可不能马虎,要准确、详细。

每一个数据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所以得认真对待,一个都不能漏。

三。

3.1 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后,先别着急收拾走人。

要让仪器适当降温,然后关闭气源和电源。

把用过的样品和试剂收拾好,清理实验台面,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3.2 仪器维护。

为了让气相色谱仪能长久地为咱服务,日常维护可少不了。

定期检查和更换耗材,给仪器做做清洁,就像照顾自己的宝贝一样。

这样它才能“身强体壮”,为咱们的实验工作出更多的力!。

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根据待测样品的特点进行样品制备。

如果是有机化
合物,可以采用溶解、提取等方法制备样品溶液。

为了避免杂
质干扰,样品的纯度和含量应该尽可能高。

2.样品进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用自动进样器进入气相色谱仪
的进样口。

如果没有自动进样器,也可以使用手动进样器手动
加入样品。

3.分离和检测:样品溶液被进入色谱柱中,通过加热、蒸发、冷
凝等方式将样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检测器的类型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等,根据测试目标和样品特性选择不
同类型的检测器。

4.数据处理:通过电子积分器或其他定量方法对峰面积或峰高等
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5.维护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彻底清洗、维护、保养气相色谱仪,
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仪器,其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品进样、色谱柱条件设定、气相色谱条件设置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

一、样品进样1. 准备好待测试的样品,并确保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与色谱柱中的固定相相容。

2. 将样品通过进样针注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确保进样针完全插入,并避免产生气泡。

3. 进样完成后,将进样针重新抽回,以避免柱内残留物污染。

二、色谱柱条件设定1. 选择适当的色谱柱,通常根据待测试的样品性质和需要分离的目标化合物来确定。

2. 将色谱柱安装在气相色谱仪上,并确保连接稳固。

3. 根据柱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流量速率和温度,以提供最佳的分离效果。

三、气相色谱条件设置1.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气体流动率,通常使用氢气、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

2. 设置气相色谱仪的温度程序,以控制色谱柱温度的变化。

3. 根据待测样品的化学性质和目标分离物的挥发性,调整进样口和检测器的温度。

4.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质谱检测器(MS)等,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四、数据处理1. 启动气相色谱仪,使其预热并达到稳定状态。

2. 监控色谱图谱,通过色谱仪上的检测器获取信号数据。

3. 使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导入信号数据,并进行峰识别和数据解析。

4. 分析峰的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高等参数,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或鉴别。

5. 根据需要生成报告或记录结果。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流程涉及样品进样、色谱柱条件设定、气相色谱条件设置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和仪器型号,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气相色谱仪前,应详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并在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操作。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要分析的样品准备好,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比如溶解、稀释或者提取。

2. 样品进样:使用合适的方法将准备好的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

常见的进样方法包括气相自动进样器、手动进样器以及头空进样器等。

3. 选择气相色谱柱: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气相色谱柱,考虑分离效果、分离时间、柱温等因素。

4. 设置柱温程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合适的柱温程序,包括起始温度、升温速率、终止温度等。

5. 选择载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载气,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等。

6. 设置流速:根据柱子类型、样品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气相流速,通常在0.5-10 mL/min之间。

7. 设置检测器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设置合适的检测器参数,包括检测器温度、增益、灵敏度等。

8. 开始分析:启动气相色谱仪,开始分析。

样品将通过进样口进入柱子,在柱子中根据物质的挥发性和亲和性程度发生分离。

9. 数据处理:根据检测器输出的信号,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得到最终的分析结果。

10. 仪器维护:分析完成后,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清洁仪器、更换消耗品等。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性的使用步骤,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仪器的说明书和实验要求进行。

气相色谱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使用步骤

气相色谱使用步骤一、样品准备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之前,需要准备好待测样品。

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如萃取、蒸馏、吸附等,以获得纯净的样品。

同时,需要注意样品的浓度和进样量,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仪器开启在开始分析之前,需要先开启气相色谱仪器的电源和气源,并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确认仪器正常后,开始进行后续操作。

三、参数设置根据待测样品的特点和实验要求,设置气相色谱仪的各项参数,如柱温、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气体流量等。

在设置参数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等因素。

四、载气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载气,如氢气、氮气、氦气等。

载气的纯度和流量也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注意载气的质量和流量控制。

五、样品进样将处理好的样品用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注入进样口,并保证进样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进样时要避免产生气泡或污染,同时需要注意注射器的清洁和消毒。

六、开始分离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开始进行分离操作。

根据待测样品的特点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分离条件,如柱温、流速等。

在分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色谱图的峰形和分离效果,并及时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七、数据采集通过色谱工作站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色谱图和相关数据,如峰高、峰面积等。

采集的数据将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结果分析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获得样品的组成和浓度等信息。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来源、分析方法的特点和误差范围等因素,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仪器关闭完成分析后,需要先关闭气相色谱仪的加热系统和载气流量控制器等设备,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关闭。

同时需要注意及时清洗和保养色谱柱等组件,以保证仪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

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设置各工作部温度。

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

脂肪酸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40℃、初始时间5min、升温速率4℃/min、终止温度240℃、终止时间15min; (b)进样器温度是260℃,检测器温度是280℃。

4、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5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

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

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

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

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

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

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打开电脑及工作站(通道一分析脂肪酸,通道二分析碘),打开一个方法文件:脂肪酸分析方法或碘分析方法。

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

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

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

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8.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

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关闭色谱仪电源。

最后再关闭氮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